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如何看待传统文化与现代需求之间的矛盾?
首先,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以群体为本”,追求群体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从西周周公开始,就强调“以礼治国,以教化”,从而形成了中国人的伦理思想体系。这些都是通过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和谐共处的环境,最终保证社会的稳定。为了这个目标,可以牺牲个人利益。最有代表性的说法就是孔子的“克己复礼”。
其次,传统文化也强调“厚积薄发”。例如,《道德经》中说:“相抱之树,由最小的飞蛾而生;九层台,由累土起;千里之行,由一步开始。”在此基础上,儒家思想还强调“中庸之道”。
这些其实已经不符合现代人的需求了。如今的营销就是刺激人们的欲望,使人们“不是需要太多,而是想要太多”,从而造成一种追求物欲的社会心态。对物欲的追求,导致了以个人为中心、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
学校没有体育、美术、音乐课;中医养生被视为垃圾;约会时,首先要考虑对方的家庭背景;网红被称为年轻人的热烈追求等等都是典型的例子。
大人也是大人。我只是希望我们的下一代能够继承更多的传统文化,回归到亲近自然的传统生活。
有人说,现在的人物质需求越来越高。你怎么认为?先给大家讲个故事。有一次,我的一个朋友打开手机,给我看了他手机里的余额。它有 7 位数字长。我问,这是你的钱吗?他笑着说,反正我可以用。他的私生活也相当任性。
古人云:由简到奢易,由奢到简难!
可见,人类也是被欲望支配的动物,一旦到了一个阶段,再回到上一个阶段是非常痛苦的。所以,人的物质需求越来越高是很正常的,因为当你征服了一座山,习惯了它,你就会看到另一座山峰。
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但从个人角度来看,每个人都可能有坎坷,生活中还是有意识地克制为好。即使有一天倒下,心理落差也不会大到难以接受。适当的愿望可以激励人们努力工作。如果任由欲望自由生长,就会很容易被不属于自己的事物所支配,最终超出自己的控制范围。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