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丽江旅游新形象(丽江旅游主题形象定位)
丽江古城又名“大研古镇”,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大研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0°14′,东经26°52′北纬。海拔2400多米。它是一座风景秀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名城。也是中国罕见的保存完好的少数民族古镇。丽江古城是第二批批准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中国仅有的两个以整座古城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县城之一(另一个是山西平遥古城)。丽江古城当地民族风情和娱乐活动丰富多彩,纳西古乐、东巴仪式、占卜文化、古镇酒吧、纳西火把节等,独具特色。丽江古城充分体现了古代文明的成就是中国城市建设中具有鲜明特色和风格的中国民居类型之一。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丽江古城 外文名称:The Old Town of Li Jiang 适合季节:全年季节性活动:火把节、七月节等地方特产:纳西酒窖、纳西火锅、米灌肠等 级别:AAAAA级 邮政编码:674100 国家:中国 著名景点:木府、四方街等 气候类型:西南季风气候 开放时间:全天候 门票价格:古城维护费80元土地面积面积:7.279平方公里省份:云南
2.丽江旅游品牌在丽江,大大小小的寺庙无数,其中比较出名的五座寺庙(下面会详细介绍)是:普济寺、玉峰寺、智云寺、文峰寺、富国寺、另外:白塔寺、石莲寺、普贤寺、睡佛寺、启文寺、弘法寺、白马龙潭寺……一共十二座大寺,这么说吧。
还有一种说法:丽江有十三座主要寺院,属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其范围包括整个滇西北,较大的在滇西北、云南乃至东南亚都有。影响力,包括富国寺、智云寺、文峰寺、玉峰寺、普济寺、兴化寺、灵照寺、达赖寺、兰净寺、达摩寺、来源寺、寿国寺、普华寺等寺庙。
由于十三庙历史渊源深厚,内部联系紧密,是一个完整、不可分割的整体。 “丽江十三寺”是由历史形成的,由约定俗成的,由世俗确立的。认识到一旦改变,那就不伦不类了。
福国寺
福国寺位于玉龙县白沙乡芝山上。始建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年),原为汉传佛教僧寺,住持多为鸡足山僧人。后来到了明代,熹宗赐名“福国”,并赐金匾。清朝康熙年间,西藏噶玛巴来到丽江,驻扎在富国寺。临行前,他在寺内留下了几位喇嘛。
康熙十八年(1679年)改为藏传佛教喇嘛寺,隐名“奥敏南卓林”,意为“解脱森林”。最终的颜色”。该寺是丽江五大寺的母寺,也是云南最大的噶玛噶举寺。噶玛巴、夏玛巴、大司徒仁波切、嘉措仁波切等都曾在此举办过大型法会。佛教极为兴盛,最为盛行。繁荣。当时有喇嘛180余人,地租1000担。寺内收藏有许多与噶玛巴活动有关的圣物和文物。
清同治甲子年(1864年)正月毁于火,光绪八年(1882年)重建。原寺有公共建筑5间,僧房38间。其中“五凤楼”(又名“法云阁”)极其精美,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文革”期间,“五凤楼”及富国寺门楼迁至黑龙潭公园。其余部分已被毁坏,目前正在进行修复和重建。
是云南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结斜林门楼为重檐挑山挑梁式建筑,面阔5间,进深4间。这建筑风格典雅、端庄,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智云寺
智云寺位于玉龙县腊石坝西侧的竹渡山麓。它的隐名是“额顿品措”,“林”意为“正气之林”。智云寺于雍正五年(1727年)开始募捐建寺。
这段时间,八世司徒仁波切去鸡足山的时候,是应木土司的邀请来到丽江的,请大司徒仁波切为他选择一处寺址。大司徒仁波切想了想,指着那座山。远处祥云笼罩,说道:“那里,那座山的天坑里,有莲花生大士的脚印。 ”根据大司徒仁波切的指示,修建了这座寺庙,并命名为“智云寺”。它是由知府捐款建造的同年。后毁于战乱,光绪五年(1879年)由住持喇嘛修复。原有酒舍4间(尚存),僧舍22间(仅存一间)。
1959年后,寺内开设了县农业中学、“五七”干部学校、县二中,部分房屋受损。 1989年,残存房屋被洗劫毁,现仅存正殿。 1995年修复大雄宝殿,1999年重修佛像。智云寺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峰寺
