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圆明园旅游地图

圆明园是清代的一座大型皇家园林。由圆明园及其附属园林长春园、蕲春园(后改称万春园)组成,俗称“圆明园三园”。圆明园占地3.5平方公里,规模宏伟。它有150多个场景,融合了各种园林风格。素有“万园园林”之称,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

2。圆明园旅游景点

首先从南门(地铁站所在)进入圆明园,沿路直走,先参观十二生肖、福海、西阳楼遗址;然后,沿着福海岸步道向西,参观圆明园西侧的众多自然景观,包括山丘、湖泊、各种树木和植物等。最后从藻园大门退出o在西侧。因此,圆明园的风景区主要包括东部的人文景观和西部的自然风光。

3.圆明园旅游路线图

蕲春园新宫门→谏碧亭→石断桥→天心水面→寒秋阁三孔桥→仙女台→奇特洞→屈原风情荷花→蓬岛瑶台→平湖秋月→ →方湖景区→西阳楼遗址(万花阵迷宫、大水法、观水法)→仙法山→圆明园全景沙盘→汉景殿遗址→蕲春园,游览结束。

4.高清版圆明园旅游地图

北四环与北五环之间,靠近北五环。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郊海淀,紧邻颐和园。

圆明园遗址公园位于自治区中东部。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西北20公里。其东南角是清华大学西门。

圆明园遗址公园是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始建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由圆明园、长春园、蕲春园三个园林组成。占地350公顷,建筑面积近16万平方米,是清代皇帝150多年来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行宫。

圆明园曾以其宏大的地理规模、卓越的建筑技艺、精美的建筑景观、丰富的文化藏品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它被称为“所有园艺艺术的典范”和“花园中的花园”。 1860年10月,被英法联军洗劫并烧毁。

5.圆明园游览地图

受访者为某高校在北京读书的学生。五一期间,他参观圆明园,完成近代史作业。这次参观最大的感受就是很大。圆明园真的很大。我在里面逛了四五次,几个小时下来,我已经累极了。出去才发现还有一半的景点没有去过。

圆明园原来的地方是几个摊位,都是老北京的一些传统工艺品。我记不清具体是哪些了。我现在唯一记得的就是吹糖机。如果您有兴趣,这应该值得一看。这些老工匠真是心灵手巧,实力也非常强大。

如果说有什么不能错过的话,那就应该是大水法(西洋楼遗址,门票图上写的是西洋楼遗址,看来……)现在的大水法已是真正的废墟,残存断墙、断石柱。英石在这里,你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无情,感受到中华民族所遭受的屈辱、痛苦和损失。

然后,还有圆明园全景模型,也值得一看。模型相当精致,配上七彩灯光,非常生动。但我认为这个模型最令人震惊的是它的规模。我乍一看无法给出大概的建筑面积。这是我们参观的最后一个景点。也是在这里,我们对比了全景模型上的路线和地标建筑,发现我们走过的地方很少。我们也感觉圆明园就像一座万园花园。这个称号绝对是当之无愧的。 (受访者有乱删照片的习惯……所以这里没有照片)

圆明园的每一处都很美。我去的时候还是春天,花园里生机勃勃。春天正是百花盛开的时候。 G处处翠绿,古树参天,野花绚丽。它非常美丽。

这也是柳絮飞扬的季节。其实北京春天的柳絮就是一场灾难……

仅此而已。被访者文笔不好,写作逻辑性较差。不是很清楚。不过我很认真地回答这个问题,希望能帮到你解开我有些混乱的话。

最后,祝您访问愉快。

6.圆明园景点地图

圆明园是中国清朝的皇家园林,位于北京西郊颐和园东侧。圆明园原是康熙1709年赐给雍正的别墅,雍正即位后,于1725年修建园林,乾隆又对其进行了大力扩建。它建在一片布满湖泊的平原上,面积320公顷,其中35%是水。除了正大光明圆明园前面中轴线上的大殿和后面的九洲楼、青岩楼,呈宫殿状,其他数百座大大小小的建筑,都是分布在湖滨岛屿上的园林建筑,其中以后湖、福海最为多。稠密。第三花园于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现残墙仅存西楼。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郊海淀,紧邻颐和园。始建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由圆明园、长春园、蕲春园组成。有园林100多个,建筑面积16万多平方米。由清朝皇帝创建,经营了150多年的大型皇家行宫。

