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写旅游资源概述

个人认为,旅游资源调查首先提出“三大价值”的评价:

三大价值是指历史文化价值风景资源的价值、艺术欣赏价值和科学考察价值。

①历史文化价值:属于人文旅游资源范畴。评价一座历史古迹,必须看其类型、年代、规模、保存状况及其历史地位。比如河北的赵州桥,外观很普通,但却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也是我国古代四大名桥之一(另外三座桥分别是潮州湘子桥、山西娘子桥)大桥、福建洛阳大桥)。桥梁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而具有巨大的历史文化价值。类似这个例子的评论还有很多在我们的国家。如“五大名山”、“四大佛教圣地”、“四大石窟”、“江南三大古塔”(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中国十大古刹” 、“广东四大名园”(顺德清晖园、东莞可园、番禺玉梦山房、佛山十二石寨)、“东北三大名山”(夷雾鹿山、千山、长白山)、中国的“书房四宝”(歙砚、徽砚、宣纸、胡笔),中国封建时代的“四大书院”(嵩阳、睢阳、白鹿、岳麓),“民间三大年画”中国画”(潍县杨家埠木版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苏州桃花坞年画)、中国“三大古建筑群”(故宫、沉阳故宫、曲阜孔府)、中国“四大古建筑群”古代伊斯兰寺庙”(杭州瓯凤凰寺、扬州仙和寺、泉州清净寺、广州怀圣寺),中国“四大古代伊斯兰教寺院”“三大戒台寺”(北京戒台寺、杭州肇庆寺、泉州开元寺) )、中国“四大铜楼”(昆明、武当山、峨眉山、北京),中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京杭运河、灵渠、都江堰)、中国“古代四大名船”(沙船、吴船、富船、广州)、岭南四大丛林(鼎湖山清源寺、韶关南华寺、潮州开元寺、广州光孝寺)、八大丛林中国美食(山东、四川、江苏、浙江、广东、湖南、福建、安徽)、“河北四宝”(赵州桥、沧州石狮、定州了地塔、正定铜佛)、中国四大藏书展馆(北京文渊阁、沉阳文宿阁、承德文津阁、杭州文澜阁)、“中国三大工艺品”(福州脱胎漆器、北京景泰蓝、景德镇瓷器)、中国四大雕塑名品(浙江青田石雕、福建寿山石雕、湖南菊花石刻、四川广元白花石刻)、中国四大碑林(西安碑林、焦山碑林、黄庭坚碑林、闽南碑林)、“三大碑林”江南园林名石”、中国道教“十大洞天”(王屋洞、翻山洞、西城洞、西玄洞、青城洞、赤城洞、罗浮洞、巨曲洞、林尾洞、苍阔洞)等在。

除了这些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的历史文化古迹外,很多景点还留有许多碑刻、匾额、对联、诗画、碑刻等,它们不仅是观赏性的内容,也是珍贵的历史文化精品。艺术。比如岳阳楼,就是因为宋代的风格而建的。钟炎写下一篇富有哲理、意味深长的《岳阳楼》后,这座江南古塔名扬天下。

可见,古迹的历史意义是评价历史文物价值的主要依据。我国公布的国家、省、地区、县四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根据其历史意义和文化艺术价值确定的。一般来说,越古老、越稀有、越珍贵;越是出自著名艺术家之手,其历史意义就越大。

