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代旅游地理研究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自然地理调查著作是《尚书·舆工》,它是中国第一部区域地理著作。

为战国时期魏国人所著,因大禹而得名,故名“愚公”。

这是写这本《愚公》的人在统一了当时诸侯独霸国家的局面后提出的治国方案。

这是一个宏大而缜密的计划,非同寻常,所以以大禹命名,希望能够在实践中得到落实。

这篇《愚公》以地理为先导,将当时的天下分为九州。这就是作者理想的政治划分。

此外,还载有各地的山川、土壤、田野、物产、道路、部落,无不详细论述。

此外,还有就是《山海经》,它是记载中国古代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产、物产、巫术、宗教、医学、民俗、民族的书籍。他的作品所反映的文化现象是广泛而包罗万象的。 《山海经》的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山海经》虽然不是一本纯粹的地理书,它的地理内涵是首要的。它从各个方向有条不紊、有条不紊地描述了各地的地理特征,包括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自然地理:包括许多山脉的记录,每座山都根据其地貌命名。这些山脉也反映了山地系统的走向;以及极其丰富的水文记录大多数河流都有其源头和流入地点的明确记录。一条河流的源头可以在某座山脚下,但它的注入地却离那座山很远。记者在记录水文时还关注到了河流干流的全貌。

人文地理:《山海经》对当时一些地区的社会文化风俗、经济发展、科技成就等都有广泛的描述。关于先民开拓疆域的故事很多,因此有学者认为《山海经》是中国第一部地理学。

我国其他地理著作

《水经注》:《水经注》是中国古代地理巨著,共四十卷。作者为北魏末年郦道元。 《水经注》看似是对《水经》的注解,但事实上,它以《水经》为纲,详细记录了一千多条大大小小的河流及相关的历史文物、个人轶事、神话传说等,是中国最完整的古代书籍。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地理著作。书中还记载了许多碑刻和渔歌谣。文笔华丽,语言清晰,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徐霞客游记》:这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写的一篇散文游记。主要描述了作者从1613年到1639年的旅行观察,以及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的观察。 ,都详细记录下来。这是第一部系统考察中国地貌和地质的著作。还描绘了中国大好河山的风景资源。此外,优美的文字也使其成为一部文学巨著,具有重要的地理和文学价值。

2.明代旅游地理研究pdf

《山海经》是一部早期的、有价值的地理学著作。全书共18卷,其中《山经》5卷,《海经》13卷。

《徐霞客游记》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的散文游记。这是第一部系统考察中国地貌和地质的著作。还描绘了中国大好河山的风景资源。在地理学、地理学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它们都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3.明代旅游地理学研究现状

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旅游名人是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文学家徐洪祖。

徐弘祖(1587.01.05-1641.03.08):姓徐,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本地人明代南直隶江阴县(今江苏省江阴市)人。他最大的成就是经过30年的游历考察,完成了60万字的地理旅游巨著《徐霞客游记》。他因此被称为“千古奇人”。

徐霞客一生的志向遍布世界各地,足迹遍及当今中国21个省、市、自治区。探寻秘密,写下旅行日记,记录沿途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人文、地理、动植物。 《徐霞客游记》开播日期为5月19日。2011年3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决议,正式确定从2011年起,每年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

4.明代旅游地理学家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字弘祖,字振之,别号霞客,生于江阴(今江苏省)南部直隶江阴市)人。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文学家。他历经30年考察编成的60万字地理巨著《徐霞客游记》被誉为“千古奇人”。徐霞客一生的志向遍及世界各地,时至今日,他的足迹已遍及21个省、市、自治区。他“探索未探索的地方,探索未知的地方”。无论走到哪里,他都探索其中的秘密,并写下旅行日记,记录他所观察到的一切。各种现象、人文、地理、动植物等。《徐霞客游记》开幕日(5月19日)被定为中国旅游日。

5.明代地理学家

1.李时珍(1518—1579):明代医学家。他广泛学习,花了三十年时间。他三次修改草稿,编成《本草纲目》,h作为国家标准。医学史上的杰作。

2.徐光启(1562—1633):王朝科学家,子贤,无锡人。译《何园》,着有《农事全书》。他是我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第一人。科学的先驱。

3.宋应星(1587-?):明末科学家,字长庚、冯信仁,中国古代科技巨著《天工开物》的作者。

4.陈世功(1555—1636),中国明代外国科学家。子玉仁,字若虚,生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卒于明思宗崇祯五年(公元1636年),享年40岁。八十一。江苏东海(今南通市)人。陈世功从事外科四十多年,治愈了许多疑难杂症。d 疑难杂症,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

5.张景岳(1563年—1640年),明末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字介宾,字惠卿,号景岳。因姓同益斋,故绰号同义。儿子。同时,由于他善用耕地,也有人称他为“张树弟”。他是一位杰出的医学家,古代中医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和实际创始人。当时的人们称他为“医术大师”、“历史上继仲景之后最杰出的人物之一”。他的学术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着有《雷经》、《雷经图翼》、《雷经赋义》、《镜岳全书》(含《新方八珍》)、《问话录》以及其他中医书籍。经典之作。

