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聚焦我国旅游业发展

国务院印发的《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实施旅游外交战略,开展“一带一路”国际旅游合作,扩大与重点国家旅游交流,创新完善旅游合作机制。

2.我国旅游业全面发展阶段

乡村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由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全国许多贫困地区通过建设农家乐致富。

近期,红星村在镇政府号召下,召集村民召开了五次动员大会,动员农民利用独特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产业。

村里开始组织农民工铺路,古屋修缮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这是当地旅游业要发展的标志。

3.我国旅游业发展重点是

我国正在进入旅游消费市场与旅游投资要素市场双向互动、良性循环的新阶段。旅游投资空间和潜力巨大。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旅游业不断与各行业融合。 2016年,旅游与国民生活、乡村、健康、养老、休闲等重点领域的“+”将成为新一年的发展热点话题。

未来五年“旅游+互联网”催生的一大批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将创造1万亿元的增值红利。

引导旅游业与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农业、教育、医疗、金融等相互促进发展,使旅游业成为新的增长点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

4.我国旅游发展战略

我国旅游发展正在从大众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正在引导多元化旅游消费方式发展!当前,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日益丰富,“十旅”、“十旅”新业态全面涌现,推动旅游产业深入改革。着力增强旅游经济供给侧活力,积极激发人民群众旅游兴趣。消费热情空前高涨!旅游消费呈现爆发式增长!旅游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柱产业!

5.我国旅游发展重点城市

第十名:武汉

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武汉拥有339处名胜古迹、103处革命遗址离子纪念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5A级旅游景区。武汉自然风光独特,四季分明,拥有大都市中罕见的百余个湖泊、众多山峦;人文景观也富有楚文化特色。著名景点有黄鹤楼、东湖风景区、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等。 2013年,武汉在中国大陆旅游业最发达的城市排行榜中名列第九,国内游客数量达到第四,国内旅游收入排名第九。

第九名:南京

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历史底蕴深厚,名胜古迹无数,其中中山风景区景区和夫子庙风景区均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除了苏等老牌热门景点中山陵、玄武湖、鸡鸣寺、原国民政府、总统府、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也吸引了众多游客体验历史。 2013年中国大陆旅游业最发达城市排行榜中,南京位列第九位,国内游客人数、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旅游收入均位列前十。

第八位:苏州

苏州在人们眼中是一座具有江南特色的城市。世界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希望领略其精美绝伦的园林艺术和悠闲的氛围。都市气息和精致的饮食文化。以拙政园、留园为代表的苏州园林吸收了中国私家园林建筑艺术的精髓,巧妙地将有限的空间组合成千变万化的景色。这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苏州虽然城市不大,但在2013年中国大陆旅游业最发达城市排行榜上排名第七,4A级景区数量排名第四。

第七名:海南

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位于三亚市东南28公里处。是海南最南端的半月形海湾,全长约7.5公里。著名景点之一。海滩绵延7000米,平缓宽阔,浅海区宽50-60米。沙子洁白柔软,海水清澈透亮,能见度7-9米。年平均气温25.5℃,海水温度10℃,一年四季都可以游泳。除了美丽的海水谷外,还有奇石、奇滩、田园风光构成了独特的风景。

第六名:杭州

自古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说。杭州以其美丽的湖光山色、众多的名胜古迹成为国内外著名的旅游目的地,拥有西湖风景区、“两河两湖”风景区和西溪国家风景区两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湿地公园,全国首个国家级湿地。全市有各类旅游景点120多个,年接待游客1万余人次。 2013年,杭州在中国大陆旅游业最发达城市排行榜中排名第六,国内旅游收入和旅游外汇收入均排名第五。

第五名:深圳

深圳不仅地理位置优越,而且拥有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大鹏所城、连山春晓、侨城锦绣、深南逸彩、梧桐烟云UDS、梅沙乘浪等构成“深圳八景”。此外,深圳世界之窗、深圳野生动物园、大万石居等也是著名的旅游景点。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深圳的文化艺术产业也非常成熟,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 2013年,深圳在中国大陆旅游业最发达城市排行榜中排名第五。同时,由于靠近香港,入境游客数量位居第一。