②艺术欣赏价值:主要指物体景物的艺术特征、地位和意义。自然景观有不同的场景属性测试和功能。种类越多,风景就越丰富多彩。主景与辅景的组合,以及风格、季节的变化,对景观艺术影响很大。如果景观具有奇、特、古、名等一种或几种特征,或者几种特征并存,则该旅游资源的风景艺术水平就高,反之亦然。比如华山以险着称,泰山以雄伟着称,庐山瀑布最为著名,峨眉山的三大自然景观(日出、云海、宝光),雁荡山的四大奇观(山峰) 、瀑布、溶洞、岩石)和“三绝”:(灵峰、灵岩、大龙湫瀑布)、莫干山三奇(竹声、云声、泉声)、泰山四奇(旭日、日落、黄河金带、云海玉盘))、三绝台湾九华山(一线悬崖、平沙流水、山谷瀑布)、阿里山四奇(林涛、云海、樱花、神树)、六大奇观北京大觉寺(二龙戏珠、燎燎)古碑、青清石、千年银杏、老藤柏、明清玉兰)、青海塔尔寺三绝(酥油花、壁画、刺绣)、黄山四奇(怪石、奇松、云海、温泉))、兰岛三宝(蝴蝶兰、海芙蓉、龙眼树)、黄山四绝景大理(苍山白雪、洱海明月、林寨院花、清爽下关风)和桂林四绝(山青、水秀、洞奇、石秀),两绝苏州奇观(园林、水巷)、横沙四绝(祝融峰之高、方广寺之深、佛经堂之秀、水帘洞之奇),以及太原晋祠三绝奇(难老泉、侍女像、齐年柏)、泰岱旅游区四大特色(泰岱之雄、泉城之美、孔府建筑艺术、崂山矿泉仙境)、济南三大景点(大明)湖、趵突泉、千佛山)、福建最美两处(孤山、岐山)、川中最美四处(夔门最雄、剑门最险、峨眉最美) ,青城最安静),浙江最美的两个地方是海盐(日月同升,海宁观潮),五台三奇(台怀白塔,菩萨峰,佛光寺),佛光寺的四绝想知道s(建筑、唐雕、壁画、水墨)、小孤山四像(向南、向笔、向西)看起来像大悬钟,看起来像东方的太师椅,看起来像一条青龙在北方的云雾中飞翔)等等。此外,各地还有八景、十景、十二景、二十八景等。这些奇观、奇观、名胜、景点,都是对景区旅游资源和艺术场景的高度评价。评价时值得注意的比较方法有三个:一是地方色彩的浓淡,即个性的强弱;二是地方色彩的浓淡,即个性的强弱;二是历史感的深度;三是艺术水平。旅游地球科学家应善于运用上述原则来判断其艺术欣赏水平和价值。

③科学研究价值:指科学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功能。其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教学上的特色,为科教工作者、科学探索者和追求者提供了现场研究的场所。我国拥有许多在世界和中国科技水平较高的旅游资源,赢得了中外科学界的赞誉。比如,就旅游资源而言,北京不仅数量居全国各大城市之首,而且很多都是世界和全国最具科学价值的文物古迹。据统计,北京拥有世界第一的旅游资源7个、中国第一的旅游资源42个。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处,市级165处,县级450余处,已清查登记文物7309件。这些旅游资源的科技价值涉及几十个专业,可供全国从事不同专业的科教工作者作为研究和调查对象。为此,国内外许多著名专家都给予高度评价,如称其为“中国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之首”、“北纬40°的首都城市”等。历经三千年的大地”、“北京古城布局匀称、清晰,是世界奇迹之一,是一座杰出的丰碑,是一个伟大文明的巅峰!” “北京是地球上人类最伟大的个人项目。” “北京是世界上最神奇的三个地方之一。”北京是记录时代的城市之一。”“北京是中国旅游资源之都,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百科全书,是难得的历史宝库。国内外的文化和文化,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古都西安的旅游资源的科研价值也非常丰富多样。公元前11世纪在此建都,历经西周等11个朝代、秦、汉、西晋、隋、唐,历时1100多年,成为我国历史上朝代最多、延续时间最长的古都。近年来在西安附近的秦始皇陵发现的兵马俑规模空前、宏伟壮观,被称为“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中国第八大奇迹”。

2、三大效益考核:

三大效益是指经济效益。 、社会福利和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主要包括景观资源利用可能带来的经济收入。这一评估必须切合实际,不能夸大或减少。因为它是景区开发可行性的重要条件。社会效益是指人类智力开发、知识储存、思想教育等功能,它能给游客带来什么样的知识,能够传授给游客什么样的美德,需要科学评价。环境效益是指景观资源的开发是否会对环境和资源造成破坏。旅游地理学家可以通过综合考察和分析各种利弊来评价风景名胜区的环境效益。这方面的工作我们在第三章已经讲过,这里不再赘述。

3. “六大条件”考核:

发展对于旅游资源,必须基于一定的可行性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六个方面,即:景区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风景或风景类型的区域组合情况;风景名胜区的游客容量状况;施工条件的困难程度;投资能力条件;以及客源市场状况。

①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地理位置是决定景区开发规模、路线选择和利用方向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不仅影响景观的类型和特征。并影响旅游市场的客源。例如,黑龙江省漠河镇地处北纬53°,太阳高度角全国最低,具有冬长夏短或基本无夏的气候条件。它有观赏白夜、观赏极光等中国独有的旅游资源,素有“北极村”、“不夜城”之称。广西北海市(北纬21.5°)位于南海北部湾。由于地处南亚热带,一年三个季节(春、夏、秋)都可以进行海水浴。开放时间比我国大连、北戴河的开放时间长四倍。它是我国最古老的城市。是难得的避暑胜地,被誉为“南方的北戴河”。嘉峪关地处河西走廊,历史上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一站,交通位置重要。这里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有长城楼、风火楼、古陵墓、摩崖石刻等。从地理环境来看,由于地处祁连雪地以北的干旱地区山顶,在旅游方面,可以考虑开发冰川、雪景等项目,使其成为一个有别于其他地方的旅游区。

但是,这些旅游区的开发不能只考虑其景观特色。旅游风景虽好,但地理位置太偏远,交通成本太高,时间太长,也会直接影响客源市场。例如,游览漠河旅游区的最佳时间是夏至前后的短短几天。游客比较集中,但数量不是很多。北海旅游区全年均可举办旅游活动。旅游规模和条件优于黑龙江漠河。但由于远离我国最大的客源市场,旅游活动比广州、海南岛俱乐部更方便,更方便外国游客前来体验。然后离开我的国家。稍逊一筹。嘉峪关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比漠河、北海要好,所以来这里的游客也比较多。上述三地及其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的对比,让人们进一步认识到,旅游点的“可达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旅游区的风景再美,如果交通不方便、行程困难,就很难吸引游客。可见,区位和交通条件是评价旅游区发展的首要条件之一。

②场景的区域组合条件:是评价旅游资源的又一重要指标。景点虽知名,但地理组合分散,景点相距较远,或地点不一。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可达性差,大大降低了其旅游价值,也影响了其开发进程。比如桂林之所以成为著名的旅游区,就是因为桂林的景点比较集中,被漓江包围,山水结合,形成一个浑然一体的风景区,条件好,所以桂林的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四川兴文地区是我国新发现的“石林洞乡”。喀斯特风光虽美,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景点分散,缺乏像漓江一样连接各景点的水上交通线路。人们从东部地区进入。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路费,从而影响其旅游价值。

2.如何写一篇旅游资源概述的范文

世界级的魅力必须经过国际人士的检验,得到国际组织的正式认可,并得到国家教科文组织的认可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对于世界级的。以下为简介:

1987年,我国有幸有多个项目正式列入人类共同遗产。

这六个景点中有五个是文化遗产。首先是中国长城,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城墙。对了,因为长城太长,联合国主要考察的是司马台长城。因此,最近有人说司马台长城是整个长城中最细、最好的部分,这并不是没有根据的。

第二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建筑群——北京故宫。在这里您可以参观世界上最华丽的建筑。作者足迹遍及世界五大洲。就t而言建筑的辉煌,我还没有发现有什么可以与紫禁城相媲美的。

3.如何写旅游资源概况

针对当前旅游发展中规划不合理、浅层盲目开发、资源浪费、管理不精细造成环境破坏、旅游产品单一、同质化竞争、市场吸引力不足等问题,其他问题,以北京江山多角规划院院长袁群教授为首的规划团队经过多年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始终在项目的规划设计中。我们践行旅游发展基本原则,增强旅游发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一)资源基础、市场导向原则

是指旅游开发要立足资源条件,高度重视市场需求条件、特点和需求。悬挂趋势。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生产建设活动必须遵循的原则。在市场经济中,任何生产和经营的产品都是为了满足需要,必须得到需求者的认可和接受,才能达到生产经营的目的,即实现价值从商品形态向货币形态的转变。并达到盈利的目的。