6.徐霞客(1587年—1641年),字弘祖,字振之,字霞客,南直隶江阴(今江苏省江阴市)人。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文学家。他历经30年考察编成的60万字地理巨著《徐霞客游记》被誉为“千古奇人”。

7.潘继勋(1521年5月28日—1595年5月20日),字士良,号银川。湖州府吴城县(今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人。明代治理黄河的水利专家,世界水利领袖。

6.明代旅游地理学的研究成果

最早的无疑是《山海经》。这本书是徐霞客小时候最喜欢的书。 《山海经》是一部先秦古籍,也是最古老的富含神话传说的地理书籍。虽然它不是专攻“旅游地理学”,它确实是一门旅游地理学。此外,《水经》是中国第一部描述水系的专着。然而,作者和成书年份却有不同的看法,因而引起很大争议。

后来郦道元为其注释,撰写了《水经注》40卷,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水道流经地区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一部具有很高历史、地理和文学价值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水经注》被中国世界纪录协会评选为我国第一部水文地理学专着。还有很多,比如唐僧取经回来后写的《大唐西域记》。不得不提的是明代徐霞客写的《徐霞客游记》。这是中国最早记载的游记rds详细地理环境。这也是世界上最早详细描述喀斯特地貌并探讨其成因的著作。

7.明代旅游地理专家

徐霞客

徐霞客(1586-1641),字弘祖,字振之,别号霞客,江南江阴(今江苏省)人。明代直隶江阴市)人。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文学家,著名地理著作《徐霞客游记》的作者。他被称为“千古奇人”。

徐霞客一生的志向遍布世界各地,其踪迹如今已遍及21个省、市、自治区。 “主人尚未到达目的地,而人已探索未知。”每到一处,他探秘,记下旅行日记,记录各种观察到的现象、人文、地理、动植物等。他的六十万字“徐”历经30年考察而写成的《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系统观察和描述自然的新方向。它不仅是一部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学巨著,也是一部地理学巨著。描写中国风景资源的旅游,也是文字优美、在国内外影响深远的文学巨著。《徐霞客游记》开幕日(5月19日)被定为中国旅游日。

谢灵运

谢灵运(385—433),原名正一,字凌云,世称谢恪,陈县谢氏。祖籍陈县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会稽石宁(今浙江绍兴上虞区)人,南北朝时期诗人、佛教学者、旅行家。 .

Y帝二年元兴元年(403年),谢灵运继承祖父爵位,被封为康乐公。义熙元年(405年),任大司马司马德文,参军。后任抚军将军,军中太尉。宋金以后,刘被贬为康乐侯,历任永嘉刺史、秘书监、临川内史。元嘉十年(433年),被宋文帝刘义隆以“谋反”罪所杀。他年仅49岁。

谢灵运自幼好学,博览群书,善诗文。其诗与颜彦之齐名,又称“颜歇”。他是第一位致力于山水诗创作的诗人。他还博学历史,精于书法。曾翻译外国佛经并受命撰写《晋书》。明代编有《谢康乐集》。

李时珍

李时珍(1518-1593),字东壁。晚年自称冰湖山人。街),明代著名医学家。后又担任楚王府、皇家太医院宰相。他死后,明朝廷追封他为“文林先生”。

自1565年起,李时珍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湖广、安徽、河南、河北等地采集药物标本和方剂,祭奠渔民、樵夫。 、农民、车夫、药剂师、捕蛇人都是他的老师。他查阅了925本有关历代医学和其他方面的书籍、考古证据以及详尽的物理学研究。他记录了数千万字的笔记,澄清了许多疑难问题。经过27个寒暑天,他能够三次改变主意。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完成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此外,他还对脉学、奇经八脉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著作有《奇经八脉学》、《丙湖脉学》等,种类繁多。被后人尊为“药圣”。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青莲居士,“谪仙”。 ”。他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为了区别于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杜甫与李白并称为“大李杜”。他性情开朗,慷慨大方,爱饮酒、写诗、交友。

李白《李泰集》其诗多为醉酒时所写,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走在路上》、《艰难》、《蜀道艰难》、

李白的诗词、诗词曾被宋人传记(如文英的《象山野志》(卷一)中,就其开创意义和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高的地位。

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商人,17岁时跟随父亲和叔叔沿着陆上丝绸之路东渡,途径美索不达米亚、伊朗高原、帕米尔高原,到达首都1275年元朝(今北京)建国,游历中国十七年,任元朝官员。当时他访问了中国许多地方,包括云南和东南沿海地区。

波斯1289年阿鲁浑国王的元妃去世,阿鲁浑派了三名使者到元廷提亲。忽必烈选定阔阔真为元朝公主,马可波罗趁机请忽必烈参加护送任务。完成任务后,他们就可以回家了。 1292年春,马可·波罗随三位使者护送阔阔真公主从泉州前往波斯成亲。 1295年,马可波罗家族返回意大利。

返回意大利后,马可波罗在一次海战中被俘。在狱中,他口述了很多有关中国的故事。他的狱友鲁斯蒂吉安写下了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 《马可·波罗游记》记录了他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经历,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未来新海航线的开辟影响巨大。也是研究我国元代历史、地理的重要史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