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导旅游资源

小七孔风景区是张江风景区四大景区之一。位于贵州高原南缘,总面积46.4平方公里。景区集森林、溶洞、湖泊、岩石、水等景观于一体。主要包括小七孔古桥、拉雅瀑布、68级瀑布等景点。

基本内容

小七孔风景区,小七孔风景区是张江风景区四大景区之一。位于贵州高原南缘,东长107°39′-107°95′,北纬25°12′-25°34′,总面积46.4平方公里。景区集森林、溶洞、湖泊、岩石、水等景观于一体。其造型精致美丽,享有“超级盆景”的美誉。景区以精致、秀丽、古朴、幽静而著称。风景随风而变每一步都让人耳目一新。有小七孔古桥、拉雅瀑布、68级瀑布、石林、野猪林、水上森林、天中洞、卧龙潭、鸳鸯湖等21个景点。

2.旅游景点引导

1.如果从凯里来贵定,建议乘坐汽车,一个小时左右即可到达贵定县城。火车便宜,但要等,而且经过贵定南站(县城)的车次很少。贵定还有一个北站。恐怕你分不清,如果拿错了,你就有麻烦了。乘坐公交车的时间比较灵活。到凯里汽车站办完事就可以取(如果不知道在哪里,就打电话给公交车司机告诉他去凯里汽车站)。但好像没有直达贵定的公交车。如果您要乘坐公交车(凯里-贵阳),请告诉司机在贵定,他会开车到贵定收费站让你下车。

2.去这三个地方,都在同一个景点。需要先从贵定坐车到贵阳,然后再转车。乘坐到贵阳的公交车后,下车地点是(黔南方向客运站)。出站后,在火车站门口(有站台)乘坐217路、218路快车到金阳新汽车站下车。然后买去(安顺)的车票。到达(安顺)后,车站有前往(黄果树)的班车。你可以在那里买票然后上车。

3.事实上,这两者各有各的美丽。时间基本在5个小时左右。 (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先从凯里到荔波比较近。)为了避免来回跑,费时,除了荔波以外,你选择的任何地方,都要经过贵定,转车到贵阳。 )

3.贵港旅游

内江-贵港 距离1583公里,两地之间有直达列车

内江是四川省老工业基地。位于四川东南部,素有四川中心枢纽之称。素有川南咽喉、西南重镇之称,陆路交通极为发达。境内有铁路6条(已建4条、在建1条、规划1条)、高速公路3条、321国道。内江火车站是四川除成都站外的第二大火车站。最大的火车站,是四川除成都以外陆路交通最发达的城市。内江名人众多,有孔子的老师常弘、唐代儒生李定祚;赵雄,南宋宰相,宋代第一学者。——赵奎;罗成祥,清代唯一四川第一状元王朝;于佩伦,被孙中山追授“四将军”称号;世界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新闻巨头、《人民日报》原社长——范长江;中国第一位到达南极的女科学家——李华梅;现代著名作家——如季、李训风、郑世风;内江须知霸集团董事长——李洪旭。

内江将于2009年底申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旅游业是内江市的支柱产业。四川省最大的城市休闲广场——达州广场、国家4A级景区——张大千纪念馆、资中古城;省级风景名胜区——崇龙山、白云山、谷雨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资中文化庙、武术庙;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罗泉古镇、铁佛古镇;亚洲最长的溶洞——资中圣灵山n洞等。

内江也是四川省八个重点城市之一。

4.贵定县工业

1、基本情况

云雾镇位于贵定县最南端。素有贵定“南大门”之称,距县城54公里。是2014年3月根据省人民政府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方案新设立的镇。辖原云雾镇、姚上乡、铁厂乡、宝观乡。镇人民政府驻平发村。全镇辖17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土地总面积328.1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8515.41亩),总人口43292人。主要居住着汉、布依、苗、水、侗、仡佬、壮、彝、白、瑶、满、哈尼、黎、畲、维吾尔、川钦等17个民族g,其中汉族、布依族、苗族分别占总人口的31.13%、45.32%和23.24%,其他民族占0.3%。云雾镇东与都匀市接壤,南与平塘县接壤,西与惠水县、龙里县接壤,北与燕山镇、昌明镇接壤,地处贵定、龙里、惠水、都匀、平塘的交界处共5个市、县。 309省道穿境而过。距昌明“两高”匝道20公里。交通便利,是惠水、长顺、龙里羊场至都匀、贵定的必经之地。 ,区位优势非常明显,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2、气候条件

