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南省旅游市场整顿方案

假:现在去云南的人少了,他们当地旅游局提供各种免费旅游,有的是保险给的,有的是居委会给的,有的是民办给的单位。据称,云南省政府正在推动各种低价游。我朋友参加的旅游团从150到1200不等,而且都是所谓的购物团。你一到云南,导游就会露出你的本来面目,说你懂事,别装糊涂,你要占少数民族便宜,你出去旅游没钱,等等,这都是所谓的购物族群的优势。整个行程导游一直在骂我。我带你去的景点都是小景点,便宜的。他们主要带你去买茶叶、玉器、银器、黄龙玉。他们一路对你大喊大叫,并威胁要控告你如果您不购买,则需单独付费。 3500-6000,导游会一一登记,你是逃不掉的,即使你知道这些购物点的物品极其昂贵,你也必须硬着头皮买下来。每个购物点大约需要2-3小时,全程会有导购人员跟随,时刻监控您。直到你买了东西并上车。

80%的人都是这样被骗的。导游都是少数民族,很野蛮。不能有冲突,否则就是民族冲突。他们一直说我们这些旅行的人应该花更多的钱来支持少数民族。

正是因为他们的上述行为,导致了云南旅游业的下滑。他们利用这种坑蒙拐骗的手段,在全国撒网,组织各种散客旅游团来维权。

云南是一个旅游的好地方。我想要旅行建议代驾和自驾游。希望对你有帮助[祈祷][玫瑰]

2.云南省最新旅游市场调控方案

云南省12月17日日本又停止跨省游了吗?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云南省在12月17日并没有暂停跨省旅行,虽然疫情还很严重,但是大家还是可以去云南旅游的。至少在我现在的城市,没有禁止旅行的规定。这点你可以放心。如果你想去云南旅游,可以趁着好天气。

3.云南省旅游市场整治方案解读

这几年,云南旅游业确实令人堪忧。商家强买强卖,导游暴力殴打游客,负面报道不断。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整顿,现在云南的治安状况已经很好了。无需担心您是否e 单独或跟团旅行。夜晚的云南丽江古城游客众多。不仅可以欣赏丽江古城的夜景,体验丽江古城的夜生活,还有游客与少数民族的互动活动。今年去云南旅游,报名了飞猪的纯玩游。感觉非常好。导游没有带人进店,态度也很好。客服也致电收集客户反馈。总之,云南现在很安全。不仅风景美丽,而且那里的人也很淳朴。丽江古城、玉龙雪山、洱海、马可波罗湖都值得参观。

4.云南旅游市场整顿措施 当然,跟团游中也存在强制购物的情况。如果你想选择自助游,就一定可以!您是否会遇到强迫性购物取决于旅行社你选!选择旅游团时,不要相信低价旅游团。这些低得离谱的价格中有百分之九十九是购物旅游。很多人看到价格低就认为自己占了便宜,但不想认为自己与旅行社没有关系。我凭什么无缘无故让你出去玩?一定还有别的赚钱方法!这就是强制购物!但价格高的不一定是好东西。到处都有奸商,但是如果你真的运气不好的话,那也是没有办法的。无论如何,不​​要迎头而上。如果强制购买,就先忍着,然后打电话投诉。打12301吧,最近出来的。非常有用的国家旅游投诉热线。希望这可以帮助!

5.云南重拳整治旅游市场顽疾

关于2020年七彩云南古滇城度假村暂停开业的公告

尊敬的游客朋友们:

根据云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要求,为保障每一位游客和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自1月25日18:00(大年初一),七彩云南·古滇城度假区暂时不对公众开放,故公告如下:

1、1月25日18:00起2020年(大年初一),七彩云南古滇城度假区将停止接待游客。具体开放时间另行通知。请关注七彩云南古滇城度假村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了解最新消息。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

2、在各大OTA网站、官方网站、官方微信、No想汇等渠道预订过机票、酒店、旅游套餐的游客n 免费取消。关闭期间,各门票销售渠道暂停门票、酒店、旅游套餐等销售和预订。

3、七彩云南欢乐世界、古滇湿地年卡用户有效期根据公园关闭的天数延长期限。

6.云南省旅游市场秩序改善措施

第一条是推进交易市场建设,规范市场经营管理,维护市场交易秩序,保护市场经营者、场馆经营者和消费者安全。为了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展会的规划、建设、开业、运营管理、现场交易和监督管理活动。这个城市的交通区域。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公平市场,是指市场经营者提供场地和设施,实施经营管理,聚集多个商品经营者独立经营食用农产品和农产品的市场。食物。

本办法所称市场经营者,是指依法设立,通过自有、租赁等方式取得固定场所使用权的市场经营者。通过提供场地、相关设施、物业管理等服务开展市场交易。发起、经营、服务、管理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本办法所称现场经营者,是指在市场上独立经营食用农产品、食品的人员以及经营相关产品或者食品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为教授提供它服务。

