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呼和浩特市旅游局

呼和浩特市旅游注意事项

1.呼和浩特气候干燥,要多喝水。如果怕水土不适,可以每天用酒店开水灌满盆。

2.呼和浩特市的饮食以北方菜为主,口味比较浓重。

3.骑马和骑骆驼时需要戴手套和旅行鞋。

4.建议携带轻便的衣服。内蒙古早晚温差较大,尤其是草原,夜间天气较凉爽,需要准备一件长袖外套。内蒙古5月至9月温差较大,可多带衣服(羊毛衫适合)。

5.六月至九月直射阳光较强。可以带一些防晒霜、润唇膏和女性护肤品,多喝水。

6.请自行准备药物以预防感冒、发烧、腹泻、晕车、皮肤过敏等紧急使用。

7.带一个口袋,不要太小,并随身携带贵重物品。

8.准备好防晒护肤品、太阳镜、摄影用品、胶卷、电池。

内蒙古风俗

内蒙古风俗禁忌较多,必须遵守安排。

献哈达:哈达是蒙古族日常仪式中不可缺少的物品。献哈达是蒙古族牧民迎接客人、表达对客人的尊重和祝福的礼仪,并运用在日常交往中。献哈达时,主人张开双手捧哈达,客人应起立,面对献哈达的人,微微向前鞠躬,接受哈达。献哈达的人将哈达挂在客人的脖子上,客人应双手合十于胸前,以表达对献哈达的谢意。

美食:内蒙古的美食是主要是北方菜系,味道比较浓。餐厅会特别注意这一点。此外,贵宾还将品尝当地风味——手烤羊肉。如果吃不惯羊肉,还有其他餐食。别担心,它会满足很多团员的口味。

做客:乘车去牧民家时,应检查蒙古包附近是否有拴在车上的马匹。切勿贸然驾车驶入。当汽车在路上遇到一群动物时,要尽早避让,否则车辆会突然惊动动物。为了防止马受惊而折断缰绳而逃走,牲畜则因跑得太快而减掉脂肪。如果在草原上遇到牛群,汽车和行人应绕行,不要穿过牛群。否则,会被认为是对牲畜主人的不尊重。进入蒙古包,走到火炉左边,坐西边d 蒙古包的北侧。东侧是主人的客厅,尽量不要坐。坐时不要挡住北面哈那上悬挂的佛像。

进入包内后,无需脱鞋即可坐在地板上。不要坐在门槛上。去牧民家拜访时,应带上适当的礼物,如酒、糖、零食等。对向你吠叫的牧羊犬只能责骂,但不要打它。主人带来的各种乳制品也应该吃一些,否则主人会觉得自己没有好好招待你。如果要解手,一定要到蒙古包的南边去很远的地方,不要去蒙古包的东边、西边(有羊圈的地方)、北边(臭味会吹进蒙古包里)被风吹)。冬天不要去鲍的北边或西边,因为那里的雪会变成水来供食物。离开时主人必须道别并表示感谢。

奉茶:这是一种传统蒙古族敬茶的礼仪。到牧民家或旅游景点,主人或服务员首先给客人奉上一碗奶茶。客人通常都要喝这碗茶。如果不喝,主人会觉得不礼貌。客人应稍微站起来,用双手或右手接茶。切勿用左手接茶。当主人或女服务员倒茶时,如果客人不想喝茶,请用碗的边缘轻轻接触勺子或壶嘴,主人就会明白客人的意图。

敬酒:蒙古族认为美酒是食物的精髓,倒酒敬客是蒙古族待客的传统方式。通常主人将酒倒入银碗、金杯或牛角杯中,放在长长的哈达上,并唱起动人的蒙古族传统敬酒歌。如果客人推、给、拉、不喝水,将被考虑不愿意真诚相待。客人应立即接酒,然后按照蒙古族的敬酒方式:左手捧杯,右手无名指蘸酒敬天,再蘸酒敬地,最后蘸酒祭祖(用无名指蘸酒向天、地、灶的方向点燃,以表示对天、地、火神的敬意),然后酒就喝完了。不会喝酒的人不要勉强自己,但可以碰一下嘴唇,以表示接受主人纯洁的友谊。蒙古族人民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贵宾到达时会受到葡萄酒的欢迎,但不会强迫他们喝光。但不适合饮酒的人必须接受银碗以示礼貌。蒙古人待客的标准是给客人喝酒是有礼貌的。