文峰寺位于玉龙县城郊海拔2700米的文笔山半山腰上。被誉为“三岗凝视林”。 ”,意为“密宗隐林”。原为灵寿寺遗址。雍正十一年(1733年),噶玛爸爸在这里讲学,还建了茅草屋。
乾隆四年(1739年),丽江木氏土司邀请噶玛噶举派四宝法王来丽江弘扬佛教,并请大司徒法王择址建寺。次年建成,道光八年(1828年)扩建。初名文峰寺。它是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的最高学府之一。
文峰寺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十三世东宝仲巴呼图克图受噶玛巴噶玛巴和大司徒噶玛巴指派全权负责滇西北十三座寺庙的学术事务以来,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玉峰寺
玉峰寺位于玉龙县白沙乡玉龙山南麓。隐名“扎西曲皮林”。意为“吉祥弘法林”,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九年(1770年)。是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滇西北十三大寺院之一。现为丽江著名风景区、旅游胜地之一,也是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玉峰寺北拥雪峰,南拱文体,背倚青山。从高处可以远眺玉龙雪山四季变幻的景色,远眺丽江坝子的美景。主殿坐西朝东,由山门、配殿、正殿组成,形成四合院。大雄宝殿为重檐歇山挑梁式建筑,平面长方形,面阔5间,进间4间。深奥,高12米,脊上饰有鼎和猫头鹰尾巴。
寺庙前有一个圆形水池。池水清澈透亮,青峰翠岭,蓝天白云,倒映在池中,故名宝镜池。主殿北侧有两座小院,为僧侣住宅。它们是根据山势而建的。泉水是从槽中抽取的。庭院旁边种有果树,花园周围有栅栏。院内有一株古山茶树,相传为五百年前玉峰寺未建前,寺内僧人所植。下院又名十里香院,是一座小巧精致的四合院。十里香洁白如玉,气味清香。是玉峰寺名花之一。玉峰寺风景秀丽,林木茂密山清水秀,流泉涌动,其“万山茶花”闻名于世。
普济寺
普济寺,藏语称“达佩兰杏林”,位于丽江城西六楼距黄山数公里。这里山势起伏,树木茂盛。寺背靠黄山,北有玉龙,南有笔塔,前有黑龙潭。宫殿雄伟,古意盎然,亭台楼阁,引人入胜。
据史料记载,普济寺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重修于嘉庆十一年(1807年),道光十四年。 (1834) 添加。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重修,正殿覆铜瓦。从此,铜瓦殿名声大噪,是省内罕见的铜瓦殿。因。 1987年12月公布为云南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普济寺建筑布局自西向东,依山势而建,错落有致。主体建筑、山门、护法殿、配殿、正殿有一条中轴线贯穿,显得均衡、整齐、对称、协调;附属建筑还有客堂、方丈,总建筑面积831.66平方米。
普济寺大殿的台基采用常见的方正轮廓,高4.2米,使大殿显得更高大。普济寺原有寺院12座,现存3座。原有喇嘛30人,现2人。寺院周围梨树林立,山坡梨花遍地。每年春天,百花盛开,游人如织。
<普济寺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据说开国喇嘛曾受到四宝法王的劝告:“若要建寺,必须建在有水的山腰上。水映着山的美丽,靠近它,就是山的美丽。”一个池塘,远处就是大海。”场地位于普吉村山腰的茂密森林中。旁边有一口清泉。前面是中海的海水。远处,可以看到黑龙潭古城里充满神气的龟、蛇、狮子。大象尽收眼底,造就了普济寺山清水秀、相互辉映的自然美景。
兴化寺
兴化寺位于聚店镇金河村委会阿南湾村。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原主殿共有护法殿、活佛寺、僧侣游乐房、厨房6个公共房间,常住僧人200余人,是继富国寺之后的第二大寺院。
民国时期,该寺第七世活佛受到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的召见,被封为“呼图克图都嘎大师”。他的名声大噪,于1946年回国兴化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全国佛教协会理事。 1953年,他作为云南少数民族领导人在北京出席仪式。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毛主席还特意送给他一件黄色锦缎马褂。 1976年2月圆寂。
