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缅边境奇观

“一村两国”景区距瑞丽市区约10公里。它位于中缅边境著名的71号界碑旁。是典型的“一村两国”地理奇观。国界将傣族村寨分为两部分。中方一侧称为银京,缅甸一侧称为芒秀。

银井“一村两国”(一村两井)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村里的国界以竹篱、村道、沟渠、山脊为界。于是,中国的瓜藤爬上缅甸的竹篱去产瓜,缅甸的母鸡跑到了中国。居民在家中产蛋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边境居民每月数十次跨越边境却浑然不觉。村里的人们说着同一种语言,有共同语言。相同的习俗。

2020年2月,为向一线抗疫工作者致敬,从疫情结束、景区重新开放至2020年12月31日,将进行全年隔离面向全国医务人员和公安民警实施。免费且开放。

2.中缅边境景点

国门畹町大桥 国门畹町大桥是全国著名的“一桥两国”景点,位于瑞丽市畹町经济开发区。它就是中缅两国界河大桥,即畹町九谷大桥。桥长20米,宽5米,高9米。畹町九古大桥是维系中缅友谊的一道彩虹。天涯——姐告 姐告是我国漓江对岸唯一的“飞地”,面积1.92平方公里。是云南省首个边境经济开发区320国道终点站。街皋虽小,但景点众多,可供游客游览;姐告大桥(460米)是云南公路史上最长的桥梁,是云南边境的第一个国门,也是中缅边境唯一的两国。街道——中棉街(长100多米),位于81号界碑两侧。中缅同饮同一条河——弄道。弄岛叫“道”,而不是“岛”。是傣语的音译,意为青苔池。距瑞丽市30公里,是祖国西南最偏远的一块土地。这里已建成宾茂商务旅游社区。兵猫口岸边的瑞丽江,是两国共饮共浴的地方;瑞丽江上的汉白玉雕塑《同饮一江水》象征着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前面的大理石碑雕塑上刻有陈毅元帅《致缅甸朋友们》:“我住在河头,你住在河尾。我们彼此的爱是无限的,我们同饮一杯一起过河……”。中缅边境一日游就是从这里登上的。畹町生态公园 畹町生态公园 位于畹町经济开发区,园区占地约500亩。是辽宁省抚顺天一公司与畹町开发区合作建设的旅游景区。以生态观赏为特色,集园林、旅游功能于一体。 。芒岭迎客榕树——“一树成林” 芒岭迎客榕树——“孤树成林”,位于瑞丽芒林村旁。它生长在320国道旁,瑞丽人称它为迎客榕。她的树干粗壮,根悬垂,树形优美,独树一帜形成一片森林,以开放的心态矗立在那里,迎接远方的来客。瑞丽河漂流之旅 瑞丽河漂流之旅 游览从灰环头至江心岛,全长26公里,水上漂流时间约5小时。当你被城市的喧嚣弄得头晕的时候,当生活中的烦恼无法消除的时候,请来这里,在瑞丽河畔漫步。你的心胸会突然感到宽广。你一定会感谢大自然给你带来希望和信心。东南亚著名的宝塔——瑞丽金塔 瑞丽金塔位于瑞丽市东北部结乐寨良旁的小山上。远远望去,塔顶巍然耸立,直冲云霄。是东南亚三大佛​​塔之一。每逢佛教节日在此举行,国内外僧尼前来讲经、浴佛。风景如画的D区傣族村公园邓蒙山清水秀,景色迷人。远远望去,是翠绿的凤尾竹,近看,是一片柚子林。柚子花的香味令人心旷神怡。傣家的竹楼掩映在竹林之中,令人心驰神往。最幽静的地方是大定寿藏寺,素有“孔雀宫”之称。相传佛祖说法传法时曾在此下榻,信徒们为纪念他的恩德而建此寺。该寺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是瑞丽所有藏寺中最著名的。瑞丽东南亚南亚风情园位于瑞丽市边境经济合作区,距市区2.5公里,占地208亩。公园四周翠竹环绕,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公园内配备有设有民族歌舞餐厅、歌舞厅、娱乐厅、会议厅、珠宝交易厅、度假村等部门。度假村还设有温泉浴池、篝火晚会、中缅旅游服务、美发、按摩等服务,尽享民族风情。 、旅游度假、购物娱乐合二为一。风清园国家歌舞表演队在1992年全国旅游行业文艺演出中荣获集体优秀奖和两项优秀节目奖。界高边境贸易区·中棉街道 界高边境贸易区中棉街道位于瑞丽市东南4公里处,瑞丽江东岸,与缅甸国家口岸木姐市紧密相连,素有缅甸沙头角之称。祖国西南部。