云雾镇年无霜期287天,降雨量1150毫米,年平均气温15.8℃。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伊桑特。

三、地质地貌

地貌类型为浅切低山丘陵区,部分沙谷冲​​过跨谷地,有大大小小的“水坝”散布在山谷和山脊之间。土地肥沃。地势平坦,地面坡度平缓,约15度。最高峰云雾山海拔1583.6米。是长江中上游与珠江的分水岭。云雾山区海拔高、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终年云雾缭绕,具有独特的气候和生态环境。是云雾贡茶中的“鸟王”。品种的起源。森林覆盖率达48%,物产丰富,生态良好。

四.产业优势

1、茶产业发展

全镇有茶园面积8.2万亩,茶叶加工企业68家,农户茶叶专业户l 合作社(协会)15家,其中规模化加工企业16家,8家茶叶企业已获得“QS”认证。全镇有茶叶种植户3600余户,从事茶叶生产人员12000余人,农户茶叶经纪人400余人。

2012年引进贵州经典公司,公司建设加工厂(包括工艺品车间和机械加工厂)、公司办公楼等设施。 2015年下半年,公司将启动农业特色产业与茶产业一体化的“大观园”项目建设。目前,前期征地工作正在进行中。

2013年,引进南方贡茶公司,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壮大。公司建有茶叶加工厂和茶产品展厅。 2015年4月,公司与国资委签署投资协议市政府在白城村半坡建设“贡茶文化园”。目前,公司要求的土地流转工作已全部完成,林权变更手续正在完善中。

昌祥驿茶叶加工厂。项目开工以来,累计投资2380万元。已建成茶叶加工厂,厂区办公楼和道路硬化正在建设中。

二、蔬菜产业发展

蔬菜种植面积完成1.2万亩,其中:蔬菜集中连片种植基地示范区9个,面积6500亩。培育成立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16个,引进蔬菜种植企业3家。

2012年引进河南开封多彩公司注册成立黔南云雾山现代发展有限公司,目前占地1500亩d已转移,全部安装喷灌设施,种植油菜。建成综合菜市场、冷库(80吨)、农民工板房、办公楼等设施。

2012年,引进安徽龙泉农特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建设170亩蔬菜大棚,发展西红柿、黄瓜等。

2011年,贵州禾旺蔬菜引进种植,在江碧、唐满流转土地350亩,发展蔬菜种植,建设蔬菜产地批发市场、冷库、办公楼等,建设四栋苗圃。基地建有温室1栋,喷灌设施300亩。

2014年引进贵州绿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流转平发村龙安坝120亩土地,开发铁皮石斛nale(中药材)种植。公司将于今年下半年启动二期200亩种植及办公楼建设等工作,目前正在进行前期土地出让工作。

三、其他产业发展

一是烤烟种植面积2640亩;二是仙人掌种植面积2700亩;三是精品水果270亩,其中:猕猴桃、蓝莓120亩。 150英亩;四是发展苗圃480亩,其中:茶苗330亩,绿化苗木150亩;五是常规农业水稻种植2.6万亩,玉米种植5000亩。

2015年5月,县政府与中企食用菌技术研究生产有限公司签署投资协议,在铁厂村投资5000万元,建设500亩食用菌基地三阶段。目前,一期150亩土地出让工作已完成,基地水电工程已完成,基地主干道、生产通路正在有序实施;公司已完成板房10间、场地硬化2000平方米、钢架大棚建设,育苗基地购置菌棒50株。

2015年6月,引进和盛花木城公司,分三期开发东平村苗木种植1500亩。目前,一期工程的前期规划工作正在进行中。

省茶校实训基地项目于2014年3月正式启动,项目启动以来,已投资1150万元,完成了茶博园基地建设、师资基础设施建设。学生宿舍及护坡工程t 公寓。主楼一楼正在进行施工。

