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武陵源风景区

武陵源风景区于1992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武陵源位于中国湖南省西北部的武陵山脉。由张家界、天子山、索溪峪三个特色景点组成。面积369平方公里,隶属张家界市管辖。数十亿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汹涌的海洋。岁月悠悠,沧海桑田。大自然“燕山运动”的磅礴力量,逐渐将这里提升为陆地、山川、河流。后来又以其鬼斧神工的“穿透、切割”、“精心雕琢”,才造就了今天的样子。原始生态系统的砂岩、峰林、峡谷地貌,形成了溪流潺潺、峰峦叠嶂、怪石峥嵘的独特自然景观。

主要景观为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有境内奇峰3103座,姿态各异,蔚为壮观。加之沟壑纵横,溪流密布,森林茂密,人烟稀少。森林覆盖率85%,植被覆盖率99%,有中高级植物3000余种,树木700余种,观赏园林花卉多达450种。陆生脊椎动物有50科116种。区内地下溶洞较多,已开发的黄龙洞初步长度11公里。

武陵源集“山险、峰奇、水秀、峡幽、洞美”于一体。有5000座形态各异、形态各异的岩峰,矗立在深谷之中;八百条蜿蜒溪流,穿行于石林峡谷。这里有天下第一的玉笔峰,有独特的天洞的宝峰湖,有“天下第一”的黄龙洞。洞内巨大,地下有天”,还有高耸入云的金鞭岩……无论是在黄龙,无论是漫步石寨、探金鞭溪、探险神堂湾,到十里书廊兴致勃勃,或西海看云,沙道沟赏景……都会让你陶醉在美景之中,心旷神怡,如诗如画的赞叹。

武陵源是一座“天然未经雕琢”的人间仙境,也是资源丰富的绿色植物宝库和野生动物的天堂,有大片原始次生林,有苞叶、银杏、水杉、龙虾花等奇花异草漫山遍野的植物,还有猕猴、果子狸、角雉、锦鸡等珍禽异兽……武陵源,美在于神秘,美在于自然。

武陵源有“五大奇迹”:st峰峦叠嶂、怪石峥嵘、幽深幽谷、秀水溶洞。

武陵源独特的石英砂岩峰林为国内外所罕见,是一个独特而杰出的风景名胜区。在360多平方公里的面积内,据航测,有山峰3000多座,垂直高度400米以上的石峰1000多座。这里的山峰、岩石与其他地方不同。它们直立且致密。那些突兀的岩壁、山峰,如丝如笋。它们就像屏幕一样柔软。它们如扇、如根,绵延数千公顷,给人以山峦叠翠之感。可谓是雄伟、雄伟。天子山和张家界共有80多个观景台,可以静静地欣赏风景。峰岩名称较多,如“神堂湾”、“西海长卷”,小的如“仙女献花”、“Q”等。u紫星岭”和“罗汉峰”也给人无拘无束的想象。

每当雨转晴或天气持续阴雨,幽静的山谷中就会出现云烟,云雾飘逸。群山之中。云海渐浓渐淡,石峰时隐时现。景象千变万化。雾气让坚硬的山峰在晴朗的阳光下变得妖娆、优雅、神秘。最佳季节赏雾正值夏季,天子山是赏雾的最佳地点,也是摄影爱好者常去的地方。

武陵源水绕山流,据说仅张家界就有“八百佳美”。 “水”,瀑布、泉水、溪流、潭潭、湖泊众多,各具特色。水使山林更加生机勃勃。金鞭溪是一条长溪,长达十余公里,可沿溪步行张家界到索溪峪。缓缓流过莎草池、跳鱼池、楠木池。坪、田子洲,最后由索溪峪流入丽水。两侧峡谷相对,红岩绿树倒映在溪水中。沿着溪边的小路行走,凉爽宜人。踏上木桥的石阶,看斑鱼在水中嬉戏,听杜鹃的叫声在山谷中回荡。

这里的溶洞也非常独特,数量多,规模大。著名的有黄龙洞、观音洞、响水洞、贵气洞、飞云洞、金螺洞……索溪峪的黄龙洞全长七公里半。洞内分为四层。有水库一座、河流两条、瀑布三座、潭四座、十三殿九十六廊。 “冰铃钟声”、“翠竹路”、“龙宫舞”是黄龙洞的精华。

