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敦煌旅游线路设计名称

走青甘环线即可。

2.敦煌旅游介绍

敦煌最美的季节是秋天,金黄的杨叶、蓝天无云、黄沙山、灰蒙蒙的戈壁、甜甜的葡萄、清爽的空气,绝对是好心情!

每年5月至10月是敦煌旅游的最佳时间。敦煌地处内陆深处,有高山阻挡,远离潮湿的洋流。属极其干燥的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9.3℃,7月平均气温24.7℃,1月平均气温9.3℃。常年干燥少雨,昼夜温差巨大。这里每年春天都会有两种自然灾害:干热风和黑沙尘暴。如果此时前往,应提前做好预防措施。

淡季去敦煌旅游最大的好处就是省钱。此时,敦煌所有景点(阳关博物馆除外)门票价格减半(如莫高窟:旺季国内游客160元,国外游客180元,其中讲解费20元;国内游客80元,国外游客80元)。淡季外宾100元)。还可以在景点里讨价还价购买娱乐项目,这在旺季是绝对不可能的。不过淡季去敦煌购物比较困难。不仅路边摊几乎绝迹,就连一些较大的商店也不再开门营业。另外,部分景区专线(如前往莫高窟的专线巴士)将停运,只能选择包车。如果您独自旅行,找到可以共乘的人会更加困难。

3.敦煌主要景点介绍

 

1.冷光手电筒:观赏莫高窟壁画时使用。基本上没有灯洞内光照充足,冷光对壁画颜色的损害较小。

2.口罩或纱巾:风沙很大,特别是鸣沙山月牙泉,一定要遮住脸。

3.相机防沙盒或防沙镜头:特别是单反,沙子飞进镜头就完了。

4.羽绒服:如果不想着凉,又不想在检票口租到又脏又难看的羽绒服,可以带一件漂亮又上镜的衣服,最好是颜色鲜艳的。

5.水壶:背包旅行的最佳伴侣。冷风里喝一口热茶,别说不想哭。

6.充气枕头:网上买一个充气枕头5元,方便,不占空间。它是飞机和火车的必备品。

7.墨镜:不仅是为了好看,最重要的是可以抵御西北强烈的紫外线高原。

8.止泻药和感冒药。

9.抗干燥润肤露和面霜。

10. 《文化之旅》:虽然朋友说他确实很会赚钱,但不可否认的是,游记里一定要看他。三、冬季敦煌旅游注意事项 1、准备防寒农作物。敦煌冬季气温很低,室内外温差较大。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应准备羽绒服(最好带帽)、高领厚毛呢外套、毛裤、羽绒裤。 、戴手套,可以选择高帮雪棉鞋,穿皮鞋保暖效果较差。 2、注意防滑 敦煌冬季道路有时会结冰、积雪,路面湿滑。穿皮鞋时很容易滑倒。雪地里最好穿防滑棉鞋。切记不要穿皮鞋,否则e 将很难移动。 3、汽车防滑、防冻。冬季路面冰雪覆盖,轮胎容易打滑,因此应准备轮胎防滑链。当汽车熄火后,可以将其停放在温暖的储藏室中。如果是在室外,需要将水箱内的水排掉或者更换“防冻液”。否则水箱会被冻结。 4、带有电子快门的相机或摄像机,如果温度低于-20℃,电池很容易“放电”,相机“失灵”,快门无法按下。因此,在户外拍摄后,应及时将相机放入外套内“取暖”,需要时再取出。另外,请务必储备额外的电池。 5、预防雪盲症。敦煌冬天有时会下大雪,雪的反光性很强。外出时需要戴墨镜以保护眼睛。也可以带一些小东西,比如保温瓶瓶子、保湿霜和润唇膏。 6.旅游鞋。由于敦煌旅游景区条件不同,活动丰富(如骑骆驼、骑马、爬沙山、划船等),请携带旅游鞋。

4.敦煌旅游线的设计名称是什么

敦煌观光大道设计的路线途经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文化遗产博览城等敦煌著名景点。国内第一条最长的多彩观光大道近日在甘肃敦煌竣工,将于8月底正式通车。这条全长约32公里的风景大道将连接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敦煌文化遗产博览城等敦煌重要景区。据了解,多彩大道建在沥青层上,结构为0.4厘米厚的彩色环氧树脂树脂薄层覆盖,这也是全国首次将彩色环氧树脂薄层覆盖技术大面积应用于公路工程。

鸣沙山景观大道全长33公里。全线按二级公路标准设计。道路宽13米。全线有300米桥1座,小桥2座。设计时速为30公里/小时。敦煌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地处甘肃、青海两省交界处。新疆三省(区)交汇处,总面积3.1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8万。经济以农业为主,其次为旅游服务业。敦煌以其昔日的辉煌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敦煌地处丝绸之路沿线,是古代中国通往西域、中亚等地区的重要交通要道。欧洲。这里曾经有过繁荣的商业活动。以“敦煌石窟”和“敦煌壁画”闻名于世。是世界莫高窟、汉代遗产地之一。玉门关和阳关位于长城交界处。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5.高清敦煌旅游地图

