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彝族的风俗习惯有:

1.节日

民间传统节日很多。主要节日有十月节、火把节及地方性节日和祭祀活动。十月年是彝族的传统年,一般在农历十月初十的吉日举行。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的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彝族按照彝历选择节日。

有的和当地汉族一起过春节。有的地区,彝族同胞在门前栽上青松树,并在地上撒上松针,以避灾。其他地区则在节日期间宰杀猪羊,吃大块的肉。人们互相拜访,互相送肉、送馒头。大年初一的早上,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我起床后就是去挑水回家。他们将一碗水的重量与昨天的水的重量进行比较。如果新年的水比较重,说明当年雨水充足。

2.婚礼

彝族婚礼保留了许多古老的习俗,如泼水、抹脸、哭嫁、新娘婚前斋戒、婚后“坐家”等。女性结婚前必须举行订婚仪式。订婚时,必须先求吉兆才能结婚。男女各杀一头猪,取出胆囊和胰脏。如果胆囊呈鲜黄色,胰腺又大又肥,则是吉祥的。如果胰腺卷曲,那就不吉利了。表示无法匹配。

结婚日期是根据双方出生年份的生肖来选择的。一般在秋收后的黄金季节,11月1日至次年2月举行。ng 年。最好的一天是有六颗星的时候。当星星和月亮在一条平行线上时,彝族称之为“塔波”。最佳结婚年龄是17岁或19岁。如果女性17岁以后还没有结婚,就必须再次举行成人仪式。

3.丧葬

彝族大部分地区实行土葬。凉山彝族实行火葬。下葬后,就地挖土,用石头盖严,或将骨灰装入袋子,用马驮。隐藏在一个山洞里。之后,为死者举行“安息”仪式。将一寸左右的竹子裹上白毛,缠上红线,放入一根五寸长、有凹槽的木棍中,再裹上麻皮,将两木棍削尖。最后挂在一块竹篾上,灵位就制成了。彝语称“马渡”。 “麻渡”置于室内横梁上方的祭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