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主城区旅游景点分布图(重庆主城区主要景点地图)
没问题。 。
渝中区:
地理位置位于重庆市中心东部,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东、南、北三面环水,西接陆地,与沙坪坝区相连,与九龙坡区接壤,呈两条河流环绕的半岛。境内地势狭长,西高东低。最高点鹅岭,海拔379米;最低点为朝天门沙嘴,海拔160米。是中国著名的“山城”。由于紧邻两条河流,所以也是一座美丽的“河城”。城依水而建,依山而建。城市在山中,山在水中,因而有山水城市的美誉。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云雾较多,降水丰富,空气湿润,风力弱。全区总面积22.56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8.1平方公里。
历史概况 渝中区是重庆的母城,历史悠久。自秦朝公元前314年设巴郡治江州以来,历任郡、州、郡、县治。也曾是巴国都城、府都。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盟军司令部、中共中央南方局、八路军重庆办事处等均驻扎境内。重庆解放后,全市党、政、军领导机关相继驻区。 1950年6月设立第一区,1955年11月更名为市中区,1995年3月更名为渝中区。
行政区划:渝中区人民政府辖解放碑、朝天门、望龙门、南极门、较场口、七星岗、两路口、菜园坝、王家坡、大西沟、上清寺、大坪、上清寺等13个街道办事处化龙桥308个居民委员会,1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民族1996年末,总户数190614户,常住人口575803万人,其中男性291537人,女性284266人,农业人口3239人。全区有汉、回、藏、满、蒙、苗等35个民族,其中以汉族为主。 1996年,出生人口3087人,出生率为5.36‰;死亡4366人,死亡率7.58‰;人口自然增长率-2.22‰。
商贸 渝中区是重庆市商贸中心。第三产业占比超过占全区GDP的70%。 1996年,地区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销售总额168亿元,区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6亿元,增长18.4%。解放碑地区是重庆最繁华的商业区和购物中心。不到一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重庆百货、大补汇广场、新世纪百货、友谊华侨市场、商业大厦、群英购物广场等,商业企业近千家,大型——香港九龙仓集团斥巨资兴建的规模商业设施也在建设中。渝中区也是重庆乃至西南地区的物资集散地。有朝天门综合交易市场、菜园坝市场、生产资料市场、中药材市场、皮革市场等首批大型区域性专业批发市场,仅朝天门综合交易市场1996年成交额就达32亿元。
工农业基本情况 1996年,全区有工业企业478家,实现工业总产值(不变价,下同)229545万元;全区所属工业企业353家,其中独立核算329家。实现工业总产值53482万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轻工业实现总产值33567万元,增长11.9%;重工业实现总产值19915万元,增长12.3%。工业销售产值52271万元,工业产销率97.8%。区内工业企业主要分布在28个行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橡胶制品业。红岩村是渝中区唯一的农业村,1996年农副工商业总收入1.5亿元,比上年增长12.7%。
交通情况 渝中区是重庆市水陆客运枢纽。重庆港位于朝天门,是中国长江上游最大的天然港口。从这里可以乘船直达武汉和上海。开通的江海联运可直达香港、日本、东南亚及世界各地主要港口。 1996年,旅客吞吐量达723万人次。 ,货物吞吐量达到732万吨。重庆火车站、菜园坝位于菜园坝,是西南地区象渝、成渝、川黔三大铁路干线的枢纽和客运中心,年客流量超过2000万人次。区内公路交通发达,南有川贵公路,北有汉渝公路,西有成渝公路。每天有700多趟旅客列车运行。区内有高等级、次高等级道路100公里(截至1996年6月30日,下同),长江、嘉陵江大桥2座,菜园坝、牛家坨等立交桥4座,分别连接南安和江北的架空客运索道。近年来,长江、嘉陵江滨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交通条件大大改善。也在规划和建设中的还有灯光轨道客运系统、雷家坡立交桥、黄花园嘉陵江大桥、石黄隧道等,这些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将形成快速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由东西向的6条主干道连接起来南北有桥梁、隧道、索道相连,四通八达,纵横交错。全区共有公共交通线路78条,里程1092公里,车辆1108辆,客运总量17145万人次,城市各类出租车5202辆。
