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什么时候来到宁夏的?
满族是宁夏少数民族中除回族以外人口最多的民族。宁夏满族主要集中在银川、石嘴山等城市。据1955年统计,银川市满族人口为1.07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20%。清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八旗军3400余人进驻宁夏阜城,替代防御力量。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清政府又派出5000名满族骑兵到宁夏驻守,并在府城东北5里处建起了“宁夏满营”。由于满族陆续参军,一万二千多名军人家属和工匠从东北迁来。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宁夏发生大地震。营地被毁,1200多人被压死噢,死亡。次年,在府城西十五里处建新城,称新满城,即今银川市新城(今金丰区)。 1915年,满族官兵营被解散。当时,只剩下2600余名官兵及其家属,成为了当地人。如今,宁夏大约有17000名满族人,其中大部分居住在银川市。
满族有哪些节日?满族和汉族是一家人,满族的很多节日和汉族是一样的。主要有春节、元宵节、2月2日、端午节、中秋节。节日期间通常会举办珍珠球、跳马、跳驼、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
授金节:这是满族人的“民族庆典”的日子。 1635年农历10月13日,皇太极发布诏书正式将族号“女真”改为“满洲”,标志着新民族共同体的形成。
1989年10月,在丹东举行的“首届满族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正式将每年12月3日定为“颁奖节”。农历十月十三日满族命名日,全国各地满族同胞自发举行纪念活动,纪念满族人民的诞生。但活动期间所用的名称各有不同,有时称为“名字日”,有时称为“生日”,有时称为“周年日”等。
上元节:农历正月十五农历正月,俗称“元宵节”。和汉族一样,满族也有挂灯笼、吃元宵的习俗。
挥手赶走一切疾病:满族妇女的节日。一般在农历正月二十日。当晚,女人们齐聚一堂三五成群,远行,或走沙滚冰,或嬉戏玩乐,谓之“百病行走”。
天仓节: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五,满族农村各家各户煮糯高粱米,放入仓库,用草棍、插条编成小马。放在饭碗上,就是马的意思。把食物带回家,吃饱穿暖充足。第一天加新米,连续三次。有的人还用高粱秆做成两把锄头,粘在稻谷上。
这个节日在东北农村至今还保留着。
2 月 2 日:俗称“龙抬头日”。那天早上,满族人把炉灰撒在院子里。骨灰弯曲如龙,故名“银龙”。然后在庭院里举行仪式,祈求风调雨顺。全家人还吃“龙须面”和“博士”
虫王节:正值六月,易发生虫灾。居住在辽宁省岫岩、凤城地区的满族人以前六月初六到崇王庙祭拜崇王庙,杀猪祭祀,祈求崇王避灾保丰收,现在已经没有祭虫扫地活动了国王节,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晒衣服,以防虫蛀。
中元节:满族人把7月15日定为鬼节,也被视为“鬼节”。节”,以超度亡灵。届时,各寺院会设立道场,点灯笼,诵经,举行各种超度仪式。院落西侧朝东,摆上木屏风,上面插着鸡冠花。 、毛豆枝、新鲜莲藕、等挂在屏风上的月兔。屏风前摆着一张八仙桌,桌上摆着一个大月饼。
祭祀时,要烧香、磕头。女性先崇拜,其次是男性。
开山节:满族人每年秋季中秋节后,或农历九月中旬(具体时间不定)进行的一项祈福活动,采药求得好运收成。过去,每年开山节期间,东北满族村寨都会面向长白山进行祈福祈福,感谢山神赐予采药人丰厚的礼物。在此期间采集的人参将被供奉在自己的神社中。
腊八节:腊月初八,满族人泡“腊八醋”,煮“腊八肉”。除了全家人一起吃之外,分发给亲戚和朋友。
小年:满族过小年的习俗与汉族相同。腊月二十三是“小年”。届时,家家户户都要祭祀灶神,俗称“送灶神”。
满族人:悬挂旗帜庆祝新年
满族人分为八面旗帜:“红、镶红、黄、镶黄、蓝” ,镶有蓝色,白色,镶有白色”。春节期间,每个旗手都会把自己的旗帜挂在门上。这些悬挂的旗帜图案精美,色彩鲜艳,象征着新年吉祥。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