水电站开发项目。宝丰水电站开发有限公司计划投资2亿元,开发古丰村田岔河、破厂河水电。项目已投资4250万元,正在进行隧道建设和大坝建设。

4、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2011年以来,连续三期省级农业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小农水”工程、石漠化治理工程已通过。 、实施省级蔬菜产业化扶贫、水价改革项目和土地管理项目,包括建设:机械耕作道路18条、生产道路25.7公里、田间渠道19.2公里、排洪渠道0.75公里、 1,000 交流电喷灌设施安装、蔬菜资源建设 种植大棚270亩,中药材大棚120亩;建成蔬菜生产批发市场1个、蔬菜配送中心1个、冷库2个、蔬菜集中育苗连续大棚4个。通过项目的实施,该镇农业基础设施得到改善。进一步完善,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良好基础。目前正在实施的项目有:江碧、唐满土地治理项目;宝管小铺土地经营项目。

5、历史文化旅游资源

云雾镇历史悠久,民族文化遗产和人文风情浓郁,文物古迹众多,茶园风光秀丽,自然风光秀丽。风景。苗族的民族活动很多c 芦鼓、斗牛、斗鸟、坐花等特色。

“大平太守”

明朝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朝廷设立大平太守。大平朝(土司)在云雾镇宝观村大平处。该村历史可追溯至628年前,主要官员是宋氏世袭。明清时期,贵州分为水东宋氏和水西安氏两大土司。大平府昌官司因其规格和规模,在众多土司中较为典型。保存完好,具有较高的研究开发价值。

贡茶碑

云雾贡茶碑建于清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记载了云雾镇悠久的茶叶种植历史。云雾茶早在公元前就被作为贡品安朝。它始于明朝,但实际上贡茶的列入是有据可查的,这块碑就证明了这一点。此碑除裤腿有轻微损坏外,整体保存完好。县、州、省两次拨款,从灌口村道原址到村前垭口,进行修缮保护。

圣母教堂

圣母教堂位于云雾镇唐满村溪头岩。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根据中法条约签订。根据黄埔条约条款修建,占地698平方米,是贵州省第一座天主教堂,比著名的贵阳北教堂早4年。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罗法宪的农民起义军进攻天主教堂失败,反而毁坏了圣母院西头岩。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清政府“赔偿造价千余金”重修。

寿福寺

寿福阁楼寺院位于云雾镇(今云雾小学),始建于清道光初年,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扩建,重檐悬山,四层楼。飞檐翘角,雕花柱刺穿广场,体现了古朴典雅的当地民族特色。1982年被贵定县人民政府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云雾湖

景色怡人的云雾湖,绿树环绕,周围茶园相得益彰,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蓄水量227万立方米,水域面积​​​​227万立方米,350亩,累计降雨面积​​19平方公里。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湖水分为长江和珠江。有“一湖两河”之说。将手放入湖水中,可以给你一种“触摸云雾湖”的“两江水”的心境。

甲子屯风光

甲子屯位于30平方公里的大草原上。村口8根1米多高的扁石柱格外引人注目。较高的石栏是为村里进士王家军所建。较短的石栅栏是村长王西禄所建。同治仁武年(1862年),王锡禄任贵定侯邦伯五年,后任朗代县县令。死后葬于甲子屯后山百花坡。如今,王西禄墓及墓碑保存完好,碑文清晰易读。

夹子屯草原海拔1400米,面积5000余亩。在这里可以感受“风吹草低洼牛羊”的草原风光。同时在千台茶园观景台还可以看到云雾缭绕。大坝尽收眼底,蔚为壮观。

马潭瀑布

马潭瀑布位于白城村,距云雾镇政府约10公里。瀑布高约50米,宽约30米。瀑布周围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实在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尤其是在夏季,常常吸引一些外地人(包括贵阳人)来这里游览。游客可以天然沐浴、野外烧烤,更吸引人的是可以避暑。但由于目前交通不便,前往景区的交通不便。需要走一条路,这给前往的人带来了一定的不便。云雾镇目前正在引进开发商开发瀑布。让我们一起期待开发完成的那一天吧。

六.民族风情

少数民族的住房、生活习惯、语言、饮食等原生态文化保持着原始风貌。比如,黄豆鸡被列为乡村旅游推荐菜品,苗绣、坐花、斗牛、舞长鼓等在各类节日上广受好评并获奖。语言为布依语;食物有血豆腐、霉豆腐、旋子、腊肉、小锅米酒等菜肴。而且房子还是木瓦房。