旅游景点 渝中区独特的山城河城特色,造就了个性鲜明的城市景观。到了晚上,万家灯火都亮了,万家灯火与水彩天窗交相辉映。登顶赏景犹如万千星辰汇入银河,令人心旷神怡ing。渝中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十分丰富。不仅可以领略青崖滴翠、金绿香、天光汇聚、宝塔夜雨等巴渝十二胜景,还可以游览“浮屠关”等古代兵家必争之地。 、东周“八蛮子将军墓”、著名古刹罗汉寺、古佛摩崖石刻等名胜古迹。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巨大影响的红岩村、新华日报社旧址、桂园、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旧址、周公馆-曾家堰50号等韩国其他革命遗址及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旧址临时政府旧址及中苏文化协会旧址文化与首都的文化遗产相伴。
江北区:
地理位置:位于重庆主城区,毗邻市中区。 1998年总面积21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085公顷。
行政区规划概况目前辖唐家沱、鱼嘴、富盛3个镇,峡口镇五堡乡、郭家沱村,华新、石马河、大石坝、观音桥、五里寺、村下辖8个街道办事处谭、江北城、郭家沱办事处,168个居委会、81个村委会。
人口情况:全区总人口45.1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4.45万人。
农业经济 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424万元(现价)。粮食产量 33831 吨,油料产量 423 吨,烟叶产量 1 至n、茶叶2吨、水果8576吨、猪肉4724吨、水产品1776吨。
沙坪坝区:
全区总面积38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458公顷。
行政区规划概况目前辖秦家港、歌乐山、京口、陈家桥、曾家、湖西、西涌、土主、青木关、凤凰、回龙坝、中梁、石桥联等12个镇。芳村、小龙坎、沙坪坝、磁器口、詹家溪、石景坡、童家桥、渝北路、天星桥、土湾、新桥、山东、歌乐山等地设有13个街道办事处、174个居委会、87个村委会。
人口 全区总人口64.6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2.47万人,人口密度1677人/平方公里。
农业经济 1998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24。2700万元。粮食产量95278吨,油料作物565吨,糖类174吨,烟叶2吨,茶叶278吨,水果5030吨,猪肉7489吨,水产品3535吨。
工业发展 1998年,工业总产值1226878万元。
南岸区:
地理位置 南岸位于重庆市都江南岸,毗邻市中区,依山傍水。全区面积26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819公顷,森林面积35平方公里。行政区划概况:现辖南屏、南山、峡口、涂山、鸡冠石、黄桷垭、长生桥、应龙、广阳9个镇,以及郭家沱镇广阳坝居委会、花溪镇二塘村;通源局南屏、龙门浩、海棠村、玄坛寺、弹子石、大佛段、花园路,8个街道办事处,146个居委会,74个村委会。
全区人口情况总人口44.4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9.72万人。农业经济 1998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106万元。农业:粮食产量55285吨、油脂产量194吨、食糖产量8吨、烟叶产量115吨、茶叶产量5吨、水果产量1521吨、猪肉产量5559吨、水产品产量2372吨吨。
工业 1998年,工业总产值875516万元。
九龙坡区:
九龙坡区地理条件优越,城市功能齐全。水、陆、空交通便捷,是重庆市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中心。九龙坡港是我国最大的水运枢纽长江上游交通港口。沿河有大渡口、通参驿、黄前码头;成渝、川贵、湘渝铁路在重庆南站交汇。火车南站和火车西站是重庆最大的火车站。货运编组站;成渝高速公路首段穿越辖区东西。正在建设的李家沱长江大桥和鹅公岩长江大桥紧密连接川贵、成渝高速公路。国道、市道、城市主干道和区乡路网四通八达,公路里程505公里。
行政区规划概况九龙坡区是重庆市主城区之一,与渝中区、沙坪坝区、大渡口区毗邻,隔长江相望ver(长江),来自南岸区、巴南区。面积437平方公里,辖杨家坪、黄桷坪、谢家湾、石坪桥、石桥铺、中梁山6个街道办事处;九龙、石桥、华严、白市驿、函谷、陶家、八富、走马、金丰、西彭、石板、铜鼓驿12个镇,总人口67.5万人,其中城镇居民43万人。区人民政府驻重庆市杨家坪。