尊老爱幼:蒙古人对待长辈和晚辈有秩序。在蒙古包里的牧民家里做客,见到老人要主动打招呼。不要从老人面前经过,不要坐在老人身上,未经允许不要与老人并排坐。对老人称呼“您”,不要用“您”称呼老人,也不直呼其名。 。看到牧民子女时,不要大声训斥,更不要打骂。不要当面谈论孩子的身体缺陷。善待孩子,被认为是尊重父母的表现。

2.呼和浩特旅游局副局长

呼和浩特3+3设有呼和浩特第二职业中等职业学校。

呼和浩特第二职业中等职业学校是国家首批认定的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之一。y 教育部。呼和浩特卫生学校隶属于呼和浩特市卫生局,是一所准正厅级综合性事业单位、省部级重点职业学校。呼和浩特商业旅游职业学校是创建于1981年的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是自治区最早创办的中等职业学校,是呼和浩特市教育局直属的公办职业中等学校。

3.呼和浩特市旅游局官网

呼和浩特市前往大连旅游、出差的人员,经辽宁省大连市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于2021年12月3日发布特别通知,大连旅游将重新开放。机场、火车站、口岸客运站、长途客运站等交通枢纽取消茶叶24小时核酸检测证明,呼和浩特快运辽宁省大连市2021年COVID-19疫情防控指挥部特别通知,大连旅游已恢复运营。机场、火车站、港口客运站、长途客运站等交通枢纽取消茶叶、高速公路24小时核酸检测证明。

4、呼和浩特市旅游局投诉热线

11月12日,呼和浩特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关于调整呼和浩特市进出疫情防控措施的公告。具体调整如下:

1.对来自中国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将在48小时内继续排查核酸检测阴性。其他地区入境人员不再筛查,需扫描青城警码(卡车司机和乘客需扫描青城警码)。行程代码),测量体温并正常通行。

2.出境人员应当遵守目的地城市疫情管控要求。如无明确要求,不再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扫描青城警码(卡车司机和乘客扫描行程码)并测量体温方可通行通常情况下。

3.请广大群众严格遵守各项防疫政策,尽可能减少出行,非必要避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鉴于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指挥部将根据需要随时调整防控措施。

5.呼和浩特市旅游局电话

呼和浩特市信息办公室电话:081-43222 0471-6243222。

6。呼和浩特市旅游局

1.蒙古风情园近日被国家旅游局评为3A级旅游景区。是内蒙古自治区和呼和浩特市西部大开发战略重点建设项目。位于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昭君路8公里处(昭君墓以北)。

2.五塔寺位于呼和浩特市老城东南部。原名金刚舍利塔。因塔基上有五座方形舍利塔,故名五塔寺。

3.乌苏图国家森林公园。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北大青山中段。

7.呼和浩特市旅游局官网电话

呼和浩特市是蒙古语的音译,意为“绿色城市”。它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是内蒙古自治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该地区的国际金融中心、教育和金融中心。被誉为“中国“如都”,先后荣获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十大幸福城市之一、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城市等荣誉称号。

呼和浩特市位于东经110°46'-112°10',北纬40°51'-41°8',全市共有面积1.72万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26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12.64万人,城镇人口218.32万人,乡村人口94.32万人,全市少数民族人口34.6万人蒙古族人口26.7万人,是一座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为主体,回族、满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等41个民族杂居的城市。201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总体达到2903.5亿元公共预算收入204.7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565元,农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90元。

目前辖4区4县1旗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和林格尔新区。市区平均海拔1050米。属中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3.5℃-8℃,年平均降水量337-418毫米。四时变化显着,气候宜人。

呼和浩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3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 1572年(明隆庆六年),蒙古土木特部落阿拉坦汗与明朝“通贡互市”建立友好关系,在此建城,取名“归化”。蒙古族称其为“库”,“库河屯”(即“呼和浩特”)成为现代呼和浩特的雏形。 1954年定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