旅游开发突出资源化、市场化原则的特殊意义在于,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项目和产品后,其外部特征不会发生太大变化。因此,一些人常常将旅游资源与旅游项目和产品等同起来,进而认为决定旅游发展现状和前景的主要因素是资源状况。因此,在旅游开发和开发中,我们往往只看到资源的重要性,而忽视了资源的重要性。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未能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项目和产品,直接影响了旅游开发和发展的成果。

(二)突出特色、扬长避短的原则

是指开发旅游产品的必要性。坚持特色第一的方针,以突出特色、我们要扬长避短。特色是产品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没有特色的产品是短命的产品,没有竞争优势和未来。

旅游发展强调突出特色、扬长避短原则的特殊意义在于,旅游吸引力最初是由文化差异产生的,追求新奇、新颖、差异化、独特性是主要的旅游主义景点。动机和目的,也是达到寻求幸福目的的重要途径。因此,旅游开发生产必须注重特色。

(三)以中心为主、配套配套原则

是指旅游项目和产品的开发建设。在抓中心的同时,要注重配套配套,形成成熟的项目和产品。

具体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要明确旅游开发建设主题,层层确定核心内容和主要特色。

第二,在项目和产品开发的各个环节和方面,始终要注意突出和体现其中心和主题。内容不能随意策划、选择、构建、组合,形成无主题、无红线、无特色的项目和产品。ts。

三是注重项目和产品建设的协调和配套。行、游、住、食、购、娱的服务要素必须有,而且要在档次、档次、规格上协调。一致性不宜过高或过低,应逐步增加设施和服务的数量和水平,以增加选择性。

四是在注重项目和产品开发建设的同时,注重人员素质、管理服务标准、企业形象和企业文化等建设支撑软件以及包装项目和产品完成后的品牌策划和营销。宣传、销售等配套统一策划,解决软硬件、建设与管理、服务、新开发项目的包装、宣传和销售。

(四)立足自身、顾全大局的原则

是指旅游项目和产品的开发建设要立足于自身配套设施项目和产品要与周边地区、全区乃至全域旅游开发建设、旅游产品结构调整和布局相协调。国家。

一般来说,立足自我、做好自己的事情是社会广泛倡导和反复强调的,因此大多数人很容易想到并做到。然而,大局观往往被很多人忽视。在理解和实践中被忽视。旅游发展必须统筹兼顾,有利于加强旅游将一盘棋的理念融入到旅游开发和产品建设中,对于保证旅游开发建设的整体效益和项目本身的长远效益发挥着重要作用。

(五)分步推进、逐步深化的原则

是指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方式,应当优先考虑、分阶段实施,注重项目层次、层次、内容、性质、特色等方面不断完善、深化、丰富和加强。

对于一般建设项目来说,总有一级和二级项目之分。为了尽快投入运营并产生效益,必须先完成一些建设,其他的可以逐步建设配套设施。大多数旅游产品的生产也有一个从初级到高级不断完善和升级的过程,形成了多个型号、多个档次的系列产品体系。

从项目和产品性质上看,可以从一般的参观游览,到欣赏、考察、参与、体验等,有的还可以向娱乐、度假、运动、商务、会议等。

(六)科学发展、有效保护的原则

是指在旅游开发中,必须坚持科学合理的指导思想和行为,注重有效保护。保护资源和环境,防止和杜绝掠夺性、破坏性开发利用,实现可持续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目标。

资源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能有效保护资源,将使我们失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分析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科学发展是有效保护的前提,有效保护是充分发挥资源效益、实现开发利用目的的前提。

4.如何写好景区旅游资源概况

东北旅游资源特点:独特的景观和景点,冬季冰雪旅游的独特魅力。

东北旅游发展特点:针对东北旅游特点和优势,加快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区建设。在《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规划》框架下,提出“十二五”时期。大力发展东北旅游业具体行动方案重点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以更高的定位、更新的理念、更有活力机制、更好的环境、更务实的举措,实现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发展格局。通过五年的开发建设,精心打造重点景区、重点旅游线路、重点旅游产品,力争构建具有独特优势的北国风光旅游全方位发展体系。以北国风景特色旅游开发区规划蓝图为指导,立足开发区资源禀赋、交通条件、行政区划等客观条件,打造大景区、实施大项目、促大旅游。发展。

