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是唐代精美的雕塑之一。那么,乐山大佛好玩吗?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乐山大佛好玩吗?古人云:“天下山水最佳观在蜀,蜀之胜曰嘉州,周之胜曰凌云”。乐山大佛风景区位于乐山市郊区,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交汇处,与乐山市隔江相望。景区依山傍水,由凌云山、麻雀墓、乌尤山、大卧佛等组成,汇聚了乐山山水、人文景观的精华。属于峨眉山国家风景区,是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 。

凌云山濒临岷江,山上有凌云寺,始建于唐代。阿吉安山上开凿的佛像,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佛像。大佛是在闽江东岸凌云山七銮峰临江悬崖上凿刻而成。当时称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为古代弥勒佛坐像。乐山大佛是唐代莫岩造像的艺术杰作之一。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石质弥勒佛坐像。大佛端坐,双手叉膝,造型庄严,排水设施隐蔽,设计巧妙。该佛像出土于唐玄宗开国初年(公元713年)。它是海通禅师为减少水力普度众生而发起的。他招募了人力物力来建造这座雕像。海通禅师圆寂后,始建。被迫停下来。多年后,由剑南、西川刺史章仇兼琼、韦皋继续。直到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才竣工,历时90年。被现代诗人赞誉为“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

乐山大佛的头与山平齐,脚踩江水,双手搭在膝盖上。佛陀身躯匀称,神态庄严。它凿在山上,坐落在河边。大佛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髻数1051个,耳朵长6.7米,鼻眉长5.6米,口眼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手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长28米,脚背宽9米。足背可坐百余人。在命令行上大佛左右两侧沿河还各有两尊高16米多的护法石雕。它们与佛陀一起构成一佛二天王的图案。与天王并存的还有数百个佛龛和数千个石雕,似乎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佛教石刻艺术群。大佛左侧,沿着“洞天”,就是近代开凿的凌云栈道的起点,全长近500米。右侧是九曲栈道,是唐代发掘大佛时留下的建筑和拜佛通道。佛像雕成后,上盖一座七层楼阁(一说九层、十三层),当时称“大佛阁”、“大相阁”;宋代称“凌云阁”、“天宁阁”;其名曰“宝红阁”元代的“佛阁”,明代的“佛阁”,清代的“佛阁”,最终都被毁掉了……至今,山崖上仍可见到许多破洞、飞檐的痕迹。大佛的两侧,经专家证实,这些是历代修建或修葺楼阁时放置梁、柱、檐的地方,如今,梁、柱、檐早已消失,但雄伟的大佛已不复存在。依然矗立着。

大佛两侧的岩石都是红砂岩,乐山的红砂岩是一种疏松易风化的岩石,比花岗岩更软,是适合雕塑的好材料但佛像雕刻完成后,很容易受到侵蚀和风化,乐山大佛就是在这种岩石上雕刻的,在近1300年的漫长岁月中,乐山大佛不可避免地遭受了各种损坏,无论是天然的还是人造的。历代均有修葺。明清以来的数百年里,大佛遭受自然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导致佛身千疮百孔,面目全非。 1962年,在经济极度困难的情况下,政府拨出专项资金,对佛像进行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维修。 1982年2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0年前后,政府拨款对大佛进行了全面的“体检”,同时增添了一些配套设施和服务设施。 1996年12月,峨眉山-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专家桑塞尔·席尔瓦博士在现场考察时称赞“乐山大佛可与狮身人面像、尼罗河王谷等世界其他石刻相媲美”。

近年来,又发现了由乌尤山、凌云山、桂城山组成的乐山大睡佛景观。隔江望去,犹如一尊巨大的佛仰卧在三江之上。卧佛直线长1300米。多米.巨型卧佛的发现,更增添了大佛景区的魅力。

大佛风景区还包括青衣岛——无忧寺、佛教雕塑艺术荟萃——东方佛都、宋元古战场——三龟九鼎城、中国最早的佛像之一——大佛结跏趺坐。此外,这里还有著名的历史文化景观和风景名胜区:和秦;汉代尔雅台、玛浩雅墓;海石洞、灵宝塔、凌云古寺、唐代九曲栈道;宋代东坡塔;冯东;明代竹衣洞;当代莫若堂、碑林、龙丘虎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