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蒙古族风土人情;
草原辽阔,人烟稀少,居民分散。旅行者在饮食和住宿方面需要同胞的帮助。因此,从很早开始,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礼貌待客就成为每个牧民自觉遵守的礼仪。
茶已奉上;
客人进入蒙古包落座后,牧民们首先互相奉上一碗奶茶。奶茶是牧民日常最重要的饮料。具有浓郁纯正的奶香和浓郁的茶香。客人一定要喝这碗奶茶,否则就是不礼貌的。
吐司;
蒙古族认为酒是食物的精华,是表达对客人尊重的好方式。敬酒礼仪热烈、庄重。主人将酒倒入银碗或银杯中,放在神圣的哈达上,恭敬而虔诚地给客人敬酒三遍。有时主人会我邀请他的家人或部落的女孩为客人唱歌和敬酒。三巡各有一句话:第一巡是感谢上帝赐予光明,第二巡是感谢大地的祝福,第三巡是祝愿人间永远好运。客人接酒后,须先三杯表示谢意,然后一饮而尽。三弹后,以右手中指沾少许酒,向天、地、人间弹三下,以表达对天、地、神的敬意。三轮酒要喝完,以表示对主人的感谢和诚意。但如果客人确实不能喝酒,可以三轮酒各喝一点,然后还给主人。但不要屈服,不要把酒倒进其他碗里,更不要把酒洒在地上。这会让主人认为客人瞧不起他、不礼貌对他很期待。
献哈达;
蒙古族人民在比较隆重的祭神、迎送和其他喜庆活动中,必须献哈达。哈达是藏语的音译。这一习俗由藏族传入蒙古族。起初只流行于皇宫、官员等上层阶级。 16世纪以后,它在民间广泛流行。哈达长短不一,一般在1米左右,两面都有拉丝,有的还纹有“八宝”或“云林”图案。哈达多由丝绸或棉制成。颜色以白色为主,夹有少量蓝色哈达、黄色哈达。献哈达是蒙古人待客的最高礼仪。献哈达的人身体微微前倾,双手捧着哈达向客人献上。客人也应以同样的姿势递过去。
草原奶食品;
奶茶
奶茶,也知道蒙古茶,是蒙古族最喜爱、最常用的饮料。牧民一年四季、一日三餐都离不开它。正宗的奶茶是由砖茶和牛奶制成的。先将砖茶捣碎,加水煮沸,然后加入牛奶或奶粉,再次煮沸,加入适量盐,奶茶就做好了。目前,市场上有奶茶粉,加入开水后即可饮用。
酸奶
由发酵的马奶、牛奶或羊奶制成。酸奶可以解暑止渴,并且营养丰富。
奶豆腐:将白酸奶取出,放入锅中。用小火慢慢地煮它。水份蒸发后,装入布袋中,揉匀。过滤掉水。然后倒入木模中压成方形,然后切成条状。块并干燥。奶豆腐可以长期保存,随时食用。
黄油
过滤黄油用纱布沾上油,然后倒入锅中,用文火煮,并用勺子经常搅拌,当颜色由白变黄时取出。
炒米
先将水烧开,将小米放入锅中炒至干,然后用滚筒或杵臼去皮。炒好的米饭可以煮成粥或干米,也可以泡在奶茶里。适合储存、消费和游牧生活。
马尔马奶酒
草原上的马尔马奶酒以其独特的醇厚香气、丰富的营养和神奇的疗效而闻名。喝两碗马奶酒,微醉中探索草原风光,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每年春夏之际,牧民将榨好的牛奶放入盆或锅中,放置八九个小时,取出奶皮,然后将脱脂牛奶倒入木桶中,用牛奶冲泡曲,然后使用用来酿造曲。马奶经过发酵可产生马奶酒。钍发酵两天后酿造的酒称为软酵母马奶酒,五至七天后酿造的酒称为硬酵母酒。
马奶酒的酒精含量不高,不会喝酒的人喝一两碗也不会醉。草原牧民用它来招待贵宾。马奶酒具有散寒、活血、舒筋、补肾、消食、健胃等功效。蒙医常将其与其他药物配合使用,治疗胃病、腰腿痛、肺结核等疾病。对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也有一定疗效。功效。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