5.如何理解旅游资源的概念

1.贵州气候 贵州省位于我国西部亚热带,云贵高原斜坡上。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东半部位于东南部全年湿润的季风区,西半部处于无明显干湿季的东南季风与干湿​​季明显的西南季风的过渡带。由于地处低纬度、高海拔、靠近海洋,领土中部升高,向东、南、北三个方向逐渐降低。地处四川盆地、重庆山地、丘陵、广西丘陵之间,山峦纵横,河流纵横。地形蜿蜒曲折,使得地形十分复杂,导致气候复杂多样。虽然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湿润,但山区、河谷的垂直气候变化尤为明显。冬半年,由于北方秦巴山脉的阻挡,南方冷空气多绕过两湖盆地从东北方向入侵,静止锋常形成于本省中西部地区。西部的威宁、盘县地区经常处于锋面前面,因此冬季常有晴朗天气。我省中东部地区处于锋线后面,冬季常出现持续阴雨天气。夏半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东部地区常出现持续晴雨和干旱,而西部地区则频繁出现暴雨。当副热带高压北跳时,雨带也北移。此时,全省旱涝交替。全省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通常为3℃至6℃,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一般为22℃至25℃。年平均降水量1100-1400毫米,相对湿度常年在70%以上。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春季暖风,冬季无严寒,夏季无酷暑,雨量充沛,雨热同季,阴天少日照,湿度大,降雨日数多,季风气候明显,无霜期长、垂直差异大、立体气候。明显的。夏季省内微风多,在森林的自然调节下,凉风习习,再热也不会感到闷热。是全国罕见的亚高原度假胜地。贵州湿度方面,夜间下雨较多(白天晴)。该省的森林对水汽起到了很好的保留作用。夜间降雨后,白天略有蒸发。一般来说,人体最适宜的湿度条件是45%至70%。 %,贵州夏季平均湿度在65%左右,非常适合人们出行,会感觉凉爽无论他们走到哪里。据科学研究表明,当周围气候在18摄氏度到24摄氏度之间、空气湿度在45%到70%之间时,人体感觉最舒适。显然,贵州两者兼而有之,而且持续整个夏天。由于受贵州、云南静止山峰和孟加拉湾暖湿气流的影响,贵州夏夜湿润凉爽,白天晴朗多云的天气,大大减少了紫外线的侵入,防止游客被晒伤或晒黑。女性皮肤白皙、水润,而男性皮肤则中等健康。气候资源类型:特区造就了贵州独特宜人的气候。贵州气候从北到南横跨温带和亚热带两大气候带。可分为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四种类型吃区。南亚热带主要分布在贵州南部的罗甸、旺谟和北部的赤水等低热河谷地区。 ≥10℃积温大于6000℃;最冷月平均气温大于10℃;年极端最低气温大于-5℃。中亚热带主要分布在平均气温≥10℃、4500-6000℃的地区;最冷月平均气温4-10℃;年极端最低气温-10--5℃。北亚热带主要分布在积温≥10℃和3500-4500℃的地区;最冷月平均气温2-4℃;年极端最低气温-20--10℃。暖温带主要分布在西部高海拔地区和梵净山、雷公山等山区。 ≥10℃积温小于3500℃;平均温度最冷月气温小于2℃;年极端最低气温小于-20℃。气候资源优势:贵州夏无酷暑,春暖秋凉,空气湿润,雨量充沛。夏季,这里是地球同纬度最凉爽的地区之一。优越的气候资源,孕育了贵州绚丽的自然风光,创造了宜人的旅游环境。目前,全省森林覆盖率达39%,山青水秀,风景秀丽,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非常适合旅游休闲度假。春夏季节,全省月降水量在100~150毫米之间。充沛的降水不仅使全省山区溪流泉水源源不断地流淌,而且日照雨量的变化使喀斯特山地发生了变化。更加丰富多彩。气象景观 1) 大气中的光现象球体。光主要指太阳光和月光,包括朝霞、旭日、晚霞、彩虹、光晕、绽放等,是一种具有观赏价值的光图像。 2)雨雪景观。在自然降水过程中,可产生云、雾、雨、雪等各种景观。 3)与风有关的气象景观。游客可以通过感官感受它的美。例如“春风柳”、“红枫秋月”、“妙岭松”等会给人一种舒适宜人的感觉。气象类型 1)避暑气候:贵州省避暑旅游区可分为三种类型,即A山型,如梵净山、雷公山、斗蓬山; B湖滨​​型,如威宁草海、红枫山。湖、百花湖; C高原类型,如龙里草原无炎热夏季,成为避暑胜地。 2)贵州气候夜间多雨,晴天白天:贵州6月至9月,多夜间下雨,白天阳光明媚。夜雨有利于休息,晴天便于游览。气象和气候的特点 1)变率和快速变化 大气中的物理现象和过程往往是不断变化的。所谓“一山有四时”、“十里有不同天气”,都说明了气象、气候的多变性和快速变化。