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俗旅游节庆策划(中国民俗节庆旅游策划)
节庆规划原则
1.突出主题是本届节日的主旋律。如果主题模糊,节日就会显得杂乱无章,效果平淡。这就导致节日活动缺乏活力,前景黯淡。
明确的主题将指导节日各个项目的策划、设计和执行,使整个节日整齐划一。比如,青岛国际啤酒节从一开始就提出了“青岛与世界”的主题,使得青岛国际啤酒节取得了成功,并传播到了全国和世界。
2.抓住特点。一个节日成功的关键是要有特色。准确找到节日经济的特征,就意味着破解节庆经济的密码;抓住特色,就抓住节日经济的活力;节日活动特点主要体现在民族特色、地域特色、文化特色和时代特色上。这些特点在一些精心组织的城市节日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例如,哈尔滨冰灯节在内容策划上突出了哈尔滨丰富而特色的民族文化,设计了一系列观赏性极强、充满狂欢气氛的活动,极大地吸引了嘉宾和市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影响。
3.参与广泛:节日是大型群众性活动,是“公民的节日”,是“狂欢节”。它吸引了最广泛的公众参与,是城市节日的灵魂,使品牌永葆活力。城市节庆活动必须是群众积极参与、受到国内外游客热烈好评的活动。因此,必须在群众参与上做大做文章,才能使活动热闹起来、共同发展。活动气氛热烈,产生良好影响,达到活动目的。
4.国际化 在信息时代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城市节庆的国际化是必然趋势。同时,城市节庆国际化是节庆活动品质的体现,也是节庆活动成效的需要。城市节日应尽可能组织成国际活动。 2004年第十五届上海国际旅游节提出了“世界的节日”的主题,加快了上海国际旅游节成为世界著名节日之一的步伐。
5.市场化经过20多年的实践,各地正在探索以市场化机制举办节庆活动。从目前全国情况来看,城市节庆的市场化运作主要采用门票、广告、赞助、贸易等方式。博览会、冠名权、展位租赁、委托、买断主办权、媒体及企业投资或参股、拍卖活动等行为。
6.不断创新多年来,我国城市节庆活动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教训。现在我们注重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思路。 ,不断创新。
7.关注福利。任何活动都要讲究效益,城市节日也是如此。在效益上,要做到“三个结合”,即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近期效益与长远效益相结合、个人效益与综合效益相结合缺一不可。节庆策划要点:4个要点:重点、亮点、热点、卖点。增强节日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活动中,要在民族特色、地域特色、文化特色、时代特色上下功夫,做文章,把城市节日打造成具有时代性、特色性、创新性的时尚节日。要聚焦城市节庆活动的重点、亮点、热点、卖点。一个城市的节日活动内容较多,具体实施中要注重重点和亮点。亮点就是亮点,体现一个城市节日特色的东西。亮点一定是重点,但重点不一定是亮点。接待是一个关键点,但它不是城市节日的亮点。要抓住城市节日亮点,办好、做细、出成效。 2005年昆明国际旅游节一改以往打“明星牌”的做法,重点突出当地原生态的展示。开幕式晚会《邂逅七彩云南》展示了云南原创歌舞。云南省以其浓郁的民族风情而闻名。全省有26个民族。千百年来,各民族创造了独特、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习俗。这些民俗文化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展示,引起轰动,成为旅游节的一大亮点。抓住热点,热点就是热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市节日是一种休闲文化。因此,需要设计一些令人兴奋的项目和内容,如观光、休闲、园艺、娱乐、文化体育等。展览、美食、购物等使人们在兴奋中得到放松,享受身心的享受。所谓卖点就是为了吸引人,策划更多有效的项目和内容,让城市盛宴真正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个人效益与综合效益相结合。城市节庆活动必须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坚持创新,避免雷同、雷同,注重挖掘当地文化资源,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展示这些资源,使城市节庆活动既具有鲜明的主题又具有重要的意义。地方特色;它既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展现了现代文明的魅力。
2.中国民俗节庆旅游策划案例泼水节:傣族的传统节日。期间,大家互相泼纯净水,祈求洗去一年来的烦恼。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新年,相当于公历四月中旬,一般为持续 3 至 7 天。
火把节: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它具有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誉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民族举办火把节的时间不同。大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主要活动有斗牛、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创造了新的形式。
3.发展节庆民俗旅游首先,中国人现在逐渐开放。很多时候,他们庆祝的不仅仅是春节。国外的中秋节、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等传统节日也常常被年轻人庆祝。这样的节日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欢迎中国。因此,中国的七夕节逐渐变得“俗”,并逐渐演变为“中国情人节”。
其次,很多商家想通过这个时期获取利润,所以对公众进行了错误的引导,让公众误以为这是假期或者消费日。然而七夕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一步证明全社会都应该保护这个节日作为中国独有的文化遗产。文化遗产不应该被这些商业气息所玷污。
而且,现在的“人造节日”越来越流行,也颇受年轻人的欢迎,比如“光棍节”、“女生节”等。商家也会顺应年轻人的心理,开展促进人们消费的活动。这使得传统节日的气氛和气氛大为晦涩d.