武陵源漫山遍野,哟随处可见茂密的山林。这是一片生长了数千年、从未被砍伐过的森林。森林覆盖率高达97.9%。孤石峰上,也有几株苍松挺立;大面积的原始次生林遮天蔽日,被称为活化石。水杉、银杏、珙桐、龙虾花等古老珍稀植物比比皆是;林间溪流间栖息着雉鸡、穿山甲、猴面雕、红嘴相思、猕猴、飞虎、娃娃鱼等珍禽异兽。 20世纪80年代初,专家考察武陵源时感叹这里是动物的“庇护所”、植物的“基因库”。

武陵源气候温和多雨,无酷暑严寒。全年平均气温在15度左右。这种小气候为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

与自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风景就是朴素的田园风光。武陵源是土家族、白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梯田、房屋点缀在青山绿水之中。那里绿树成荫,炊烟袅袅。如果你有幸赶上当地的节日,还可以欣赏民歌和舞蹈。它们与武陵源的山峦、茂密的森林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原始而广阔的画卷。

武陵源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索溪峪自然保护区、天子山自然保护区三大景区组成

武陵源风景区

【编辑版部分】武陵源风景区(WLYFJNSQ)

武陵源风景区集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景区等荣誉于一体。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索溪峪自然保护区、天子山自然保护区、杨家界自然保护区组成。

五菱元以奇峰、怪石、深谷、秀水、溶洞而闻名。有5000座造型各异的石峰,矗立在深谷之中; 800条溪流蜿蜒穿过石林峡谷。之间。

无论是黄石村、金鞭溪探秘,神堂湾探险,十里画廊兴致盎然,还是西海观云,沙道沟赏景,都会让您陶醉其中。美丽。 ,发出诗情画意的赞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评定

武陵源风景秀丽,景色壮观。它位于中国中部的湖南省,占地26,000多公顷。景区内最独特的景观是3000多座尖锐的砂岩柱和砂岩山峰,大部分高200多米。峰峦叠嶂,沟壑峡谷纵横交错,溪流潭潭飞瀑可见到处。景区内有40多个石洞和两座自然形成的巨大石桥。除了令人惊叹的自然景观外,该地区还以栖息着大量濒临灭绝的动植物物种而闻名。

[编辑本段]◎概况

武陵源风景区位于中国中部湖南省西北部。由张家界市张家界森林公园和慈利县索溪峪自然保护区组成。与桑植县天子山自然保护区合并,总面积约500平方公里。近日,杨家界又发现了一个新景点。

武陵源风景区是20世纪80年代初新发现的风景区。这里的风景并不是人工雕琢的。这里石柱峰峦、悬崖绝壁、古树名木、云烟缭绕、流泉飞瀑、珍禽异兽。置身其中,感觉就像进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rld还有一条自然有趣的艺术景观长廊。

武陵源独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国内外罕见。在360多平方公里的面积内,目前已知的山峰有3000多座。这些陡峭的岩壁和山峰绵延数千公顷。有很多山。每当雨后放晴或持续下雨时,山谷中升腾的云雾缭绕在山间。云海时浓时淡,石峰若隐若现,景象千变万化。

武陵源水绕山流。素有“张家界八百佳水”之称,瀑布、泉水、溪流、潭潭、湖泊众多,各具特色。金鞭河是一条长十多公里的小溪。从张家界可以沿着溪流步行到索溪峪。两侧的峡谷河水相对,山水倒映在溪水中,别具一格。

武陵源溶洞数量多、规模大、富有特色。最著名的是索溪峪的“黄龙洞”。黄龙洞全长7.5公里。洞内分四层,景观奇特。是武陵源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编辑本段]◎自然遗产

价值突出的地质地貌

武陵源位于区域构造体系中新中国第三隆起带。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大致经历了武陵-雪峰运动、印支运动、燕山运动、西山运动和新构造运动。武陵-雪峰运动奠定了该地区的基底结构。印支运动塑造了该地区的基本构造地貌格局,喜马拉雅山和新构造运动是其中之一。形成武陵源独特的石英砂岩峰林景观的最基本的内在因素。