第四条 集贸市场监督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分工协作的原则。

第五条 直辖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集贸市场监督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联合监管工作机制,制定财政支持政策,组织有关部门开展公平贸易 综合市场管理。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组织有关部门做好博览会的综合管理工作。

市场监管、自然资源规划、住房城乡建设、生态环境、商务、城管、卫生、公安、农业农村、林业草原、应急、消防救援、交通运输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按照本办法规定,共同开展交易市场监督管理。

第六条 五华区、盘龙区、官渡区、西山区、呈贡区、晋宁区(昆阳、晋城街道办事处)、东川区(通都街道办事处)、高新区、经济特区开发区、(滇池)度假区、临空经济区(大板桥街道办事处)(以上统称主城区)实行动态目录管理,纳入昆明市主城区。贸易市场目录。

昆明市主城区交易市场名录具体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第七条:国有、私营和境外投资者鼓励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以多种形式投资贸易市场建设和经营管理。

第八条市商务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本市市场专项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市场专项规划应当纳入国土空间详细规划。

经批准的集市专项规划,不得擅自改变;确需变更的,必须按照原审批程序报批。

第九条 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市场专项规划制定建设实施方案,包括建设主体、建设内容、建设时间等内容。麻省理工学院等并组织实施。

第十条新建、改建市场,必须符合建设规范和标准,并办理立项、土地、规划、建设、环境保护等相关审批或者备案手续。按照基本建设程序的要求。自然资源规划、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实施审批时应当征求同级商务、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意见。

已建成的市场不符合建设规范和标准的,由县(市)、区人民政府或者开发(度假)园区管委会制定方案逐步改造升级。

第十一条 城市更新改造新建住宅区或者配套市场与主体工程同时规划、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

由于城市建设需要拆除,且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对于封闭集市,应遵循拆一建一、先建后拆的原则。

第十二条新建住宅区规划中,鼓励利用市场作为公共配套设施。县(市)、区人民政府或者开发(度假)园区管理委员会应当在该土地上设立土地。出让合同明确了市场拟建设的产权主体、建筑面积、建设标准等内容。建成后,依法移交当地县(市)、区人民政府或者开发(度假)园区管委会国有公司经营管理。

第十三条 如果发生故障,主城区内的集贸市场建成或改造并符合建设规范和标准的,纳入昆明市主城区集贸市场目录进行管理,并给予财政支持。

列入名录管理的展会名称和使用性质,不得擅自改变。

第十四条鼓励在居民小区设立生鲜超市、社区蔬菜店等便民服务点。

第十五条 市场经营者应当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并办理商事登记,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依法须经批准的经营项目,还须报有关行政部门批准。

第十六条市场经营者应当履行下列日常管理职责:

(一)与市场经营者签订责任书辖区内的市场管理机构,落实相关管理措施;

>

(二)配备与市场规模相适应的管理机构和人员,负责维护市场秩序、环境卫生、食品安全、治安管理、消防安全、建筑安全、信息宣传、设施设备维护保养等;建立市场管理人员工作责任制,定期对市场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要求管理人员工作时佩戴证件;

(三)建立健全公示制度,在市场办公场所悬挂相关证照,公示管理机构名称、管理人员及其分工、市场各项管理情况系统、投诉机构电话、地址、市场经营者证照状况、违法记录、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结果残留物、不合格产品在市场上占据显着地位。退市情况、市场平面图、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

(四)与场馆经营者签订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等

(五)建立现场经营者档案,如实记录其基本信息、信用状况、食用农产品主要品种、进货渠道、产地等信息;

< (六)建立和管理市场公平衡器,对市场强制检定范围内的计量器具进行登记备案,督促现场经营者定期向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申请定期强制检定,确保计量器具数值准确可靠;

(七)建立投诉处理机制。建立消费者投诉服务站设立意见箱、意见书、维权程序和投诉热线,及时受理消费者投诉,配合有关行政部门处理消费者投诉。

第十七条 市场经营者应当履行下列食品安全管理责任:

(一)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防控。督促现场经营者履行食品安全责任;市场经营者主要负责人对市场食用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全面负责;

(二)建立快速检测制度,在市场内设立农药残留检测室。市场,配置检测设备和人员,每天进行现场销售 对蔬菜、水果农药残留进行抽查,并保持检测结果或委托有资质的食品检验机构进行检测,并及时公布检测结果;

(三)建立食用农产品购销联动制度,对市场进行监管。与信誉良好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畜禽屠宰场、水产养殖企业、批发市场建立购销联系,建立绿色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等优质农产品进入市场的快速通道。

(四)建立食用农产品清洁进入市场制度,督促经营者对蔬菜产品进入市场前进行基础清洁处理,去除泥土、黄叶、烂叶等.、减少垃圾产生量,维护市场环境卫生;

