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汶川映秀镇旅游景点介绍

汶川县平均海拔1300米,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部有多座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脉。四姑娘山海拔6250米;东南漩口地区岷江出口海拔仅780米。

扩展信息:

汶川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部、川西北高原、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东西宽84公里,南北长105公里。面积4084平方公里。南距省会成都130公里,北距州府马尔康200公里。属于成都一小时经济圈。是前往世界级风景区、草原的必经之路卧龙自然保护区、九寨沟、黄龙等地区。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辖涠洲、霸州、绵会、映秀、漩口、水磨、三江、卧龙、耿达9个镇。

2.游览汶川映秀城遗址的感想

读完《过江弃桥》,读了沉石溪的《过江弃桥》这本书,我感到非常震撼。文章描述了一群斑羚被人类逼迫爬上悲伤的悬崖。为了让斑羚活下去,它们牺牲了一半来拯救另一半,以摆脱困境。每一只年轻斑羚的成功飞行都意味着一只年老斑羚的死亡。没有一只年老斑羚有任何抱怨。为了整个家族和下一代,他们宁愿被砸得粉身碎骨。我赞扬这些斑羚勇敢地面对死亡。不要退缩,不要成为妈妈的奴隶恩慈。不要让人类成功。我希望这些年轻的斑羚能够好好地活着,这样老斑羚的死才有意义。但也有人有着和老斑羚一样的牺牲精神,那就是在四川汶川地震中,有多少人本可以逃生,却为了救人而牺牲了。女孩袁文婷的生命定格在二十六岁。她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十三个孩子的命运。她一次次跑进教学楼,用无力的双手抱起一个又一个孩子。当她最后一次冲进去的时候,教学楼彻底倒塌了……他们的品德是高尚的。就像斑羚一样,它们可以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别人的生命。他们值得我们骄傲,他们的美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在赞扬斑羚的同时,我也对那些猎人的行为感到愤怒,他们才是罪魁祸首。大自然是脆弱的。作为先进动物,我们有责任保护自然保护生态平衡,而不是破坏生态平衡。是的,我们有很大的权利,但是如果我们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们会作何感想呢?无论你的力量有多大,无论你的想法如何。只要在自然面前人人平等。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和牺牲,在于为他人着想。这不是为了获得或拥有任何东西。当你的贡献造福他人时,你一定会觉得自己的生命有价值。我想老斑羚当时一定也是这么想的。我合上书,闭上眼睛,只能听到桌上闹钟的声音。那一幕幕从我的脑海中浮现出来,仿佛……就像一幅滚动的画卷一样!

3.汶川映秀镇地图

汶川映秀镇是四川省汶川县,隶属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北部、川西北高原、阿坝藏族自治州东南部鄂坦羌族自治州。截至2020年末,汶川县辖9个镇,面积4084平方公里。汶川县因岷江(古称汶水)而得名。自汉武帝设文山县以来,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汶川县被誉为大禹之乡、大熊猫之乡、健康汶川。是全国四羌县之一,是藏、羌、回、汉等民族交汇融合的地方。 、都温高速公路、213、317国道穿境而过。汶川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有国家AAAAA级景区汶川特别旅游区、国家AAAA级景区大峪文化旅游区。

4.汶川县离映秀遗址有多远

5.12地震让汶川名扬天下。

汶川是行政区原为四川省阿坝州下属的一个县。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距成都146公里。汶川素有“大禹之乡、熊猫之乡、羌绣之乡”的美誉。是华夏始祖大庾的诞生地,全国四大羌族县之一。汶川也是从成都经都江堰前往九寨沟、若尔盖草原的必经之地。整个汶川以山地为主,很难找到一块平坦的土地。大多数城镇都是沿河而建,因为只有河谷两侧才能有一些平地来建造房屋。

2008年的5.12地震让汶川一夜成名,因为震中就在汶川县映秀镇。成名的方式是多么可悲啊。

(佛山人民在地震后援建阿坝师范大学)

汶川旅游主要集中在n 小众景点。

映秀5.12地震遗址。

主要由遗址博物馆、百花桥遗址、遇难者墓地、漩口中学遗址组成。映秀是成都经都江堰前往九寨沟、马康、红原、四姑娘山、卧龙等地的必经之地。它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当一个人过着非常消极悲观的生活或者过于骄傲的时候,我建议他来映秀看看。看看地震中丧生的生命和我们面前的废墟。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生活呢?我们有什么理由要过度膨胀?生命就像蚂蚁一样渺小。在自然面前我们什么都不是。

2.萝卜村。

建在海拔2000多米的山上,距县城15公里,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古老的黄土村落。 5.12地震几乎全部被毁,轮胎村在不远处重建。

3.水磨古镇。

由广东佛山人民援建,与阿坝师范大学共同重建。这是一个非常美丽的羌族小镇。距离成都不远,有直达成都茶店子站、都江堰汽车站的公交车。去年过去了,没什么作为游客,看到的人很少,但是我很喜欢。住了一晚,第二天就回成都了。奇怪的是,一座设计和建筑如此精美的小镇为何如此荒凉?