面积3.4平方公里,是全国唯一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受国务院批准设立的边境贸易试验区。海关特殊监管,集贸易、加工、仓储、旅游于一体。是云南省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示范区和试验区。也是云南省实施国际走廊战略的桥头堡。 4公里长的国界线上有9座界碑。横跨瑞丽江的姐告桥全长460米,雄伟雄伟,居云南第一。界高边境贸易区东北部有一条以81号国界碑(附1号)至82号国界碑为中轴线,长400米,宽40米的中缅大街。街道的南边是中国。店铺具有傣族、景颇族等民族的建筑特色。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家公司、企业和个体户在这里设立了窗口。国产针织百货、五金交电、化学建材、汽车配件汽车农机、土特产、生活用品一应俱全。街道北侧有几排典型缅甸式建筑铺面,砖木结构。框架全部由名贵柚木制成。屋顶就像遮阳帽一样,上面覆盖着镀锌铁瓦。房屋的上部是白色的(称白象街),下部是柔和的。蓝色的,来自缅甸各地的数百名商人在这里经营,充满了来自东南亚国家的珠宝、玉石、金银首饰、工艺品、土特产。中缅两国游客可以自由前往双方市场,直接用人民币、缅元或美元购买商品。游客还可以在中门大街办理简单的登记手续,体验缅甸木姐市的异国风情。瑞丽市扎多瀑布 瑞丽市扎多瀑布位于瑞丽市莫里峡谷境内。泸西、龙川、瑞丽三县市管辖。它掩映在群山之中,树木参天,有广农山、广马山双峰。山间亚热带雨林深处。清澈的泉水从40米高的悬崖上倾泻而下。有“水折如棉,花散无弓”的景象,像一块巨大的白绸在空中随风飘扬,峰崖间雪云滚滚。 ,雷声大作,瀑布下有温泉涌出。景色很奇怪。景颇族“木脑纵歌”场“木脑纵歌”场位于瑞丽市木脑路云岗村,占地40余亩。场内有景颇族木脑总阁的四个“石洞”标志。中间的两个较高,两侧的两个稍矮。它们都涂有常规的“Munaoz翁格”舞步与天地五谷,六种动物图案,气势磅礴。 瑞丽旅游淘宝市场 瑞丽旅游淘宝市场位于瑞丽市农岛镇以西,距市区约35公里,覆盖面积60公顷,这里是世界著名的宝石矿化带,也是有着悠久宝石生产和贸易历史的地方,沿着清澈见底的南姑河绵延10多公里的瑞丽旅游寻宝,宝石矿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以红蓝宝石矿床闻名中外。一所医院,两国“一院两国”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旅游景点,就是傣族相布的故乡。瑞丽屯洪村边上的农民,院子里矗立着中缅边境第84号两国界碑,不少游客慕名而来,为这独特的景观流连忘返。“一村两国”银井就在这儿。位于中缅边境71号界碑旁。银井村与缅甸芒秀村相连。村里的国界以竹棚、村道、沟渠、田埂为界。因此,中国的瓜藤爬上缅甸的竹篱去结瓜,缅甸的母鸡到中国居民家中下蛋是很常见的事。瑞丽热带亚热带雨林风景区 瑞丽热带亚热带风景区,郁郁葱葱的热带雨林中生长着上千种植物,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物种多达十几种。游览过程中,您可以看到树蕨和被称为活化石的数十亿年前的化石。林中奇树异木,九曲蜿蜒的清澈玉溪,使您心旷神怡;流淌而下的银色瀑布,让你得到净化,让你真正体会到回归自然的快乐。揭东揭东莱榕树王 揭东莱榕树王位于瑞丽市西南3.5公里处的揭东莱村旁的秋宝台上。面向瑞丽大坝,背靠镜泊山,是山与坝相结合的自然美景。这里山腰翠绿,凤尾竹环绕,山上甜瓜果香,竹林深处的竹楼,风景秀丽。上座部佛教文化旅游区——浣纱 傣族信仰上座部佛教,瑞丽巴几乎每个傣族村寨都有一座宏伟的藏寺,而沙藏寺又是其中的佼佼者。它与美丽的傣族竹楼形成协调统一的建筑群。是傣族建筑的精华,是傣族文化的艺术宝库。每当傣族节日来临,前来朝拜的香客络绎不绝。宝石寺 - 雷藏香 雷藏香,米尼宝石寺,位于瑞丽市街巷乡顺哈村西北芒月村后的山丘丛林中。相传释迦牟尼曾在此讲经。据傣经记载,雷藏寺是当时东南亚八大寺庙之一。现在已成为中缅边境人民和上座部佛教信徒礼佛的胜地。原中央雷云飞机制造厂旧址旅游区 原中央雷云飞机制造厂是全国最早的飞机制造厂,始建于1935年。当时工厂有员工2500人,制造飞机63架,组装飞机50架。1942年,遭到日军轰炸,雷云厂宣告结束。目前,该地块已存有一些作坊和停机坪遗址,拟建设成为以休闲度假、观光为主的旅游区。