“文革”浩劫后,兴化寺被彻底毁坏。只有山脚叫喇嘛山当地人供奉着兴化寺创始人的纪念碑,上面写着“中华民国五年”“2017年6月27日立”。据说文革期间,有村民将这祖师牌位埋在杂草丛中,才得以幸存。
灵照寺
灵照寺,藏名扎西嘎其林,意为“吉祥幸福的聚集园”,位于玉龙县境内。 ,丽江市鲁甸坝子西北角。原有僧舍12间,住僧80人。
达赖寺位于玉龙县城西北170公里的塔城镇洛古村委会。它的隐藏名字是星珠大结林,意思是“耕耘繁盛的森林”。始建于清朝雍正年间。原有大雄宝殿1间,僧房21间。 “文革”期间,寺庙被毁,当地村民有时进行礼拜我们在这里的活动。
达摩寺
达摩寺的隐名是“丹培林”。位于维西县塔城镇七别村,是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的一座寺院。 “丹”是佛法的意思,“沛”是兴旺的意思,意思是寺庙因教义而兴盛。
寺庙又名“达摩乃贵”,“达摩”是指藏传佛教西结派创始人达摩(藏语称帕达巴桑耶),“乃”是圣人。地方,“归”寺,意为达摩祖师圣地的寺庙。
该寺始建于清康熙元年(1662年)。据说建寺者是一位纳西族僧人,因在达摩洞修行而对达摩祖师印象深刻。由于此地法缘,他发愿在此建寺,供奉达摩祖师。它为当地纳西族提供了避难所达摩寺又称达摩寺。僧人都是附近地区的纳西族。
后来,在第一世杜噶活佛和当地土木的帮助下,寺庙不断扩建,被誉为“江域噶玛噶举十三大寺”之一。现有僧人28人。
来源寺
来源寺位于维西县塔城镇七宗村。该寺隐名“饶吉林”,“饶”意为世代相传,“吉”为繁荣之意。寺庙全称意为“世代繁荣的寺庙”。
该寺位于著名藏传佛教胜地“法祖洞”的左下侧。该寺始建年代不详。该寺现有僧人101人。
寿国寺位于维西县康普乡茶枝村。是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的一座寺庙,藏名“扎西大吉林”“扎西”吉祥,“大吉”兴旺,“林”寺寓意吉祥、繁荣的寺庙。是“江宇噶玛噶举十三大寺”之一。
始建于清雍正七年(1729年)。当时,清政府首次派遣流亡官员治理维西。康普土司何氏带头支持,捐资修建寺庙,并命名为“寿国”作为寺庙的中文名称。原寺址位于山坡上,形似大鹏展翅。那是卡瓦格博地区噶玛派的彭寺。清乾隆十年毁于火,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迁至现址。场地重建。寺庙由山门、飞殿、配殿组成四合院,集藏、汉、白族为一体。以及纳西族的建筑特色。
正殿的壁画工笔细腻,色彩绚丽,让房间充满了光彩。是藏汉文化融合的典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虽历经一百年,但主体建筑和壁画依然完好。现已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寺现有僧人15人。
普化寺
普化寺位于丙中罗家胜村东风自然阵中。是怒江州唯一一座喇嘛寺。普华寺原隶属于四川省德格县大圆满寺。与香格里拉县承恩寺关系密切,属藏传佛教噶举派。
贡山县藏传佛教(喇嘛教)是随着藏族迁入贡山而传入的。始创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后来,在贡山甲占同地正式建庙。原为茅草屋顶房屋,名“飞来寺”。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民间募集资金,请外地工匠,将原有茅草屋改为瓦顶土木结构,重建寺庙。
清道光二十五年(1825年)扩建为宏伟的喇嘛寺,更名为“普华寺”。寺庙为三层建筑,雕梁画栋,有泥塑佛像和色彩缤纷的壁画。丙中洛普华寺在鼎盛时期,拥有农田数百亩,牛马数百头,羊数千只,僧人百余人。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普华寺被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普华寺掌管6“彝巴西P每个“易巴西宫”的负责人都会在节日等活动期间向宗教信徒宣传法律、法规、公安条例等法律知识,让让宗教信徒增强法制和治安法规意识,提高宗教信徒素质。
3.云南旅游主题形象云南地图有点像缩小版的中国地图。它有嘴、有大腿、有尾巴,但比例看起来不像中国地图上那么胖。据数据显示,云南陆地总面积为39.41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4.1占全国国土面积的%,居全国第8位。人口4770.5万。云南还有一个特点是,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下辖8个市、8个少数民族自治州。 。 所以,云南的名字从何而来?
