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舒城县旅游局

皖北三大古镇:隋唐运河古镇、遂溪古镇、临涣古镇。

其中:临涣古镇,又名茶古镇。与前两个古镇悠久的历史文明相比,这座曾经被誉为皖北三大名镇之一的古镇,更多了几分市井气息和人文烟火。古镇因临洹河而建而得名。是一座有着近三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镇。被誉为“安徽省特色山水旅游小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舒城县旅游局女副局长

舒城恒大旅游城将于7月开业

3.舒城县旅游局电话

三十铺机场是民用机场,积极推广航空旅游铁路、公路、水运工程建设,构建立体高效的对外交通体系。航空远期规划目标:构建“1+1+4”支线机场布局,即支线枢纽机场:新桥机场,民航4C机场:金寨支线机场,通用机场:晋安、霍邱、霍山、舒城有4个通用机场。

4.舒城县旅游局副局长

万佛湖风景区位于安徽省中部舒城县。是中国首批、安徽省首家“国家AAAAA级旅游区”、中国首批“国家水利风景区”。荣获“全国部门绿化绿化400强”、安徽省“九五”旅游接待光荣称号。贡献奖。

5.舒城县旅游局对事业单位待遇

六安市舒城地理概况西高东低。这是一片山地、丘陵、圩地,集山区、库区、老区、贫困区于一体的土地。县。西南是大别山余脉,山高林密。最高点万佛峰海拔1539米。东、北为巢湖西岸杭埠河水系冲积平原,最低点海拔6米。山区面积约占全县的52%,丘陵面积约占全县的20%,耕地面积约占全县的28%。全县总面积2092平方公里,人口102万人(2010年底),总户数约30.8万户。目前辖21个镇、2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城市永久人口22万(2010年),距合肥市48公里,距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36公里。

6.舒城县旅游局工作人员名单

舒城恒大文旅城于2009年7月14日开业,共六期。

7.舒城县旅游局项目资金

编号舒城县,隶属于安徽省六安市,位于安徽省中部、长三角腹地、巢湖之滨、江淮之间、郊区合肥的。是合肥、六安、安庆的交汇处。位于东经116°26'-117°15'、北纬31°01'-31°34'之间。东西长86公里,南北宽49.5公里,总面积2100平方公里。 [34][1]截至2020年11月1日20时0时,舒城县常住人口为697250人[31]。

舒城是o是中国龙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全国十三处梁祝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古代有西汉源氏侯刘歆、教育家文翁、三国吴军统帅周瑜、宋代大画家李公麟、明代刑部尚书郑实、吏部尚书秦敏曰。近代,有一位被周总理称赞为共产党早期情报战线的“三杰”。其中一位是国家政治经济学领军人物胡地、尹涛等。

