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新乡好玩的景点在哪里(许昌、洛阳新乡《建设标准河南助力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
河南市场监管周报记者杨振东
在“打造河南标准助力高质量发展”主题采访中,记者深入许昌、洛阳、新乡等地发现在标准化建设方面,三个城市各有优势。特色鲜明、亮点纷呈,谱写了“标准河南”新篇章。
洛阳:老工业基地的新骄傲洛阳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在标准化建设方面也取得了突出成绩,值得自豪。最引人瞩目的是,第四届中国质量奖及提名奖获奖单位和个人名单揭晓。洛阳市有4家单位获得提名奖,占河南省获奖单位数的80%。获奖数量位居全国城市第三位。非省会城市No.1!与此同时,其中4家企业也是省长质量奖单位,另有11家企业获得市长质量奖。洛阳连续多年保持省质量评估A级。
洛阳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季建斌介绍,洛阳目前拥有20个国家级标准化技术组织,已形成成套装备、绿色耐火材料、机器人、智能装备等拥有锂离子电池、生物兽药国家技术标准创新中心6个,新材料、矿山设备、农机装备、绿色耐火材料、轴承等国家技术标准检测验证中心5个。全市企业和科研院所制定(修订)国家标准476项、行业标准243项,牵头制定国际标准11项,涵盖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石油化工、电子信息、国防科工等。 。
近年来,洛阳市标准化试点示范工作成效显着。承担国家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14项、省级项目67项,涵盖工业、农业、服务业等领域。洛阳市建成了“洛阳市标准化公共服务平台”,全市企业可免费查看、下载国家和行业标准。
在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725研究所(以下简称“725所”)偌大的展厅里,陈列着各种研发成果,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上面的“奋斗”号载人舱模型。该所科技部主任杜雷介绍,“奋斗”号载人舱正在研制中。由钛合金材料的两个半球焊接而成,钛合金材料的焊接工艺曾是“奋斗者”号载人舱研发过程的一部分。 “绊脚石”。经过不懈努力,研究所突破了多项钛合金焊接技术难题,主编了《潜水器用钛合金焊丝》、《潜水器钛合金对接焊缝超声波检测及质量分级》等5项国家标准,建立了完整的钛合金焊接方法体系和健全的焊接标准体系。同时,该所还成功突破了新型大厚度高强钛合金载人舱的焊接难题,解决了高强钛合金焊接性差的国际难题,实现了载人舱的高质量焊接。 “奋斗”号载人舱,保障了“奋斗”工程的顺利实施。
许昌:电装实力公司、假发大王背后的标准化创新一进入许昌,记者就想探寻许昌两张亮眼的名片——徐吉和瑞贝卡。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我国电力设备行业配套能力最强企业;丽贝卡,“假发之王”。两者的领先地位得益于一个共同的原因——标准化。
许昌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周良军告诉记者,这两家企业只是众多标准化受益者中的代表。最新数据显示,许昌产业竞争力位居全省第三位,经济综合竞争力位居全省第二位。
基于良好的标准化建设基础,许昌一举拿下两项“国字头”标准化项目——打造“N个”作为全国唯一的地级市和三个试点地级市之一的身份,被创建为“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综合试点”。
在两大工程支撑下,许昌创新依然频出:市县成立标准化委员会,自治、多方参与、协同推进的共治格局。20项改革创新出台标准化管理办法、实施标准化战略奖励办法、标准化项目管理办法等制度规范,形成完整、高效的运行支撑机制,建立标准化专项财政资金池,首创标准化专员制度,2000人标准化委员持证;设立企业标准主任;实施nt 1+X职业教育标准编审。
2020年,全国每千个国家标准中至少有12个有许昌的贡献,占河南省近10%。 2021年上半年,每百项国家标准中有两项来自许昌。目前,许昌已有20家企业承担国家、省、市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600多家企业参与省级以上标准制修订。标准化建设遍地开花,形势喜人。
许继集团科技创新部部长白宏举介绍,许继在特高压直流输电领域制定并发布了17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行业标准,并参与了特高压工程及直流输电工程 3个以上0个建设项目。以标准引领,集团行业竞争优势不断增强。
特高压输电技术国内首创。正是因为特高压项目极大提升了中国在国际电气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中国的特高压标准也成为了国际标准。目前,许继集团为所有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提供75%的“大脑”(控制系统)和50%的“心脏”(换流阀)。许继集团就这样持续引领行业,让中国特高压标准屡屡打破国际垄断,在国际贸易中取得成功。
丽贝卡刚起步时也是一只“丑小鸭”,只能为国外经销商“贴牌”。 2008年底,丽贝卡领导制定的5项发制品国家标准通过审核,成为全球唯一的发制品国家标准。当时,也成为国内发制品检验机构发制品检验、发制品出口检验、发制品出口检验的依据。产品出口认证的基础从此开始起步。
目前,许昌市企业制定的10余项标准已成为国内外发制品贸易的规范和合规。以许昌为主要生产基地的全国发制品生产、贸易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到2000多家,产值380亿元。 ,外贸出口额突破40亿美元。
新乡:“中国第一小麦”不仅是农业标准化的领跑者提到新乡,就不得不提到“中国第一小麦”,就不得不提到该市的农业标准化今年上半年产值位列全省第一,取得了三个好成绩。哪里去了?结果从何而来?农业标准化是没有出路的。
说起农业标准化,新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马长杰再熟悉不过:盐津县小麦被誉为“中国第一小麦”这得益于小麦生产良田建设、良种选育等方面,平原示范区烟店庄的桃标准化能在短时间内享誉全国,是分不开的。来自标准化种植;新乡在沿黄地区建设了4万多亩农业标准化示范试点,这与制定实施的猕猴桃、葡萄、苗木种植等企业标准和新乡市两项地方标准《技术规范》密不可分。 《粳稻生产规程》和《技术规程》《关于黄河滩地区桃生产的若干意见》。在新乡,农业标准化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质量效益和生态效益越来越明显。
河南邦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位于新乡市高新区,是以标准引领市场的典范。该公司经理李宁坦言,鞋垫在很多人心目中技术并不先进、标准化,但邦妮需要设计并以高标准生产鞋垫,改变大家的认知。2015年,该部门牵头推动起草了中国行业标准《鞋垫》,三年后颁布实施,填补了行业空白。 ”鞋垫也可以优雅。
河南邦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正在介绍该公司生产的鞋垫产品
不仅在农业和制造业g、新乡在各个领域的标准化工作也成绩斐然。截至目前,我市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14项,位居全省前列。参与制定、修订国家标准163项。其中,主导制定和修订30项。仅2021年,该市就参与32项国家标准制修订,标准参与程度位居全省前列。围绕农业、工业、服务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创建国家级和省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82个。其中,建成省级以上农业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64个,位居全省第一。还建立了3个技术标准创新中心、1个技术标准验证中心、1个标准化创新中心n 人才交流与培训中心。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