清朝倾尽全国资源,聚集无数能工巧匠,填平湖光山色,种植奇葩花草树木,聚集了40个国内外风景名胜,建造了145座大型建筑,其中蕴藏着无数的艺术珍品和书籍文物。这些建筑中,长春园除了中式庭院外,还有海燕殿、圆瀛殿等西式建筑,素有“万园园林”之称。

北洋政府的政要,包括一些负责保护圆明园遗址的人,都是靠电力从圆明园运来石雕、太湖石等来修缮房屋。侵略者不仅偷走了珍贵的历史文物,还无情地将其化为灰烬。占地350公顷(5200余亩),其中水面面积约140公顷(2100余亩),圆明园土地上的建筑面积比圆明园大1万平方米。紫禁城。水域面积相当于夏季r宫殿,总面积相当于8.5个故宫!

7.圆明园地图全景图

本数据来源于地图,最终结果以最新地图数据为准。

公交线路:872路→地铁昌平线→664路,总行程约40.8公里

1.从十三陵步行约230米至大公门站

p>

2。乘坐872路经1站到达昌平箭头村站(也可乘坐879路、878路)

3。步行约1.2公里到达十三陵风景区站

4.乘坐地铁昌平线,经过10站到达西二旗站

5。步行约170米至西二旗地铁站

6.乘坐664路,经过9站,到达圆明园南门站

8。圆明园旅游简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圆明园的保护圆明园遗址,先后列入公园用地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征用公园内旱地,进行大规模植树绿化。十年动乱中,遗址虽遭受了一些破坏,但终究保存了下来:圆明园的整个水系、山形和万园园的园林格局依然存在,近一半的建筑都保存完好。这片土地已成为绿化带。数十万棵树已长成森林,大部分建筑地基仍可找到。至今仍可见数十座假山、叠石。西洋楼遗址中残存的石刻遗迹颇为引人注目。

圆明园风光

1976年圆明园管理处正式成立后,遗址保护和园林绿化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道路和花园设施从无到有,逐年完善。前往花园吊唁的游客大幅增加。圆明园园林历史陈列馆自1979年11月起举办,其中十分之一是中小学生。

1983年,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明确将圆明园规划为遗产公园。同年,北京市政府拨专款修复长春园东区,南北两侧有虎皮石墙2300米。在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圆明园学会等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1984年9月,圆明园管理处与海淀乡农民实现团结,采取民间援助的形式并依托各方面的力量社会各界共同开发建设遗产公园。这将为遗址的保护和修复迈出决定性的一步。第一期工程是福海改造。 1984年12月1日破土动工,历时七个月蓄水放船。 1985年,孟冬继续整修蕲春园山形水系,次年初夏竣工。两期工程主要内容是挖湖填山,修建道路、桥梁、涵洞和园林服务设施,清理古建筑地基,进行绿化美化。两年来,移运土方40万立方米,10公顷山地水系基本恢复原貌,其中水面55公顷。福海中心蓬岛瑶台东岛的“瀛海仙山”亭及西岛庭院,蕲春园新宫门、西楼欧式迷宫(万花阵)均已恢复原址。经过两年的改造完善,遗址公园已初具规模。 1988年6月29日,正式对外开放售票。公园游客量已突破1000万人次。

圆明园长春园

经过几年的转型,国家与园内农民共同建园,具备了充分发展长春园的条件遗产公园已逐渐成熟。按照基本建设总体规划的要求,为加快遗产公园建设,于1990年和1993年分两批正式办理了遗产公园全部土地面积的征用手续,园区内原本靠土地谋生的农民,都转变为对非农业人口。并安排他们的劳动力从事园林建设。这为圆明三园范围内遗址公园的全面建设和文物保护创造了新的条件。为恢复而奋斗。

2002年12月13日,北京圆明园正觉寺修缮工程正式招标。正觉寺曾是清朝皇室成员的皇家佛教寺庙。由于位于蕲春园围墙外,它成为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后唯一幸存的古建筑。此次整修范围包括山门、文殊阁、东西五佛殿、东西配殿、西角房等。整修面积共990平方米,将于2003年10月1日前竣工。< /p>