8。舒城县旅游局局长

舒城历史悠久。这里是春秋时期的群蜀古国、寒龙蜀山谷。地处皖中腹地,交通便利,物产丰富。 《舒城县志》曰:“淮南两翼,为皖北咽喉,左有平地,右有险阻。”它是宋代大画家李公麟的幽居地,汉代教育家文翁的故里,周瑜三国起兵之地。因此,舒城名胜古迹众多。山水田园之美历来为文人墨客所赞叹。有“龙树八景”之说。 1、三眼雨泽祁门岩位于舒城县城西南20公里处的祁门山麓(今属新街村)。是我国著名的水利工程。始建于汉代根节侯刘歆,后又建武阳堰、东堰,称七门三堰。东汉扬州刺史刘复与同僚刘贤明代太守多次改良,扩大灌溉面积,造福子孙万代。为纪念刘欣、刘福、刘宪,在堰口建有“三刘祠”,刻石碑、树碑记三人的功绩。祁门岩的特点是充分利用天然山丘、山脊、池塘、沟渠,形成重力灌溉网络。这里依山傍水,山水相映,风景宜人,还有万亩板栗林,盛产著名的“大红袍”板栗。 “三眼雨泽”被誉为龙树八景之一。如今,棋门岩已被纳入杭陂干渠配套工程,成为陂市杭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2、龙眠玉秀 “龙眠玉秀”是龙树八景之二。 “山中沉睡的龙在哪里?从前,龙睡了,但现在他们不睡了。闻龙已随云物而去。 “一田不宜下雨。”这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描写龙眠山的诗句。龙眠山古称龙树山,位于县城西南40公里处,因山形酷似蛟龙而得名。山势蜿蜒起伏,岩石幽深,中间悬崖峭壁,山上有二龙井、青步潭、玉峡等景点,山影中有龙眠村,雄伟秀丽,与龙眠山遥遥相对的是华岩山,又名东龙眠山,两山其实一脉相承。华岩山还有老虎石、鸡冠石、棋盘石、仙人床等著名景点,都是根据山上岩石的形状来命名的。李公霖大师宋朝时,他喜爱龙眠山的美景,并在此养老。他被称为龙眠居士。自绘《龙眠别墅图》,有苏轼跋文。 3、眉山小岩 龙树八景之三“眉山小岩”,指的是舒城县城西南30公里处的眉山。梅山位于杭埠河上游北岸,南岸是梅河古镇。当杭埠河这段发生山洪时,河水汹涌澎湃,直流入巢湖。但平时她却平静如镜,像个安静的女孩。天气好的时候,江面上笼罩着轻纱般的晨雾,眉山山顶也烟雾缭绕。出现在你面前的,是一幅写意山水画。相传汉代南昌人韦美孚(又名子珍)退隐。辞官归隐此山修仙成仙。山上原有的梅仙洞和梅仙寺已不复存在。抗日战争时期,梅河镇是舒城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心。在此成立县动员委员会,领导抗日救亡团体在全县开展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县行动委员会创办的《舒城战报》在眉山成立。 1958年龙河口水库建成后,梅河镇被拆除。又建龙河口镇。眉山三面环水,给人一种仙境、美丽海岛的感觉。站在梅山上,可以欣赏湖上渔帆的美景和西南青山的美景。真是湖光山色相得益彰的旅游胜地呃。 4.飞霞晚照 现在舒城县境内矗立着一座古塔。远古时期,松柏参天,寺庙林立,荒凉幽静。寺旁有飞霞阁,可供观景。每当夕阳西下,晚霞飞扬,伴着寺院里悠远的钟声,真是“夕阳归天,残云散断虹”。这就是龙树八景的“飞云晚照”。宋代画家李公霖回到舒城隐居后,在此修建了“还乡楼”,旁边建有放生池和清心亭。苏轼赋诗曰:“乐天早退今安,莫洁闲久已,无古之事,五亩池植竹,花十亩”。看了忘川的照片好几年了,最近听说陶陵打开三经,答应杨雄借用一块地方。晚年与你共事,如云雁鸭散湖面。”这首诗描写了这里的景色,也表达了李公霖退休后的闲适心情。如今,古建筑遗迹已不复存在,但飞霞公园内的放生池、清心阁还在,公园内建有李公林陈列馆,清心阁、放生池周围植有松柏,环境优美。美丽宜人,每逢节假日,公园里游人如织,飞霞公园已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5、木马古城“木马古城”指的是周瑜时期,著名的木马古城。东吴三国将领,随孙策攻打董卓,在蜀西南9公里处筑土城居住成县。城墙至今仍存,四门可见。后人称周玉成。城内原有古刹净梵寺。城南有杭港,北有柳林、竹园。古称“木马镇”。再往北2公里有三座土丘,名连三墩。相传此地是周瑜练兵、放牧战马的地方。明代诗人有一首怀念周瑜城的诗:“入城见古庙,慷慨祭祀周公。两汉诸王尚各有事,三分定”。争霸成功,兵塞被雪夷,花压美人宫,欲问孙武,江南梦空。” 6、桃溪春波“花开如W”乌陵源,二月溪水泛青痕。晴天彩红雨落,暖风劲浪卷。”这是前人吟诵的“桃溪春浪”诗句,这是龙树八景中的第六景。桃溪镇位于舒城县城以北11公里处,丰乐河北岸,过去是舒城的粮食集散地,大米通过水路直接运往我国四大米市之一的芜湖,经巢湖。五四运动后,桃溪县二中成为我县传播新文化的中心。他曾办过进步刊物《桃溪郎》。桃溪是一座风景秀丽的古镇。香茶寺和南岳庙是两座著名的古刹,有“香茶腾云”、“南岳晚钟”等景色。河边种有桃树、柳树。暮春时节,扬帆起航光影熠熠,落花缤纷。桃花盛开时节,这里还盛产新鲜美味的鳊鱼,深受游客好评。 7、古金鸡墩 古时,金鸡墩位于县城以西2公里的舒城。是龙树八景中的第七名。码头是一个土丘,南边有一条小河。河水涌入码头脚下的深潭。池水清澈见底,名金鸡潭。明代吏部侍郎秦敏岳筑“金鸡” 据民间传说,古时此码头上栖息着一只金鸡。人们非常喜爱金鸡,尊它为神。有一天,金鸡突然展开翅膀飞走了,再也没有回来。老百姓十分着急,集资在县里建了一只公鸡。鸡楼里,金鸡被召回再次,每天用歌声迎接黎明,唤醒人们投入新一天的工作。古人咏金鸡诗有:“归来客惊睡思乡梦,惊醒渔溪放渔舟。”句。1975年,这里发现了一组古墓葬,出土了许多具有蜀地方特色的青铜器——西鼎、宣鼎等件,造型优美,图案流畅,是研究蜀城历史的珍贵资料。 8、鹿栖青澜 鹿栖山位于鹿栖山南15公里处舒城县,山上松柏茂盛,原为南岳兴寺,寺前有试心台、洗剑池等地方,听说有一位和尚曾来此。古时见梅花鹿穿山而过,故名鹿栖山。苏里安特。每当天朗气清时,水汽升腾,山雾缭绕,如轻烟笼罩山峰。南岳兴寺如一座琼塔若隐若现。玉玉被称为“露琪清澜”。 1938年6月11日,国民党第27集团军某部队在南岗地区与日寇作战。国民党军队溃散,枪械弹药被遗弃在鹿栖山周围。当地群众征集长枪370支、手持机枪20挺,成立东沙埂游击队,依托鹿栖山抗击日寇,保卫家乡。解放战争时期,游击队经常袭击国民党统治区和鹿栖山周边地区。乡政府和返乡部队全副武装。南岳兴寺毁于战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