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爆发前的几年里,我多次深入东南亚各国的乡村和田野,游览古老的村庄和风景,体验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和民俗风情。其中,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缅甸南部,因为当我欣赏到当地的乡村饮食文化时,真的让我大开眼界,着实让我惊讶。

2018年夏天,我来到了缅甸。我请了当地一位黝黑瘦瘦的小伙子当我的向导,暂且称他为“阿甘”吧。然后我又买了一些食物和生活用品作为礼物送给即将来参观的当地人,然后就开始了我的“下乡”、深入农村的旅程。体验当地村民的家中生活。这种类型的旅行是我最喜欢的。除了美丽的风景,人文也给了我不一样的感受。对我来说,不同的风俗文化更有吸引力g、新颖、独特。

废话不多说,进入正题。

首先介绍一下缅甸这个国家。缅甸全称是缅甸联邦共和国。它是东南亚国家,也是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西南临安达曼海,西北与印度、孟加拉国接壤,东北与中国接壤,东南与泰国、老挝接壤,首都内比都。

缅甸是一个比较贫穷的东南亚国家,工业化水平落后。因此,缅甸很多物资依赖进口。众所周知,进口商品的价格自然不低。所以不要因为当地物价很低就认为缅甸穷。不,除了生活和吃饭的价格相对实惠之外,其他的东西确实很贵。不过缅甸的医疗费用低廉,一般的小病小痛确实花不了多少钱。有一次我骑摩托车时摔断了膝盖皮肤和肉都分开了,鲜血淋漓。我赶到当地诊所进行包扎和治疗。虽然我是外国人,但他们只收了我,换取80美分的软妹币。治疗费用包括消炎药和镇痛药。

这么大的皮肉伤口如果在我们医院治疗的话,也就花一千两千块钱。如果保险不齐全,就需要住院观察。原因并不是为了防止感染,加重损伤。你想不想留在医院?

百分之七十的人信仰佛教,所以你会发现这里的人们善良和平,乐于行善。我来缅甸近两个月了,从来没有见过打架斗殴,更没有见过打架,甚至连吵架都没有见过。你知道,我是一个到处旅行的人。我去过不少于5家酒吧,但从未见过一次冲突。

阿甘带我去的第一站是他乡下叔叔家。缅甸旅游胜地勃固以北约30公里处的一个小山村,只有不到20户人家。

我们到达时,正是午餐时间。先给大家看一张正常饮食的图。

这是当地流行的主食,糯米。缅甸人特别爱吃糯米,而且烹饪方法也很新奇,用竹篮蒸。当地人会在前一天晚上将糯米浸泡在水中,第二天一早,将米放入有盖的竹制漏斗形容器中,放在盛满水的陶碗口上,并蒸它。这种糯米蒸出来的米饭粘性好,软硬度适中,香甜可口。蒸好后,一般会放在一个小篮子里,然后用手抓一个小球,中间压出一个凹痕用拇指捏成饭团,然后放入口中或与蔬菜一起食用。缅甸人也习惯用手吃饭。

我们到达的时候,糯米已经快熟了。我尝试了一下,咬了一口。真是香香的,吃在嘴里又嫩又软。我想即使是干吃我也能吃一大碗,太好吃了。

吃完糯米,他往旁边一看,只见半矮锅灶里有一条条白色硬硬的东西。

我已经看完了《阿甘正传》,这锅里在煮什么?

各位读者,请猜猜,锅里煮的是什么?

其实是牛皮!

你没看错,就是我们认为的皮鞋、牛皮的材质。

听到这个答案,我的脑子嗡嗡作响。这东西能吃吗?牛皮又粗又韧,能嚼碎吗?

阿甘告诉我,当地人很穷,牛对他们来说绝对是高端食材,所以它们非常珍贵。牛的所有可食用部分都会被充分利用,物尽其用。

和牛皮一样,是缅甸的常见食品,很多地方都有卖。加工后的牛皮不仅有嚼劲,而且味道也不错。它还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对身体有好处。当地的烤牛皮是一道美味。后来我尝试了一下,但是太有嚼劲,难以下咽,就像嚼橡胶一样。反正我不太喜欢吃,就偷偷吐了一小块。 (抱歉,我不想浪费食物,实在咽不下去。)

阿甘叔叔午餐主要就是这两样东西,还有一些剩菜,所以没什么可吃的。说。

坐了一会儿,阿甘和叔叔休息了好一会儿,才告别我离开了。

出来后,阿甘说带我去老村长家看看。他们关系很好。说这话的时候,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坏坏的笑容。,也就是说村长家里的饭菜不错,但是可能会比较硬。

跟着阿甘一路来到村长家。

村长六十出头,精力充沛。看到阿甘带着我的外国朋友来看望他,他赶紧上前热情地打招呼,主动提出坐下来吃饭。

我还可以拿出一包国产好点的香烟,连同一瓶酒送给村长。拜访别人自然不能空手而去。否则,你们将失去我们伟大国家的尊严。呵呵……我只是开玩笑。作为一个中国礼仪之邦,我不能破坏这种美德。

不多时,村长拿出了用芭蕉叶包裹的东西。当我走近时,我闻到了一股酸臭味。吃起来就像是经过长时间陈化的肉。

村长把叶子打开,一看果然是肉。然而,这不是我们平常吃的熟肉制品,而是酸肉。酸肉可以由各种生肉制成,包括野肉。

将生肉切好,加入调味料,如盐、油、酱醋、蒜末、辣椒等,然后用芭蕉叶包起来,密封腌制,放置一会几天后拿出来直接吃。

出于礼貌,这毕竟是当地招待尊贵客人的食物。我尝试了一小块。至于味道……没吃过的人肯定会不习惯,但我却勉强咽下去。肉质酸酸的,味道有点像生三文鱼,光滑但不那么美味和耐嚼。

