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庆綦江旅游景点排名

1.中山古镇:千年古镇的巴蜀风情

特色:中山古镇的建筑临水而建,可以看到很多吊脚楼式的建筑。而且整个古镇都是青瓦覆盖,墙壁上是红漆木板和竹篾,还有承重柱。是体验巴蜀风情的好地方。

历史:据记载已有857年历史

地址:重庆市江津区南部孙溪河源头中山古镇

>

距重庆市中心距离:约120公里,车程约2小时30分钟

特色菜:笋鱼、石板粑、熏豆腐

2.白沙古镇:川东文化中心

特色:汉墓、白沙影视基地、白沙古镇远眺北临长江,南临群山。这里有许多清末民初的传统民居,还有一些寺庙和西式西式建筑。青石板路蜿蜒曲折,巷子深处有山洞。

历史:自东汉以来已有人在此繁衍生息,据说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地址:江津区西白沙镇重庆

距市中心距离:约90公里,车程约2小时10分钟

交通:重庆-(14元,约1.5小时)-江津-( 8元,约1小时)——白沙

特色美食:菊花火锅、冰糖莲藕丸、绿豆饺子、白沙烧酒

3.万灵古镇:中国第一座移民水乡

特色:市场依山而建,层层叠叠,素有“小m”之美誉山镇”。是重庆市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镇之一。历经千年沧桑,古镇仍保留着独特的风貌。宋代千佛洞、东汉岩墓王朝、明清古桥古刹、烈士故居、四寨门、老码头、移民文化、茶馆文化、古道十八级石阶。

历史:200多年前,南宋时期就成为水运码头和物资集散地

地址:重庆荣昌万灵古镇

距离重庆市中心距离:约112公里,车程约2小时

交通:重庆菜园坝-荣昌-禄孔古镇,约30元

特色美食:竹筒面、清江豆鼓鱼、荣昌红烧鹅、猪油糕、炸川鱼

4.东西古T拥有:川东第一山水古镇

特色:东西溪山水自然幽静深远,文化底蕴深厚古朴。西汉时期开辟的川黔盐茶古道穿境而过。太平渡口、琵琶古村、贞节牌坊、石刻、木浮雕令人叹为观止;川剧评书、龙灯狮舞、唢呐字画、秧歌腰鼓等让您拍手叫好。 。

历史:建镇1300多年,建场2200多年

地址:重庆市綦江区南部

距重庆市中心距离:107公里,车程1小时39分钟

交通:南平长途汽车站-东西-从高速东溪出口步行至古高镇或乘坐当地三轮车( 3元/人)。

特色美食:黄峡花

5。松盖古镇:一品古镇、十里老街

特色:松盖古镇位于重庆长江上游。历史文化名镇,古镇濒临长江,因境内有松子山和灌溉水而得名。其独特的山水与小镇关系,形成了“十里古镇、百年历史、千年历史、千里长江”的人居环境特色。

历史:1000多年

地址:重庆市永川区南部松集镇

距重庆市中心距离:约130公里,约2小时车程10分钟

交通:重庆-(16元)-永川-(7元)-松集

特色美食:长江松集鱼、咸花生、九大碗、咸菜、高粱酒、松记醋、九大碗。

6.走马古镇:小镇生活

特色:走马早在明朝中叶就有驿站。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商贾往来豫州、蜀地的必经之地。 。如今,走马古镇内还存有古驿道、古街道、铁匠铺、老茶馆、明清古戏楼、孙家大院、慈云寺遗址等。祖玛人善于种桃,山的四周都是桃园。三月,满山桃花,初夏满园桃香。

历史: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汉代,明朝中叶开始盛行

地址:九龙坡区西部走马镇重庆

距重庆市中心距离:约36公里,车程约1小时29分钟

交通:在杨家坪、南屏、石桥铺乘坐西彭公交车或到白石驿转乘金丰公交车到左马或到白鹿庄园下车即可,约2-5元。

特色食品:水镜豆花

7.龚滩古镇:乌江畔一座千年古镇

特色:龚滩古镇位于乌江与阿蓬江交汇处,位于乌江东岸,是一座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古镇。连接全镇的青石板街道,碧绿如玉;悬崖上有古老的木制吊塔;金楼、织女楼、鸳鸯楼,被赋予了美丽的传说,为古镇增添了美丽。它有一种神秘的色彩;还有夏家大院、董家祠堂、巨梯、鲤鱼跳龙门、永定会等景点,值得一去。贡特古镇是探古、猎奇、探险的理想景区。