2021年1月,圆明园管理层国家文物局启动“修复1860”第三期文物修复工作。首次修复出土的5件带有西式花纹的琉璃构件,“再现”西式建筑鼎盛时期的绚丽多彩风格。景观。

9.圆明园完整旅游地图

一百五十五年前,英法联军烧毁了圆明园,造成了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场惊天浩劫。圆明园这个一代名园的历史,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一场无尽的悲剧,对于世界文明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郊海淀区,紧邻颐和园。始建于康熙四十六年,即公元1709年,由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三个园林组成,即蕲春园。有超过100个园林风光,建筑面积16万多平方米。密宫是清朝皇室聘用无数能工巧匠,历时150多年经营的一座规模宏大的皇家行宫。圆明园曾以其宏大的地理规模、卓越的建筑技艺、精美的建筑景观、丰富的文化藏品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万园”。

这座“万园园林”继承了中国几千年优秀的造园传统,既有宫殿建筑的雍容华贵,又有江南水乡园林的委婉多变。同时,还吸收了欧洲园林建筑形式,将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融为一体,使人在整体布局上感到和谐、完美,真可谓“虽狂”,人为,仿佛天造地设”。

12月1日,圆明园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马头铜像结束160年的流浪归来来到圆明园,成为第一批从海外归来的文物。。

今天我们就来回顾一下圆明园的历史,看看这座人类历史上最美的园林的前世今生

一、名字由来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部。原为一处水密草木茂盛的风景区,清朝康熙皇帝多次南巡,非常喜欢江南风光,于是在此修建了一座江南风格的园林宫殿——长春园。同时,他还将附近的一些中小型花园赐给了王公贵族。

1707年,康熙将最美的花园赐给了四世。太子胤禛(后来的雍正皇帝)赐名“圆明园”。为何如此命名?有两种说法。一出自《中庸》中的一句话:“圆而有灵,君子中时;明而通达,则他人之智。”意味着个人品德完美,政绩辉煌。二是因为雍正笃信佛教,被封为圆明居士。该园为圆明朝赐予俗人,故称圆明园。

2.不是一园而是三园

圆明园不是一朝建成的。始建于康熙末年,雍正继位后修建。第一次大规模扩张。乾隆年间进行了第二次扩建。在圆明园的基础上,增建了长春园和蕲春园两个园林。

所以后来的结果是圆明园是指早期的圆明园、长春园、蕲春园等三座圆明园。这是一个很大的概念。

3.公园规模

这三个公园规模较大,呈倒Z字形布局。有大大小小的花园150多个,面积约350万平方米,周长10多公里。

4.水景主题

圆明园以水为主题,水面占整个园林面积的一半以上。其水主要来自玉泉山,流经颐和园内的昆明湖、万泉河,从西北流入圆明园内的紫碧山房,然后遍布整个公园内。

为什么水源放在西北角?对此,有一些话要说。中国神话中,世界之水源于昆仑山坦斯在西北。圆明园的水源设计就是根据这个传说而设计的。

5.圆明园四十景

三大公园中,最中心的就是圆明园。大致分为五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宫殿区,指的是宫殿的布局。第二个是九州区,是沿湖而建的九个岛屿。三是西北区,是九州西北部的一组小园林。第四个是福海,这是一个以杭州西湖为设计灵感的湖泊。第五是北部地区,有点像扬州的瘦西湖。主要展示水乡风光和民居田野风光。

圆明园内有四十处著名景观,被称为“圆明园四十景”。他们的名字充满了古典文化和诗意。

你是怎么上来的用这些名字?灵感来源大致有四大:

一是政治愿景,如《正义光明》、《九州青烟》等。

二是中国神话传说,如“房湖胜景”、“蓬岛瑶台”等。

三是诗画意境,如《月开云》、《平湖秋月》、《春亭杏花》等。

第四是中国各地的风景名胜区,特别是江南的名园风景区,如曲院风荷、西风美景、四邑书店、坐拥等。岩石。

6.第一园西式建筑

第二园长春园位于圆明园正东,占地70公顷,约占圆明园的三分之一。圆明园。这里是乾隆皇帝退位后的下榻之处d.因此主要用于宴会、游览,没有议事政治的设施。

长春园最大的特色是由传教士郎世宁等人设计的著名的欧式西式建筑。

这是中国皇家宫殿中首次大规模仿西洋建筑和园林。

最后一个公园蕲春园,占地54.3公顷,是三个花园中最小的一个。道光时期以后,主要作为太后及妃嫔的住所。同治年间,清政府曾想大规模重建长春园,并改名为万春园,但最终因缺钱而放弃。