3.到底有哪些奇观中缅边境?

“一村两国”景区距瑞丽市区约10公里。它位于中缅边境著名的71号界碑旁。是典型的“一村两国”,是一个国家的地理奇观。国界将傣族村寨分为两部分。中方称“印京”,缅方称“芒秀”。芒秀寨位于缅甸掸邦木姐。

4.中缅边境独树风景区

1.中缅第一村勐景莱景区推荐理由:被誉为中缅第一村,是宗教氛围与自然环境完美结合的典范。 2、罗独树森林景区推荐理由:靠近中缅边境,打破了“单线不能成线、单线不能成线”的说法。树不能成林” 3. 南糯山 4. 张朗村 5. 西双版纳茶马古道 6. 中缅边境公园 7、景真八角亭 8、哈尼文化公园 9、219 界碑公园 10、布朗山< /p>5.中缅边境奇观:千人排队投降回国

缅甸北部又称“上缅甸”,由马圭省、曼德勒省、实皆省和钦邦组成,克耶邦、掸邦、克钦邦等。掸邦不仅是历史上云南华人移民的主要移民地,而且也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地区,主要原因是近年来华人新移民大量涌入。掸邦的主体民族掸族与中国的傣族、泰国的泰族同属一个民族,与缅族长期存在冲突。

国内有主张独立的武装力量掸邦南部地区。西与泰国、老挝接壤,是著名的金三角地区,北与中国接壤。是缅甸共产党和缅甸果敢族的历史根据地。主要聚居区(汉族)是来自缅北的著名民族。

6.中缅边境经验

不行,因为现在疫情严重,暂时无法开放边境。一些货物、卡车和私人现在无法通行。如果你真的想通过,除了护照之外,你还需要其他文件。我们还建议您携带身份证。如果您的护照丢失,更换护照会更容易。你在旅行途中,除了带一个比较大的行李箱外,最好带一个背包旅行包。由于缅甸有些地方天气炎热,紫外线较强,防晒是必须的。外出时,尤其是江边、海边,一定要涂防晒霜首先,记得经常重新涂抹。太阳镜也是需要携带的物品之一。至于衣服,缅甸凉爽季节,早晚温差有点大,建议带一件外套。中午可以穿一件薄衣服,夏天的衣服就可以了。