第四名:丽江

丽江古城位于中国西南部的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丽江古城,又名大研古镇,位于丽江大坝中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据说这是因为丽江的世袭统治者姓穆,所以修建了城之化,必如“无”字,框有“陷”字。丽江古城纳西族名称为“贡本之”,“贡本”即苍林之意,“之”即集市之意。可见,丽江古城曾经是苍林的聚集地。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公元13世纪末)。古城位于云贵高原上,海拔2400多米,面积3.8平方公里。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集市和重镇。

第三名:桂林

“桂林山水甲天下,芦笛风光甲。”芦笛岩位于光明山南侧山腰。洞深240米,游览距离约500米,是一处景色高度集中、景色极其自然的神奇旅游胜地。所有的风景芦笛岩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被誉为“大自然的艺术殿堂”。芦笛岩自开放以来已接待游客超过4000万人次,许多国内外知名国家元首和政要都曾游览过芦笛岩,其中包括邓小平、朱镕基、胡锦涛、吴邦国、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等、卡特以及联合国前秘书长。德奎利亚尔等人。参观结束后,他们对这一世界奇观赞叹不已,对景区赞不绝口。因此,芦笛岩又被称为“国宾洞”。

第二名:上海

截至2010年底,上海共有A级景区(点)61个。这座城市是游客眼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完美结合的典范。既有豫园、鲁迅纪念馆、石库门建筑区等历史名胜,也有外滩、新天地、田子坊。此外,发达的商业和饮食文化也让中外游客向往。 2013年,上海国内游客人数、旅游外汇收入均排名第一,星级饭店数量排名第二,旅游业整体排名第二。外滩夜景。

第一名:北京

北京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城市(6处)。其丰富的旅游资源、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其吸引游客的原因。北京有200多个对外开放的旅游景点,包括世界上最大的皇宫故宫、天坛、颐和园、皇家园林等。 2013年,位居全国旅游发达城市排行榜第一名。

6.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点是什么?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在闲暇时间选择到附近村庄旅游。休憩赏田园,领略乡村的宁静与舒适,在大自然中放松身心。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农村的历史底蕴和人文风情十分深厚。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基础,特别是对于那些资源丰富但贫困的山村来说。乡村旅游已成为一条致富之路。那么如何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呢?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1、注重规划,合理开发

开发乡村旅游资源,首先要规划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协调往旅游方向发展,避免冲突在资源开发方面。这还不够合理有序的资源开发会降低乡村旅游的竞争力,导致乡村旅游在经历了一段喧嚣之后迅速衰退。

在我国较有名的乡村旅游村中,浙江安吉陆家村作为一个没有著名旅游资源的村庄,通过合理规划,将陆家村打造成美丽乡村新典范。陆家村建设过程中,我们首先对当地的自然环境进行了整治,然后升级改造了基础设施,再人工打造了相关设施和景点。短短几年时间,这里就成了不知名的故居、不知名的古迹。无工业业态村成为全国十大小康村之一。

2、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

我国农村历史悠久,不同于快速化、工业化、异化城市文化中的人们。淡然,乡村文化的根源在于宁静、舒适、无压力的人际关系。慢节奏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诞生的。开发乡村资源时,重点是打造与城市氛围不符的乡村解决方案,满足人们的求新心理。心理,满足城市居民逃避城市压力的倾向。

在我国乡村旅游建设中,浙江桐乡吴村通过展示呈现原汁原味的旧时乡村风貌,探索当地传统乡村农业习俗和原生态自然环境,营造舒适宜人的乡村旅游氛围。 ,缓慢,和谐的环境。与乡村节奏相匹配的大型娱乐中心、美食中心,让游客享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悠闲舒适体验。

3.探索rur新模式旅游开发

对于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以政府投入为主的传统模式已不足以支撑。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特别是旅游资源开发时,相关资金的投入和当地居民的参与成为重要问题。乡村旅游发展注重真实性。没有当地农民的参与,乡村旅游就没有活力,对游客的吸引力也会大大降低。我国目前主要建设模式有股份制经营模式、“政府+公司+旅行社+农民旅游协会”模式、“公司+农户”模式、“公司+农户”模式、“农户+农户”模式等。

在我国乡村旅游建设模式中,江西婺源黄岭村因“黄岭模式”而闻名。经过公司对村庄的全面收购和搬迁,篁岭古村落建筑和古村文化的“原汁原味”得到了维护和修复,最好地呈现了篁岭古村的风貌。但古村落建成后,村民仍被“请回来”,进行相关民俗开发。

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是一件需要深思熟虑的大事。如果发展得当,就会出现新的网红。如果发展不当,就会很快衰落。开发时最好进行多次研究和立项、大规模建设。

7.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点是什么?

