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经典的说法是端午节纪念楚国屈原,原来的习俗也是来自楚国。那么,楚地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呢?

1.扔鸡蛋和鸭蛋。

据说,人们把粽子、鸡蛋、鸭蛋扔进水里,防止大鱼吃掉沉入水底的屈原的尸体。如今,湖北、湖南等地仍保留着端午节吃咸鸭蛋的习俗。

2.划龙舟。

屈原是楚国伟大的爱国诗人,楚国人民爱戴他。人们划着龙船打捞曲医生的尸体。

3.挂艾草(或菖蒲)。

艾草又名艾草,其茎叶中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产生的奇特香气可以驱虫防病、净化空气、祛湿散寒、抗菌抑菌。等人。抗过敏,增强免疫力。

同时,人们在5月5日这一天,带着露水,到山野田间采摘艾草,放在家里晒干,以备使用。

4.木兰汤。

古时,人们认为五月为毒月,五日为毒日。这天用培兰或艾草、香蒲等药材用开水沐浴,可以治疗皮肤病、驱除晦气、祛秽避病。初地孩子出生后的第三天,会给孩子“洗三遍”,即用煮过的艾草水清洗孩子的身体,以排除胎儿毒素。

湖南、广东、广西等地,无论男女老少,全家人都用木兰汤洗身。这种习俗至今仍然存在。据说可以治疗皮肤病、祛邪。

因为这个习俗,端午节也被称为木兰节。

5.喝雄黄酒。

雄黄酒具有杀菌、驱虫、解毒的作用。在角落、床下等处撒上雄黄酒,可以驱虫,清洁环境。古人云:“饮雄黄酒,百病皆去”。

大人会用雄黄酒在孩子的额头上写上“王”字。目的是用雄黄酒驱毒,借虎威镇邪。毕竟孩子还没有完全长大。 。

当然,也有人说雄黄主要是用来避蛇的,因为蛇都怕雄黄。正是因为端午节喝了雄黄酒,白蛇才现出白蛇真身,把她的丈夫吓死了。后来她去偷仙草,救了她的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