7.中缅边境旅游景点

南山镇是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下辖的一个镇。位于云南省西南边陲,临沧市以西,中缅边境中部,南山镇以东。南与耿马县木场乡、孟定镇相连,西与缅甸掸邦果敢县相连,北与凤尾镇、门堆乡相连。是镇康县城,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商业中心。 。

南县旅游景点:

南县跨国溶洞

南县跨国溶洞旅游区面积约30平方公里。跨境溶洞以中国和缅甸命名。洞长2公里,洞内景观独特。有跨国溶洞风景区、南山国门风景区、白岩村风景区、山地公园风景区、森林公园风景区、城子岱村风景区等景点。

南山水库

南山水库位于胡峪村胡峪村旁边。水库风景迷人,环境优美。

南桥观景台

南桥观景台有石阶796级,从山顶到塔楼二层有92级台阶。桥距南山水库有18级台阶。石阶两侧有水泥柱和铁链保护。站在观景台上,可以看到这里的特色两国一城的静谧景观。

唐河东旧石器时代遗址

唐河东旧石器时代遗址。该溶洞位于南山镇军弄南翁坝橡胶场东500米处。洞高约10米,宽约25米。洞口方向为西北310度,距南片河垂直高度约250米。目前尚有锻造石器、砍碎牙、古生物化石等文物。据上级文物部门考证,该洞距今一万至十万年,是一处典型的古人类遗址。

南小观音洞古生物化石遗址

南小观音洞古生物化石遗址。位于南山镇中学东100米处,直立的石灰岩壁上有3个洞口。 (1 个上部,2 个下部)。洞前有一个3000平方米的池塘,常年积水。成立洞内2004年12月,省市考古专家再次发现猪、马、猴、鹿、犀牛等动物化石,发现石器三件,其中国家三级文物一件。人类遗骸洞穴。

白岩村树石

白岩村树石位于白岩村民族文化广场旁。它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云南最大的树盖石之一。白岩村有十多种植物,周围绿树掩映,怪石环绕,景色独特。

宣感村委会的大古树

p>

宣感村的大古树位于宣感村的大绿树旁边。这棵树周长73米,占地4.3英亩。是南山镇最大的榕树。

军农悦榕庄群

军农悦榕庄群位于热水河军农街。这个榕树群有6棵榕树相互环绕,形成一个巨大的榕树群,面积约2英亩。

白岩牛场沟姐妹榕

白岩牛场沟姐妹榕。位于牛厂沟村旁的烟农山角,两棵榕树相对而立,占地约2亩。

八、中缅边境游记

有新闻报道中缅口岸何时开通被清除。据悉,缅甸商务部也表示,目前正在努力重新开放此前关闭的中缅边境贸易口岸。缅甸政府计划于2022年第一季度恢复商业航班运营,签证政策也将放宽。预计2022年1月外国人可申请商务签证。

9.中缅边境山脉

缅甸博辖中国西双版纳州、普洱市、临沧市、德宏州、怒江州。

缅甸位于东南亚、中南半岛西部。其北部和东北部与中国云南接壤。中缅边境长约2185公里,其中滇缅段长1997公里。

缅甸面积约67.85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3200公里。地势北高南低。它的北、西、东三面环山。北部有高山地区,西部有那迦山和若开山脉,东部有掸族高原。凯卡博峰靠近中国边境,海拔5881米,是该国最高峰。西部山脉和东部高原之间是伊洛瓦底江冲积平原,地势低平。

缅甸西部地区与印度和孟加拉国接壤。缅甸南临安达曼海,西南临孟加拉湾,海岸线总长2655公里。缅甸呈菱形,南北长约2090公里,东西最宽处约925公里。

10.中缅边境的村庄

1洛特村

在基诺山茂密的树林深处,有一个小而精致的村庄,背靠基诺族的发祥地杰卓。山,土地属于高山地貌区,村庄掩映在树林中,四面青山环绕,景色宜人。这是洛特村。 2012年被列入第一批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中国传统村落。 2013年初,被列为省级生态古村落之一和古村落保护的“美丽乡村”之一。 Lote——一个新颖独特的村名,实际上是地名学的瑰宝之一。它的本义是石头山脚下的村庄。