相传西汉时期,汉武帝征伐西南地区,设置24郡。由于这是一次新的征服,必须命名 24 个县。当县令正在设置衙门时,北方突然出现了彩云。
县令觉得这是吉兆,就向皇帝禀报。
汉武帝认为,既然在彩云之南,那么这个郡就应该叫云南。
4.丽江旅游宣传旅游还可以通过传单进行宣传,让更多人了解旅游地点和价格,吸引游客来古城旅游。旅游促销广告词:
1.古老的山水生态,有新长兴的魅力。
2.山水风光、太湖情怀、生态魅力。
3.山的美丽河流带来了古今的繁荣。
4.山水人文古迹、古韵生态历久弥新。
5.山水人文经典,皇家佛教故乡长兴。
6.山水人文经典、古韵与生态历历在目。
7.古城依山傍水,小镇远在水墨画中。
8.小镇山川秀丽,古城举世无双。
9.山与水相容,古今和谐。
10.赏长兴古生态,游天下奇观。
11.领长兴古韵,见天下奇观。
12.领略长兴古生态魅力,看大地沧桑。
13.赏古风俗,游生态高邮。
14.欣赏年画,探古屋走进历史,去氧吧看绿柳,回归自然。
15.欣赏古老的风景,享受永恒的魅力。城市宣传口号: 青岛(帆船之城):用心追帆,驶向成功 丽江:七彩云南,梦幻丽江 沉阳:新沉阳,新环境 阳光:黄金海岸,热情阳光 佛山:和谐佛山,绿色家园
5.丽江旅游宣传文案丽江正在膨胀,正在支撑。丽江,早上只需一壶茶就能解醉。
6.丽江旅游营销策略2000年前后,丽江宣传部和以孙冕为代表的《新周刊》等文化媒体开始了不以景区为中心的营销宣传模式。丽江作为一种风景优美、人文气息浓郁、地方特色浓郁的逃离城市的生活方式,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从此,丽江就成了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了小资的圣地,卖的更多的是一种慢节奏的悠闲生活,咖啡、庭院、音乐和大量找不到的阳光在城市。 “你今天在丽江吗?”曾经一度是年度热词。至于文艺青年、小新生、穷游党,那都是很久很久以后才会发生的事了。
“邂逅之城”也是随着商业化进程的加剧而被炒作的第二个概念。现在,居住在丽江以外的人们更感兴趣的是良好的空气、365天的蓝天、悠闲的生活、以及随时重新开始的可能性。
7.丽江古城形象定位丽江以丽江古城木府、玉龙雪山而闻名;玉龙县:玉龙雪山;虎跳峡。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位于丽江中部。丽江大坝,北依象山、金虹山,西接狮子山,东南面数十里良田。丽江是中国第二批批准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中国成功向联合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城之一。
8.丽江旅游形象到了云南,不到丽江就算白来了。
2.游丽江胜游九十九山水。
3.不来丽江偷几天闲暇就白来了。
4.七彩云南,梦幻丽江
5.人间天堂,中国丽江
6.睁眼看世界,闭眼怀念丽江
7。丽江:身心灵的栖息地
8.美丽的丽江,人间天堂。
9.走在石板路上,小桥流水,星星点点加上夜空,丽江是最美的地方。
10.丽江,我来了,我看到了,我被征服了。中国丽江,我来了,我看到了,我被征服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