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风情 1、传统节日 琼海华侨乡每月都有传统节日。 12个传统节日包括:正月春节、元宵节、正月退公节、军坡节、三月清明节、“三三”节、四月八节、五月端午节、灶公节。六月节、七月半鬼节、八月中秋节、九月和仙节、十月丰收节、十一月冬至节、十二月除夕等。侨乡源于“敬天地”、期盼终的崇拜和信仰。除了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外,还有道家思想的影响。春节、除夕、元宵节、土兔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众多传统节日端午节、灶王节、鬼节、中秋节等,都源于中原文化。军坡节、三三节、河仙节、丰收节等都源于当地文化。正月春节是所有传统节日中最隆重的。当新年的钟声敲响,吉祥如意的时候,人们就会准备菜肴祭祀祖先。提供的茶、水果和菜肴都是素食,没有肉、鱼和酒。海外华人习惯用猪油做饭,但大年初一祭祀祖先的菜肴不使用动物油,而是用花生油或其他植物油烹调。祭拜完祖先后,全家就吃“年夜饭”。 “军坡节”也是侨乡一个比较隆重的节日。 “闹君坡”是纪念习夫人及诸神的隆重仪式。最突出的军坡节的习俗一是祭祀奚夫人等神灵,二是摆宴招待宾客。侨乡“军坡节”最有特色的就是“吃军坡”。举办军坡节的村庄,家家户户杀鸡宰鹅,摆设酒宴,凡是新来的人都受到热情款待。这就是“吃俊坡”。军坡节的宴席、宴席十分奢华,宰猪羊、办酒席,花费比春节还大。琼海苗族庆祝3月3日的一大特色就是不可缺少的五色米。五色米是苗族同胞庆祝节日的主要祭品。 “七月半”又称“鬼节”。海外华人摆酒食,烧五彩纸祭祖。也可磨糯米或罐头米或干米将土豆片打成糊状,可以做蛋糕。吃饼时,把饼上的叶子剥下来,俗称“剥鬼皮”。其意义是祈求平安、吉祥。 2、喜事庆典 在侨乡悠久的历史中,传统喜事庆典是一处引人注目的文化驿站。传统喜事庆祝的习俗源于中原文化。华侨生活中传统的喜庆日子有:满月、周岁、结婚、生日、乔迁新居等,这些特殊的日子都要有酒宴、亲朋好友的祝贺。这一习俗是侨乡一道亮丽的风景。生命的开始仪式是“满月”。人的一生中还有生日、结婚、生日等喜事的庆祝活动。充分体现了海外华人的思想道德品质珍视生命,珍视人性,尊老爱幼。解放前,由于受男尊女卑观念的影响,婚宴的习俗是男宴有好菜,女宴不一定有;男人先吃,女人像孩子一样最后吃。男人们用桌子和凳子来招待。他们在八仙桌吃饭;而妇女们则像孩子一样,只是铺着用野萝卜叶编成的席子。儿子坐在地板上吃饭。解放后,随着侨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宴席不再区分男女老少。

百度军坡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