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斯科简介

迪斯科又称DISCO,也是一种音乐风格,也是电子音乐的一种。以下是我整理的迪斯科介绍,欢迎阅读和参考!

Disco 这个词是 Discotheque 的缩写。它的本义是供人们跳舞的舞厅。它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初的法国。 20世纪60年代,随着音乐设备的更新,舞厅里的一套电唱机就可以完成原来乐队的工作,并且可以随时获得各种不同的音乐,经济实惠。因此,舞厅不​​再聘请乐队提供伴奏,而是聘请电唱机,通过播放唱片来为舞蹈提供音乐。渐渐地,人们开始把这种唱片播放的舞曲称为迪斯科。

收起编辑本段概念介绍

Disco是discotheque的缩写,原意是记录舞蹈。原来它指的是黑人在夜总会里随着唱片跳舞的音乐。在20世纪70年代,它实际上成为了对任何当代舞曲音乐的总称。与摇滚相比,它的特点是强烈、随意、听起来像节拍器的4/4节拍,以及简单的歌词和旋律。 1977年,由于澳大利亚流行音乐团体“Bee Gees”录制的电影《周六夜狂热》,在美国掀起了迪斯科热潮。迪斯科声音常常在录音棚合成并制作成唱片,但最终由于节奏单调、风格相似。 20世纪80年代初,它逐渐被其他节奏不太明显、速度较慢的流行舞曲所取代。起源

风格特点

迪斯科舞曲有强烈有力的节拍,通常为4/4,每个节拍都是强力节拍,自始至终不变;速度约为每分钟120次;它的旋律短小,歌词简单,而且不断地重复。其实,任何一首音乐,只要调整好速度,改变强弱节拍,就可以把它变成迪斯科舞曲。起初,迪斯科舞厅只播放适合跳舞的流行歌曲和摇滚音乐,如Motown的Sol音乐等。后来,逐渐出现了专门的迪斯科作曲。

舞蹈特点

迪斯科舞有活动量大,音乐节奏强烈。它是一种即兴的自由舞蹈,没有规定的动作。舞者同时也是音乐欣赏者。他们首先会沉浸在声音中,将自己带入声音的漩涡中,跟随音乐强劲而尖锐的节奏。由于没有规定节奏,他们会根据节奏的变化即兴发挥。做出不同的身体动作,自由地扭动身体的各个部位,特别是腰部和臀部,做到自由奔放,跳出自我。同时,他们也会自创绝招,充分表达自己的个性。个性不受约束。 ,做出各种不同的动作。舞者的人数可以是男女两人一组跳舞,也可以一群人一起跳舞,一起玩乐。迪斯科舞可以说是对个性解放的人的颂歌。语气热情而健康。他可以解放思想和身体,充分表达自己,宣泄压抑和抱怨的激情,表现出当今社会所没有的现实、平静和自由。 ,成为一首健康与美丽的颂歌,给予人们美的享受和真正的自我认识。

历史

迪斯科标志着以舞曲为基础的早期流行音乐的开始。迪斯科避开了 20 世纪 70 年代日益繁荣的声音和放克,强调节拍,甚至歌手和歌曲。迪斯科因那些除了舞曲外不播放任何音乐的夜总会、迪斯科舞厅(有的译作:出租车资格)而得名。 New 的大多数迪斯科舞厅约克是同性恋俱乐部,因此 DJ 专门播放强劲、风格厚重的放克唱片。迪斯科出现后,唱片开始在广播中播放并销量巨大。很快,唱片公司和音乐制作人开始削减除迪斯科之外的所有形式的音乐创作。当然,这些唱片也具有很强的流行因素,这就是它们如此成功的原因。迪斯科专辑通常不需要做太多改变——它们的几首长歌就足以保持节拍的冲击力。同样,这些单曲以 12 英寸唱片形式发行,从而可以延长混音时间。 DJ 可以混合这些曲目以匹配每首歌曲的节奏,只要它们标有每分钟的节拍数即可。很快,一向以强节奏为标志的迪斯科接管了流行音乐,每个乐队都融入了一些迪斯科元素,从摇滚明星滚石乐队和罗德斯图尔特到流行明星比吉斯和新浪潮乐队金发女郎。一些成为明星的迪斯科乐队——唐娜·萨默 (Donna Summer)、Chic、the Village People 以及 KC & the Sunshine Band——自从创作了节拍和作曲以来,在制作人的音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迪斯科在 20 世纪 70 年代和 80 年代逐渐失去动力,但它并没有消亡——它突变为各种基于舞蹈的流派,从业余到专业,再到广泛的流行舞曲。身体随着强烈的音乐节奏而扭转的舞蹈姿势。迪斯科传入中国不过十几年,但其受欢迎程度却令人惊讶。跳迪斯科舞时的着装无​​需太讲究。然而,在耀眼的彩灯下疯狂跳舞的英国年轻人却无一例外地穿着相似的服装。他们留着看起来像干丝面的披肩头发,穿着紧身白衬衫和边缘磨损的仿旧牛仔裤。他们全身装饰着各种亮片、金属环等,营造出惊险激烈的气氛。

