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的风土人情?
1.龙眼
泉州人俗称鲜龙眼果为龙眼,龙眼干后为龙眼。商人常将两者统称为“龙眼”。
龙眼是水果中的珍品。果肉鲜嫩,色泽晶莹,味道香甜。其中东墙龙眼尤为上品(该品种因初植于泉州开元寺东墙而得名)。
龙眼具有开胃、补脾、养血安神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贫血、萎黄、健忘、产后贫血等疾病。是产妇滋补的佳品。
泉州是福建省龙眼重点产区。全市种植面积11万余亩,年产量(分大、小年)1.5万吨至2.5万吨。其面积和产量居全省各地区、城市之首。
除了吃新鲜龙眼龙眼还可加工成龙眼肉、龙眼糖水罐头、龙眼膏等。泉州罐头厂及晋江、南安、鲤城区的部分乡镇罐头厂生产经营,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国内并有部分出口。
2。茶叶
泉州市产茶历史悠久。北宋初有饮茶诗:“一夜雨后菜嫩,春山几烤茶旗香”。全市现有茶园面积20万余亩,年产茶叶9000余吨,主产于安溪县、永春县、南安县。茶叶主要品种为乌龙茶和绿茶,销往世界各地。
乌龙茶的珍稀品种有:铁观音、黄金桂、佛手柑、本山、水仙、大闸蟹、梅盏、奇兰等。其中,铁观音是茶中珍品,有“绿叶红边,七泡余香”的美誉。南安县凤州镇的“石亭绿”独具特色,以“三绿三香”闻名海外。
3。垭口花生
垭口花生是晋江县龙湖乡垭口的特产。采用优质花生“小六球”、“中六球”在沙地上种植。果壳表面呈白色,壳内花纹自然清晰。采收时,选择饱满的果荚,洗净,加适量水、盐煮熟。火必须旺盛、纯净。成熟后,将其翻转并在阳光下晒干,直至干燥。
芽口花生仁酥脆、咸淡、鲜美,百吃不厌。产品大量出口,在国内外享有良好的声誉。
4。元和堂果脯
元和堂果脯厂始建于民国五年(1916年)。创始人为庄杰臣、庄杰茂兄弟。主厂原位于晋江县青阳镇。 1956年迁至泉州市,以公私合营为基础,吸纳华侨投资,国家拨款扩建。更名为福建华侨投资公司泉州元和堂果脯厂。
工厂生产的各种蜜饯均采用优质新鲜水果,采用传统加工工艺与先进科学技术相结合精制而成。不仅保留了各种新鲜水果的原味,而且开胃、爽口、有益。智慧之功效使其成为宴会、品茶、旅游、送礼的理想食品。 300多种各具特色的产品中,荣获“部优产品有:金枣夹心樱子、蜜梅片、陈皮夹心樱子、陈皮话梅、两优兰、玫瑰杨梅、单晶冰糖、多晶冰糖。 。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大量出口东南亚、欧美国家,有“名满五大洲,甜头十足”的美誉。
5。永春老醋
永春老醋采用优质糯米、红曲米、芝麻、白糖为原料,按照一定配方精心酿制而成。其酿造工艺独特。醋色泽棕黑,酸而不涩,酸而微甜,醇厚爽口,回味爽口,久存不腐烂。与江苏镇江香醋、四川保宁醋、山西陈醋齐名。
这个v醋曾经是有钱人偷偷酿制的食品供食用,有的还作为珍品赠送给亲朋好友。家里的一罐老醋经常被添加并陈化多年。历经数百年,它已成为吉祥、吉祥的象征。它作为商品使用不多。
1954年,爱国华侨、全国侨联副主席游扬祖与县人民政府合作出资创办永春酒厂。 1958年,酒庄扩建为啤酒厂。在吸收民间传统制醋技术的基础上,改进配方和工艺,使老醋的品质更好,产量成倍增加。 1960年正式定名为水仙牌永春老醋,由外贸部门经营出口。
永春老醋荣获轻工部优质产品称号入选第四届亚太国际国际展销会并荣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
6。德化瓷器
德化县瓷器生产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工艺精湛。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为中国三大瓷都。宋元时期,德化瓷器通过泉州的“海上丝绸之路”大量销往日本、朝鲜、东南亚、中东、欧洲和非洲。享誉海外,被誉为“国际瓷坛明珠”。瓷质洁白略带乳白色,如象牙般的“建白瓷”,瓷质坚实致密,洁白胜霜雪的“高白瓷”,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种类繁多。题材包括人物、动物、神仙等。《艺术之门》花、器皿等“瓷釉”是德化瓷业的三朵金花。
目前,全县有国有、集体、联营、个体瓷厂100多家,其中日用细瓷、日用瓷有近百家。雕刻、艺术陈设三大类上千个品种,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五大洲80多个国家和地区。
7.老范志万英神曲
老范志万应神曲始创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由当时泉州名医吴亦飞秘密配制,主要用于治疗感冒、积食腹痛等。 、吐泻、中暑、痢疾,疗效极佳,曾作为贡品进献清廷,受到好评,清宣统三年(1911年)参与南阳工业鼓励展。民国八年(1919年)参加菲律宾吕宋嘉莲华博览会展览。被医学界公认为世界有效的成药,荣获奖牌、金奖。
神曲配方特殊,制作方法精湛,代代秘密传承。 200多年来,畅销全国,畅销东南亚各地。现由泉州制药厂独家生产。
8。春生堂秘制风伤补酒
泉州酒厂生产的春生堂秘制风伤补酒是清朝道光年间(1820-1850年)郭新春创立的。该酒采用30余种名贵地道药材秘方和优质陈年高粱酒、米酒酿制而成。
《泉域.c》om”是一个非常好的旅游网站,你想知道的都在上面。
URL.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