云雾苗芦笙长灯舞

长灯舞是云雾海帕苗族最独特的原始民间舞蹈,也是海帕苗族最热闹、最隆重的祭祀活动。一个重要的不是“比赛场地”的一部分。昌鼓鼓舞根据活动内容的不同,有踏场、斗牛、祭祖等不同的表演形式。但无论哪种表演形式,舞蹈风格都以厚重、简洁、深沉、充满自主性为主。苗族芦笙长舞曾受到文化部、广电部表彰。 1993年,云雾镇被省文化厅命名为“苗族芦笙鼓乐之乡”。也是贵定县仅有的民族舞蹈队之一。

云雾布依族山歌

云雾镇布依族是一个善于歌唱的民族。唱歌在他们的社交和工作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歌唱是青年男女交往或谈恋爱的主要媒介,歌唱是婚礼仪式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民族节日、建房、宴客等场合除此之外,唱歌也是必要的助兴之举。布依族民歌有古歌、排歌、猜歌、情歌等。

苗族的《坐花田》

《坐花田》是云雾山区苗族世代相传的习俗。花田分为青年花田和中老年花田。

“坐花园”期间,每天姑娘们都盛装打扮,带着小凳子、糯米糕、绣花针线等来到花园里,围坐在火边。坑里,绣着花,有说有笑。 ,等待小伙子们“花田里玩耍”。从正月初四、初五开始,全国各地的小伙子纷纷涌向花田。无论男青年走进花园的哪个地方,有些女青年都会看到偷偷评论某少男和某少女的合不合适。仔细寻找后,用劝说的语气向年轻女子要领子、头巾或手帕,交给年轻男子作为结识的信物。拿到女孩的信物后,小伙子便借口回家,离开了花田。姑娘们也分别走出花田为他们送行。这时,如果女孩向小伙子索要信物,小伙子就会去另一片花田寻找他喜欢的女孩。索要信物的女孩会回到花田,继续等待自己喜欢的人。当男女双方都对对方产生兴趣,长期交往,并承诺终身后,男方会告知父母,由父母请媒人到女方家说亲。讨论新的关系。如果女方家人同意的话会选择一个吉日举行婚礼。如果你不喜欢,那么几句话之后,女孩想要回她的信物,然后他们就分道扬镳了。

苗族、布依族四月初八

农历四月初八,是云雾苗族、布依族的传统节日。家家户户都要染“黑米”(花米),吃“黑米”。 “米”(花米)。

黑米是苗族、布依族的独特小吃。农历四月初八被布依族称为“牛王节”,又称“开阳门”。四月一过,就开始犁田插秧。相传,在开稻田的那天吃黑米,在耕种水稻的这段时间里,身体会强壮,身体不会有任何疾病。因此,家家户户都要吃香喷喷的黑米。

“6 月 6 日”o布依族

“6月6日”是布依族的传统节日。布依族十分重视这个节日,素有“小过年”之称。每到节日,各村都要杀鸡杀猪,用白纸做成小三角旗,沾上鸡血或猪血,插在农田里。传说如果你这样做,“天马”(蝗虫)就不会来吃你。农作物。节日早上,村里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带领青壮年举行祭盘古、扫村驱“鬼”的传统活动。除参加祭祀的人外,其余男女老少,按照布依族习俗,必须身着民族服装,带上糯米、鸡鸭鱼米酒“躲”在祭祀台上。村外的山坡上。祭祀结束后,首席祭师带领着大家打扫村子赶走“鬼”,而“躲在山里”的人们在村外谈论着过去和现在,青年男女谈论着爱情。

7.发展定位及发展目标 近年来,云雾镇按照县委、县政府“云雾宜农”规划,紧紧围绕“以茶兴旅、促茶兴旅”以茶旅游”。以“茶旅促茶与茶旅结合”为主线,全力推动云雾镇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确定了“生态镇、项目强镇、茶菜富镇、旅游活跃镇、文化镇”。繁荣和谐稳定科学小镇”围绕“建镇”28字工作框架,力争在茶产业、蔬菜产业、特色小镇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两高新区”开放、夏蓉高速公路贯通后,云雾镇已融入贵阳一小时经济圈,缩短了与沿海及周边的距离城市。云雾镇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凸显区域特色,唱响“中国苗岭贡茶之乡”、“中国苗岭”之名。贡茶之乡”通过农业招商、旅游招商和城市发展。 “引导云雾贡茶”、“贵州最美茶乡”三张名片,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悠久的贡茶文化、宗教文化和优美的田园风光,打造云雾镇独特的乡村旅游和特色旅游。n已成为著名的乡村休闲胜地。通过统筹推进、和谐发展,将云雾建设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和谐生态发展创新区,云雾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又好又快。

