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文化是立足于中原大地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它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约6000年至公元前约3000年的中国新石器时代。中原文化以河南为核心,以黄河中下游为腹地。层层向外辐射,影响力延伸至海外。中原大地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和核心组成部分。在古代,中原地区不仅是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是主流文化和主导文化的发祥地。中国历史上有20多个朝代在中原建都。河南省占中国八个古都的一半,包括洛阳、开封、安阳、郑州。特殊的地理环境、历史地位和人文中原地区的精神,使中原文化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占据正统主流地位。其文化内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农业最早兴起于中原地区。中原农耕文化蕴含着许多独特的农耕技术和科学发明。裴李岗文化相关遗存出土了许多农业生产工具,为早期农耕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实物证据
河南是中华姓氏的发源地。 《中华姓氏大词典》收录的4820个汉族姓氏中,起源于河南的姓氏有1834个;起源于河南的姓氏有1834个;当今300个大姓中,无论是以李、王、张、刘为代表的中华四大姓氏,还是以林、陈、郑、黄为代表的南方四大姓氏,就有171个源于河南。他们的根都在河南。近几年来今年以来,河南举办了以“万姓同根、万族同源”为主题的姓氏文化节,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认可和反响。掀起了世界各地华人寻根、朝圣、祭祖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