位于洛特老寨村,山高1400米,路途遥远,谷深林密。这里气候宜人,季风频繁,日照强烈,雨量充沛。登上“杰卓山”体验雨林气候,穿梭于地下古茶树下,眺望山脚。云雾沉睡在千山万水之上,辽阔的平原上山水相连。嫩茶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清澈明亮。基诺族的发祥地就在洛特老寨子山顶上的“杰卓山”,可见洛特老寨是尚未迁徙的原住民原始部落的文化标志。

当你进入村庄时,你会被眼前的景象所惊讶你。这是一幅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独特山水画。是一座绿色栏杆式建筑。地板由木框架支撑。它以粗木为梁、柱,以榫头为框架。不需要金属连接。地板和四壁均铺有木板或竹片。该村群山环抱,拥有独特的热带雨林奇观。洛特老寨村依山坡而建。村庄隐藏在树林里。房屋依地势分布在主干道两侧。没有明显的方向。主干道沿主干道排列,方便交通。

2扎鲁村

扎鲁村位于景洪市基诺山乡。这是一个纯正的基诺族村落,舞台、陀螺场、鼓礼室、铁匠室等设施散发着浓郁的传统气息。基诺山乡第一座村史博物馆就诞生于此。

这里的基诺乡是中国六大古普洱茶山之一的游乐山的发源地,是基诺族的主要聚居地。基诺族是1979年6月6日国务院正式承认的我国第56个民族。基诺族乡历史悠久。悠久的历史孕育了丰富的茶文化。根据零散的史料和现存的古茶园分布,可以推断,明代初期,右乐茶山至少有茶园4000亩。许多村庄仍然有茶园。剩下的两千亩古茶园依然郁郁葱葱,充满生机。

3八坡村

八坡村位于景洪市基诺山乡。如今这里的发展融合了基诺族浓郁的民族风情、历史文化、神秘的原始宗教文化、淳朴的生产文化。基诺族的生活方式、独特的民居、服饰以及优美的自然风光向游客展示……引人入胜,让人流连忘返。

4巴卡老村

巴卡老村位于景洪市基诺山基诺乡东南部。是一个典型的纯山区基诺族村落。这里是基诺族古歌文化的繁盛之地。

5满春满村

景洪市勐罕镇满春满村。在傣族人心目中,水是孕育万物的乳汁,是生命的血液之源。丰富的水资源是傣族选址建村、定居的重要条件之一。满春满集团也不例外。该村位于澜沧江沿岸。这里土地肥沃,灌溉方便,为村民种植水稻、蔬菜提供了优良的自然条件。

独栋别墅,各有特色有一个庭院,庭院里种满了热带果树。这就是戴家。从建村至今,村里的戴干栏式建筑保存完好,村落布局基本保持不变。村组 是传统风貌较为完整的傣族村寨之一。

6曼飞龙村

景洪市猛龙镇曼飞龙村是一个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傣族古村落。它位于具有800多年历史的满飞龙村。飞龙塔使这个村庄远近闻名。淳朴的民风、传统的生产方式、安宁祥和的生活环境,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虔诚信徒和游客。

曼飞龙塔是西双版纳著名的塔群。因这组塔群如竹笋般拔地而起,故被称为“B”。竹笋塔”。因其洁白,被称为“白塔”,是西双版纳的象征。该塔群始建于公元1204年。共有9座塔,包括一座母塔和8座子塔。塔基呈重瓣梅花形,主塔周围分布着8个小塔,分布在8个角上,塔正南佛龛下的原岩上有一人物。脚踝印记,据说是释迦牟尼的脚印,所以建了这座塔。曼飞龙塔在中国、缅甸、老挝、泰国等地都很有名,每年都有很多信徒不远千里前来朝拜,虔诚地献上礼物,表达对佛陀的崇拜和尊敬。

满飞龙村制作傣陶的历史悠久,至今仍有不少村民从事着制作傣陶的生意。 “傣族轮陶制作技艺”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遗产。

