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公共外交(旅游外交概念)
旅游业是依托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为游客提供旅游观光服务的特殊产业。也被称为无烟工业、隐形贸易。其中,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是旅游业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要素。
旅游的主要功能:
(1)经济功能。作为综合性产业,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缓解就业问题,带动其他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快旅游目的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当地居民生活。
(二)生态功能。旅游业被誉为无烟产业,这说明旅游业是一个环境成本相对较小、减排产出效益相对较高的产业。ts。
(三)文化功能。在旅游中,不同文化可以交流融合,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在融合中提炼出不同文化的精髓。
(4)通讯功能。这里所说的交往功能,可以广义地理解为非正式的民间交往。这种传播的特点是全面、持久、深入。所谓全面,是指这种交流可以涉及除正式外交之外的所有领域。所谓持久,就是这种互动能够持续很长时间。
(五)休闲功能。现代社会,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人们长期以来在工作、生活和社会关系中不堪重负。为了消除紧张情绪,他们自然会寻求解决办法,而旅游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之一。
(六)教育功能。第一批旅行的人都是知识分子。他们沉醉于山水之中,欣赏着名胜古迹。即便是想排解苦闷,更重要的是了解自然,开拓智慧,追求新奇。这些都是自己学习的。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中国旅游外交有哪些形式20世纪70年代,国际旅游业已经蓬勃发展,而我国旅游业才刚刚起步。 1978年之前,我国的旅游业只是配合外宾来访而安排的一些旅游活动。 1978年,我国接待境外游客超过180万人次,赚取外汇2.6亿美元,仅相当于现在一个省、一个市的旅游业规模。经过20年的发展,截至1997年底,全国旅游业固定资产2147亿元,5,20涉外旅游饭店1家,客房70万余间,各类旅行社4986家,旅游业直接利用外资超过200亿美元,累计外汇收入。 658 亿美元。
3.外交旅行用语假期带心爱的人去旅行,看看外面的世界
4。旅游外交的主要特点护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普通)涵盖护照
护照是一国公民出入该国领土并出入该国领土时签发的证件。出国旅行或居留。国家颁发的证明公民国籍和身份的法律文件。
护照一词在英语中是港口通行证的意思。换句话说,护照就是允许公民通过各国国际口岸旅行的护照。因此,世界上一些国家通常签发通行证而不是护照。
“护照”一词的由来
在中国历史上,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名称,如符、传、国所、公证、都督、鲁证、通关证件、防伪证明等清代,“PASSPORT”一词基于其证明身份、请求边境海关检查机构“保护”和“照顾”的功能,于1845年首次译为“护照”,并提供便利和必要的帮助。 ”至今仍在使用。
护照有哪些类型?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颁发的护照一般可分为外交护照、公务护照和普通护照三种类型;有些国家只签发一种类型的护照(例如英国);一些国家颁发两种类型的护照。 (如印度、巴基斯坦等);有些国家还颁发四五种护照(如t美国、法国等)。
中国政府颁发外交护照、公务护照和普通护照三种护照。
什么是外交护照?