它多体现在雾、雨、闪电、光等元素上。典型的场景有日出、霞光、日落等,只有抓住时机,游客才能欣赏到美丽的景色。 2)背景和风景气象要素虽然具有直接的观赏价值,但很多时候它们并不像地貌那样具体、实质性,也不如水景、花木那样直观、可体验,因此往往成为人们将其他风景视为风景的一部分。背景和你把它当作借来的风景。此外,气象气候还具有适宜风光和培育风景的功能,即在不同的气候和气候条件下,可以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观和旅游环境,气象气候具有培育风景的功能。 3)节奏和方向 由于气候每年、每月的周期性变化,旅游活动也会随着气候的变化而出现淡季和旺季的节奏变化以及客流方向的变化。例如,夏季,炎热地区的人们迁移到高原凉爽的地区;冬天,寒冷地区的人们搬到温暖、阳光充足的地区。这种客流方向是气候节律变化的结果。季节 1) 春季 贵州的春季为三月至五月。春天来了,树木复苏,鲜花盛开,到处都充满了生机。春季,光照、气温、降水量同步增加一时间,草木茂盛。尤其是春雨过后,江河湖泊即将泛滥,树木长出了嫩叶,青山倒映着青山绿水。它是令人愉悦的蓝色。正是人们外出游玩的最佳时节。 2)夏季 贵州夏季为6月至9月,以晴天为主,气候温和宜人。白天日照时间较长,夜间气温温和,昼夜温差较大。 3)秋季 10月至12月是贵州的秋季。虽然气温比夏季低,但天气依然很好。该省的本土植物是常绿植物,但也引进了许多落叶乔木。色彩缤纷的树叶装点了贵州的秋天景色。 4)冬季:贵州冬季为一月至二月。全省大部分地区气温有所下降,但并不严寒。现在仍然是旅行的好时机。 2.自然资源 贵州是我国自然资源丰富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一,资源优势极为突出。尤其是能源、矿产、生物、旅游等资源得天独厚,最具特色。能源资源丰富。水、电、煤等多种能源可供利用。水能与煤炭优势并存,水与火相辅相成。水能资源蕴藏量1874.5万千瓦,居全国第六位,其中可开发容量1683万千瓦,占全国的4.4%。特别是水位差集中河段较多,开发条件优越。贵州素有“西南煤海”之称,煤炭资源储量497.28亿吨,居全国第五位,超过全国g 南方12省(区、市)煤炭资源储量合计。煤炭不仅储量大,而且煤种齐全,煤质优良。为发展火电和实施“西电东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煤化工和“煤制油”项目的实施提供了资源条件。在“西电东送”带动下,电力建设快速发展。截至2005年底,贵州电网统一装机容量达到1324万千瓦,发电量达到786.78亿千瓦时。矿产资源丰富。境内矿产资源种类繁多,种类齐全,储量丰富,分布广泛,成矿地质条件良好。是著名的矿产资源大省。截至2005年底,123吨全省已发现多种矿产,其中已探明储量的有76种。许多储量位居全国前列。排名前列的是汞、重晶石、化肥用砂岩和冶金用矿物。砂岩、饰面辉绿岩、砖瓦用砂岩等;第二位包括磷矿、铝土矿、稀土等;第三位包括镁、锰、镓等;此外,煤炭、锑、黄金、硫铁矿等也具有一定优势,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贵州铝土矿品质好、产量大。是中国三大铝土矿产区之一。铝土矿资源储量占全国的17%。磷矿储量为矿石26.8亿吨,占全国总量的40%以上。晶石位居中国第一,储量占全国三分之一;黄金储备23.33万公斤,排名第十th 在该国。是我国又一个新兴的黄金资源基地。生物有很多种。全省野生动物资源有金丝猴、黑叶猴、华南虎、云豹、金钱豹、白颧、黑鹤、黑颈鹤、秋沙鸭、金雕、白颈鹤等1000多种。肩雕和白尾海雕。 、秃鹤、蟒蛇等14种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占全国同类动物总数的13%;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69种,主要有:穿山甲、黑熊、水獭、大灵猫、小灵猫、林麝、红腹雨雉、白冠长尾雉、红腹金鸡雉鸡等,占全国同类动物总数的25.7%。植物资源包括六大类:森林、草原、农作物品种、药用植物、野生经济植物和珍稀植物。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34.9%,人均森林面积0.16公顷,立木总蓄积达到2.11亿立方米;列入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的珍稀植物有70种,其中银杉、珙桐、秃杉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喜林芋等4种,占50%该国类似工厂的总数;二级保护植物27种,占全国同类植物总数的18.9%;三级保护植物39种,占全国同类植物总数的18.9%。 