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青海的旅游热度几乎超过了全国大部分地区。西宁作为重要的综合枢纽,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但大多数游客路过西宁都是匆匆忙忙,赶往周边景点。我想这里还有一个小小的遗憾,因为他们怀念宝藏西宁,尤其是城东区的特色美食。西宁是一座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高原古城。是黄河流域河湟文化的发祥地。自古就有“丝绸之路、唐提波古道”的重要地位,孕育出河湟地区特有的灿烂多样的美食。文化,那就跟我一起去探索西宁人舌尖上的一天吧。

一天的计划从早上开始。早上吃什么非常重要。牛杂汤、包子、牛肉面、包子汤是最常见的早餐食品西宁当地人十个。你选择哪一个? ?

牛杂汤是西宁人最喜爱的早餐之一。这是一道真材实料的秘制汤。是一碗上等的牛羊杂牛肚汤。其香味浓郁,不油腻,滋补身体。配上一个馒头,让你一整天都充满幸福感!

青海包子的主要馅料精选牛羊肉,肥瘦适度,面条细而饱。蔬菜馅料是用土豆、菜末、胡萝卜、韭菜等做成的,整个包子看上去油腻,但吃起来香而不腻,糖包也是常吃的。

一笼热气腾腾的包子,一碗香喷喷的汤面,都在一个“暖”字里。咬一口包子,喝一口汤面,再沾点辣酱和醋。味道……温暖你一整天!

它不执行真正的拉面来自谁并不重要。牛肉拉面是青海、甘肃人民共同创造的中国食品界的神话!一清(汤)、二白(萝卜)、三红(辣子)、四绿(蒜苗、香菜)、五黄(黄面条),这就是香喷喷的青海牛肉面的味道!

我喜欢吃面食,也喜欢酸甜的食物。一碗牛肉面配一碗老酸奶,这年头真是太好吃了!

说起面食,还得提到西宁的特产“狗尿”。光是看这个名字,就引起了很多好奇和误解。煎饼为什么叫“狗尿”?这得益于其特殊的制作方法。烘烤时,锅周围必须边烘烤边倒少许菜籽油,并且要反复倒多次。这个动作就像狗撒尿一样,所以被戏称为“狗撒尿”。

中午吃饭在大多数城市都是很有讲究的奥利坦地区。开胃菜和硬菜品种很多。比如青海的“老八盘”,是青海高原河湟谷独有的高品质宴席。也是西宁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 “老八盘”由八种冷菜和八种热菜组成。上菜的顺序很有讲究。比如第一道热菜一定是酸辣排骨,寓意吉祥如意。

晚餐开始前,八宝盖碗茶是当地人常喝的一种茶。盖碗又名三壶茶壶,民间称为杯子。它的顶部有一个盖子,下面有一个托盘,还有一朵用来盛水的花。碗口大底小,精致美观。根据不同的季节选择不同的茶叶。配料一般有红糖砖茶、白糖清茶、冰糖窝窝茶。除了茶叶之外,还需要放枸杞、红枣、葡萄干、核桃仁、龙眼、芝麻、果脯等,这一杯食材可以泡大半天,直到宴会结束。

煮饭,青海人又称“闹”饭,是一道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 “闹”是青海当地方言,谐音“麻烦”。很多老西宁人都有除夕下午吃“煮饭”的习俗,寓意吃掉所有烦恼,期盼来年的好心情。

煮的字面意思就是在水里煮沸。在煮肉的汤里,加入萝卜块、粉丝、土豆块、羊肉小块、炸丸子等,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组合。搭配在一起看起来非常有食欲。然后加入盐、胡椒粉、姜粉、五香粉等调味料。煮沸后,加入一些香菜或蒜苗。由于煮的时间比较长,所以所有的材料都基本上入口即化,质地柔软,有嚼劲。喝一口浓汤的时候,里面还裹着土豆末的泡沫。整碗松软可口,令人难忘。

牛肉、蝎子、土火锅也是正式宴会上经常出现的菜肴。青海土火锅自西汉出现以来一直采用传统的铜火锅,以木炭为燃料,使火锅受热均匀。它与传统的“涮锅”不同。上桌时主料就已经整齐地排列在锅里,而且大部分都是熟食。肉与蔬菜搭配得恰到好处,香气扑鼻。

夜晚的魅力至少有一半属于路边的烟花小摊,安慰了无数城市夜晚归家的人。减肥的决心敌不过肠胃的抵抗力,吞下的淀粉酶已经背叛了自己。此时,西宁市城东区新干国际广场热闹非凡,正赶上他们的河湟文化旅游艺术节和第四届美食节。 7月16日至8月31日,您可以在这里一站式品尝到青海的所有特色美食。

一串串的羊肉、牛肉、羊肠、鱿鱼在炭火和铁板上翻滚。滋滋声与青烟交织出迷人的二重唱,吊起了游客的胃口,刺激着游客的味蕾。 。沿街无数的摊位上摆满了各种口味的小吃和美食。如果可以的话,我真想从一端吃到另一端,羊蹄、芝麻球、煎饼、酿皮、酸奶、甜酒酿……统统都一网打尽。

旁边的新前观光夜市也很热闹。汇集了青海乃至新疆、陕西、甘肃的上百种特产,带您一站式沉浸式体验祖国西北特色饮食文化。 。嘎片、鞭炮、干拌、碎布衫;锅贴、酿土豆皮、面团、牛奶蛋酿糯米……我已经有预感,今晚我无法离开这里了。

每个城市都有一两条充满灵魂的老街,传承着几代人的生活记忆。西宁市东区的下南关街就是这样一条老街。它长达数公里,聚集了许多人。数百种美味回族风味美食、饮品琳琅满目。走过大街小巷,从最简单的食材中感受烟花的味道,体味生活的方方面面。第一次来青海的人一定会对这里种类繁多的包子感到惊讶。其实青海人不叫馒头,而是一般叫馒头。该标准各地爱吃的包子形状各异,品种多样,有J锅包子、花卷、油包子、曲莲、灶包子等。 J锅包子外观一般呈金黄色,有圆孔。在中间。它们闻起来香,吃起来外脆里嫩。它们也因其外观上的裂纹和中间的圆孔看起来像古代铜钱而受到欢迎。当地人的最爱。

西宁有句民谚:“满足口气,甜奶酪当头”。甜醅是以青稞为原料发酵而成的风味甜食,青稞是高原上耐寒早熟的谷物之一。青稞粒饱满,曲料适度醇厚。其味道浓郁,汁浓甜,松软可口。夏天吃它可以提神醒脑。冬天吃它可以暖心养血奥马赫。它能强身健体、增进食欲,因此广受当地人喜爱。

青海老八攀枝苏合丸是当地回族宴席上不可缺少的一道甜点。煮熟的糯米搅拌至冷却,与清粉混合,压成片,切成长条,滚成丸子。压扁,然后包入蒸好的水晶馅团(即面粉、白糖、玫瑰糖、核桃仁、红绿丝、冰糖渣、猪油丁拌匀),蒸半小时,一份又软又甜。苏河丸就做好了,香脆可口。

从早期的饥饿,到自给自足,再到如今的小康生活,人们舌尖上食物的变化,体现着生活的进步和变化;从经典的传承到风味的融合,无论时间如何流逝,人们对极致饮食的追求都不会停止,食物的原始味道也不会改变。如果你去青海旅游,西宁城东区的美食不要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