呼和浩特北面是草原,南面是黄河。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座城市拥有距今70万年前的人类古石器制造遗址“大窑文化”,建于公元前4世纪战国时期的中国最古老的“赵长城”,以及明清时期的“胡汉王朝”。公元一世纪。见证历史的昭君墓,有世界上唯一的蒙文天文图金刚舍利塔,以及被誉为“佛教建筑典范”的西丽图照;呼和浩特也是丝绸之路上的中转站骆驼古道是赵庙文化的象征,人气旺的地方是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交汇融合的前沿

8。呼和浩特市旅游局招聘

救护车司机招聘标准:B2级(中型特种作业车)需驾驶证、特种作业证。

1.首先,如果你想成为一名合格的120紧急救护车司机,你需要注意:始终把安全驾驶放在第一位;不怕苦、不怕累,争分夺秒,小心驾驶;拥有平和的心态;爱护车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车辆“带病上路”;要不断学习交通安全法规,提高驾驶技术,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吃透120报警程序以及与现场医护人员的配合。 、路线选择等都要很好理解并且轻松完成。

2.120司机职责:在部门主管的领导下,履行岗位职责;定期进行车辆检查和保养,保持车辆良好状态;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完成急救任务,执行任务时始终服从医护人员的指挥,协助搬运患者上下车;积极参加政治、业务学习、安全急救知识技能学习等。

3.120是中国大陆的紧急电话号码,是全国统一的紧急电话号码。该号码为特殊号码,不收取任何费用。 120急救热线全天24小时有专人接听。接到电话后可以立即派出救护车和急救人员。这是最方便、最快的方法。

9.呼和浩特市旅游局局长

内蒙古草原味旅游m节

每年8月左右

呼和浩特一年一度的大型旅游商贸节自1991年9月举办第一届以来,每年8月左右举办。以那达慕大会为基础,集经贸洽谈、物资交流、竞技游戏、文化娱乐活动于一体的节日。其规模、形式、内容都远比往届那达慕大会丰富。

看点:盛会通常在呼和浩特市内蒙古赛马场举行开幕式,邀请世界各地、香港、台湾及国内各界人士参加。节日盛大热闹,有摩托车队、骆驼队、马术队。 、武术队、安代舞、摔跤(即拳击)等表演,最引人注目的是男子“三艺”比赛。

内蒙古乌兰木旗艺术节

每两年举办一次

举办呼和浩特市每两年一次,各旗县乌兰牧骑前来参加演出,并组织专家评审,确定名次。乌兰牧旗,蒙语,意为“红色文化工作队”,为我国少数民族艺术事业做出了可喜的贡献。

乌兰木骑艺术节有时与内蒙古草原旅游节、内蒙古那达慕大会(蒙古游戏节)同时举行,既可以增添节日气氛,也有助于促进发展草原旅游。我最喜欢的假期之一。

乌兰木栖团队成立以来,培养和造就了一批优秀的少数民族艺术人才。他们大多是艺术院校的毕业生,具有较高的教育水平和艺术修养。如著名作曲家图力·古尔;歌手木兰、拉苏荣、朝鲁;舞者Audemule和Aodengerile;民间艺术表演艺术家Dorji Rinqin;

昭君文化节

每年七月至八月

在呼和浩特市南郊,有昭君墓,被誉为“绿色陵墓”,为纪念历史上王昭君为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作出的杰出贡献。呼和浩特市以“昭君”命名文化节,以“弘扬昭君文化,增强民族团结,促进经济发展”。

昭君文化节的前身是昭君庙会。当时,一些民俗文化活动主要在呼和浩特市昭君墓举行。 1999年更名为昭君文化节。经过几年的发展,昭君文化节已成为集文化、经济、贸易、体育、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节日。一年一度的昭君文化节期间,呼和浩特市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文化、商界名人和游客。昭君文化节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全国百项民间艺术旅游活动之一。

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与青岛国际啤酒节、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宁波国际服装节并列2007年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节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