4.卧龙自然保护区。

大地震发生后,在异地重建了大熊猫保护基地。与熙熙攘攘的成都熊猫基地相比,这里显得有些冷门。

5.巴朗山。

巴郎山口看云海,拍蜿蜒的山路,欣赏山景。这个地方不是一个旅游景点,但它出现在旅行者的照片比很多旅游景点还多。

6.三江生态旅游区。

距离水磨古镇不远,有一个以自然生态风光为主的景区,是当地人去的最多的地方。三江因西河、中河、黑石河三河在此交汇而得名。

5.汶川映秀一日游

1.水磨古镇位于四川省汶川县南部岷江支流寿溪河畔。早在商代,这里就享有“长寿之乡”的美誉。长老村,后改名水磨。国家5A级景区。主要景点有:春风阁、禅寿老街、水磨亭、飞马村等,全年都适合游览。

2.汶川三江生态旅游区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南部三江乡。浙江西河onghe河、黑石河在此交汇,故称三江。景区毗邻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城山风景区。这里是世界自然遗产大熊猫的栖息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植物活化石”珙桐生长区。拥有保存完好的自然生态和藏羌民俗文化。茶马古道历史文化,是集观光、体验、避暑为一体的短途旅游景区。

3.雄伟的岷山与险峻、沧桑、雄伟的岷江大峡谷相得益彰。蓝天晴朗,白云飘扬,苍鹰展翅。这是一座巨大的古城堡,面积有100公顷。如同从天而降的珠子,散落在群山之中。这就是罗波村——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古老的黄泥羌村落,充满了原始和古朴的气息。简约风格。

4.羌族山谷位于汶川县西北部杂谷脑河东岸。古时这里是著名的茶马古道的西北线。西连里县桃坪乡东侧和西北侧与茂县相连。景区内森林茂密,珍禽异兽、奇花异草、溪流纵横、怪崖、竹笋、山湖为主要景观。羌河谷深处,有2000多公顷的原始森林。这里山高谷深,风景秀丽,动植物资源丰富。有珙桐、樟子松、银鹊、杜鹃等国家保护珍稀植物48种。有150多种花卉。野生动物中,有兽类40多种,鸟类190多种。列为第一批动物的有30多种d 国家二级保护,包括大熊猫、金丝猴、梅花鹿、岩驴等。

6.汶川映秀镇旅游景点介绍视频

四川省阿坝州映秀镇海拔约1000米。

映秀镇,2008年四川地震震中区,2008年地震中映秀镇被夷为平地。原地址现为地震遗址景区。映秀镇是去卧龙熊猫自然保护区的必经之路。卧龙熊猫基地在地震中也成为一片废墟。重建后的熊猫基地位于耿大镇和映秀,也是前往著名风景区四姑娘山途中的转折点,是四川旅游交通环熊猫大道的一部分。

7.汶川映秀镇旅游景点介绍图片

映秀镇位于汶川南部,是去九寨沟、卧龙、四古尼亚的必经之路ng 山。 5.12地震遗址:漩口中学是​​震后唯一保存较为完整的大型遗址。这里也是中央周年纪念仪式的举办地。漩口中学是​​地震前引人注目的标志性建筑,但在5月12日的地震中沦为废墟。震后形成了多种典型的地质建筑形态,如倾覆、端部塌陷、扭转塌陷、交叉裂缝、底层沉降、塌陷、断裂塌陷、平行错位、叠层塌陷、底裂、撕裂塌陷、侧面塌陷等。等待。从天而降的岩石崩塌是当时地震留下的典型奇观。 “5.12”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许多岩石从山坡上滑落。有的滑到山脚下,有的滚过公路,流入岷江。其中之一就是天幕杀机巨石。整块石头长10米g,高8米,宽3米,重100多吨。它从对面的悬崖上冲了出来,像一把利剑一样插进了河水深处。巨石面向岷江峡口和前方约1公里处的牛泉沟震源点,成为天然纪念碑。重建新面貌:映秀新城拥有历史悠久的茶马古道驿站老街和汶川古道,还有独具特色的羌族新宅。国内外著名建筑师参与设计的新建筑已成为映秀新城的一大亮点。有国家大剧院设计师保罗·安德鲁设计的抗震减灾国际学术交流中心;河口是现代主义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纪念广场、文化活动中心;何镜堂院士设计的地震纪念馆及墓地工程院院士。映秀小学和映秀幼儿园由工程抗震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周熙源领导的团队设计。地震纪念馆设计标准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是展示地震灾害、应急救灾、灾后重建、人与自然、抗震技术的教育基地。

8.映秀镇是汶川县城吗?

根据灾后评估,汶川县拟在原址重建卧龙镇、耿达乡、草坡乡、三江乡,建设成大熊猫保护区和生态保护区-旅游 旅游集镇。记者从近日印发的《汶川县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援助暂行实施意见》中获悉。

在实施意见,汶川还将根据生态环境容量重建涠洲镇,建设历史文化名镇;重建映秀镇,保留汶川县“5·12”地震遗址;重建漩口镇水磨镇,将其建设成为汶川县现代化工业园区;绵里镇、雁门乡、龙溪乡、银杏乡等4个镇将依托原有产业在原址上重建。

9.汶川映秀旅游景点攻略

1.石块从天而降

512地震那一刻,大地震动,犹如天裂。许多岩石从山坡上跳下来。有的掉到了山脚下,有的滚翻了锅炉,滚进了河里。但其中一根有11米长。这块高8米、宽3米、重心较高的巨石滚过马路,倒插在路面上。河滨,面向若能河峡谷,正对牛面沟震源点。

2.百花大桥位于漩口镇与映秀镇交界处,是213国道通往阿坝州的唯一公路,全长500米,耗资3000万,2004年通车每年的交通。在地震期间,桥面破裂,桥墩需要被摧毁,最终整体倒塌。如今,残存的桥面和桥墩已成为512地震灾害的著名实体和珍贵文物。

3.漩口中学

漩口中学是​​阿坝州一所重点中学。原位于汶川L县漩口镇,因紫坪铺水库建设迁至映秀镇。总投资6500万元。学校占地面积33000平方米,现有学生1527人。纪念文初一周年活动四川地震就在这里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