(五)建立不合格食用菌退市制度。e农产品。发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等情况的,要求现场经营者立即停止销售,并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六)配合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有关部门依法对食用农产品、食品进行监督抽检和不合格产品的后续处理。

第十八条市场经营者应当履行下列安全管理责任:

(一)作为市场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落实治安、消防、建设(建设))建筑安全等管理措施;

(二)配备取得资格证书的保安人员,做好各项安全防范、巡逻和秩序维护工作,并安装符合技术标准的闭路线路。市场监测(三)建立并落实市场消防管理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制,配备合格的专职和兼职人员负责消防安全工作,定期开展消防工作。检查,及时消除消防安全隐患;

(四)配备齐全的消防设施、器材并保持良好、有效。严禁违法搭建、占用防火距离、堵塞消防通道,或者擅自损毁、拆除、停用消防设施、设备;

(五)定期检查消防设施、设备的安全使用情况。

(六)发现商住建筑混杂、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等妨碍公共安全的行为。安全,例如非法物品和违禁物品、擅自接线、违规使用明火等行为,必须及时制止并纠正。

第十九条 市场经营者应当履行下列环境卫生管理责任:

(一)建立健全保洁长效机制和“门口三包”责任制,加强现场环境卫生监督管理;

(二)按照规范要求设置市场商铺、摊位,规格统一,营业区域标志美观醒目,设置市场导购图。划定并返回市场;

(三)管理市场内占用车道、摆摊、超车、流动作业等行为,确保场地整洁、通道畅通;< /p>

(四)按要求做好畜禽疫情防控工作,设立相应的单独养禽场畜禽经营区域及出入口;

(五)督促畜禽肉类经营者落实每日清洁消毒制度,对畜禽经营区域实行月度清洁消毒制度;配备病死畜禽集中处置设施,落实无害化处理和消毒措施;

(六)设置车辆停放区域,保证车辆有序停放;

(7)配备不低于二类设备的标准公共卫生间应保持清洁卫生;按照垃圾分类要求设置收集容器并负责清理、运输,保持场地整洁,按要求做好病媒控制工作。

第二十条 除农民销售自产食用农产品外,现场经营者应当依法取得相关营业执照,并悬挂在营业厅内。营业场所应当按照规定置于显着位置。

第二十一条 现场经营者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市场管理制度和交易规则,维护市场秩序,服从管理,规范经营。文明举止;

(二)主动开具销售凭证,注明经营者名称、展位号、产品名称、数量、价格和联系方式等;

( 3)实行清晰的价格标签,标明产品名称、计量单位和销售价格。政府规定参考价格或者临时销售限价的,应当在经营场所显着位置公示;

(四)食品包装、保鲜、保存中使用的防腐剂、保鲜剂等。食用农产品贮运添加剂、包装材料应当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五)已淘汰的计量器具。国家规定,不合格、未经验证的不得使用。计量器具不得作弊、长度短、重量不足。二。

第二十二条:现场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履行下列职责:

(一)实行索证索票制度,建立进货采购制度。台账,记录进货渠道;查验供货者主体资格的合法证明文件,包括营业执照、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生产加工车间登记证)、食品经营许可证(食品销售商登记证)等,并按批次取得质量合格证;

(二)从定点屠宰场购买肉类及其制品的,应当在显着位置悬挂动物检疫证明和肉类质量检验证明;如果您购买在其他地方加工的肉类及其制品,Pr

(三)畜禽肉类经营者应当每天对经营场所进行清洁、消毒,每月对经营场所进行清空、消毒;畜禽经营者必须落实安全防护措施,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

(四)销售进境农产品如经口食用的,需提供进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提供出境检验检疫部门等证明文件;

(五)销售直接进口食品、熟食产品时,从业人员应当持有健康证明,配备防护用品。有防尘、防蝇、防鼠设施及冷藏消毒设备;熟食摊位设有预进室和售货室,分别存放生熟食品。

第二十三条 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开发(度假)园区管委会负责依法组织拆除、关闭非法市场。

第二十四条有关行政部门应当对文明商贸市场建设、卫生建设、食品安全、动物防疫、消防安全、建筑安全、重大疾病预防控制等情况进行检查、评估。依法查处有关违法行为,并履行下列职责:

(一)自然资源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办理新建、改建用地及规划手续市场,配合商务主管部门制定市场专项规划,并纳入国土空间详细规划;

(二)商务主管部门负责制定

(三)城管部门负责依法查处违法建设市场,健全市场秩序。市场周边环境,加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及时修复受损道路。

(四)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市场开放经营者和现场经营者进行商事登记,牵头组织监督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和实施情况。食用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对食品质量、计量器具、计量行为、明码标价、动检产品证书和发票进行监督管理。 ;

