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在明朝成为中国的附庸国,清末被英国占领。泰国古称暹罗。它的一些祖先最初居住在中国云南。他们向南迁移到印度支那以躲避蒙古人的入侵。这一时期,西双版纳和兰纳以及泰北其他地区之间曾有过通婚和贸易。 1238年,素可泰王国建立。

泰国的主要民族是泰族,占75%。第二大民族是华人,占总人口的14%。在古暹罗、泰国,华人移民积极参与当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 ,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广东潮汕人郑信甚至建立了吞武里王朝,被后人称为泰国五帝之首。

明宋时期的附属国

1.越南在宋朝之前一直受中国管辖,宋朝时期虽然独立,但一直向中国纳贡。中法战争后,清朝独立。越南实际上是明清朝贡体系最稳定的国家。再加上本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所以中国和越南的文化非常相似。越南也长期使用汉字,很多越南历史书也是用中文编写的,现在很多越南教育家都主张多学中文。

2.北朝鲜。汉朝在朝鲜设立汉四郡。唐朝灭掉了高句丽和百济。甲午战争当年宣布独立,后独立。在朝鲜半岛南部的一小片地区,三个小部落共存:马韩、陈韩、本韩,集体生活。俗称三汉。当然,汉四郡的并存只持续了二十多年。公元前82年,汉昭帝将镇畈县、临屯县以及玄土县东部和南部地区合并为乐浪县,县治仍在今朝鲜首都平壤。

3.琉球(今日本冲绳县),明朝时为中国的藩属和贡品,清朝后被日本吞并。明朝洪武初年,琉球群岛山南、汕北、中山三国分别派使者前往南京,携带咸鱼、海带等礼物,在南京会面,表示愿意投降。到了明朝。当时朱元璋刚刚打天下,看到外夷来朝,心里很高兴,于是挥手请工部刻了三枚“走”。ld封印并分别送给三个国家的国王,从而完成了宗主国与诸侯国的关系。

没有。

泰国和中国历史上没有太多重叠。元朝元贞二年(1296年),元代地理学家周达观作为中国元朝使团成员前往真腊(柬埔寨),撰写了《真腊风情》一书,其中真腊以西邻国素可泰王国被称为“暹罗”,那里的人民被称为“暹罗人”。

这是中国史籍中第一次用“暹罗”来指代泰国境内的国家。当时的泰国正处于素可泰王朝时期。元朝时期,国家强盛,决心向外发展。东南亚国家纷纷向元廷进贡,素可泰也不例外。

1350年,乌通国王建立了hi定都大城府,宣布脱离素可泰王国独立,建立大城王国,不久吞并素可泰王国,被中国明朝封为暹罗国王。

1767年,缅军攻占大城府,大城王国灭亡。明永乐元年,成祖皇帝向暹罗国王赠送金银印章,暹罗国王也派使者致谢。清朝时期,泰国也向清廷进贡。

16世纪以来,泰国先后遭受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等殖民主义者的侵略,与中国的联系被切断。

泰国简史:

素可泰王朝于公元1238年建立,开始形成一个相对统一的国家。经历了素可泰王朝、大城王朝、吞武里王朝、曼谷王朝。

周四素可泰王朝于1238年兴起,于1420年衰落。“云苏”(素可泰城)是其首都所在地。素可泰王朝在拉姆甘亨死后开始由盛转衰。

后来的几代国王,大多懦弱无能,又沉迷于佛教。诸外国、诸侯国纷纷脱离中央控制。 1347年,素可泰时代衰落后,乌通国王迁往大城府建立新都,后来建立了大城王国。

1767年,缅甸入侵,成功攻占大城府。大城王国灭亡后,郑信重建王国,并将首都南迁至吞武里。

郑信死后,查库里将军成为查库里王朝的第一任国王拉玛一世,统治时间为1782年至1809年。他登基后的第一个举动就是将王都从吞武里迁至曼谷跨越河流并建造大皇宫。

拉玛二世(1809-1824)继续进行建设工作。拉玛三世国王(1824-1851)重新与西方国家建立联系,并发展与中国的贸易。 《国王与我》中的拉玛四世国王(1851-1868)与欧洲国家缔结条约以避免成为殖民地,建立了现代泰国。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