19.2%。全省有野生植物资源3800余种,其中药用植物资源3700余种,占全国中药材的80%冰毒品种。 “夜郎无闲草,贵州良药多”。是全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一。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品质优良的珍稀名贵植物有人参、三尖杉、扇蕨、冬虫夏草、GFDA3、爱那香(天然冰片)6种。另外,天麻、石斛、杜仲、厚朴、乌玉、黄柏、党参、何首乌、胆、芦笋、英花、桔梗、五倍子、半夏、雷丸、南沙参、冰芪子、黄精、灵芝、艾粉等被誉为道地药材。野生经济植物资源中,工业植物约600种,主要是纤维、鞣革、芳香油、油脂植物资源;食用植物约500种,主要是维生素、蛋白质、淀粉、油料植物;可用 有一个园林植物约200种,具有绿化、美化环境和观赏价值; 40多种具有抗污染能力的环保植物。贵州农作物种类丰富,栽培的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纤维植物等经济作物近600个品种。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主要经济作物为烤烟、油菜籽。主要经济林木有油桐、油茶、乌桕、漆树、核桃等。“大方生漆”、“柳马桐油”为贵州著名土特产品。全省饲养的主要牲畜品种有30多种,优良饲草资源有2500多种。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迷人的自然“公园”。境内自然风光神奇美丽,景观千姿百态,溶洞景观多姿多彩,奇景异彩。d 动物、著名文化、革命文物;山、水、洞、林、石交相辉映,浑然一体。举世闻名的黄果树瀑布、龙宫、织金洞、马岭河峡谷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铜仁梵净山、茂兰喀斯特森林、赤水金蓼、威宁草海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犹如一串串。一串串璀璨的宝石绚丽多彩,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以遵义会议会址、红军第四渡赤水遗址为代表的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文化,让人驻足瞻仰、缅怀。悠久灿烂的多民族历史文化、浓郁的神秘民族风情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宜人气候,使贵州成为理想的旅游避暑胜地。贵州概况 贵州省简称黔或G用户界面。位于我国西南部。战国时期,楚黔中与切兰、夜郎地区分设楚、黔中郡。秦时设黔中县、项县。汉代设荆州、益州。黔中路始建于唐代。明朝设立贵州布政使。清代设贵州省。现辖3个自治州、3个地区、3个地级市、10个县级市、56个县、11个自治县、2个特区。 50多个市、县和黄果树风景区对公众开放。全省面积17万多平方公里。省会是贵阳。梵净山、荔波茂兰喀斯特林区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贵州经济 贵州耕地面积超过2800万亩,其中大部分地区实行一年两熟制。粮食作物约占耕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三,主要是水稻和玉米;水稻产量约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最重要的经济作物是油菜籽和烟草。其他经济作物还有棉花、苎麻、甘蔗、甜菜等。该省是我国四大烟叶产区、四大蚕桑产区之一。贵州烤烟以其优良的品质而闻名。全省森林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清水河、独流河、池涌河流域和梵净山区。主产杉木、松木,是全国重要的杉木产区之一。锦屏杉闻名全国。主要水果有菠萝、柑橘、苹果等。全省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汞、煤、磷、铝等。米、铅、锌、铁、锑等。著名的传统工艺品有玉屏笛、岑巩的“泗洲石砚”、民族花边、南瓜盆桶、蜡染、大方漆器、平塘县崖州陶等。矿产资源丰富。汞、二氧化硅、压电晶体储量居全国第一,磷储量居全国第二。全省86%以上的县有地下煤炭。全国19个土地开发重点区域中,贵州就有两个。一是六盘水—攀西开发区,将带动川、贵、滇三省能源、冶金机械、化工等重工业发展;二是乌江流域水电矿产资源开发区,是贵州经济振兴的重要抓手。还有希望。贵州酒业、贵州烟草、军工企业均拥有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的优势。

