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的传统节日和习俗有:
1.黄金节是满族人民举国欢庆的日子。
2。上元节,即农历正月十五,满族也有挂元宵灯笼、吃元宵的习俗,影响到了汉族。汉族又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3。祛除一切疾病,满族妇女的节日。一般在农历正月二十日。
当晚,妇女们三五成群,结伴远行,或走沙滚冰,或嬉戏玩乐,这就是所谓的走走停停。
4。天苍节,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五,满族农村家庭都煮糯高粱米,放入仓库,并用稻草棍编成小马插在饭碗上,寓意着马把食物带回家。 ,丰衣足食。
5。 2月2日俗称龙抬头日。
那天早上,满族人把炉灰撒在院子里。骨灰弯曲如龙,故名银龙。然后在庭院里举行仪式,祈求风调雨顺。全家人还吃龙须面、龙鳞糕。这一天妇女不能做针线活。
6。六月是虫王节,虫灾多发。
7。中元节。满族人把7月15日定为中元节,也视为救死扶伤的鬼节。

8。粮食短缺日。农历八月二十六是满族人民的缺粮日。食日的习俗源于清太祖参加的一场战争。
9.开山节是满族人民每年秋季中秋节后进行的祈福活动乌节或农历九月中旬采药,以求丰收。
10。腊八节。腊月初八,满族人泡“腊八醋”,煮“腊八肉”。
除了全家人吃之外,我们还分给亲戚朋友。
11。小年,满族人称腊月二十三为“小年”。届时,家家户户都要祭祀灶神,俗称“送灶神”。
满族人:挂旗过年
满族人分为八面旗帜:“真黄、镶黄、纯白、真蓝、镶白、真红、镶红、镶蓝” 。春节期间,各旗人都把自己的旗子挂在门上。
悬挂的旗帜图案精美,色彩鲜艳,象征着新年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