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敢人为什么使用汉字?
国刚为什么会说中文?因为他曾经属于中国,现在却在抄袭中国。
果敢位于缅甸北部,面积2700平方公里,人口相当于云南省县城的一个镇。果敢族90%以上是华人,说汉语,使用汉字。由于他们属于缅甸少数民族,所以被称为果敢族。长期以来,这个地方属于中国。
很多年前,我曾到过缅北(缅北)的果敢、佤邦、小勐拉、麦扎央等地,对他们颇有了解。他们就像散布在原始森林里的山寨邻国。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克隆中国。主权归属缅甸,但拥有高度自治权。它是山中之王,拥有自己的军队。
人民币在这里流通,交流ns是通过中国移动和联通,用的是微信,吃的是云南米粉和凯里火锅。学校采用汉语教学和地方电视台双语节目,讲云南话、贵州话、福建话。虽然是山寨,但也是一个独立的王国。家庭与世界一样,这让缅甸政府很头疼。它是无能为力且分裂的。各个国家互相割裂,互相残杀。由于战乱不断,当地百姓深受其害,很多在国内无法生存的人来到这里,把这里当作世外桃源,无所事事,但他们并没有怀念蜀国。
果敢人的历史。公元1659年,南明皇帝朱由榔为躲避清军追击,率数千汉族侍卫逃往果敢。后来朱由榔被奸臣吴三桂所杀。那些追随朱由榔的汉族侍卫留在果敢谋生。明朝遗民。与此同时,果敢地区原本有一些古“南方丝绸之路”上的汉商商队,大多来自云、贵、川等地。
清初以来,果敢地区汉族人数逐渐增多。汉族杨姓成为地方势力,并采用邻近土司的做法来统治该地区的其他少数民族。例如,雍正八年(1730年),杨有才以“奉正大夫”的名义行使其职权。道光年间,杨氏家族被正式封为“世袭果敢县令”,从而获得了合法的汉族土司统治权力,果敢地区的独立由此形成。
1894年,根据《中英续订滇缅边境通商条款》,果敢、北丹尼划归中国管辖。然而,英国人后来却用这样的借口清政府违约,重新签订了协议。至此,果敢地区成为英属缅甸的一部分,以汉族为主、与镇康有相同风俗文化的果敢人也成为英属缅甸公民。 1962年,中缅两国划定边界,果敢正式成为缅甸领土。
果敢族语言使用现状。归根结底,果敢人是汉族的衍生,居民迁徙到果敢地区的历史大约有300多年。虽然生活在缅甸,但大多数人只说中文,不懂缅甸的国语缅语。这是相关学者前往果敢地区的一个地方,随机调查了30名学生及其家人、共计180人的语言使用情况。
从上表不难看出,所有果敢人都精通汉语果敢语方言。对于缅甸普通话,180人中只有10人精通,68人有一定了解。对于果敢族来说,他们使用的语言是中国果敢语,无论是在家庭内部还是家庭外部,无论是与本地人还是非本地人,母语是家庭和社会交往中最重要或唯一的语言。
果敢人为什么使用汉字?汉语果敢方言之所以在果敢地区成为强势语言,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人口分布格局密集。 2018年,果敢地区户籍人口约30万,常住人口80万。果敢地区有8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90%。这种高密度的人口分布,使得果敢方言能够在全国范围内稳定而广泛地生存,并成为较强的地方语言。
2.文化氛围浓厚这里是母语。果敢是一个以华人为主体的多民族地区,一直保持着浓厚的汉族文化氛围。在这些地方,汉语除了在传统生活中发挥传播作用外,还承担着文化创造和传承的作用。果敢人尊崇孔孟之教,也信仰佛教、道教。他们保留着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
3.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果敢地区的汉族文化源远流长。此地东汉时曾属永昌郡西南边陲。三国时期,诸葛亮南征时也留下了遗迹。明代,该地毗邻镇康州、蒙定府。这些历史关系,使得汉文化在果敢地区根深蒂固。
4.开发者对中国经济的评价。果敢地区北部和东部与中国云南省边境相连,边境线长173公里。随着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汉语变得越来越重要。对于与中国山水相连、血脉相连的果敢人来说,学习汉语,不仅是保存本民族文化,也是工作和生活的需要。现代果敢地区的货币是人民币,通讯使用中国移动号码,电力由云南电网输送。学校采用中文教学,教材为云南省九年义务教育体系教材。
您对这个问题有何不同看法?
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别忘了点赞哦~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历史是什么!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