历史:1700多年

地址: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区县龚滩古镇

交通:重庆菜园坝汽车站、朝天门长途汽车 车站每2小时有一趟发往酉阳的班车。车程约10小时,票价约130元。从酉阳到龚滩的公交车很多,车程2小时左右,票价20左右,这条路线最省时间。

特色:龚滩酿豆腐、绿豆粉、苦荞酒土、自制特产、乌鱼

龚滩古镇

特色:古镇街道依山而建,从河边码头蜿蜒而上。主街长约600米,连接横街子、庙巷子两条小街,受三道寨门控制。大多数沿街建筑以青石为主,砖木墙体,奇檐斗拱,雕梁画柱,错落有致,美观大方。

8.汤河古镇:青山绿水的柔情

特色:古镇的街道依山而建,从河边码头处阶梯式蜿蜒而上。主街长约600米,连接横街子、庙巷子两条小街,受三道寨门控制。沿街建筑多以青石为主,砖木墙体,奇檐斗拱,雕梁画柱,错落有致,美观大方。

历史:600多年

地址:重庆市江津区西南汤河镇

距重庆市中心距离:约112公里,约2公里车程

交通:重庆菜园坝汽车站—(20元)—江津—(15元)—汤河镇

S特色食品:脆米花、酸笋。

9.安居古镇:风景幽静、美丽。

特色:“安居八景”、“九宫十八庙”远近闻名。安居古镇依山傍水,错落有致。拥有古镇建筑和历史遗迹;这里既有美丽的风景,也有传统的习俗(赛龙舟、民间多彩扎绳)。

历史:始建于隋朝,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地址:重庆市铜梁区安居镇

距离重庆市中心:约86公里,车程约1小时52分钟

交通:安居,重庆火车站对面的汽车站(票价约30元)

特价美食:金沙羊肉、船钉鱼

10。偏岩古镇:石桥竹楼的优雅

特色:偏岩是古梧桐重庆至华蓥旧路上的试验商业小镇。昔日,商贾云集。商业繁荣,闻名川、陕、湖广。虽然数百年时代变迁,但它的街道、建筑、民俗、市况依然保留着往日的古朴、典雅。古镇依山傍水而建。站在镇外,远远望去,木屋、砖房依山而散,层层叠叠,错落有致。

历史: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始建于乾隆二十四年

地址:重庆市北碚区东北部金刀峡镇

>

距重庆市中心距离:约63公里,车程约1小时30分钟

交通:重庆-北碚-柳荫-片岩古镇

特色美食:沂水排骨、小米渣肉

11.朗龙兴古镇:内心的宁静

特色:龙兴古镇位于长江支流榆林江畔。名声。历经600年的沧桑,古镇传承了丰富的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积淀了深厚的宗教文化、皇家文化、宗族文化、祠堂文化、民俗文化。近年来,古镇已成为多部影视剧的拍摄地。

2.綦江旅游景点排名

万盛区,又名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重庆市南部。是重庆市新城区,行政区划隶属于綦江区。亲子旅游十大景点分别为万盛梦幻奥陶纪主题公园、万盛石林景区、万盛公园旅游景区、黑谷景区、万盛博物馆、万盛科技园科技馆、重庆万盛寮湖风景区等景点。

3.綦江主要景点

万盛黑谷、万盛石林、古剑山风景区、綦江木瓜海棠园、丁山湖旅游区、营盘山公园、金立方木瓜酒产业园、高庙坝生态旅游区、綦江博物馆、永新梨花山。

4.重庆綦江旅游景点排名

1.万盛黑谷推荐理由: 目前重庆规模最大、保护最完善的原始生态自然风景区 2.万盛奥陶纪旅游度假区 3.重庆花坝旅游景区 4、古剑山风景区 5、龙林石海风景区 6、东溪古镇 推荐理由:山水自然幽静深远,文化底蕴丰厚古朴。这里也是多部电视剧的拍摄地7.万盛石林风景区8、板寮湖9、青山湖国家湿地公园10、横山凤凰谷

