藏族待客有哪些习俗?
藏族人民热情好客。用青稞酒招待客人时,首先将酒杯装满,端给客人。这时,客人应双手接酒杯,然后一手握住酒杯,另一只手的中指放入酒杯中。 ,轻轻蘸一下,用拇指和中指向天空弹去,表示敬神。接下来,分别做第二弹和第三弹,敬地敬佛。这种传统习惯提醒人们,酒的起源与天、地、佛的慷慨恩赐密不可分。因此,饮酒之前,首先要敬神。主人迎宾时,不仅要用手蘸酒弹三下,还要抓起粮桶里的一些大麦,向空中抛三下。
喝酒时的习俗是:先喝一小口,主人马上将酒倒满,然后再喝一口。喝第二口,再灌满,然后喝第三口,然后再灌满。从现在开始,你必须一口气喝完整杯酒。这样,主人就觉得客人对他的评价很高。客人喝得越多,主人就越高兴。可见师傅的酒酿得好。藏族敬酒时,男客人通常用大杯或碗,女客人则用小杯或碗。
客人喝茶时,必须等主人把茶端到自己面前,才能伸手接喝,否则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吃饭时注意不要塞满食物,咀嚼不要发出声音,喝水不要发出声音,夹菜不要越过盘子。用羊肉招待客人时,羊脊下部带尾的一块肉是最有价值的,应该送给最尊敬的客人。制作时,一把锁尾肉上应留有白毛,以示吉祥。
古代藏历年,以麦熟或麦收为一年之始,时值夏秋季节。据记载,公元前100年之前,藏族人民就有了自己的历法,根据月亮的盈亏来计算日、月、年。数百年后,苯教信徒(西藏原始宗教)能够准确计算冬至的回归时间,并以此作为一年的开始,形成节日和各种仪式。
公元7世纪,唐朝文成公主和金成公主来到西藏结婚结盟,并带来了内地的历法。从此,古代藏历与汉历、印度历合并。到了元代,形成了独特的天干、地支、五行合而为一,形成ndar。 13世纪左右,元朝萨迦王朝定藏历正月初一为新年的开始,一直沿袭至今。
扩展信息:
海关:
1。 “Chema”的准备
新年的准备工作通常从前一年的12月初开始。除了买年货吃喝玩乐外,家家户户还要制作一个叫“车马”的粮桶,就是在木箱的左右两侧盛放炸好的麦粒和拌有酥油的糌粑,五颜六色的图案,上面放上拌有酥油的糌粑。绿色的茎和由黄油制成的五颜六色的花朵。还要把一碗青稞种子泡在水里,这样过年的时候就能长出一两寸长的绿苗。 “Chema”和麦苗被供奉在c中进入祭坛,祈求来年五谷丰登。
2。制作“葛赛”
节日临近,男人们忙着打扫庭院,女人们则精心制作“葛赛”,这是一种用酥油制成的油炸面团,分为耳形、蝴蝶形、条形等。形、方、圆等形状,涂上颜料,裹上糖。它不仅是装饰神圣餐桌的艺术品,也是招待宾客的美味佳肴。 “葛西”的品种和色彩往往成为女主人勤劳、智慧和热情的象征,在节日期间尤其引人注目。
3。驱鬼仪式
在藏族传统民俗中,每年藏历12月29日都会举行驱鬼仪式。 (日喀则地区驱鬼活动于藏历十一月二十九日举行,林芝地区于藏历九月初三十举行。)包括所有宗教派别在内的修道院必须在同一天举办该活动。按照古老的传统,这个仪式一般在晚饭后举行。人们称其为“骨朵”,意为二十九个鬼魂。它起源于原始图腾崇拜的民间宗教。
参考来源:搜狗百科-洛萨
搜狗百科-藏历新年 了解西藏的风土人情,比如有哪些历史故事和传说?有哪些优秀的文化成果?衣食有什么特点?
