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沿海城市厦门的西南海上,矗立着一座面积仅1.84平方公里、平面近似椭圆形的小岛。它就是著名的海上花园——鼓浪屿。与厦门仅隔宽不足1公里的厦古海峡。乘坐渡轮出行非常方便。

鼓浪屿原名“圆沙洲”,又名“圆洲子”。明代改称“鼓浪屿”。常住居民超过23,000人。岛的西南海岸,有两块岩石重叠。它们经过多年的海水侵蚀,中间形成了一个垂直的洞。每逢涨潮时,海浪拍击岩石,发出如击鼓般的声音。它们被称为“鼓波岩”。鼓浪屿由此得名。

民族英雄郑成功曾在此驻军训练海军,鼓浪屿逐渐为世人所知。历史学此外,鼓浪屿被划为“公共租界”,英、美、法、日、德、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国均在岛上设立了领事馆。

鼓浪屿终年不下雪,终年有花。岛上树木茂盛,鲜花盛开,亭台楼阁错落有致。一座座典雅别致的建筑沿着蜿蜒的柏油路拔地而起。人们在屋前屋后、阳台上、屋顶上甚至墙壁上种植玫瑰、兰花、菊花、仙人掌等鲜艳芬芳的花卉。 ,景色十分宜人。岛上随处可见翠绿的大蕉、高大的古榕、绚丽的梧桐、娇嫩的翠竹、簇簇的花坛,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还有一种说法< br >
鼓浪屿原名“圆子”,因为有一个特殊的东西岛上有一块圆形的岩石。

后来,岩石不断被海浪拍打后,岩石的中心出现了一个洞。每当海浪击打岩石时,就会发出如鼓的声音,因此更名为鼓浪屿。

岛上约有 19,000 人居住。早在1840年就传入西方文化,成为中国最早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地方。

早期,只有富裕家庭才有资格在岛上建造房屋。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岛上的建筑非常西化,很有特色。

后期,鼓浪屿变得更加“平民化”,不再是贵族的领地。也已发展成为厦门重要的旅游景点。鼓浪屿除了有“海上花园”之称外,还有“音乐之岛”之称。究竟发生了什么?

原来在早期当年的鼓浪屿,每40户家庭中就有1户拥有一架钢琴,比例惊人。岛上还诞生了许多杰出的钢琴家。

岛上还有一座钢琴博物馆,收藏了30架古钢琴,展示了世界钢琴发展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