构成砂岩峰林地貌的地层主要由古生界中上泥盆统云台关组和黄家墩组组成。地层表现出滨海相碎屑岩特征。岩石质纯,层厚,底形平缓,垂直节理发育。岩石裸露在向斜轮廓上,反映了砂岩峰林景观形成的特殊地质构造环境和基本条件。外部地质活动引起的水流侵蚀、重力塌陷以及生物体的生化和物理风化作用,是塑造武陵源地貌景观不可或缺的外部条件。因此,它的形成是特定区域内、外地质重力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地质环境。

地貌奇特多彩

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武陵源共有石峰3103座。山峰分布在海拔500米至1100米之间,高度从几十米到400米不等。米数不同。峰林景观造型完美、完美。它可以像人、神、仙、鸟、动物或物体。武陵源石英砂岩峰林地貌的特点是:品质纯正,石厚,石英含量75%~95%,岩层厚度520米以上。它具有夹层结构,即厚层石英砂岩夹在薄层和极薄层云母粉砂岩或页岩之间。这种层状结构有利于自然雕塑,增强形象。岩层暴露在向斜上,剖面平缓(5°至8°,局部最大20°),增加了岩层的稳定性。岩石,为峰林的崛起提供了先决条件。岩层垂直节理发育,呈等距特征。间距一般在15米至20米以上,为塑造各种峰林地貌和幽深峡谷提供了条件。

基于以上因素,加上区域新构造运动的间歇性抬升倾斜、水流侵蚀切割、重力、物理风化、生物化学和根系分裂等作用,山体形成了峰林复杂的自然演化过程,呈现出高高平顶壁陡的特点。

构造侵蚀地貌:武陵源构造侵蚀地貌主要出露于二叠系、三叠系碳酸盐岩分布区。面积30.6平方公里,可分为5个小类。被称为“湘西型”喀斯特景观的典型代表。主要形式包括溶线、溶痕、溶巢、溶斗、溶沟、溶槽、石芽、埋石芽、石林、洞、洼地、石膜、漏斗、落水洞、竖井、天窗、暗流、地下河、喀斯特溶洞主要集中在索溪峪沟北侧和天子山东南缘,共有数十个。黄龙洞最为典型,被誉为“洞穴学研究的宝库”,在洞穴学方面具有特殊的观赏和探索价值。

剥蚀构造地貌:分布于志留系碎屑岩地区,可见于三个亚类:碎屑岩中山单面山地地貌,分布在石英砂岩峰林景观外围的马井界至白虎塘、朝天关至大尖一带;鲤鱼岭中山地貌V谷分布在施州壶坪嘉鱼、黄家坪等地;碎屑岩低山地貌分布在中山外缘,坡度平缓,河谷开阔,V型。

河谷侵蚀堆积地貌:该类型可分为山前洪水扇形、梯田和高漫滩。前者分布在沙坪村,发育于盖其峪至石家峪峪口一带;索溪河两岸发育双层阶地,第二层为基底阶地,高出河面3-10米;从军地坪到于家嘴,发育了一个高漫滩。面积4至5平方公里。

生态系统完整

武陵源地处西部高原亚区和东部丘陵平原亚区边缘,东北与湖北接壤,西与神农架接壤。西南与贵州东部的梵净山相连。来自不同地方的生物有机体相互渗透特德和物种丰富。尤其这里地形复杂,坡陡沟深。加之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森林茂密,为许多物种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机会。具有良好的环境条件。此外,武陵源交通不便,人口稀少,受人类干扰较少。因此,保存了丰富的生物资源,成为我国许多后代植物和珍稀动植物的集中地区。据考证,武陵源自以来未发生重大气候异常、水土流失、岩崩、森林病虫害大面积爆发等现象,证明武陵源一直保持着结构合理、完整的生态系统,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价值。

武陵源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植物中,武陵松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形状最奇特。素有“武陵源三千峰,峰上松十万八千株”之称。