5.綦江旅游景点有哪些

石门寺位于重庆綦江区三角镇杜家村,衡山上。建于明万历二年(1522年),规模宏大,殿堂楼阁富丽堂皇,遗址优美。是原四川省六大寺庙之一。它被载入县志,是国家珍贵遗产。

规模较大,占地30余亩。殿堂亭阁十分壮观。殿内有九佛堂,三尊巨佛,四大阿罗汉,十八罗汉,二十八星座,四大天王,以及各种雕像。里面有你需要的一切,总共200多个,还有香炉、宝塔、窗花、石狮、龙。艺术精美,现场环境优美。时间这里附近有天然石狮子、石鼓、石海螺等自然环境。是原四川省六大寺庙。一、文史有县志记载,是珍贵的民族遗产。

6.重庆綦江最佳一日游景点

中秋节

说起中秋节,

< p>

綦江人想到的最多的恐怕就是吃月饼了!

中秋节还有哪些传统习俗?

朋友们,别忘了!

拜月、赏月、拜月

每到中秋之夜,都要举行迎寒仪式并崇拜月亮。摆上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枣子、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而西瓜必须切成莲花形状。

灯谜

中秋月圆之夜,公共场所挂满了灯笼。人们聚集在一起猜灯谜,因为这是青年男女最喜欢的活动。同时,爱情故事也在这些活动中流传,于是中秋猜灯谜也衍生出了男女爱情的一种形式。

吃月饼

俗话说:“八月十五满,中秋月饼又香又甜。”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所著的《孟良录》。那时,它只是一种休闲食品。后来,人们逐渐将赏月与月饼结合起来,象征合家团圆,表达对彼此的思念之情。

赏桂花、喝桂花酒

人们常吃桂花中秋节赏桂花,吃各种用桂花制作的食品,最常见的是糕点和糖果。看。

中秋之夜,仰望月中桂花,闻桂花香,饮一杯桂花蜜酒,庆甘甜合家团圆已成为节日的美好享受。现代人们多用红酒代替。

玩灯笼

中秋节没有像元宵节这样大规模的灯会。玩灯笼主要是在家庭和儿童之间进行。各种灯笼:芝麻灯笼、蛋壳灯笼、刨花灯笼、稻草灯笼、鱼鳞灯笼等。

7.重庆綦江十大旅游景点

綦江

行政区划

綦江县辖石角镇、东溪镇、甘水镇阿通镇、石浩镇、永新镇、三角镇、龙胜镇、国富镇、转塘镇、丁山镇、安文镇、福环镇、永城镇、新生镇、中丰镇、横山镇等17个镇、古南等3个街道办事处、三江、文龙。

经济社会发展

2008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25亿元,比上年增长14.5%;人均GDP达到14985元,同比增长21%。地方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达到10.3亿元,同比增长53.5%;辖区财政总收入实现15.4亿元,同比增长44.9%。全县财力总量实现20.4亿元,净增6.4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1.5亿元,同比增长4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3亿元,同比增长增加24%。农业总产值32.6亿元,同比增长11%。工业总产值达到136.8亿元,同比增长28%。城镇化率提高3个百分点,达到38.7%。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3520元,同比增长12.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60元,同比增长16%。

地理结构

綦江县位于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东南部结合部。东与万盛接壤,南与贵州桐梓、习水接壤,西与江津接壤,北与巴南接壤。是“西南海道”上的重要节点,被誉为“重庆南大门”、“西部齿轮城”、“中国农民版画之乡”。全县辖17个镇、2个街道、314个村、50个居委会、2639个村民小组。哦。面积2182平方公里,人口95万,其中城镇居民29.2万人。齐河属喀斯特地貌,地势南高北低。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均海拔920米,最高海拔1814米。正是石浩镇万龙花坝。最低海拔188米,为永新镇升平木瓜河入海口。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立体气候明显。