八、项目建设情况

云雾镇2014-20年,2015年计划建设项目330个,其中同珠路项目78个,建设长度106.86公里,总投资3322.74万元;步行步道项目7个,实施建设3.85公里,共计73.92万元; “三改三治”项目12个,建设709户,共计3545万元;硬化庭院21处,建设50460平方米,共计214.31万元;实施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项目12个,共计305.64万元,实施垃圾处理项目42个完成建设项目785个,总金额187.24万元;污水处理项目11个,共计296.16万元;文化体育活动广场20个,共计250.23万元;便民设施(公厕、体育)项目21个,共计115.31万元;照明设施项目53个,安装路灯2673套,共计1327.23万元;其他项目53个,合计984.83万元,预算总投资10586.58万元,其中申请财政资金9350.4万元,公共投资及其他资金1236.18万元。

2015年,东平村共建设项目35个,总投资932.26万元,其中申请财政资金776.88万元。人们充分利用村里的河流、田园等风光和民族风情,打造现代农业旅游。园林式、民族风情的休闲度假胜地。劳工投资转资本金155.38万元。

9.历史变迁

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干宗员驻平分防洪,在古萨等地设池。驻军控制每个村庄。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开始了大规模的土地改革。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贵定县增设新天营,将县分东、西、南、北、山后五类。云雾属于南方范畴。

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贵定县将原五牌划分为八个区。云雾隶属平福厂坝至定番都匀(今惠水)五个区,附近有多个村庄。它的长度和宽度跨越五到六十英里。有很多村庄。团防务局成立平福昌三元宫内。

民国时期

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各县插花区调整,马鞍山、大宝、小宝、王八冲、胡昌寨、云雾都包括在内。

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三月,重新划分区、镇、乡,云雾仍属第五区。

街道办事处驻地平发镇。下辖:烈士乡、苦竹乡、杨王乡、沙冲乡、九鼎乡、云龙乡、西岳乡、石峡乡、定平乡、莘庄乡、高平乡、水文乡、白城乡、别墅乡、唐十五乡辖浜乡等乡镇,辖平发镇、福山镇(药上场)、太平镇(保官)3个镇,相当于原地界线。伊纳尔区。区、乡、镇三级设立邻居,邻居5户,级邻居25户。

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贵定县由原来的九个区缩减为六个区。区与担保之间设立连带担保,下面设立担保A。云武辖四区:区公所驻伐木场,有2862户、18967人。下设4个联保局,24名保证人,231名甲员。

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下半年,平发镇改为平发乡。

民国32年(公元1943年)4月,撤销平发区公署,平发区更名为平发镇。

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至民国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八月,贵定、龙里、都匀划置地方彼此互名,龙力被分任贵定。江碧、老鸭寨、沙寨、小乐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50年,全县划分为四个区。燕山、云武属二区,​​驻有燕山场。

1952年11月,贵阳专区改为贵定专署,特派员公署驻贵定,县辖六区。

云雾属第五区:区政府驻平城天主教堂。辖龙高、平发、沙冲3个镇。

1958年12月29日,撤销区、镇设立,设立人民公社。云雾公社位于平城坝内。下辖平发、江碧(原名龙高)、铁厂(原名沙冲)、宝观、腰上、姑萨、古萨七个管理区。派哈。

1962年1月,贵定县撤销人民公社和行政区域。区、镇和公社成立。

伐木场驻扎在云武区。辖江碧场江碧公社;姚上田姚上公社;石头园古萨公社;庙园排哈公社;铁场铁场公社;田坝寨宝官公社;中坝阳王公社;小浦公社驻地大院;云雾公社与区驻地相同。