< p>古树是自然遗产中的“活文物”。武陵源古树名木古、大、稀、奇、多。神堂湾、黑丛脑有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张家界一村古银杏树高44米,胸径1.59米。它被称为自然遗产中的活化石。腰子村生长的珙桐是国家一级保护珍贵树种。这些植物种质资源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其生存环境、森林结构及其保护保存都是重大研究课题。

珍贵野生珍稀动物:武陵源属于东方王国动物地理分布,位于中国中部。西部山地高原亚区与东部丘陵平原亚区的分界线边缘。这里地形复杂,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石英砂岩经过长期的侵蚀风化,形成了巨大的山峰巨石,坡陡沟深,森林茂密。 ,为动物生存、繁衍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经初步调查,有陆生脊椎动物50科116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名录》中一级保护动物3种,二级保护动物10种。武陵源动物世界里,猕猴较多,据初步观察,有300多只猴子。这种大鳃被当地人称为“水鹿鱼”,可以在溪流、泉水和池塘中找到。研究一个角色的作用武陵源生态系统中的动物生态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保护动物、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罕见的地质遗迹景观

武陵源回声廊泥盆纪地层的沙纹、钓鱼湖畔岩画上的波纹痕迹,都是罕见的地质遗迹。可以参观,是研究古代环境和海陆变迁的证据。分布于天子山二叠纪地层的珊瑚化石,形状如龟背纹,故称“龟石”,是各种工艺品雕刻的优良材料。

多彩的气候景观

武陵源春、夏、秋、冬气候多样,阴天、晴天、早晚都有。云雾是武陵源最常见的气象奇观,有云、云海、云浪、云瀑布、云彩五种形态。雨后初日,先是大雾弥漫,继而化为白云,飘渺飘逸,山峰在无边云海中时隐时现,如蓬莱仙岛、玉玉琼楼。云海从峰顶升起,然后以势不可挡的气势滚落下来,化作云瀑布,蔚为壮观。 (文字来源:国家文物局网站)

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区,位于张家界市武陵源区,距张家界市市区36公里。胶柳铁路线上的张家界火车站连接全国各地。张家界机场已开通至香港、澳门、北京、大连、上海、广州、深圳、珠海、厦门、青岛、福州、成都、重庆、武汉、西安、南京等地20长张高速公路、S304省道、S305省道、S306省道等多个城市和地区的线路均可到达景区,形成立体的陆空交通网络。是石英砂岩峰林自然风景区,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索溪峪自然保护区、天子山自然保护区组成,总面积369平方公里。武陵源历史上隶属于不同的行政区。 1988年,国务院将武陵源确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并批准设立武陵源区为县级行政区。是国家旅游局推荐的精品旅游景区。

武陵源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主要风景特色为“奇峰、幽谷、秀水、林深、洞秘”。有景区内有石峰3103座,形态各异,如刀如斧,有2000米以上的山谷32条,总长85公里,大大小小的溪流800多条,清澈、幽静。一尘不染。拥有中国最典型的巨型溶洞,已发现大型溶洞、天坑40个。最著名的黄龙洞是东南亚喀斯特地貌景观的缩影。境内森林覆盖率为74.75%,保存有两处原始次森林,是我国古代孑遗生物的重要生长区。高等植物有3000多种,其中木本植物的数量是整个欧洲树种数量的两倍多。列入第一批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种子植物有35种。药用植物有天麻、天麻等700多种黄连、牡丹、党参等。华南虎、云豹、猕猴、娃娃鱼、果子狸等野生动物数不胜数。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的有40种之多。这里居住着土家族、苗族、白族等少数民族。民族风情浓郁深厚,有原始粗犷的毛古斯、热情奔放的摆手舞、优美独特的哭歌、依山而建的吊脚楼、精致细致的土家族织锦、神秘的巫术和硬气功都是神奇的。

武陵源区自1989年成立以来,坚持以旅游经济为重点,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已开放景区300多个,建成11条100公里以上的高标准旅游步道。程控和微波通信可以使d随时直接呼叫世界任何地方。旅游接待床位3万多个,星级宾馆30多家。建成天子山、黄石寨两条国内一流索道和创造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水包四门观光电梯。景区管理日趋规范,综合治理成效显着,社会秩序良好,景区安全卫生文明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