外交护照一般发给具有外交身份的人员,如外交官、领事官员、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在国外进行国家活动的国会议员或政府代表团等。使用外交护照。
根据国际惯例,上述人员的配偶和未成年子女一般都颁发外交护照。
5.旅游外交概念界定最早的旅游业
旅游的先驱是商人,而最早开始旅行的民族是航海民族腓尼基人。
旅行作为一种社会行为,自古以来就存在。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旅游活动的兴起是所以处于世界前列。中国早在公元前22世纪就有了。当时最典型的旅行家可能就是大禹。为了疏浚九江十八河,他遍访大好河山。
此后,春秋战国时期有老子、孔子。我传教,骑青牛西去。孔子周游世界讲学。汉朝时,张骞出使西域,远至波斯、今伊朗、叙利亚。唐朝时期,玄奘前往印度取经。明朝时期,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东非海岸。大旅行家徐霞客也写过游记。
中国古代的“旅游”概念
早在殷周时期,人们就开始关注旅游的种类。主动型t拉维尔-商务旅行。 《周易》中专门讲游商的卦,称为“吕”卦。商务旅行之所以用“lv”一词,一是“lv”本来就含有行走的意思,二来“lv”古人常将其用作“禄”。 “旅”字与“鲁”字相连,成为当时商业旅游的专用名称。
东周时期,出行的分类更加明确。东周人除了沿用殷周以来的术语外,还用“旅”来指商务旅行,用“政”来指军事旅行,用“回”来指婚礼旅行,用“考察”来指代“婚嫁”。检查”。 “称为皇帝之旅,‘迁’指迁徙旅程。特别是他们用‘旅’字,将现代‘旅游’概念引入中国旅游史。
文字“游”的意思是漂浮在水中。人能像鱼一样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诗经·北风·谷风》),当然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因此,当时人们一般将那些随心所欲的旅行活动称为“游在游哉”(《史记·孔子世家》:“游在游哉,未为死年”),如狩猎、游览等。 、游学等,统称为“旅游”。 ”。
“游”的引入表明,东周人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旅游类别,并能够将旅游与商务旅游、旅游服务等功利性旅游区分开来。礼节外交、长途商务旅行)。开来标志着中国古代旅游已进入自觉认识阶段。
“旅游”一词最早见于六朝,齐梁时期沉约(公元441-513年)在《悲行》中写下一首诗:““旅游迷春,春迷游客”。特指以个人意志为主的旅游,以观光、娱乐为主,区别于其他功利性旅游。
六、涉外旅游概念指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旅游部门、公安部门等批准,可以接待外国人、华侨、港澳同胞、台湾同胞的宾馆、饭店、公寓、度假村等。此类饭店的具体等级标准为一星级至五星级,必须按照国家旅游局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涉外)饭店星级标准》评定。国家旅游行政部门。
1.许可证的区别。
国家对旅游企业实行旅游行政部门许可证制度。t(涉外)酒店,需持有旅游局颁发的旅游(涉外)营业执照才可开展涉外经营活动;非涉外饭店需申请特殊行业营业执照。
2.证书颁发机构不同。
涉外饭店的营业执照由旅游管理部门批准核发;普通旅馆的特殊行业经营许可证由公安机关颁发。
7.什么是旅游外交旅游业具有以下特点
1.综合特征
旅游活动以游览观光为中心内容。为了实现游览的目的,还必须进行食、住、行、购、娱等方面的消费。因此,旅游活动是一种综合性消费。作为旅游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桥梁旅游产业要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一体化服务,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满足游客多样化的旅游需求。这就决定了旅游产业的产品是众多企业共同努力的产物。这些不同类型的企业按照传统的行业分类标准分属几个相对独立的行业,但它们为游客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业务纽带将它们连接在一起,形成了旅游行业内部企业之间的横向联系。随着旅游活动不断向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发展,旅游业的综合特征将越来越显着。
2.服务特征
旅游业是以出售劳务为特征的服务业。其提供的产品为游客提供的是固定的有形设施和无形服务,使游客获得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的,主要是无形服务产品。有形设施和产品是旅游业服务游客的基础和手段。旅游业的各个组成部分分散在不同的地点,通过不同的方式、借助不同的服务载体为游客提供不同的服务。
3.外向性特征
