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 年 3 月 8 日,1,500 名妇女在纽约市游行,要求缩短工作时间、提高工资、投票权以及禁止童工。他们的口号是“面包和玫瑰”;面包象征着经济安全。玫瑰象征着更好的生活质量。五月,美国社会党决定庆祝二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作为该国的妇女节。 1910年,德国社会学家克拉拉·蔡特金建议将这一天定为“国际妇女节”,以纪念美国服装工人的罢工。

该提案被哥本哈根国际女性社会学家会议接受,但没有确定具体日期。 1917年,俄罗斯妇女于2月23日号召罢工,要求“面包与和平”,并抗议恶劣的工作条件和食物短缺。这一天是俄罗斯使用的儒略历每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根据欧洲广泛使用的公历转换为3月8日。

1924年,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三八”纪念大会。 1949年,我国中央人民政府作出决定,将3月8日定为妇女节。这一天,全国妇女放假半天,并举行各种纪念仪式和庆祝活动。 1977年12月,联合国通过决议,规定根据各成员国的历史和传统,在一年中的某一天纪念联合国妇女权利与和平日。联合国将国际妇女节定为3月8日,从1975年开始。

1910年8月,第二届国际妇女代表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 17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是反对帝国主义扩军备战、维护世界和平。他们还盘致力于保护妇女和儿童的权利,争取八小时工作制和妇女选举权。主持会议的德国著名革命家、杰出共产主义战士克拉拉·蔡特金提议将每年的3月8日定为世界各地的妇女斗争日,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支持。

从此,“3月8日”妇女节成为全世界妇女争取权利和解放的节日。妇女节的由来 3月8日是国际妇女节。在这一天,来自世界各大洲的女性,不分国籍、种族、语言、文化、经济和政治差异,共同关注女性人权。近几十年来,联合国四次全球会议加强了国际妇女运动。随着国际妇女运动的发展,妇女节已具有全球意义。

这些发展使国际妇女节成为团结和协调努力要求妇女权利和妇女参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日子。联合国自1975年国际妇女年以来一直庆祝国际妇女节,承认普通妇女争取平等参与社会的传统。 199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要求各国根据本国历史和民族传统习俗,在一年中选定一天为联合国妇女权利日和世界和平日。

联合国的倡议促成了实现男女平等的国家法律框架的建立,并提高了公众对迫切需要在各个方面提高妇女地位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