1984年,撤销公社、大队、生产队名称,全部改为乡、村、村民组,云雾公社改为平发镇。

1991年撤区并乡,云武区划分为平发镇、铁厂乡、宝官乡、药上乡。

1999年,平发镇更名为云雾镇。

3月4日,2014年,贵州省实施区划调整。云雾镇、铁场乡、宝观乡、药上乡合并为云舞镇,设立铁场乡、宝观乡、药上乡。以社区为中心,服务社会。

5.贵定县风景区

都匀市风景区文峰公园是贵州第一个开放式公园。始建于1999年,由85亩原有农田改建而成。逐渐成为都匀人喜爱的景点。休闲中心。公园内有文峰塔,文峰公园由此得名。据塔下石碑记载,此塔建于明万历年间。原为一座五层木塔。随着时间的推移,木塔倒塌了。公元1839年,甘肃巡抚陶廷杰(都匀人)捐银千两,在原基上建塔。后来,都匀太守陈锡樵、中海门等人县令募集白银两千两,在原塔基上建了一座石塔,改名文峰塔。塔扩建至七层,设有石塔台,底部直径9.5米,塔高33米。是贵州唯一收录在《中国古塔》画册中的石塔。百子桥 都匀百子桥,因当地唐氏筹建,又称唐家桥,建于当时城北的剑江上。桥长140米,宽8米,高11.5米。其结构为七孔石拱桥,历史悠久,曾多次扩建、装饰,成为都匀桥的典范。因此,都匀有句当地民谣“都匀大桥头”,就是指的这座百子桥。当地方言朗朗上口,但也可能成为一个笑话,让不熟悉当地语言的游客感到尴尬。当地方言。可见,百子桥已深深融入都匀人的生活。古代: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唐文升捐资在城北鉴江上修建了一座桥。历时五年建成,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竣工,名百子。桥。由于他修桥的善行,当地知县孙廷祥为他题写了“功劳洛阳一半”的匾额。唐文胜后裔在桥上建了一座亭子,取名“蜀翠亭”。当时著名历史学家、贵州正式拜为院士的洪亮吉登亭,看到河岸美景,顿生诗意,写下了《登剑江高耸青亭望山》诗句。在西北”。 “蜀翠阁”毁于咸丰五年(1855年))由于战争。三十年后,光绪十一年(1885年),唐氏后裔唐泽方修复了桥亭。当时,都匀太守罗凤仪赞扬了唐家的这种善行,也效仿前人,题写了“钻虚宗公”匾额作为礼物。鹤庆后期,尖江经常遭受水灾,桥基受损。原造桥人唐文胜及其六世孙唐书恒与家族共同修缮百子桥,至今该桥仍能保存。关于洪良吉的《登涧江,绿阁看西北山》——登涧江,绿阁看西北山。河边有苍鹭、白鹭飞翔,碧绿的天空总是沁人心脾的客人的衣裳。突然,我惊讶地看到一个人影站在那里从悬崖上冲出来,像山扇一样惊呼。回到潭溪,前往绿园园。角落里的露台上正值日落。我侧耳倾听,听见天上有声音,云进山,云出山。近代:1944年底,日军入侵黔南,当时的守军炸毁桥梁逃走。桥曾被毁,后又被修复。当代:解放后,仍作为公路桥使用,桥两侧增设人行道、铁护栏等设施。直到20世纪80年代,附近才修建了另一座斜桥,取代了它作为公路桥。随后有关部门在桥上修建了中国古典风格的桥顶,并在两端修建了六角形尖顶桥亭,取代了过去的“高大绿亭”。也可称为新的“巍峨绿馆”。殿堂两侧放置石狮。岭。至此,百子桥的社会功能发生了变化——成为都匀民俗文化的重要交流点之一。 1983年被都匀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9年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石板街 都匀市古建筑群风景区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即约1368年至1398年。街道长约300米,由11000块光滑青石铺成。街道两端各有石狮子一对,南北街口建有门楼和牌楼。石板街以外延伸的两侧街道也进行了古典风格的扩建,现在已经扩展到小吃街和步行街的对面。整条主街共有88家商店,其中有一家恰到好处的红色基调,风格简洁大方。石板街北侧的坡顶是原来的古城门。石板街是明清时期从外地通往广西的唯一驿道。公元1638年,徐霞客也曾到访都匀,并通过这条街进城。 20世纪90年代初,石板街经有关部门修缮重建,成为独特的古建筑群。 2008年9月,石板街风格建筑群由七街口扩建至云中大厦。市郊风景区斗蓬山风景区是石板街建筑群的延伸,是我国距离城市最近的原始森林区。位于都匀市西北部,距市区22公里,与贵定县、麻江县接壤,地处苗岭山脉中段,总面积61.8平方公里。斗主峰蓬山海拔1961米。山上有峰、峡谷、洞、溪、瀑布等景观。原始森林覆盖率近90%。其中,海拔1800米的高山台地上有原始古森林。占地近百公顷,树根全部生长在岩石缝隙中。随处可见树抱石、石抱树、树搭桥的奇特景观。斗蓬山国家保护植物有鹅掌楸、红豆杉、马尾树、鲟鱼、香树、高山杜鹃、兰花、龙胆等。