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的国家。传统节日不仅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一种纪念,更是我们几千年文明积累的瑰宝。我们应该把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代代传承下去。
4.民俗文化节策划2021年春节即将来临。为丰富群众春节文化生活,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提高居民生活幸福指数,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临渭区文化中心推出2021年新年“文化走亲、欢乐万家”系列线上文化活动,现公布各场次线上活动计划。
活动演出
(一)“牛过年”临渭区t书法家楹联网上展
时间
2021年2月2日至5日
主办单位
临渭区文化中心
< p>主办单位临渭区书法家协会
p>(二)“推动乡村振兴,展现农民风采”临渭区农民书法展
时间
2021年2月19日-2月26日
p>主办单位
临渭区文化中心
主办单位
临渭区书法家协会
(三)“金牛来了”临渭区儿童美术作品展
时间
2021年2月1日-2月3日 p>
主办单位
临渭区文化中心
主办单位
少儿艺术培训机构
(四)来自各地的新年祝福《群文之星》网络
时间
2021年2月9日
主办单位
临渭区文化中心
< p>主办单位分支机构、志愿者、群众文艺社团
(五)临渭区文化中心“迎新年”视频秀
时间
2021年2月10日
主办单位
临渭区文化中心 p>
(六)精彩回顾摄影展
时间
2021年2月18日-2月26日
主办单位
林伟区文化中心
(七)非物质文化遗产迎新文化走进千家万户
时间
2021年2019年2月9日
< p>内容春节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视频讲解、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培训等活动在线上举行。
主办单位
临渭区文化中心临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5.民俗文化旅游节策划方案旅游文化节以民俗文化为主题。传承传统文化。
6.中国民俗节庆旅游规划方案传统节日瓦尔斯是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节日不仅让人们增长知识、吸取教训,还有利于彰显文化、弘扬美德、陶冶情操。 ,发扬传统。民间节日是人类文明演变和发展的产物,大多数节日习俗在远古时期就开始出现。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沉淀和凝聚的过程。我们不能因为外国节日的盛行而忘记了中国传统节日的历史意义。
我国传统节日保留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体现和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文化心理、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在传统节日,元宵节赏灯等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中秋赏月、放鞭炮迎新春,都是为了渲染和营造合家团圆、全民喜庆的精神文化氛围。这是历代祖先留下的珍贵文化产品。
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
1.端午节
端午节是中国非常流行的民间节日。庆祝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自古以来的传统习俗,由于地域辽阔,故事传说众多,不仅有许多不同的节日名称,而且各地的习俗也不同。仲夏端午节是龙升天的节日。以龙舟祭龙,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礼仪习俗。这种习俗在我国南方沿海地区至今仍流行。
2.清明节
中秋节自古就有拜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喝桂花酒等习俗。这些习俗一直流传至今,历久不衰。 。中秋节以圆圆的月亮作为人们团圆的标志,表达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心情,祈求丰收、幸福。它已成为丰富多彩、珍贵的文化遗产。
3.重阳节
庆祝重阳节一般包括旅游赏秋、登高远眺、赏菊、植茱萸、吃重阳糕、喝菊花酒等活动。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形成,唐代正式定为重阳节。自此以后历朝历代都遵循k节。 1989年,将农历9月9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敬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文化。
4.元宵节(正月十五)