希望采纳
1.献哈达:献哈达是藏族人民最常见的礼仪。哈达一般在婚丧嫁娶、民间节日、探望长辈、礼佛、迎送客人等场合供奉。哈达是一种长短不一的生丝制品。献哈达意味着对人的纯洁、真诚和忠诚。自古以来,藏族人相信,哈达象征着纯洁和吉祥,所以哈达一般是白色的。
敬哈达的动作因人而异。一般来说,应双手捧哈达,举至肩高,然后向前伸展,弯腰递给对方。此时的哈达与头顶平齐,寓意着互相尊重,也是最大的祝福——吉祥如意。对方恭敬地双手接过。向尊者、长辈敬哈达时,应将双手举过头顶,身体微微前倾,将哈达捧在座前或脚下;对于同事或下属,您可以将其系在他们的脖子上。
2。磕头:是藏传佛教盛行地区信众之间进行的虔诚的佛教崇拜仪式。
信徒行礼时,遵循以下程序:首先立正念诵。东西,多为六字明咒,读作摩尼婆美婵,这是印度佛教密宗的真宝(就像中国佛教徒常念的南无阿弥陀佛一样。念六字明咒的时候,双手抱住你的手)双手合十,举过头顶,然后迈出一步;继续双手合十,移至身前,再跨一步;双手合十,移至胸前,向前迈出第三步,双手离开胸前,与地面平行,身体前倾,掌心朝下,先触碰膝盖,再触碰全身,额头轻轻敲击地面,再次站起来,重新开始。 ,口和手并用,念六字真言的声音连绵不绝,还有一种长时间的磕头。
3、尊称:藏民付钱非常注重敬语的使用,而且这个习惯更是深受拉萨人的喜爱。注意它。在拉萨乃至整个西藏,每一句话都有三种说法,一种是普通话,一种是敬语,一种是最敬语。无论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如何,都是如此。地位相同的人互相用敬语,地位低的人对地位高的人也用敬语,对地位悬殊的人用最敬语。不会使用敬语的人被认为是缺乏教养,如果用错了敬语,就会闹出笑话。藏族人非常重视头衔。不准确的标题通常被认为是不礼貌的。在对方名字后面加上“L”一词以示尊重。比如格桑就叫格桑拉,扎西就叫扎什拉;老师叫格拉,厨师叫马青拉,等等
4。敬酒茶:到藏族家里做客时,主人会敬酒,一般是青稞酒。青稞酒是一种未经蒸馏的水状酒,与米酒类似,酒精度为15至20度。给客人敬酒时,客人必须先喝三口,主人每喝一口都要将杯子倒满,最后将满杯喝完。喝茶是一种日常礼仪。当客人进屋落座时,主妇或小孩就会过来倒酥油茶。不过,客人不一定要自己喝。他必须等主人送来给你之后才能拿走。只有这样,你才算有礼貌。
5。礼物:藏族人非常重视礼物,遇到喜事都会赠送礼物以示祝贺。一般来说,送的东西一定要还,而且回赠的金额往往要加倍,否则会被认为是小气、无礼。
6。尊老:藏族自古就有尊老的美德东方时代。在很多节日里,都有向老人祈福的习俗。藏历除夕,全家人吃面条辞旧迎新时,总是先请老人吃第一碗。大年初一天一亮,家中最小的女孩或儿媳妇就必须第一个背第一缸水,冲泡成酥油茶,敬给老人以示。晚辈对长辈的孝心和祝福。
7。会见礼仪:会见长辈或尊敬的人时,应脱下帽子戴在手上,弯腰成45度;见到同伴时,只需稍微低下头,将帽子扣在胸前;有时合掌 与鞠躬一起使用,手掌应过度握紧以示尊重。
8。宗教礼仪:僧人见到老师,必须磕头。例如,当他遇到堪布或活佛,必须磕三拜。根据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级别的坐垫。每逢宗教节日,达赖喇嘛、班禅喇嘛给信众揉额头也有分寸。对于高官,则要低头,双手揉额。对于中层官员,他们会用一只手揉额头。对于普通平民来说,他们会在头上戴上丝绸流苏。搅拌一次以表达祝福。
转载自:中国西藏旅游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