交通

綦江公路交通便捷。距重庆主城区仅半小时车程。两条铁路(渝黔、三南)、两条国(省)公路(210线、303线)、两条高速公路(渝湛、岐湾)纵横交错。有火车站6个,高速公路出入口6个。是通往贵州、云南、湖南、广东等地的重要陆路通道。上海,也是云南、黔北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

綦江县既有铁路、公路、水运。川黔铁路、渝黔铁路纵贯南北,与三(江)、南(川)铁路和渝湘303省道纵横交错,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全县汽车通车里程3046公里,村村基本已通公路。境内铁路总里程135公里,有火车站16个。綦江已实现渠化,通航航道210公里,綦江水运直通长江港口。綦江开发已被列为交通运输部重点开发项目。已建成的渝黔高速公路贯穿境内境内全长72.5公里,有綦江、雷神殿、东西、安文等出入口。綦江至万盛高速公路,全长33.8公里,在县城与渝黔高速公路()相接,境内长26.2公里。明年也将开工建设,初步规划在綦江设立綦江火车站、甘水火车站,预计总里程67公里,总投资70亿元。连接綦江与主城仅需13分钟。

工业

綦江工业基础雄厚。强县工业扎实推进。全县有松藻煤电有限公司、重庆四钢钢铁有限公司、綦江齿轮传动有限公司、重庆科华建材集团有限公司等10家大中型企业,有限公司等支柱产业机械、能源、冶金、建材、食品等门类已基本形成。綦江齿轮、“老四川”牛肉干、川江羊毛、綦江猪鬃等名优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杂交水稻方面,綦江富环镇是我市水稻制种基地,已有30年制种历史。

环境

【区域】綦江县位于重庆市南部,北纬28°27′-29°11′,106°23′-106°55之间东经-106°。东临万盛区,南与贵州省习水县、桐梓县接壤,西与江津区接壤,北与巴南区接壤,东北与南川区接壤。全县东西宽48公里,南北长82公里,面积2178.5平方公里。

【地貌】綦江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南边缘,华蓥山脉之间山地有向南下沉的扫把山和向北延伸的大娄山。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势为山地,以丘陵为主,山地占67.6%,丘陵占32.4%。境内最高海拔为石壕镇万龙花坝,海拔1814米;最低海拔188米,为永新镇升平木瓜溪入海口。全县平均海拔920米。县城古南镇海拔254.8米。

【水文】境内溪河纵横,水系发达。綦江水系第一大河,为长江一级支流,全长231.3公里。发源于贵州省桐梓县花坝火盆洞,自南向北在江津区口流入长江。綦江县甘水镇以上上游流域面积2943.4平方公里,綦水镇至綦江县城中游流域面积1737.4平方公里。河流中游长59.9公里,宽6O—100米,落差71米,坡降0.3‰,多年平均流量83.9立方米/秒。大小支流有30多条,依次流入綦江流域面积100多平方公里的酉阳渡河(322.5平方公里)。枣渡河(1207平方公里)、府环河(134.2平方公里)、果府河(116.9平方公里)、浦河(834.7平方公里)、三江(194.1平方公里)、清溪河(489.6平方公里)。

【气候】该地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具有亚热带东亚季风特征。气候的特点是温暖春季早、夏季炎热、秋季阴,云多日照少,雨量充沛,地区温、光、水差异大。年平均气温18.8℃,平均降水量1070毫米,年平均无霜期344天。

【位置】綦江北邻重庆,南接贵州。是重庆连接贵州、云南、湖南、广东、广西、上海的重要通道。也是渝南黔北毗邻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素有“重庆南大门”之称。渝黔高速公路建成后,綦江县至重庆市仅需40分钟,区位优势更加明显。

自然资源

【概况】綦江资源储量丰富。煤炭探明储量10亿吨,年产量储量近500万吨,可开采200多年。铁矿石储量近亿吨,石灰石储量4460亿立方米,可开采水能容量10.5万千瓦,天然气、石英砂等储量也较大。有林地112.5万亩,占总面积34.5%,其中森林面积87万亩,森林覆盖率25.9%。有古剑山、丁山湖、白云寺、古树化石群等自然景点20余处。有全国罕见的傣族生殖图腾、红军烈士墓、朝鲜临时政府旧址、全国各地农民版画之乡等10余处人文景观。旅游资源极具开发价值。

