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是指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认定的人类稀有的、目前不可替代的财富。它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纪念碑和自然景观。狭义的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和“文化景观”四类。广义上,按照形式和性质,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记忆遗产、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 1972年10月17日至11月21日,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第十七届会议在巴黎举行,会议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特德。
1985年12月12日,中国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99年10月29日,中国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中国自1986年开始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世界遗产项目。1987年至2008年7月,中国先后批准将37处世界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地25处、自然遗产地7处、自然和文化遗址4处。文物古迹1处,文化景观地1处。 ,数量位居世界第三。此外,还有4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4处世界记忆遗产被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截至2003年,全球共有177个国家或地区加入《世界遗产公约》并成为缔约国(是缔约国数量最多的公约之一)s)。截至2003年,全世界有125个国家宣布了754处世界遗产。其中,文化遗产582处,自然遗产149处,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23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世界各地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地日益受到破坏的威胁,一方面是由于年久衰败,另一方面,社会和经济条件使情况恶化,使其更加困难任何文化或自然遗产的损坏或毁坏都会耗尽世界遗产。
一些国家对此类遗产的保护工作还不是很完善。原因是这项工作需要大量投入,而一些国家没有足够的经济、科技实力。因此,考虑到有必要以公约的形式通过新的规定,以建立一个永久有效的集体保护制度。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现代科学方法为基础,对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进行保护,为全人类保护这些世界遗产。 1972年11月16日,中国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85年12月12日,中国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99年10月2日,9日,中国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中国自1986年开始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世界遗产项目。1987年至2008年7月,中国先后批准将37处世界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地25处、自然遗产地7处、自然和文化遗址4处。文物古迹1处,文化景观地1处。 ,数量位居世界第三。此外,还有4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列为“M”。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杰作”以及4个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的世界记忆遗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