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九龙坡区国民经济市场化、社会化程度显着提高,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经济实力显着增强,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欣欣向荣,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1997年,全区工业总产值70.58亿元,乡镇企业增加值101.6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亿元;税收收入8.17亿元,区级财政收入1.82亿元。
渝北区:
地理位置:位于重庆市东北部三角地带,嘉陵江、长江北岸。北与四川省广安区华蓥市、临水县接壤,东与重庆市长寿县接壤,南与重庆市江北区相望,与巴南区、南岸区、沙坪坝区相望。西邻重庆市北碚区。 ,毗邻合川市。总面积1452平方公里。 1998年年末实际耕地面积41010公顷。
大渡口区、巴南区因字数就不详细介绍了。 。
2.完整地图重庆主要城市景点[城市] 渝中区、万州区、涪陵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綦江区、大足区、渝北区、巴南区、黔江区、长寿区、江津区、合川区、永川区、南川区、璧山区、铜梁区、潼南区、荣昌区、开州区、梁平区、武隆区。 【县】城口县、丰都县、垫江县、忠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重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直辖市) 重庆位于中国内陆西南部,东与湖北、湖南接壤,南与贵州接壤,西与四川接壤,北与陕西接壤。总面积8.24万平方公里,辖38个区nd 县(自治县)。 2016年,常住人口3048.43万人,城镇化率62.6%,地区生产总值17558.76亿元。被誉为“中国火锅之都”、“中国会展名城”、“世界温泉之都”。重庆是西南地区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综合交通枢纽。其江北国际机场是中国内陆重要机场,果园港是长江重要港区。重庆位于盆地东部。地势由北向南向长江流域倾斜。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其中山地占76%。气候冬暖春早,夏热秋凉。长江流经境内,全长679公里。重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城市。 1189年,宋光宗赵盾先封恭亲王,后即位,号称“双庆”,重庆由此得名。重庆不仅是“红岩精神”的发源地,也是巴渝文化的发祥地。 “火锅”、“吊脚楼”影响深远。在3000多年的历史中,曾三度建都,四度建城。史称“巴渝”;抗日战争时期,曾为国民政府首都。重庆是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西南地区最大的工商业城市。拥有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7所高校以及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中新(重庆)战略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两江新区、渝新欧洲实习基地国家铁路和其他战略项目。经济 重庆经济建设已基本形成大农业、大工业、大交通、大流通并存的格局。是西南地区、长江上游地区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交通 重庆地形复杂,多山、多河。自古就有“蜀道难”之说。重庆位于中国中西部交界处,是长江上游唯一汇集水、陆、空交通资源的大城市,是西南地区的综合交通枢纽。建成“二环十辐射”高速公路网和“第一”港口年吞吐量1.6亿吨,江北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超3200万人次。航空、铁路、内陆港口交通枢纽,以长江黄金水道、渝新欧国际铁路等为支撑的开放通道。风景名胜 重庆拥有山、水、林、泉、瀑、峡、洞等自然风光。有自然人文景点300余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1处(大足石刻)、世界自然遗产2处(重庆武龙喀斯特旅游区、重庆金佛山喀斯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6处,国家森林公园24处,国家森林公园6处。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个。截至2016年12月、3月31日,重庆市共有A级景区214家,其中5A级景区7家、4A级景区76家、3A级景区80家、2A级景区49家、2家。 1A级景区。 2017年,新增5A级景区:云阳龙岗景区。在2016年,重庆接待国内外游客4.5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645.2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1%和17.5%。