【土地资源】1994年綦江县土地资源明细调查显示,全县土地面积3,280,385 英亩。耕地面积1351244亩,林地面积955262亩,水域面积66451亩,园地、居住区和工矿用地215513亩。土壤分为水稻土、紫色土、黄土、石灰土、潮上土、黄棕土、山地草甸土七类。以水稻土和紫色土为主,分别占耕地面积的57.3%和36.3%。

【水资源】全县年均径流量18.49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6500万立方米,全县水资源总量31.58亿立方米,理论水能蕴藏量157,000立方米。千瓦,可开发水能资源8.15万千瓦。

【矿产资源】全县矿产资源有煤、铁、铜、硫磺、石英、硫酸、天然气、大理石、钙质等。煤矿地质储量15亿吨以上,可开采量11.5亿吨。它是无烟煤。綦江是全国百强产煤县之一,年产煤炭近400万吨。铁矿石储量2亿吨以上,主要为赤铁矿、菱铁矿。

【植物资源】全县最常见的粮食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薯类,其次是豆类等小杂粮。全县经济作物有桑、果、茶、香蕉、木瓜、红梅、银花、五英、杜仲、黄柏等110多个品种,油菜、花生、烟叶、海椒450多个品种、西瓜、甘蔗等多个短经品种。林木以松、杉、柏为主,其次有格子树、枝树、油桐、蓝杨、相思树、竹子等。林木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二级保护植物润南、银杏、楠木。

历史沿革

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秦、汉、晋至南朝为巴郡江州郡;西魏、北周为祁门郡江阴郡;隋代为豫州(后改为巴郡)江津县。唐武德二年(619年),江津县划为南州,并入龙阳县。州、县政府均设在今古南镇。唐先天元年(712年),龙阳改名南川(今綦江)。北宋幽帝五年(1053年),废南州,置南川县。熙宁七年(1070年),熊本平木斗之乱期间,南平军驻扎在同佛坝(现甘水镇),南川就属其中。元二十二年(1285年),废南平军,南川县改称南平綦江长官司。元二十三年(1363年),明玉真建立大夏国,改南平綦江长官司为綦江县。

民国期间,綦江历任重庆蜀军府、重庆镇抚府、川东路、川军、黔军、川东边防军、川黔边防军、以及国民革命军第21军。隶属四川省第三行政督察区管辖。 1949年11月27日,綦江县解放。隶属川东行政区璧山区(后改为江津区)。 1958年11月划归重庆市管辖。

2001年,该县进行乡镇改制。调整后,全县辖19个镇、48个居委会、314个村、3571个社区。

綦江山清水秀,景色宜人。众多景点中,有险峻雄伟的“白云寺”;重庆十二小景之一的“古剑名山”,幽雅独特,气候宜人。以及绿色清新的避暑胜地“丁山”“湖泊”“天山台”;有重庆独有、全国罕见的体现巴渝古文化的生殖图腾;有工艺精湛、佛像众多的“石门寺”石刻;这里有浪漫刺激的“西南第一漂流”,有远近闻名的古老东西溪“东西”。 “明清一条街”。名胜古迹众多江津四面山、万盛石林等盆地形成完整的旅游带,吸引着各地游客。

区域旅游资源分布特点是:以210国道(綦江畔)为轴,横跨东西,纵贯南北,相对分散,局部集中,距离不远,时间——消耗、外部和内部道路交通水平较低,南、北地区景观组合配置相对较好,各具组合优势。

綦江县旅游资源总体分布在县内较为分散。以渝黔高速公路(210国道)为轴线,南北两端相对集中。北端以县城为中心,东邻天台山、映山白云寺群,古剑山、长天林海、龙峰生殖文化,西部有清溪河群。南端以东溪为主节点,东为水牛舌群,南为石昊洞、花坝群,西为丁山湖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