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1.节日:傣族的节日大多与宗教活动有关。主要节日有开门节、开门节、泼水节等。 (一)关门节和开门节:关门节,傣语“海瓦萨”,定在9月15日。傣历(公历七月中旬)。开门节,傣语称“翁瓦萨”,定在傣历12月15日(公历十月中旬)。 (2)泼水节:傣历年——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傣语称“桑坎比麦”或“冷河桑坎”,意为六月过年。 (3)花街节:花腰傣族最隆重的节日是正月十三的“花街节”。
2.婚姻:历史上傣族家庭和婚姻的显着特征是等级制内婚制。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内婚制酋长之间冷漠,一夫多妻制盛行。土司还利用职权随意虐待农民的妻女。绝大多数农民实行父系一夫一妻制家庭,家庭成员由父母和未婚子女组成。
3.丧葬:土葬在傣族中很常见,但存在明显的阶级差异。贵族和穷人的墓地是严格分开的。僧佛圆寂后,先火化,骨灰装在瓦罐里,埋葬在寺院后面。元江、新平地区傣族普遍崇拜龙树和龙神。元江河畔的傣族每年农历三月祭祀龙树时,全村都会宰杀一头红牛。宰杀前,他们会用白灰在红牛身上画上图案,并用白灰在红牛上做记号。尸体上覆盖着红、绿布。同月内此外,还杀猪祭祀“天神地母”,以保障牲畜的安全。扩展资料:中国傣族根据分布地区,自称傣鲁、傣那、傣雅、傣彪、傣端。西双版纳等地自称“傣莱”,德宏等地自称“傣纳”,红河中上游新平、元江等地的傣族自称“傣雅”,瑞丽、龙川、耿马边境的人自称“戴彪”。澜沧芒景和芒那是岱邦的分支。汉族称傣鲁为水傣,傣纳为干傣,傣牙为花腰傣。公元10、11世纪,傣族在缅北建立了一个名为“勐茂隆”的国家,这就是中国史书记载的鲁川政权。 1229年,桑龙进入今印度阿萨姆邦地区。是一般的认为傣文起源于古印度文字系统,其形成与佛教东传和傣族信仰上座部佛教有直接关系。然而,关于它起源于哪种书写系统存在争议。它主要源自巴利文和格兰迪文。这两种观点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八世纪传入古印度的婆罗米文字。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