3.重庆市主要景点地图重庆旅游景点最多的地区是:渝中区。
渝中区具体景点有:洪崖洞。到了洪崖洞观景台,对面的景色亮丽得让你感觉这是一座神奇的城市。它的夜景实在是太美了,也吸引了很多游客来这里打卡拍照。它夺走了这里美丽的风景,也夺走了这里的盛名。在洪崖洞,你可以吃到很多重庆美食和小吃,还可以带走很多巴渝特有的小玩意。还可以欣赏千四门桥旁洪崖洞的迷人夜景。
李子坝轻轨站和传说中的轻轨大厦:这个城市的交通总会给你不一样的感觉。
湖广会馆:你会看到重庆昔日的繁华。
长江索道:体验昔日重庆人最独特的出行方式。曾是连接南岸与渝中的重要通道之一。
4.重庆主城区主要景点地图分布重庆市中心指的是渝中区,是重庆整个主城区的核心,特别是解放碑朝天门商圈。重庆作为直辖市,现辖19个区、19个县。其中,重庆市委、市政府驻地“渝中区”。可以说渝中区是重庆主城区的核心区(朝天门、解放纪念碑、人民大会堂、三峡博物馆、洪崖洞等旅游景点都在渝中区,还有朝天门旅游客运站、菜园坝火车站(重庆站)。
5.重庆主城区旅游地图重庆位于东经105°17'-110°11'、北纬28°10'-32°13'之间,四川盆地东缘。辖区东西长470公里,南北宽450公里。毗邻湖南、湖北、陕西、四川、贵州六省。
重庆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候18℃左右,冬季平均最低气温6-8℃,年平均气温27-29℃。夏季,总日照时数1000-1200小时。冬暖夏热,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气候温暖湿润,同季炎热多雨。年降雨量1000-1400毫米,尤其是雨季尤其是春夏之交的夜间雨量较大,故有“巴山夜雨”之称。
重庆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北、东、南三面分别被大巴山、巫山、武陵山、大娄山所环绕。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有大面积坡地。
流经重庆的主要河流有长江、嘉陵江、乌江、涪江、綦江、大宁河等,长江干流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全长665公里,跨越巫山三背斜,形成著名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并称为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长江、嘉陵江流经重庆中心城区。
6.重庆主城区旅游景点完整列表重庆原是四川省辖的副省级城市。 1998年,与北京、上海、天津一样,晋升为中央直辖市。重庆旅游资源丰富,武隆仙女山、长江下游巫山三峡、丰都鬼城等都是游客必去的地方。
7.高清版重庆主城区旅游景点地图包括渝中区、江北区、南岸区、北碚区、渝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巴南区。重庆位于中国内陆西南部、长江上游。面积8.24万平方公里,辖38个区县(26个区、8个县、4个自治县)。
扩展:
重庆位于分布于中国西南内陆及长江上游地区。面积8.24万平方公里,辖38个区县(26个区、8个县、4个自治县)。人口以汉族为主,主要少数民族有土家族、苗族。重庆是一座独特的“山城河城”。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其中山地占76%。长江横贯全境,全长691公里,与嘉陵江、乌江等河流交汇。旅游资源丰富,拥有长江三峡、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世界自然遗产武隆喀斯特、南川金佛山等壮丽景观。
8.重庆主城区景点地图重庆主城区由九个区组成,分别是:
渝中区、沙坪坝区、江北区、南岸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渝北区、巴南区、北碚区。
重庆主城区有5个主要商圈,分别是:解放碑步行街(渝中区)、南屏步行街(南岸区)、观音桥步行街(江北区)、沙坪坝三峡广场(沙坪坝区)、杨家坪步行街(九龙坡区)。
以上五个步行街商圈都比较繁华,商业比较繁荣,人气也比较旺(每条步行街下面都有大型地下商场),交通也很方便。因此,相对来说,这五个主要商圈所在的区域都比较繁华,其中以渝中区和江北区最为繁华。
渝中区:
地理位置位于崇中东部清,位于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东、南、北三面环水,西接陆地,与沙坪坝区相连,与九龙坡区接壤,呈半岛状,四周环抱。两条河。境内地势狭长,西高东低。最高点鹅岭,海拔379米;最低点为朝天门沙嘴,海拔160米。是中国著名的“山城”。由于紧邻两条河流,所以也是一座美丽的“河城”。城依水而建,依山而建。城市在山中,山在水中,因而有山水城市的美誉。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型,云雾较多,降水丰富,空气湿润,风力弱。全区总面积22.56平方公里,其中18.1平方公里公里是土地面积。