农历正月十五之夜,传统习俗是出去赏月、点灯笼、放火,猜猜看猜灯谜、吃饭。此外,不少当地的元宵节还包括舞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7.中国民俗节日出行计划第一天:南京乘火车出发,中午到达南通,乘坐41路公交车到南大街,晚上看濠江,然后前往酒店(如家快捷酒店)休息。
第二天:从市中心乘坐5路公交车到狼山风景区。先游览狼山游乐园,然后再去狼山欣赏风景。晚上返回市中心吃饭休息。
第三天:乘火车返回南京
四。各个环节分析
1.1第一天出行中午左右抵达南通,自带午餐买干粮,然后乘坐41路公交车到市中心——南大街。去市中心是必须的。
1.2买完东西,先去填饱肚子。南通的小吃有很多。比较出名的有西亭酥饼、南通饺子、韭菜盒子等,本来是打算边走边吃的。
西亭酥饼以精白面粉为主要原料,经过28道工序手工制作而成。酥饼是用小火烘烤的,表面呈黄色但不焦。脆饼的制作工艺精湛。每个蛋糕有十八层。如果哟不信,把蛋糕放在开水里泡一下,层次就清晰可见了。西亭酥饼的吃法有两种:干的和开水泡的。如果干吃的话,会又脆又脆。因为表面沾有芝麻,越嚼越香;如果用开水浸泡,则鲜甜可口,特别适合老年人的胃口。
南通圆子
用糯米屑或高粱屑做的圆子,肉嫩、糯,南通人特别爱吃。不同季节圆子的烹饪和吃法也不同。南通有“大冬小年”的说法,因此冬至早餐必须吃圆子,以示团圆。大年初一的早餐吃的是“子孙饺子”,是大小不一的实心饺子沾上洋糖,象征着“子孙饺子”。子孙丰足、阖家团圆、甜蜜幸福。饺子的馅(馅)可用芝麻饼屑、洗过的沙子、荠菜、虾肉、鲜肉等制成。结婚时要吃丰盛的丸子。南通市、北三县都是用糯米糠做的。启东、海门、通海地区讲究用高粱片制作红球。
1.3夜观濠河。因为逛完市中心累了,就休息一下看看风景。而且,因为濠河是护城河,所以不用坐公交车赶过去。可以直接步行到达。
濠河风景区是以古护城河为纽带,以城市为中心的开放式风景区。濠江原是南通的护城河。据史料记载,“建城有河”,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千百年来,她一直负责防御、排水、交通、饮水的重要任务称为“人脉”。水面宽阔有序、碧水碧波、碧波荡漾、鸥飞鱼翔的自然美景也被誉为城市的“翡翠项链”。
五亭邀月
8、旅游节庆策划传统旅游产品主要服务于中老年人。
传统旅游:包括观光旅游(自然风光旅游、城市风光旅游、景区旅游等)及其升级产品;文化旅游(博物馆旅游、艺术欣赏旅游、民俗旅游、怀旧旅游、祭祖旅游、宗教旅游等);商务旅游(一般商务旅游、会议旅游、奖励旅游、大型商业活动等);度假旅游(海滨旅游、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度假村、度假中心、度假村、露营旅游)、社交旅游等5大类。
9.民俗节日tourism中国著名的风俗活动:
1.大年初一拜年。
农历正月初一,是农历年、月、日的开始。这一天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因是第一个新月,所以又称“元朔”。春节,俗称过年,是中国最重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主要民俗活动有拜年、放鞭炮、贴春联、送压岁钱等。
2.元宵节期间看灯笼。
元宵节主要包括观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此外,还有舞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踏踏实实等民俗表演。许多地方的元宵节也增加了打阿平鼓的内容。
3. 2月2日剃头。
“剃龙头”的习俗可能源于古人对龙图腾的崇拜。例如,古书记载了剪发、纹身为龙子的习俗。 2月2日,很多人想要理发。龙抬头这一天理发,称为“剃龙头”,寓意新年有个好兆头。
4.清明节期间扫墓。
每到清明节,无论身在何处,人们都会回到家乡参加祭祖活动,缅怀祖先。清明礼俗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尊祖敬业、慎思未来的人文精神。
5.端午节
5月5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热闹非凡。乡亲们自发组织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在龙船上挂艾草。门。据说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楚国大夫屈原忧国忧民投汨罗江的故事。人们用糯米和棕榈叶包成饭团,扔进河里作为诱饵,以防止鱼和乌龟吃掉他们尊敬的医生屈原。但据邯郸淳《曹娥碑》记载:“五月五日,吴军迎波而上,被水淹没”。这是吴国流传下来的习俗。这件事发生在伍子胥身上,与屈原无关。 《越帝传说》说,这一习俗源于越王勾践。看来端午节起源于吴越的习俗。
6.七夕节
7月7日晚上,天上的牛郎织女将过鹊桥跨越银河相见。这当然不是真的,银河系两侧的距离以千万光年为单位。即使乘坐光速飞行器,穿越银河系也绝对不可能一夜之间实现。
10.传统节日旅游创意营销策划节日营销可以拉近用户与品牌的距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宣传传统节日,增加传统节日放假时间,加大传统节日美食的宣传力度,鼓励传统节日文化节目的开展。
激发消费者互动,所以要善于策划一些适合时机的话题或活动,激发消费者的互动心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