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十八景
1.清源山 2.开元寺 3.崇武古城 4.府文庙 5.西湖公园 6.神狐湾 7.牛母林 8.清水岩 9.天后宫 10.五里桥 11.东湖公园 12.洛阳大桥 13.黄金海岸 14.仙宫山 15.蔡氏古宅 16.代仙瀑布 17.郑成功史迹 18.土们街
其中清源山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门票30元。

土门街
又称“土门街”,因修建东西塔时储存和运输土石方而得名。图门街位于泉州市市中心,东起温岭路,西起中山路,全长1005米。这里是集商业、旅游、文化等为一体的繁华地带。在这条仅1000多米长的街道上,却分布着众多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文物古迹,分布有宋元文物古迹13处——清净寺、孔庙、通淮关岳庙、东莞西台、祖鲁苏、家宅、棋盘院、东路巷、三十二巷等。土门街的风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宋元时期泉州的繁荣。修缮后的土门街继承了泉州闽南建筑风格,与现代建筑有机结合。图们街是泉州最繁华、最繁华的街道之一,入选全国首批“平安购物街”。
五里大桥
俗称“安平大桥”,横跨晋江安海镇与南安水头镇之间的海湾。始建于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历时13年建成。花岗岩砌成的石墩、石梁桥是首屈一指的长桥在我国古代。被誉为“世界上没有这么长的桥”。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大桥全长2255米,有方形、船形、半船形桥墩361个。桥面宽3-3.8米,桥面长度5-11米,最大重量25吨。两侧有石护栏;有亭5个:桥东侧的“超然亭”、桥西侧的“海潮寺”、桥中间的“泗水亭”。路两端各有一座路亭,供游人休息。 “泗水亭”,俗称“中亭”,亭前石柱上有一副楹联,“世间有佛有佛,天下无此桥”。有将军石刻两尊。在 p 的一侧亭内有历代重修的碑刻14平方米。 。桥亭西端有清代重修的碑刻,东端有仿木结构五层六角楼阁式白塔。历经800多年的沧桑,安平桥已成为一座“陆桥”。 1980年至1985年,国家拨款维修,恢复了宋代原貌。富文寺 富文寺
位于鲤城区中山路班公。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初年(公元976年),后迁址。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迁回原址重建。现存建筑仍保持清初原貌。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孔庙。 2001年被列为国家重点企业被国务院列为文物保护单位。主建筑大成殿,供奉孔子。正殿面阔七间,进深五间。为典型的宋代重檐庑式,挑梁木架,叠斗拱梁,横梁纵横,雕有龙、鸟兽、花卉图案;柱子全是石头,前面有一个露台。 ,翼楼设有扶手,底部有走廊和礼拜堂;院外泮池上有一座元代石桥,桥面上有72块长方形石块,代表孔子的七十二弟子。东西各有两庑,前有大成。门,金音玉振门。东侧的明伦殿是文庙现存的主要附属建筑。殿前裸露的庭院、泮池、石桥均保存完好。西方有潘宫殿及十多座名官祠堂和状元祠堂。寺庙内的展示信息非常丰富。大成殿正殿中央供奉着孔子塑像,东西两侧供奉着四夫十二贤。馆内展出孔子礼器、乐器以及泉州历代名人遗物等文物500余件。图们街棂星门附近的区域原本是府文庙建筑群的一部分,后改作其他用途。为了彻底保护文庙建筑群,2000年,市委、市政府作为重点工程,投资1.2亿元,搬迁菜市场和3个企事业单位,修建了文庙广场,不仅有效地保护了遗址,同时也成为了市民休闲健身的场所。地方。
开元寺
开元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国家首批4A级旅游景区之一。位于市区西大街,始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原名“莲花寺”。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唐玄宗下令诸州建开元寺,遂改为“莲花寺”。现在的名字。整个寺庙占地7.8万平方米。规模宏大,结构壮观,风景秀丽。曾与洛阳白马寺、杭州灵隐寺、北京广济寺齐名。主要有大雄宝殿、甘露坛、东西塔等建筑。大雄宝殿是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它始建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现存建筑为明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遗物。大雄宝殿高20米,保留了宏伟、雄伟的唐代建筑风格。吗哪坛建于宋代,现在的坛是明初重建的。是全国三大戒坛之一。八角五层楼阁式仿木结构石塔矗立在庭院两侧的广场上,相距约200米,是全国四大名塔之一的泉州东西塔。东塔称“镇国塔”,高48.24米;西塔称“仁寿塔”,高44.06米,略低于东塔,其规模与东塔几乎相同。两塔是我国古代石质建筑的瑰宝是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象征。洛阳桥 洛阳桥 洛阳桥位于今惠安与洛江交界处的洛阳河入海口,又称“万安桥”。北宋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