历史概况 渝中区是重庆的母城,历史悠久。自秦朝公元前314年设巴郡治江州以来,历任郡、州、郡、县治。也曾是巴国都城、府都。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盟军司令部、中共中央南方局、八路军重庆办事处等均驻扎境内。重庆解放后,全市党、政、军领导机关相继驻区。 1950年6月设立第一区,1955年11月更名为市中区,1995年3月更名为渝中区。
行政区划:渝中区人民政府辖解放碑、朝天门、望龙门、南纪门, 较场口, Q星港、两路口、菜园坝、王家坡、大西沟、上清寺、大坪、化龙桥等13个街道办事处,308个居民委员会,1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民族1996年末,总户数190614户,常住人口575803万人,其中男性291537人,女性284266人,农业人口3239人。全区有汉、回、藏、满、蒙、苗等35个民族,其中以汉族为主。 1996年,出生人口3087人,出生率为5.36‰;死亡4366人,死亡率7.58‰;人口自然增长率-2.22‰。
商贸 渝中区是重庆市商贸中心。第三产业占全区GDP的70%以上。 1996年,地区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销售总额168亿元,区级零售总额消费品销售额30.6亿元,增长18.4%。解放碑地区是重庆最繁华的商业区和购物中心。不到一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重庆百货、大补汇广场、新世纪百货、友谊华侨市场、商业大厦、群英购物广场等,商业企业近千家,大型——香港九龙仓集团斥巨资兴建的规模商业设施也在建设中。渝中区也是重庆乃至西南地区的物资集散地。有朝天门综合交易市场、菜园坝市场、生产资料市场、中药材市场、皮革市场等首批大型区域性专业批发市场。仅朝天门综合交易市场199年就实现交易额32亿元六、工农业基本情况 1996年,全区有工业企业478个,实现工业总产值(不变价,下同)229545万元;全区所属工业企业353家,其中独立核算329家。实现工业总产值53482万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轻工业实现总产值33567万元,增长11.9%;重工业实现总产值19915万元,增长12.3%。工业销售产值52271万元,工业产销率97.8%。区工工业企业主要分布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电力机械及器材制造、金属材料制造等28个行业。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橡胶制品业。红岩村是渝中区唯一的农业村,1996年农副工商业总收入1.5亿元,比上年增长12.7%。
交通情况 渝中区是重庆市水陆客运枢纽。重庆港位于朝天门,是中国长江上游最大的天然港口。从这里可以乘船直达武汉和上海。开通的江海联运可直达香港、日本、东南亚及世界各地主要港口。 1996年,旅客吞吐量达723万人次。 ,货物吞吐量达到732万吨。重庆火车站,位于菜园坝,是象渝、成渝、川渝三大铁路干线的枢纽和客运中心。贵州位于中国西南部,年客流量超过2000万人次。区内公路交通发达,南有川贵公路,北有汉渝公路,西有成渝公路。每天有700多趟旅客列车运行。区内有高等级、次高等级道路100公里(截至1996年6月30日,下同),长江、嘉陵江大桥2座,菜园坝、牛家坨等立交桥4座,分别连接南安和江北的架空客运索道。近年来,长江、嘉陵江滨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交通条件大大改善。正在规划建设的还有轻轨客运系统、雷家坡立交桥、黄花园嘉陵江大桥、石黄隧道等。使用后将形成东西六条主干道相连,南北有桥梁、隧道、索道相连,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快速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全区共有公共交通线路78条,里程1092公里,车辆1108辆,客运总量17145万人次,城市各类出租车5202辆。
旅游景点 渝中区独特的山城河城特色,造就了个性鲜明的城市景观。到了晚上,万家灯火都亮了,万家灯火与水彩天窗交相辉映。登上山顶欣赏风景,犹如万千星辰汇入银河,令人心旷神怡。渝中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十分丰富。不仅可以领略巴渝十二景,还可以欣赏到绿化景观碧绿淋漓、金绿飘香、天光汇聚、宝塔夜雨,还可游览“浮屠关”、东周“霸蛮子将军墓”、著名古刹罗汉寺、古佛摩崖石刻等名胜古迹。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巨大影响的红岩村、新华日报社旧址、桂园、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旧址、周公馆-曾家堰50号等其他革命遗址和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旧址、韩国临时政府旧址、中苏文化协会旧址与首都文化遗产相伴。