除上述三大园林外,还有一些附属的小型园林,如承怀园、蜀春园、鸣鹤园、朗润园、惜春园、锦春园等。< /p>

7.最美园林,万园之园

圆明三园可以说是古代造园技艺的集大成者,是中外皇家园林之冠。古代和现代。

其美震惊世人,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万园之园”。

由于清朝皇帝每年夏天都要来这里避暑,所以又称“颐和园”。法国大作家雨果说:“希腊有帕台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东方有颐和园。这是令人叹为观止、无与伦比的杰作。”

8 。百年国耻:火烧圆明园

1856年,英法联军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四年后,即1860年10月,他们进入北京并占领圆明园。

因为清政府杀害了一些英国人质,英法联军以报复为名,于10月7日下令大规模抢劫和破坏圆明园。

接下来的48小时内,圆明园内发生了一场有组织、疯狂的抢劫事件。无数的花瓶、绘画、丝绸、宝石、珍珠、水晶、瓷器和雕塑被移走或毁坏。据英国记载:“这是一场令人瞠目结舌、迷幻的狂欢节,就像吸食大麻者的幻觉一样。”

在抢劫过程中,人性的丑陋暴露无遗。更雪上加霜的是,英法士兵为了抢夺财宝,经常互相殴打,甚至打斗。两天之内,精致华丽的圆明园遭到了一次又一次的蹂躏,被毁得面目全非。

10月18日,英军司令詹姆斯·布鲁斯下令焚烧圆明园,以惊动齐国。NG政府。

这是一场对抗人类文明成就的大火。连续烧了三天三夜。无数的建筑物、宝藏、书籍和档案都在无情的大火中被毁。 。 300多名太监、宫女、工匠在里面被活活烧死,因为门被锁住或者来不及逃走,令人毛骨悚然。

由于大火持续不断,不仅圆明三宫被烧毁,京西皇家“三山五园”也受到影响,即:万寿山、玉泉山、香山、圆明园、清漪园、长春园、景明园、景怡园。

唯一让人感到庆幸的是,长春园的西式建筑以大理石为主,所以被大火烧毁的程度比较轻。我们今天还能看到的圆明园遗址主要有西式建筑风景区。

火烧圆明园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悲剧,是中国历史上惨痛的国耻,也是人类文明史上臭名昭著的暴行。

法国一家有良知的报纸评论道:这相当于卢浮宫和法国国家图书馆同时被毁。法国作家雨果愤怒地谴责道:“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颐和园,一个抢劫,一个放火,他们高高兴兴地回到了欧洲。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国,一个叫英吉利。他们在一起瓜分了圆明园的东方宝库,以为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9.文物损失150万件

然而,圆明园的不幸还没有结束。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京城一片混乱。八班士兵盗匪趁势,抢劫园内剩余财物,拆除残存建筑,砍伐大量古树,圆明园基本被毁。

清朝灭亡后的几十年里,圆明园的残迹仍然不断被洗劫一空,凡是能搬动的都被撤离。

据专家估计,圆明园内的文物数量将不少于150万件。经过三连浩劫,数量庞大的文物全部丢失或毁坏。

曾经的“万花园”终于沦为废墟,给历史留下一片苍凉的叹息。

10.铜十二生肖兽首雕像

英法联军盗走的文物中,就包括著名的铜十二生肖兽首雕像。 。他们原本是一部分海盐堂“水钟”喷泉。

多年来,无数华人华侨都想将这些国宝带回祖国。截至2020年12月,已有牛头、猴头、虎头、猪头、鼠头、兔头、马头等7件兽首铜像以不同方式回国。残存的五尊龙头、蛇头、羊头、鸡头、狗头至今下落不明。

12月1日,铜马头像正式回归圆明园,成为首个从海外返回圆明园的文物。就像一个漂泊许久的孩子,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这个喜讯,对于火烧圆明园的国耻来说是迟来的安慰。希望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够尽快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