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出境旅游年度发展报告2016版

(1)开创阶段(1949-1977)

标志:

1.新中国旅游业的诞生,以“华侨服务社”和“中国国际旅行社”两家旅游机构的成立为标志。

2.新中国现代旅游业的拓展,以“国家旅游局”的成立、中国旅游客源市场的转移、旅游者构成的变化为标志。

(二)改革振兴阶段(1978-1989年)

1978年以后,随着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都受到了应有的重视。在一系列正确的旅游方针政策指导下,通过不断改革,我国旅游业突破了长期以来以外事接待为主的模式。旅游业的本质是经济综合事业得到肯定,已成为极具活力的产业。新的发展模式正在逐步形成。

(三)全面发展阶段(1990年至今)

我国入境旅游人数、旅游外汇收入分别居世界第4位、第5位,成为世界上旅游大国。亚洲第一旅游业大国。

我国旅游业已进入入境旅游市场、国内旅游市场、出境旅游市场三大市场共同发展的历史阶段。

截至2006年底,我国共有星级饭店12751家,旅行社17957家。全国设有旅游系(专业)的高等旅游院校762所,中等职业学校941所。有学生734,900人。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超过271万人。

2.中国入境旅游年度报告我国旅游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公民出境旅游需求十分旺盛。 2001年至2015年,出境旅游人数从1213万人次快速增长至1.2亿人次,进入“千亿时代”。 2012年以来,中国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大出境旅游市场的地位。特别是近年来,中国公民在境外的人均消费水平位居世界第一。它是全球最大、最具吸引力的重要客源市场,为世界国际旅游市场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3. 2019年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

2021年出境旅游将取决于全球疫情控制情况。如果控制得好的话就OK了。否则,将不会签发旅游签证。您仍可以因工作、商务活动申请相关签证,但必须遵守疫情管控规则每个国家的 les。

4.中国出境旅游年度发展报告2016年版

2021年预计出境旅游人数2562万人次,较2019年同比恢复17%,同比增长27%与2020年相比,与疫情前过亿人次的出游规模相比,出境旅游仍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从出发地结构看,亚洲继续占据洲际目的地首位,占比95.45%。一般来说,距离较短的目的地受疫情影响较小。前往亚洲、欧洲、大洋洲、美洲、非洲的游客同比下降70%至95%。其中,亚洲降幅最小,大洋洲降幅最大。港澳台地区仍是出境旅游的主要目的地,占比超过80%。其中,马中国在出境旅游目的地中排名第一,内地赴澳门旅游市场呈现明显复苏迹象。

5. 《2020年中国入境旅游发展报告》

2020年,全年国内旅游人数28.79亿人次,同比下降52.1%。国内旅游收入2.23万亿元,同比下降61.1%。

根据31074家旅行社统计,旅行社全年营业收入2389.69亿元,营业利润-69.15亿元,直接从业人员32.25万人。根据8423家星级饭店统计数据,星级饭店年营业收入1221.53亿元,平均房价313.91元/间夜,平均入住率为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