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少数民族有过春节的习俗?有多少民族有自己类似的“春节”?
如今,春节已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节日。大多数少数民族都会庆祝春节。过去,一些民族的历法与农历不同,许多民族开始按照农历庆祝节日。这实际上是民族团结和向心力的象征。中华儿女是一家人,这不是一句空话。同时,各民族还保持着自己的风俗习惯和节日美食。我就我所知给大家介绍一下少数民族的节日。
满族人的春节其实和汉族人没有太大区别。当他们在海关之外时,春节并不是一个普遍的节日。建州各部及部分海西女真人与汉人交往较多。很多,有一些元旦庆祝活动,但是野蛮女真人和其他部落没有庆祝春节。满族人占领中原后,普遍把春节视为重要节日。节日习俗不可避免地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但仍保留着自己的民族特色。
春节期间,满族人还会准备年货,在节前贴春联。不同的是,他们会在窗户上挂纸。这是一种雕花纸窗花,不是贴在窗棂上,而是排列成密密麻麻的一排,从远处看非常漂亮。但满族传统并没有祭灶的习俗,只是改变了门神。
年前,他们还会准备各种美食,有年糕、粘水勺(类似粘豆包),还有一种满族特有的甜食——萨其玛。萨琪玛是一种用面粉、鸡蛋、白糖制成的甜点,芝麻和坚果。味道香甜可口。我觉得它比提拉米苏好吃多了。作为一个辽宁人,我必须要宣传一下这个美食。萨琪玛色泽金黄,口感酥脆松软。一开始是硬的,然后是软的,然后在嘴里融化。所有吃货都必须尝试一下。
他们在除夕夜也祭祖,但与汉族不同的是,他们不去祠堂祭祖。相反,他们将祖先的排名放在西室的祭桌上。贡品摆好后,点燃鞑靼香,子孙跪拜祖先,祈求来年平安。所谓鞑靼香,其实就是金达莱或杜鹃香。满族早期,物质不是特别丰富,制作香也不方便,所以就用植物香来代替,这就成为了一种传统。只是现在满族家庭还少之又少秉承这一传统。毕竟金达莱不是那么好找的,现在他们也用檀香来代替。
其他年俗与汉族基本相同。唯一稍有不同的是,除夕迎神后,会在门口放置横木以挡邪,而从除夕开始,人们会在院子里放置横木。大红灯笼挂了一整夜,一直到初六。此外,拜年时,他们还经常互赠钱包。满族荷包刺绣精美,款式复杂,可作为艺术品收藏。如果一个满族女孩亲手为你绣了一个荷包,那么她真的很喜欢你,所以在婚姻中不要让她失望。不过,现在能绣荷包的满族姑娘,应该和能绣鸳鸯帕的汉族姑娘一样稀少了。估计我们这些废弃的房子很难遇到它们。
韩国人能歌善舞,这绝对不是开玩笑。从近十年的酒店音响师经验来看,韩国同胞的每一次婚宴,最终都会变成一场歌舞大会。西安族的春节也是一个歌舞的节日。看来这个族群更愿意通过歌舞来表达自己的喜悦,这与马克西姆无关。
韩国人在节日前的准备工作非常简单粗暴。首先,他们必须打扫房屋,收拾屋子,清除并清洗被褥;其次,要准备好吃的食物,年糕、米酒、鸡鸭鱼等越多越好。 ,但有一个禁忌。西安朋友虽然做的狗肉好吃,但是过节的时候却不吃狗肉。三是挂年画。年画不是拿着鲤鱼之类的大汉娃娃,而是山、水、岩石、云、日、松、仙草、龟、鹤、鹿等寓意吉祥、长寿的事物被称为“十仙”。
除夕之夜,全家人一起吃晚饭熬夜。男人们会喝一种用桔梗、防风草、山椒、肉桂等原料酿制的药酒,以辟邪延年。西安人在大年初一祭祀祖先,但贡品的安排比汉族更丰富、更精细。有一些极其严格的标准。年轻人不知道如何安排。只有老人知道规矩,才能亲自下达指示。拜完祖先后,他们要跪拜长辈,然后出去拜年。
