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地区的风俗习惯、风俗禁忌有哪些?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简称阿坝州,是四川省一个以少数民族为主要人口的自治州。截至2014年底,藏族、羌族、汉族、回族人口分别占总人口的57.6%、18.6%、20.3%和3.3%。因此,确定阿坝州的风俗习惯以藏族、羌族为主。
藏族风俗习惯:
1.青稞糌粑、酥油茶、青稞酒是农牧民的主要食品。食物多采用肉类和奶制品,以牛羊肉为主。
2。接待客人时,无论走路还是说话,始终让客人或长辈先行,并使用敬语,如在名字后加“L”字样,以表示尊重和友善。直接称呼他们是禁忌。姓名。迎接客人时,要弯曲膝盖,微笑,坐在室内,盘腿而坐,不要挺直身体腿,面向脚底,不要东张西望。接受礼物时,应该用双手接住。送礼时应鞠躬,双手举过头顶。敬茶、酒、烟时,应双手奉上,手指不可放入碗口。藏族绝对禁止吃驴肉、马肉、狗肉,有的地区也不吃鱼。吃饭时,一定要让嘴里充满食物,咬东西不要发出声音,喝东西不要发出声音。喝酥油茶时,主人倒茶,客人必须将茶捧在手前,才能接饮。向别人的背吐口水或拍手是禁忌。路上遇到寺庙、玛尼堆、佛塔等宗教设施时,必须从左向右绕行,不得越过法器、火盆、经筒、转经筒等。o 反转方向。别人用手触摸你的头顶是禁忌。
3。藏族人民迎接客人时,不仅要双手沾酒弹三下,还要抓起粮桶里的一些青稞,向空中抛三下。宴会上,主人先喝一口酒,然后一饮而尽。主人喝完第一杯酒后,大家就可以畅饮了。喝茶时,客人必须等主人把茶端到面前才可以伸手接喝,否则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吃饭时注意不要塞满食物,咀嚼不要发出声音,喝水不要发出声音,夹菜不要越过盘子。用羊肉招待客人时,羊脊下部带尾的一块肉是最有价值的,应该送给最尊敬的客人。制作时,l尾肉上留一缕白毛,以示吉祥。
参见:
羌族风俗习惯:
1.大多数羌族人一天吃两顿饭,即吃完早饭就出门干活,随身带着馍馍(玉米粉馍馍)。吃在里面就叫“台煎”。下午结束工作,回家吃晚饭。大多数主食都离不开蒸面。常见吃的面条是将玉米粉放入蒸锅中蒸成颗粒,可以当米饭吃。有时将洗净的米掺入玉米粉中,或将玉米粉掺入米中蒸熟,称为“银包金”或“金包银”。将小麦粉和玉米粉混合制成馒头,放在火坑上烘烤。也是羌族人民的日常主食之一。许多地区的羌族还喜欢吃玉米粉拌豆花,用浆(米+茶)发酵而成的豆花。成豆腐馒头,或磨碎玉米粒做水饼馒头。用小麦粉和肉片煮的叫“焖面”;加入开水和玉米粉煮成糊状,称为“面汤”。常见主食。吃炒面时,还应吃泡在里面的白菜和圆根(萝卜)。用酸菜熬成的酸菜汤可以开胃。玉米、小麦、豆类常先炒后炒。磨成炒面,一般在旅行或放牧时食用。吃土豆时,羌族喜欢将土豆整个煮熟,然后去皮,再捣成泥,制成糯米糕,称为土豆糯米糕。煎或油炸后,拌入蜂蜜食用。也可以用土豆糯米糕片,加入酸菜,肉片做汤。
因为是新鲜吃的,烹饪时间只有几个月,他们一年四季都吃白菜、萝卜叶泡的酸菜、青菜做的咸菜。主要肉类食物有牛、羊、猪、鸡,也吃鱼和狩猎动物肉。居住在山区的羌族人民一般不常吃新鲜猪肉。他们把猪宰杀,去掉毛,切成两半或切成几大块,挂在梁上熏烤,制成“猪脂”。保存时间一般为一年,食用一次。它与蔬菜一起煮。煮熟后,捞起猪油,切成长方形块,放入碗中。第二种方法是将生腌猪油切成小块,与蔬菜一起炒。作用是用猪油代替油,并加入一些花椒和辣椒。o 增强风味。羌族人在宰杀年猪时,喜欢把猪血塞进猪的大肠里。煮熟后称为血肠。血肠也是宴客饮酒时的一道美味佳肴。还有羌族人还将猪血与荞麦混合,制成血馒头食用。羌族人还常将新鲜猪肉放入刚宰杀的猪肚中,加入盐、胡椒等,扎紧,风干,制成历久不衰的“肉肚”。
羌族普遍饮用的酒,茂县羌语称“日麦溪”,意为羌酒。该酒的制法是将青稞煮熟,与酒曲混合,密封于坛中,发酵7-8天后即可饮用。羌族饮酒时不使用酒具。相反,他们打开酒坛,用细竹管啜饮。喝的时候,他们按顺序喝最大的和最小的,轮流啜饮并倒入冷水。将水烧至味淡。
羌族的日常用灶很有特色。他们常常在火坑上支起铁鼎。做饭时,他们将铁锅放在上面加热或烘烤食物。精美的铁鼎也应该镶嵌银饰。
2.妇女生产时,应在门外挂上轭或背包,以防止外人进入。家里有病人时,在门上贴红纸条,防止外人探访;他们不能跨过火塘,也不能用脚。请勿踩踏三脚架或在三脚架上烘烤鞋子、袜子和衣服;避免坐在门槛和楼梯上;饭后不要将筷子横放在碗上,也不要倒置酒杯。
参见: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