旅游活动具有偏远性、流动性的特点。旅游业是多种跨地区、跨国界的人际交往活动为旅游活动服务的旅游产业。生产的产品提供给世界各地的游客。旅游业各项业务的发展过程,需要参与国内、国际旅游市场的竞争。在其运作中,旅游业工业不仅要完成创收、创汇的任务,还要促进各国各地区人民之间的相互交流,增进人民之间的友谊和了解。旅游业的外向性要求必须根据市场需要生产、组织和营销旅游产品,开展跨地区、跨境合作,尊重各国人民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特别是在国际旅游工作中的少数民族群体。对此,我们要维护国家声誉,促进国际友好交往。
4.联合特征
旅游产业要满足游客在旅游活动中多方位、多层次的需求,实现盈利,必须涉及多个相关产业。 ,这就决定了旅游产业的联动性。满足游客多重需求的环节链接了很多不同类型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各自提供能够满足游客某一方面需求的产品。随着旅游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各类旅游相关企业出现联合集中的趋势,具体表现为横向联盟和纵向联盟的形式。横向联盟是指旅游行业内同一类型企业不同业务单元之间的合作。
5.敏感性特征
旅游活动的发展历史和旅游业的各种特征表明,旅游业的发展必然受到多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内部因素是指产业组成部分之间以及相关的多部门产业之间比例关系的协调。外部因素是指各种自然、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导致旅游业在一定时期或地区内出现较大波动。旅游源地和旅游接待地的各种微小变化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对旅游需求产生影响。这增加了旅游运营的不稳定性。这给旅游业的微观管理和整体发展带来较大风险。旅游行业各企业要不断改进经营、调整产品、创新业务,增强抵御风险的基础和应用能力。
6.旅游的社会特征
现代社会,旅游不再是少数人的精英旅游,而是全民的大众旅游,就像吃、穿一样。旅游与服装一样,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7.旅游业既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又是资本密集型产业
判断企业是否或者行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还是技术密集型行业,就是看它的薪资成本占它的总运营成本的比例。比重高的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低的为技术密集型产业。由于旅游业的产品是以提供劳务服务为主的旅游服务,与其他行业相比,没有或较少销售成本,因此工资成本在总经营成本中占有较大比例。因此,旅游业被称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这是国际上公认的。一般来说,旅游业每增加一个服务人员,就会为社会增加5个间接服务人员。因此,旅游业成为各国吸纳劳动力的重要产业。
8.旅游产业的涉外特征
旅游产业的涉外性质尝试把我们的旅游从业者推到了外交的最前沿,这就要求我们的旅游从业者具备外交官素质,掌握必要的涉外知识,特别是自己的言行举止,注重维护国家和形象、维护国家尊严。国家。
9.旅游业的季节性特征
旅游旺季旅游接待能力不足,淡季旅游接待能力闲置。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利用旅游价差调节淡旺季。旺季时提高价格,让部分游客错过旅游高峰期;淡季则降低价格,让有闲暇时间的游客出行。或者,充分利用旅游接待能力。例如,黄金周期间的价格比平时高四分之一。第二是招人旅游旺季临时工较多,如酒店服务人员、兼职导游等。
10.旅游业的脆弱性特征
战争或灾害会阻碍旅游业的发展。例如,911事件后,美国和西方的旅游业受到重创;长达八年的两伊战争,让伊朗和伊拉克的旅游业遭受重创。
8.中国旅游外交的载体据报道,国家旅游局近日下发通知,将2018年确定为“美丽中国——2018全球旅游年”,口号是“新时代、新旅游、‘新征程’; “全域旅游,新追求”。
据了解,2013年以来,全国各地以“美丽中国”整体旅游形象为引领,围绕“丝绸之路”主题开展旅游外交和宣传推介活动旅游年”,w已经达到了一个重要的阶段。工作取得成效,继续促进旅游市场均衡充分可持续发展,更好满足游客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今年的主题已经确定。
通知要求各地围绕“美丽中国——2018全球旅游年”主题,重点做好五方面工作,提高认识、设计活动,即设计各类旅游市场活动,强化品牌建设。 ,注重实效,共同促进旅游市场平衡、充分、可持续发展。
针对市场需求,丰富旅游产品线,即根据当地资源条件和客源市场结构,提供特色旅游产品,持续优化旅游服务接待质量,持续满足国内外游客多元化的消费需求;用好整体旅游塑造“美丽中国”形象,不断提升中国旅游目的地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