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的民族习俗:

1.服饰
苗族服饰款式繁多,色彩鲜艳。苗族妇女服饰有100多种款式,堪称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服饰之一。传统“装扮”中的头饰有几十种。苗族妇女一般上身着窄袖大领双排扣短裤,下身着百褶裙。裙子的长度可能足以到达脚部,而且很优雅。多种多样,有时短至膝盖,雍容华贵。
2。音乐
苗族音乐可以包括声乐和器乐。苗族声乐一般由真人演唱,无乐器伴奏。
苗族民歌按内容可分为几类:流浪歌、饮酒歌、苦歌、反歌、丧歌、劳动歌、政治歌、儿歌、谜语歌等。unes 是不同的。苗族乐器通常有芦笙、唢呐、笛子、胡琴、月琴等。
3.歌舞
在苗族,青年男女自娱自乐的集体歌舞,常被称为“台堂”。不过,由于“太唐”舞蹈离不开芦笙的伴奏,所以现在“太唐”一词的传统名称基本上已改为“芦笙舞”。男子吹芦笙,女子跳舞。这是苗族、侗族的传统习俗。
4。饮食
苗族的饮食习俗颇具特色。黔东南、湘西、海南岛和广西融水等地的苗族主食是稻米,还有玉米、红薯、小米等杂粮;在贵州西北部、四川南部、云南东北部的苗族,以玉米、土豆、荞麦、燕麦等为主食。
5。节日
端午节,这个赛龙舟是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流行于贵州台江、施秉两县交界处的清水河两岸以及流入该段河流的台江一带。江巴拉河两岸,黔东苗族称其为“哈羊涌”。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即二十四至二十七这五天,居住在河两岸的苗族人民轮流举行盛大的仪式。还有盛大的龙舟比赛。
苗族的端午节虽然是以赛龙舟为主要内容的节日,但也是青年男女、中老年人进行民族文化娱乐和社交活动的节日拜访亲戚朋友,谈论他们的过去和生产经验。



扩展信息:
苗族禁忌:
1.避免洗饮料随时取碗、米袋、饭碗。只有吃新米的时候才可以洗干净,以示干净。老米遇上新米。
2。在山上饮用原水时,避免直接饮用。你必须先放一个草标,以表明你会杀死病鬼。
3。避免触摸路边他人的衣服,以免传播麻风病。
4。禁止小孩在家里玩小弓箭,以免射中祖宗。
5。避免交叉孩子的头,否则孩子不会长高。
6。禁止妇女与长辈坐在同一张凳子上。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苗族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