然后村长又端来了一锅水煮鱼。缅甸河流纵横,水资源丰富,无污染,所以鱼味鲜美。这道水煮鱼是用村里河里的鱼做的。我不知道这是什么鱼。它又大又嫩,骨头很少。

鱼汤里充满了当地的香料,味道鲜美。我尝试了一些,发现味道很独特。这是迄今为止我在当地吃过的最美味的菜肴。野生鱼真是鲜美爽口,令人回味无穷。

鱼快吃完了,又来了一道奇怪的菜。乍一看还以为是某种面粉油炸食品,其实不是。这是一道炒河苔菜,是缅甸非常流行的小吃,在那里被称为Paen。

将河苔洗净晾干,热油煎至酥脆,撒上芝麻,淋上一些柠檬汁,直接吃或配糯米吃。它很好吃。

大多数人可能都吃过海藻。缅甸河藻比海藻更有嚼劲,因为河藻的纤维更细。油炸后,变得更脆,更美味。

两个字,好吃!

告别了村长,阿甘准备带我去新的地方。xt村散步。村口一户人家门口放的一盆东西让我停了下来。

仔细一看,有一盆虫蛹。顿时,我头皮发麻,浑身起鸡皮疙瘩。这……我见过有人吃虫蛹,但还是第一次看到一大盆满满的虫蛹。

个个都胖胖的,精力充沛。阿甘说这里山高林密,植物茂盛,虫蛹取之不尽。只要他们上山,总能满载而归。而且当地人特别喜欢吃虫蛹,吃法多种多样,可以沾酱生吃,也可以油炸或炒着吃。总而言之,它们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孩子们一年四季都把油炸虫蛹当零食吃。

这里的蛹确实很肥,偶尔吃一下还是可以接受的。不知道有没有f喜欢吃虫蛹的朋友。缅甸是一个值得一去的好地方。一定要吃好饭……

然后我们翻过一座小山,来到了另一个村庄。这里比之前的要大很多,大约有五十、六十、七十户人家。 ,其中一个家庭是阿甘的朋友。我们一路寻找。巧合的是,这家人有亲戚来做客。

带围栏的庭院里的一张木桌上,摆着各种烹饪食材。

放眼望去,各种“山珍野味”尽收眼底。

粉盆里盛着的东西,乍一看,我不知道那是什么。看了半天,它看起来就像是某种小型哺乳动物。正当他拿不定主意的时候,阿甘过来说是蝙蝠操!

听到这句话,我的心猛地一跳。我的大中华已经充满了我们是世界上最会吃的民族,但是没有多少人会吃这种东西ing,对吗?但在缅甸,招待客人朋友其实是一道很难的菜。

旁边的竹桌上,摆着煮好的菜。以油炸食品为主。仿佛这一刻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缅甸的生态环境这么好,但人均寿命却这么低。可能和他们的饮食习惯有关。他们太喜欢吃油炸食品了。

大多数肉类原料都是用来煎炸的。不管你是鸡、鱼、鸭、虫蛹等等,都不能油炸。

院子角落里的两个水桶引起了我的注意。我猜测它们含有更令人惊讶的成分。果然,我一看,只见装满了半桶甲虫,有我的头那么大。 “萨尔萨”的声音响起。

也许我有一点密集恐惧症。看不到密密麻麻的虫蛹。看得我头皮发麻,但又很好奇。

阿甘告诉我,他们炒甲虫,放一些香料和柠檬汁放进嘴里,脆脆的,甜甜的,爽口。它们比小螃蟹还好吃。

说实话,我……我怕吃不下去。不知道你觉得怎么样?

有甲虫还好,但是另一个桶里有几十只蟋蟀,非常大的蟋蟀。这是我一生中见过的最大的蟋蟀。

做法也很简单粗暴——油炸。这与甲虫的行为没有什么不同。当地人称蟋蟀为“小野鸡”,因为他们认为吃蟋蟀可以强身健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我不同意这种说法。毕竟,这是别人传承下来的饮食文化。

再往屋里走,泥土地板上绑着一只巨蜥。乍一看,我还以为是鳄鱼。毕竟,规模不小。不过,那是一只大蜥蜴,山蜥蜴,而且很肥。是这家的一个亲戚特意捉来的,送人的。

缅甸人民够狂野吧?我们平时走亲戚,都会互相买一些水果、牛奶之类的礼物,但这里他们直接去山上抓一只蜥蜴送给他们。这真的让我大开眼界。我第一次见到如此巨大而罕见的蜥蜴,心里充满了惊喜和满足。

呆在这里久久不愿离开!阿甘的朋友站在那儿,脸上挂着微笑,可能是因为他不常见到我,才看出我有多么奇怪吧!

正当我发呆的时候,阿甘跑过来说隔壁一家人抓了一条大蛇正在剥皮,让我过来看看有什么新鲜事。

听到这话,我赶紧跟着阿甘过去观看。

看起来像蟒蛇,很像缅甸蟒蛇?它大约有两米长,大约有一个阿杜的厚度。这是手臂它的内脏已经被开膛破肚,身体还在扭动。

此外,我还在这家院子里的一个半大的水桶里看到了几只较小的山蜥蜴。我问阿甘,蜥蜴肉少怎么吃?

阿甘说,把它们放在火上烤吧。

我听了这话,心想:看来,论烹饪、烹调技术,世界上只有中华民族是最优秀的了。

这家人一定是刚打猎回来,收获颇丰。这条蟒蛇肯定是在山里捕获的。它的脂肪体量足够一家人吃几顿饭。

缅甸山多、森林茂密,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再加上人口少、密度低,对生态环境没有造成太大的破坏,因此可以保留大量的野生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