历史Origins

1980年代的出租车高调舞曲 1980年代虎东勇士的disco英文舞曲系列实在是太经典了,如果没有人记得的话,可能会彻底被遗忘(disco当然是DISCO的音译) )。当然我们当时没有条件和可能去泡吧,但是街上的音乐很让人上瘾,因为旋律很让人上瘾,而且封面都是FEEL的怪物或者战士的科幻插画。

Hollywood East,又称“好莱坞东”,是香港一家DISCO舞蹈俱乐部的名称。这个迪斯科的DJ们将欧美流行舞曲重新混音并播放。没想到反响却出奇的好。它很快成为一种流行时尚。

1988年开始,香港FACE唱片公司授权中国唱片公司广州分公司发行一系列荷兰舞曲。这在中国音像出版史上尚属首次。希望它能与世界流行音乐界保持联系。同步融合让广大乐迷接触到了优秀的西方电子舞曲以及混音所产生的奇特音效。

勇士是“Master Mix”系列,与河东系列类似。它主要包含欧洲舞曲,尤其是意大利 Italo 迪斯科音乐。不过我觉得《无双》里的经典旋律还有很多。更让人震惊的其实是野人、野狼、野人王、野狼王等系列。它们是当时最好的磁带。我曾经拥有它们,但我不知道它们现在在哪里。哈,不过古董就算留存了,恐怕也听不到了……

社会符号

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类有一种本能的需求唱歌跳舞。迪斯科给一向崇尚微妙、优雅、礼节的中国人带来了耳目一新的选择。d 庄严。跳迪斯科,你必须忘记自己的身份、地位、教育,以及所有阻止你放手狂舞的角色。如今的迪斯科舞厅里,穿着T恤、牛仔裤和高帮运动鞋的年轻人走上舞池时依然能感受到心跳的感觉。西装革履的白领男士下班后不换衣服就直接去迪厅。笔挺的西装在旋转的阴影中看起来有点怪异,但只要你喜欢,没有人会指责你不合适。迪斯科对服装变得非常宽容。甚至经常可以看到来自北方的老男女聚集在公园的一角,穿着笨重的棉衣棉裤,跳着老年迪斯科。在这里你已经找不到原来的迪斯科精神了,迪斯科似乎已经名存实亡了。

主持人介绍

DISCO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就已存在,但当时还没有现在那么疯狂和HIGH。噢。充其量只是节奏更强的音乐而已。那时,DJ只是幕后主持人,就像今天电台的主持人一样。 1972isc中“Cherry Lips”的《Play the Funky Mu》才算是DISCO的真正起源,这种音乐风格在当时的环境下立即受到了广大年轻朋友的青睐,后来被命名为“Funky” ”至今仍深受人们喜爱。而“DJ”则从幕后走向半幕后,参与一些歌唱、音乐制作、演唱会主持等前端工作。被称为职业“DJ”。

到了1981年,一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霹雳舞时代出现了——霹雳舞时代。霹雳舞的风格一直延续至今,已经成为一种风格大家都知道,它们同样起源于黑人街头音乐,并且有着相同的特点——1997年RAP流行的“霹雳舞”。 “DJ”正式从幕后转站1981年到前台,负责从各种音乐中挑选合适的音乐供客人聆听。

没有转盘,就没有DJ。存在。 “Technics”公司仍然是转盘制造行业的领导者。没有哪个 DJ 不会知道这家公司研发并制造了磁带式转盘和石英式转盘至今,但很少有人知道“Technics”早在 1979 年就生产出了第一台专业电唱机,奠定了特殊行业的基础DJ 的。 20世纪80年代初期,DJ们无法充分发挥电唱机的优势,而只是采用机械操作。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有人发明了一种叫刮唱片的游戏,将DISCO推向了第一个高潮。此后,在卡拉OK出现的强烈冲击下,DISCO陷入了长达数年的萧条。 1995年和1996年,DISCO再次席卷全球,它卷土重来。

DJ这个词已经代表了

在中国,DJ的发展是扭曲的。你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歌曲,它们是当下最流行的歌曲。有人将这些歌曲的节奏加快,然后与迪斯科歌曲搭配,一首又一首“DJ”诞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