敦煌莫高窟经度:94.809133,纬度:40.041476,海拔:1334米。

敦煌莫高窟是敦煌莫高窟和西千佛洞的统称。甘肃省敦煌市。是中国四大著名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

世界上最古老、最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遗产地只有四种文化体系: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教,并且没有第五个;还有o这四种文化体系交汇的地方只有一处,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没有第二处。 ---国学大师季羡林(1911-2009)

敦煌莫高窟的前世今生:

据《莫高窟佛龛碑》编撰唐圣历元年(698年)李克让《莫高窟志》:“秦始建元二年(366年),有僧名乐尊,品德清净,心平气和,在西林荒野中尝试战斗,走到这座山上,忽见金光如千佛……山洞内建了一个佛龛。法良禅师从东方来到此地,建于尊师洞旁,伽蓝之始,始于二僧。之后是北魏东阳王元泰荣和建平公。北周贵族于邑,历任瓜州(敦煌)太守,信仰佛教。莫高窟的开窟造像活动逐渐发展和繁荣。

隋朝统一了南北,击败了西北突厥、吐谷浑的入侵,保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贸易的繁荣。文帝、炀帝崇尚佛教,在敦煌创建了大量石窟。唐初,敦煌经济稳步发展,丝绸之路全境畅通。安史之乱期间,唐朝由盛转衰。吐蕃大力扶持佛教,佛教势力迅速扩张,促进了莫高窟的继续建设。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敦煌石窟的建设达到鼎盛,敦煌文化进一步凝聚来自中原的汉族文化,还有来自印度、西亚、中亚的文化。宋景佑三年(1036年)和南宋宝庆三年(1227年),敦煌先后被党项羌和蒙古人占领。西夏、元蒙统治者笃信佛教。作为重要的佛教遗址,敦煌莫高窟至今仍然受到重视和修建。元代以后,敦煌不再开窟,逐渐荒废。明嘉靖七年(1528年),嘉峪关被关闭,敦煌成为边疆游牧之地。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沙洲卫改称敦煌县,敦煌经济开始复苏。莫高窟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佛经洞的发现,震惊了世界。d 世界。

1950年,国家将1944年成立的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更名为敦煌文物研究所,开始对敦煌石窟文物进行保护。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均属于敦煌石窟艺术体系,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几十年来,敦煌研究院完成了数十项重大文物保护和维修工程,其中包括敦煌莫高窟九层木结构建筑的大修。莫高窟每年接待游客的最大能力为15万至18万人次。但近年来,游客人数逐年增加,2010年达到55万人次。旅游旺季期间,每天都有数千名游客参观莫高窟。

创建与发展敦煌石窟艺术代表着中华民族文化生生不息、不断发展的传统。

附件:谷歌测量的敦煌莫高窟经纬度海拔高度示意图

六、敦煌风光介绍

敦煌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历史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丝绸之路上河西路、羌中路(青海路)、西域南北路交汇处的大边关要塞。从敦煌向东北经安西,是通往中原的河西大道;西行至阳关,沿丝绸之路西域南道与新疆若羌县相接;出玉门关向西北,沿西北路至哈密、罗布泊;敦煌 向南经阿克赛哈萨克自治县,翻越阿尔金山,直达青海省格尔木市。敦煌经历了汉朝和唐朝的洗礼。这里文化灿烂,名胜古迹遍布,有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等主要景观。莫高窟,又称敦煌石窟,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石窟。保存了十个朝代、千年历史的洞窟492个,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2000多尊。题材多取自佛教故事,也有反映当时民俗、农织、狩猎、婚丧喜庆、喜庆欢乐等的壁画。这些壁画、彩塑的工艺水平无与伦比,被公认为“人类文明的曙光”和世界佛教艺术的宝库。敦煌的自然风光同样令人印象深刻:沙漠奇观鸣沙山月牙泉里,黄沙山与清泉相互依存,千百年不变。景色奇特迷人;虽然仅存阳关、玉门关遗址,但置身其间,仍能隐约感受到边关的铁甲精神,让人不得不感叹历史的厚重与苍凉。

7.敦煌旅游路线图

1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2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当然有还有其他版本吗,下面我们来看看:

1.天山北路:西安-敦煌-哈密-乌鲁木齐-伊犁-现前苏联-罗马。

2.西域北路:西安—敦煌—哈密—吐鲁番—焉耆—库尔勒—库车—阿克苏—喀什—帕米尔高原—中亚。

3.西域南路:西安—楼兰—且末—尼雅—和田—喀什—帕米尔高原—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