旅游三要素是:

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

分解:

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前提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旅游资源主要包括自然风光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包括山川、峡谷、森林、火山、河流、湖泊、沙滩、温泉、野生动植物、气候等,可概括为地貌、水文、气候、生物四类。

旅游设施:旅游基础设施是指为满足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需要而修建的各种物质设施的总称。旅游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主要包括旅游饭店(宾馆)、旅游交通以及各种文化娱乐、体育、疗养等物质设备。

旅游服务:旅行社应当严格执行与游客签订的旅游合同,提供符合协议的旅游服务。如果旅行l 旅行社因客观原因需要变更合同内容的,应当与旅游者基本达成一致,并签订书面变更协议或取得旅游者书面确认。跟团过程中,旅行社与游客之间发生纠纷,双方应协商解决,妥善处理。暂时无法达成协议的,旅行社应与消费者签署事件备忘录,描述纠纷的发生情况、双方已确定和未确定的事项,并商定后续处理时间。

8.我国旅游产业结构

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

1.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丰富的农业资源基础。农业资源是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经济资源的总称。农业自然资源包括自然环境资源可用于农业生产的主体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等。农业经济资源是指直接或间接对农业生产发挥作用的社会经济要素和社会生产成果,如农业人口和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农业技术装备、交通、通讯、文化、教育、卫生等农业基础设施等。

2.旅游农业的发展需要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农业的发展与当地旅游发展的基础密切相关。旅游发展条件好的地区,如果旅游发展带来大量游客,就会有更多发展旅游农业的机会。在分析区域旅游发展基础时,应重点关注区域旅游的类型、特点、资源组合、资源分布及其提供的旅游功能,同时关注周边旅游资源状况。

3.旅游农业的发展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和市场定位。旅游农业是基于市场行为、追求回报的,当然任何旅游产品都应该有市场卖点。从我国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旅游农业的主要客群是对农业农村生活不熟悉但又非常感兴趣的城市居民。因此,旅游农业首先应作为城市居民休闲的“后花园”,即市民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开展短期、低成本旅游,作为休闲、娱乐、自我的好去处。 - 培养。

4.发展旅游农业需要明确的区位选择。区位因素与旅游人数呈正相关sts。一个成功的旅游农业园区应选择以下地点:一是城镇化发达、客源市场充足的地区。二是农业基础较好、特色鲜明的特色农业基地。第三,在旅游景点附近,可以利用景区的客源市场,吸引一些游客。四是围绕度假区发展农业度假模式。

9.我国旅游业发展方向

旅游业逐步复苏,旅游企业生产经营向好,旅游投资保持复苏势头。

(一)旅游企业景气持续向好。旅游业有望延续恢复性增长态势。但国内疫情防控压力依然存在,接触恢复、旅游消费聚集相对滞后,旅游业复苏不平衡、基础薄弱的问题依然明显。

(二)旅游新业态加速演化。线上化、数字化正在加速延伸至更多旅游行业场景。旅游大数据平台、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云旅游平台、在线数字体验、沉浸式旅游场景等加速发展。

(三)“七普”数据释放积极因素。我国有14亿人口,中等收入群体4亿多人。人口受教育程度显着提高,人口迁移和集聚趋势更加明显。人口数量红利正在转变为人口质量红利。作为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

(4)“一老一少”已成为热点市场上没有现货。我国儿童和老年人的比例都在增加。在计划生育政策潜力充分释放的同时,老龄化已成为我国长期的基本国情。游学游、亲子游、老年游、健康养生游等市场前景广阔。

(五)幸福产业与旅游深度融合。人民群众对品质化、便捷化、定制化的美好生活需求不断增强,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旅游与幸福产业进一步融合发展。

(六)碳中和促进绿色旅游发展。实现“双碳”目标,将带来旅游业的结构调整和发展转型,将促进生态旅游、绿色旅游、低碳旅游等发展。

10。我国旅游业发展趋势

我国旅游经济总体运行平稳,消费需求旺盛,投资持续增长,产业较为繁荣,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动力最强、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和经济作用逐步增强。旅游业对城市经济影响显着,对社会就业的拉动作用、对社会就业的带动作用、对文化和环境的提升作用日益显现。该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