6.如何写旅游资源概述

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要素是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

旅游资源,包括自然风光、历史古迹、革命遗址、建设成果、民族风情等,是旅游业的吸引力;

旅游设施,包括旅游交通设施、旅游住宿设施、旅游餐饮设施、旅游休闲设施等;

旅游服务包括结合经营的各种劳务服务和管理行为。旅游业。

旅游业,国际上称为旅游业,是指依托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主要从事招揽、接待旅游者,为其提供交通运输、观光、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综合产业。旅游业务必须由旅游、交通运输、客运和以酒店为代表的住宿业三部分组成。他们是旅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7.如何写旅游资源概述

先说结论,简单介绍一下游戏和多元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以及调查评价的方法。旅游资源主要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文化旅游资源。旅游资源评价应当根据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和旅游资源的基础设施程度来评价。总体而言,基础设施建设受到好评。

8.旅游资源概述

旅游业,国际上称为旅游产业,依托旅游资源和设施而专业化主要从事招揽、接待游客,为游客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六大环节的综合性产业。旅游业务必须由旅游、交通运输、客运和以酒店为代表的住宿业三部分组成。他们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1.旅游专业中,最受欢迎、最容易就业的专业是旅游管理专业。

旅游专业中的旅游管理专业是随着我国旅游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而设立的一门新学科。在我国,该学科只有二十年的历史,但已成为工商管理学科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学科部门。培养能够在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业、旅游企业等工作的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的人才。和各级机构。从事旅游管理的高级专业人才。

旅游专业中的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掌握旅游企业管理和服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从事旅行社、旅游饭店的管理和接待服务的管理和高级技术应用专门人才及其他旅游业。 。

2.景区开发

多产业融合成为旅游发展的基础。这种多行业、多专业技术的融合对旅游发展咨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旅游开发咨询需要产品策划、营销策划、投资运营策划、建设规划、景观设计、建筑设计、装饰设计等,因此成为跨专业的技术合作业务。需要多学科整合工作生气了。

3.导游

导游主要分为中文导游和外语导游。其主要工作内容是引导游客体验山水之美,解决旅途中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为游客提供食、住、行等帮助。

在中国,任何人从事导游业务活动必须按照规定参加导游资格考试。考试合格的,由国务院旅游行政部门委托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旅游行政部门颁发导游资格证书。

4.旅行社调度是计划与调度的结合。是旅行社内的全职工作,为旅游团体和个人安排接待计划l 旅客,收集相关信息,并负责接待相关工作。旅游服务采购及相关业务调度工作的工种。对于规划和调试来说,成本领先和质量控制是规划和调试岗位的两个核心。

9.如何写旅游资源介绍

第一部分可以简单描述一下旅游资源是什么

第二部分写家乡旅游资源的特点和类型< /p>

第三部分旅游资源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