(五)农业农村行政部门负责建立食用农产品原产地许可制度,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督管理;

(六)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公共卫生和健康教育工作。对市场从业人员进行宣传,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病媒控制工作;

(七)公安机关负责市场治安管理、指导和监控。监督市场经营者开展治安保卫工作,落实治安防范措施,查处强制买卖、阻碍执法、抗拒法律、非法销售野生保护动植物及其制品等违法犯罪行为。

(八)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对市场上的产品进行监督管理。市场周边车辆规范停放;

(九)应急管理部门、市场监管部门、消防救援机构按照规定负责市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消防法律法规;

(十)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市场环境污染防治综合监督管理。

第二十五条 市场经营者、现场经营者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由有关行政部门依法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六条 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第二十七条 有关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在市场监督管理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2020年9月11日起施行。5月16日昆明市人民政府发布实施的《昆明市农贸市场管理办法(试行)》(昆明市人民政府令第90号) 2009年同时废止。

七、2017年云南旅游业为何进行整顿

2020年,云南省将以国际化、高端化、专业化、智能化为目标,持续推进旅游业sm提出“整治乱象、智慧旅游、提升品质”的革命“三部曲”。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全省接待游客5.29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477亿元,同比分别恢复65.6%和60.4%。

景区免费入场惠及游客729.3万人次

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曾艳表示,2020年,云南省坚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双促”。 ”,全省文化旅游市场正在加速复苏。

数据显示,2020年,全省A级旅游景区、旅行社、星级饭店复工复产率分别达到97%、65.9%、92.95%;全省歌舞娱乐演出互联网接入服务场所、演出场所复工率分别为92.4%、56.66%和90%。云南省组织向800多家旅行社退还保证金1.7亿元; 40个景区被确立为A级景区,获得获奖补偿1600万元; 138家A级及以上景区实行免费团体门票,惠及游客729.3万人次; ”一“移动出行云南”平台租车订单1.6万单,累计发放电子油券10.3万张。

提升品质是2020年云南旅游的又一关键词。滇西旅游环线和半山酒店成为旅游新亮点,特别是云南省以加快推进半山酒店项目建设为重要抓手,大力打造“3200公里”旅游新格局8寸大滇西旅游环线全面启动 一批重点中档酒店项目规划建设。

新增9个国家级文化旅游品牌

曾艳表示,2020年,云南省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将进一步加强。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成为文旅融合新亮点,文艺佳作和文化活动成为文旅融合活力,文旅新业态成为文旅融合的亮点一体化。

2020年,云南省新增9个国家级文化旅游品牌。其中,普者黑旅游风景区申报为国家5A级景区;大理古城旅游度假区被确立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弥勒市、大理市、丽江古城区成立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被确立为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昆明市被确立为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丽江市、大理州成功创建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水紫陶文化产业园被创建为全国首批10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之一。

同时,全省28个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水平持续提升,2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公示名单。晋宁古滇遗址公园等六大工程建设稳步推进。涌现出一批优秀文学艺术作品新创作编排的话剧《农民院士》、舞剧《流芳》、扶贫报道剧《宾农赛海》、具有云南特色的滇剧、灯戏等传统剧目、马家大院、南强街庭院剧等新业态新模式受青睐。

成为全国旅游投诉解决速度最快的省份

2020年,云南省严格落实整顿旅游市场秩序“22条措施”和“八不“ts”旅游从业者法规。同步采取措施打击“不合理低价出行”。目前,“30天无理由退货”已成为云南诚信的新标志、云南旅游的新品牌。

截至2020年12月,全省旅游市场已完成“30天无理由退货”10861人次,退款7819.77万元,游客满意率达到99.9%。旅游投诉24小时解决率达99%,成为全国处理旅游投诉最快的省份。与此同时,云南省正在全力推进现代文化旅游市场体系创建,持续开展旅游相关企业市场整顿和诚信评价工作。目前,已完成16.4万家旅游相关企业诚信评价。

智慧旅游方面,“手机游云南”工程正在完善云南文化旅游公共服务,满足游客需求和体验,推动智慧监管,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从方面来看,为全国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借鉴,被列为2020年文化和旅游信息化发展的典型案例。

曾艳表示,旅游文化产业是云南省重点培育的五个万亿级产业之一,是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1年,云南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将着力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文化需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优秀文艺作品和优秀文化为重点。以产品和优质旅游产品为抓手,努力开创文化和旅游工作新局面,为文化和旅游强省建设贡献力量。

8.云南旅游防疫政策

是的,现在中国的疫情防控做得很好。全国多所中小学、幼儿园已开学。感谢国家的关怀,大多数人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接种了新冠疫苗。全国大部分场所和景区均开放,但有一定限制。云南国庆放假8天。请大家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做好自身防护。我写在最后。如果你想省钱,祝你玩得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