7半坡老寨

半坡老寨位于世界第一古茶村勐海县格朗河乡南糯山村。有人说:“南糯山哪家茶店比较好,半坡老寨最好”。南糯山的“南糯”一词,在汉语和傣语中都有柔和的意思。特别翻译成傣语,就是“笋酱”。据说,很多很多年前,哈尼族就以美味的笋酱进贡,赢得了西双版纳土司和傣王的赞誉。由此,他们自豪地将自己居住的土地命名为南糯山。

南糯山有古茶园12000余亩。这里的茶树​​最早是由布朗族的祖先种植的。后来布朗族因故迁离南糯山,剩下的茶树就被哈尼族继承了。截至目前,这里的古茶园面积为是云南最大的。名列古茶山之首,半坡老寨是南糯山古茶树最多的村落。

这里的茶人仍然生活在古老的传统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简单而平静。走在村子里,生命似乎随着时间而停止。

走在村子里,感觉时间都静止了。那么,行走在茶山之中,你会感觉时间是永恒的,充满生机的。千年古茶树、茶树上的青苔、勤劳的茶人,构成了南糯山独特的山韵。

8曼麦寮村

曼麦寮村位于勐海县,属拉祜族村寨。它生活在海拔1600多米,隐藏在大山深处。有古茶林7000余亩,部分经专家鉴定的古茶树树龄达800年以上老了。

曼麦寮村有100多户拉祜族家庭。男子姓查,女子姓那。他们住在木高跷上。他们相信万物皆有神灵,随着时间的推移,神灵静静地守护着万千人。百年古茶园。

十字街村9号

位于西双版纳勐腊县义乌乡。狮子街村不大,却以普洱茶闻名。数百年来,这里诞生了许多著名的茶庄。从外面看,古老的茶馆不起眼,但推门进去,却充满了沧桑的故事。

自清代以来,长期以来,其兴衰与普洱茶整体的兴衰紧密结合在一起。最值得一提的是,村里古老的龚家花园,是历史上义乌贡茶传入北京的起点。就像酒吧一样古罗马斗兽场的花园,榕树枝繁叶茂。数百年前,每当贡茶来到北京,都要在这里举行隆重的仪式。如今,虽然昔日商队的马蹄声已渐渐消失,但这一传统依然存在。

狮子街村户数不多,分散在山坡上。茶马古道贯穿其中。义乌自古就是六大茶山之一,狮子街村是一个自然村落,拥有众多古茶坊和茶文化遗存。马帮运往西藏的普洱茶和进京的贡茶都起源于这里。穿过原始森林,向北行驶。普洱茶昔日的辉煌和往事也浓缩在一块“日贡天朝”木匾上。

10勐经莱村

“中缅第一村勐经莱”位于2公里处位于打洛镇东南部,距国家级打洛港2公里。该村靠近缅甸,靠近昆洛公路。它位于主要交通道路沿线。游客可以很容易地看到这个傣族村寨。在傣语中,“京”的意思是城市或人们居住的地方,“来”的意思是追逐。景来村这个名字的意思是追金鹿发现的城,或者是追金鹿发现的地方。

走进孟景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傣族生态自然村。村子依山傍水,竹林环绕。村里古树参天。村庄周围水资源丰富,为景来村人畜饮水、生产灌溉、生活用水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村庄坐落在广阔的平坝稻田之中,被绿色的竹林紧紧包围ts、旋转铁木和各种热带植物。村里鲜花盛开,古木参天。当你置身其中,你会感到陶醉。

孟景来村现有108户,保留了99.05%的传统吊脚楼式建筑。这里保护性开发了边陲古镇、孔雀河、村心、村神、百塔林、城楼等。河流、千年菩提树、象树、情人树、神泉、佛寺、民俗市场、少数民族民间工艺展示区等。游客可以了解傣族传统手工艺,如布染、压糖、线材制陶、编织等、造纸、打铁、酿酒、傣锦、高笙、纺织等手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