江北区:
地理位置:位于重庆主城区,毗邻市中区。 1998年总面积21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085公顷。
辖区规划概况:现辖唐家沱、鱼嘴、富盛3个镇,峡口镇五堡乡、郭家沱村,华新、石马河、大石坝,下设8个街道办事处、168个居委会、观音桥、五里寺、寸滩、江北城、郭家沱等81个村委会。
人口情况:全区总人口45.1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4.45万人。
农业经济 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424万元(现价)。粮食产量33831吨,油料作物423吨,烟叶1吨,茶叶2吨,水果8576吨,猪肉4724吨,水产品1776吨。
沙坪坝区:
全区共有面积38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458公顷。
行政区规划概况目前辖秦家港、歌乐山、京口、陈家桥、曾家、湖西、西涌、土主、青木关、凤凰、回龙坝、中梁、石桥联等12个镇。芳村、小龙坎、沙坪坝、磁器口、詹家溪、石景坡、童家桥、渝北路、天星桥、土湾、新桥、山东、歌乐山等地设有13个街道办事处、174个居委会、87个村委会。
人口 全区总人口64.6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2.47万人,人口密度1677人/平方公里。
农业经济 1998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2427万元。粮食产量95278吨,油料产量565吨,糖产量174吨,烟叶产量2吨,茶叶产量278吨,水果产量5030吨,粮食7489吨,水产品3535吨。
工业发展 1998年,工业总产值1226878万元。
南岸区:
地理位置 南岸位于重庆市都江南岸,毗邻市中区,依山傍水。全区面积26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819公顷,森林面积35平方公里。行政区划概况:现辖南屏、南山、峡口、涂山、鸡冠石、黄桷垭、长生桥、应龙、广阳9个镇,以及郭家沱镇广阳坝居委会、花溪镇二塘村;南屏、龙门浩、海棠村、玄坛寺、弹子石、大佛段、通源局、花园路,8个街道办事处,146个居委会,74个村委会。
人口情况:辖区总人口人口44.4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9.72万人。农业经济 1998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106万元。农业:粮食产量55285吨、油脂产量194吨、食糖产量8吨、烟叶产量115吨、茶叶产量5吨、水果产量1521吨、猪肉产量5559吨、水产品产量2372吨吨。
工业 1998年,工业总产值875516万元。
九龙坡区:
九龙坡区地理条件优越,城市功能齐全。水、陆、空交通便利,是重庆市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中心。九龙坡港是长江上游最大的水运港口。沿河有大渡口、通参驿、黄前码头;成渝、川黔湘渝铁路在重庆南站交汇。火车南站和火车西站是重庆最大的火车站。货运编组站;成渝高速公路首段穿越辖区东西。正在建设的李家沱长江大桥和鹅公岩长江大桥紧密连接川贵、成渝高速公路。国道、市道、城市主干道和区乡路网四通八达,公路里程505公里。
行政区规划概况九龙坡区是重庆市主城区之一,与渝中区、沙坪坝区、大渡口区毗邻,与南岸区、巴南市隔江相望。区。面积437平方公里,辖6个街道办事处:杨家坪、黄桷坪、谢家湾、石坪桥、石桥铺、中梁山;九龙、石桥、华严、白市驿、函谷、陶家、八富、走马、金丰、西彭、石板、铜鼓驿12个镇,总人口67.5万人,其中城镇居民43万人。区人民政府驻重庆市杨家坪。
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九龙坡区国民经济市场化、社会化程度显着提高,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经济实力显着增强,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欣欣向荣,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1997年,全区工业总产值70.58亿元,乡镇企业产值101.6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亿元;税收收入8.17亿元区级财政收入1.82亿元。
渝北区:
地理位置:位于重庆市东北部三角地带,嘉陵江、长江北岸。北与四川省广安区华蓥市、临水县接壤,东与重庆市长寿县接壤,南与重庆市江北区相望,与巴南区、南岸区、沙坪坝区相望。西邻重庆市北碚区。 ,毗邻合川市。总面积1452平方公里。 1998年年末实际耕地面积41010公顷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