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请分别写出与这四个节日有关的习俗和诗歌。
清明节:
风俗:扫墓
诗句:清明时节,下大雨,路上的行人想死。
端午节:
风俗:吃粽子划龙船
诗句:端午节将至仲夏,晴天渐长。
中秋节:
风俗:赏月吃月饼
诗:愿人长寿,远隔千里共享月色。
春节:
风俗:放鞭炮,穿新衣,走亲访友
诗句:爆竹声除一岁,春风送暖屠苏。
1.春节: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到腊月二十三元宵节结束,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上。其主要节日活动有:整理年货、躺卧、做新衣、除尘、祭灶等。 、祭祖、吃团圆饭、熬夜、贴春联、挂年画等;节日期间,人们还相互拜年、放鞭炮、吃年糕、吃饺子、吃元宵、舞狮、扭秧歌、放灯笼等;
2。清明节:农历三月,即公历4月5日左右;主要节日活动有:扫墓、插柳、踏青、射柳、放风筝、荡秋千等;
3。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主要活动有赛龙舟、吃粽子、挂钟馗像、挂香包、喝雄黄酒、插菖蒲、采药等。
4。中秋n 节日:农历八月十五;主要包括赏月、赏月、吃月饼、团圆饭、舞龙灯等祭祀活动
中秋节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传统的中秋节。此时正值深秋,故称中秋节。在中国农历中,一年分为四个季节,每个季节又分为三个部分:孟、中、吉。因此,中秋节又称中秋节。 8月15日的月亮比其他月份的满月更圆、更亮,因此又称“月夕”、“八月节”。这个夜晚,当人们仰望天上的明月时,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离故乡的游子也以此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他们的家乡和亲戚。因此,中秋节也被称为“团圆节”。
我国人民自古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中秋之夜,祭祀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之夜,都要举行迎寒拜月活动。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枣子、李子、葡萄等供品。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也应该切成莲花形状。月下,月亮雕像朝着月亮的方向放置,红烛高高燃烧。全家人依次拜月,然后主妇切团圆月饼。切月饼的人必须事先算好家里有多少人。在家的和在外地的都要一起算。他们不能多切或少切,而且尺寸必须是相同的。
1.中秋节的由来
据史料记载,“中秋节”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魏晋时期就有“命臣镇牛乱,中秋夜,左右百姓微服私服,淹江”的记载。直到唐初,中秋节才成为固定节日。 《唐书·太宗记》记载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中秋节的流行始于宋代。到了明清时期,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重大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继春节之后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关于中秋节起源的另一种说法是,正月十五农历八月,正是水稻成熟的时节,家家户户都祭祀土地公。中秋节可能是《秋告》的遗产。
2。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8月15日,正值深秋,故称中秋节。中国古历称八月,正值秋季,为“中秋”,所以中秋节也被称为“仲秋节”。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