此后,便不再有特殊的仪式。剩下的就只有白天的狂欢、拔河、荡秋千、射箭、水上行走、歌舞了。跳舞聚会,晚上玩“千”(类似于扑克牌)。另外,还有一种游戏,叫“邵剧”。总之,朝鲜同胞的春节是自由的、欢乐的。我个人觉得比汉族有趣多了。但现在随着城市化程度越来越高,这种传统正在逐渐消失。
蒙古族的春节有自己的民族特色。他们的春节叫Chagansari,也叫白色节。这是一个盛大的节日,始于元代。这个日期最初与春节略有不同。由于蒙古历与农历略有不同,农历正月初一并不同步。现在内蒙古的兄弟姐妹们本着一起欢乐的目的,把白色节定在正月初一,而蒙古国仍然沿用莫蒙古历日期。
蒙古族崇尚白色,认为白色象征纯洁和吉祥,所以把这个节日称为白色节。当白月到来时,他们会把蒙古包的顶部换成白色,并把部分食物变成白色。食物是乳制品。在蒙古族,还有献哈达的礼仪。我不太会读书,所以不确定它是否是从藏区流传下来的。
在风俗方面,蒙古族同胞也在腊月三十这天与家人团聚,通宵大吃大喝,手抓肉吃,其乐融融。现在他们也包饺子或煎饼。大年初一,人们要向长辈拜年,敬茶、敬酒,然后走出蒙古包,参加长辈主持的祈仙天仪式。
另一个正式的礼仪是清晨大年初一,全家要离开蒙古包,向日出的方向磕头,然后将食物投入敖包前的篝火中,向仙神磕头祈求吉祥。随后,各家各户拜年。晚辈要衣着得体,双手捧哈达,向长辈敬献。接过哈达后,长辈们祝愿晚辈幸福安康。
一家人拜完年,就开始出去拜年。多因地广人稀,他们多骑马到其他热点地区拜年。他们三五成群地带着酒和肉经过。他时不时地比拼速度,顽皮地追逐。现在蒙古汉子的坐骑已经变成了真正的铁马——摩托车,但是凶猛凶猛的气质还在,开着摩托车就像走神一样d 在秋名山。每次到达一户人家时,同伴必须按年龄顺序进入。拜年时,通常会唱一两首赞美诗或颂歌。蒙古族同胞即使擅长跳舞,也不仅仅是唱歌的问题。
许多民族也庆祝春节。由于篇幅限制,我就不一一列举了。不然几万字肯定不够。稍后再说说不能过春节的族群。
由于历法的原因,维吾尔族古尔邦节的时间变化较大,因此经常徘徊在阳历的各个月份,客观上无法与春节同步。而且,在传统上,这个节日的重视程度不及开斋节。一般来说,庆祝活动的标志是宰杀骆驼、牛和羊。家庭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决定杀死哪种动物,但一定要健康。因此,它也被称为古尔邦节。获得的肉分为三份,一份留作自用,一份送给亲友,最后一份送给穷人。
他们也会举行仪式,去清真寺或者乡村举行隆重的仪式。他们通常在这个节日禁食半天,等到仪式结束后才进食。
彝族不过春节,是因为历法不统一,彝年是在农历十月,也就是秋收之后。其习俗与春节没有太大区别。有祭祖、吃团圆饭、杀年猪、拜年等,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藏族其实,藏族同胞也算是过春节,因为藏历新年和农历相差不到一个月。彼此的日子。看上去相差最多不过十多天,有时甚至有重叠。藏历新年期间,要举行盛大的舞会。可惜我没有参与其中,所以很难随便记录下来。还有日落时向西泼脏水的习俗,寓意不好的事情会随着夕阳而走。
这就是我所知道的。如果您还有什么补充的,请留言。谢谢。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