6。贵定县旅游局

贵州省都匀市是一个县级市,隶属于黔南州。贵州省黔南州是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级别相当于地级市,所以没有地级市——都匀市直辖的地级市。

都匀属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简称“郓”。位于贵州省南部东部,东经107°7′至107°46′之间,北纬25°51′至26°26′之间。东与丹寨县、三都县接壤,南与独山县、平塘县接壤,西与贵定县接壤,北与麻江县接壤。是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黔中经济区五个主要城市中心之一。

都匀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总面积2274平方公里(含都匀经济开发区),户籍总人口49.31万人(2016年底),辖5个办事处、4个镇、1个阁巷有斗蓬山、纳沙洲绿地公园、四方潭、桂栏山。先后荣获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广播电视先进城市、全国体育先进城市、全国文化先进城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等荣誉。标题。

都匀是全球绿色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大名茶“都匀毛尖”的故乡,素有“高原桥城”之称。

进入新世纪,西部大开发全面启动,南桂昆经济区开工建设,西南南海通道全面贯通,给都匀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都匀市将继续坚持“资本置换、资源整合、以人为本、优化环境”的工作方针,紧紧抓住都匀发展的六大关键点,即大城镇建设、大发展、大发展、大发展。大商贸、大工业、大农业、大旅游、大文化,力争到2020年将都匀建设成为贵州省十大经济城市之一。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把都匀建设成为人口100万、建成区面积100平方公里的“双百”城市。黔南州还将围绕都匀打造“泛都匀”经济圈,以“大都匀”为龙头,以福泉、瓮安煤电磷、煤电铝一体化、贵定长明、独山现代物流为支撑、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依托都匀中心城区辐射,贵定、惠水、长顺、龙里等北部地区以服务业、空港产业、民族医药产业为支撑,千方百计融入努力打造贵阳发展环贵阳经济带。三都、荔波、罗甸、平塘南部地区以民族文化、喀斯特生态旅游、临港经济、天文科普旅游为支撑,充分利用世界自然遗产地、“三日奇观”等独特资源努力建设生态型国家文化旅游经济区。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形成了以三都、荔波、罗甸、平塘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区和贵定、惠水、长顺、龙里环贵阳经济带为核心的“泛都匀”经济圈。北部和南部。两翼,实现核心关键点突破、南北翼齐飞的“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新格局。

7.导览旅游

参观指南:

云雾山是白云区最受欢迎的地方,山峰的特点是坡陡、谷深、山势起伏。山峰和喀斯特发育。地貌多为山地峡谷、漏斗、溶洞、洼地、峰林、溶泉等,山区生态环境良好,有云雾山农业综合开发区。生态探险旅游和发展观光农业旅游的条件较好。

山上有古茶区,产云雾茶和著名的鼎玉湖茶。当时是贡茶,产量少,不易获得。目前生产厂家为贵定县云雾山中心茶场。主要产区为杨王乡上坝、竹林、长寿、排山、灌口等十几个山村,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山上长满了奇葩,迎着朝阳,沐浴着晚霞。

8.引导风景区

1.洛北河漂流风景区,被誉为““黔中第一漂流”,气势磅礴,水流迂回,两侧悬崖峭壁,中间巨礁突兀,让漂流者又惊又喜,仿佛置身其中。一场梦,他们正步入仙境。

2.羊宝山建筑群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规模宏大,闻名中外,被誉为西南四大佛教胜地之一。

3.县城一条仿明建筑街是贵定县朝圣旅游的又一亮点。此外,还有牟竹洞、盘江银寨布依风情旅游区、县内最大的人工湖云雾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