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民俗风情介绍

山东民俗风情表现出多样性和地域性。

1、山东腹地的济南、青州、泰安、兖州是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其中曲阜、邹城是孔子、孟子的故里。孔孟世家的风俗不仅影响当地,还远播国内外。

3、泰安有五山之首泰山。泰山不仅是历代皇帝开禅的地方,也是人们祭祀神的地方。

4、山东腹地的家庭习俗和民间信仰对于周边地区民俗的传承具有典型意义,可以作为山东民俗的代表。

东部沿海地区

以渔俗和外出经商的民俗最为突出。渔俗以日照、荣成、蓬莱、长岛等地最为典型。

鲁东南地区

具有山地特色的古代文化起源较早,保留了较多的传统民俗。而且,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山区形成了一系列良好的风俗习惯。新中国成立后,这些好风俗习惯进一步发扬光大,成为沂蒙精神。

鲁西南、鲁西北

为黄河冲积平原。民俗现象与古黄河密切相关,具有独特的特色。其戏曲、音乐舞蹈、民间工艺(如剪纸、刺绣)等已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方言

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也催生了不同的地域方言。

1.山东侗语所属北方话分为吉鲁官话、中原官话、交辽官话三类。

2、济南、聊城、德州、滨州、淄博、泰安等地都讲河北鲁官话,是山东省比较容易听懂的方言。

3、鲁南、鲁西南,包括菏泽、济宁、枣庄、临沂等地,都属于中原官话,方言比较难懂。山东半岛的青岛、烟台、威海、日照等都属于胶辽官话,又称胶东话,最难听懂。

4、由于地域、文化、生活习惯等原因,当地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表现出很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