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批国家级一体化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近日公布了第一批自治区级一体化旅游示范区,即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锡林郭勒盟二连浩特市、赤峰市克峰市。石克腾旗、包头市达尔罕茂名安联合旗、兴安盟阿尔山市。

近年来,内蒙古各地区坚持以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引领,实施“旅游+”、“+旅游”战略,着力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联动工作机制;全力宣传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扶贫。结合起来,紧紧围绕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创建工作。同时,延伸产业链,e丰富产品供给,开发旅游新线路,打造现代全域旅游集群,坚持以旅游设施建设为基础,加强行业推广和宣传引导,持续推动全域深度发展旅游

2.首批国家级旅游一体化示范区

去年,恩施州第七次党代会提出,打造“一谷、两基地、三个示范区”。 “一谷”即“世界硒都·中国硒谷”,“两个基地”是全国知名的生态富硒产业基地和中部地区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三个示范区”是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这一宏伟构想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认可。省委、省政府,并在全州范围内形成广泛共识。

3.首批全国全区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名单

指全区旅游示范基地。

4.首批国家全区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 临沂现有A级旅游景区156个,其中5A级2个,4A级26个;有星级饭店29家,其中五星级饭店3家,四星级饭店6家;全市有旅行社105家,其中出境旅行社5家,全国百强旅行社1家。临沂已形成以“绿色沂蒙、红色风情、文武攻略、地质奇观、水城商都、温泉养生、乡村休闲、游学旅游”为代表的八大文化旅游产品板块,并被列为全国重点旅游城市。首批国家全区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全国重点红色旅游2020年成功创建国家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2021年5月19日发行的《美丽中国——沂蒙山岱古地貌》成功入选“美丽中国”系列邮票第三组第一套。

5.创建首批国家全区域旅游示范区

都江堰市隶属于四川省,由成都市管理。

位于成都平原西北边缘的岷江入海口。因水利工程都江堰而得名。东与彭州市、郫都区、温江区接壤,西、北与汶川县接壤,南与汶川县毗邻。崇州市:全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全市总面积1208平方公里,辖rns 6 条街道和 5 个城镇。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都江堰市常住人口为710056人。

都江堰,简称“关”,是一座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因堰而兴,因水而兴。这里是新石器时代古蜀先民的聚居地,是古蜀国的发祥地之一。

都江堰市集山、水、林、堰、桥于一体,体现了城中有水、城中有水、“水色满城半城”的布局特点。多山”。问“青城山”的美誉。都江堰-青城山民国时期被列为川西风景名胜区。

2018年11月,入选2018全国“最具幸福感100县排行榜”。 2019年7月入选国家一类试点县(区)知识产权强县项目。 9月,入选首批国家全区域旅游示范区。 2019年中国西部百强县市。2020年,都江堰市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441.7亿元,比上年增长4.1%。

6.首批创建国家综合旅游示范区的单位有哪些?

湖南省第二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已公布。

宁乡市、衡南县、鄢陵县、湘乡市、新邵县、岳阳县、理县、晋市、桃江县、宜章县、北湖区、江永县、零陵区、枝江县、鹤城区、泸西县

7、第一批国家全区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

验收对象为县级设立单位、地级设立单位和企业审查通过的市辖区和县。认定对象为经省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初审验收的创始单位。

程序

1.申请受理。创办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向省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提出受理申请。

2.初步验收审查。省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按照《办法》、《标准》的规定和要求制定验收实施方案,并根据验收评分​​结果确定申请认定的创始单位。

3.申请认证。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向文化和旅游部提出认定申请。乌斯主义。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申请认定创建单位不超过3家(按分数排序),并同时提交以下材料。

(1)省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的认证申请、验收实施方案和验收初审报告;

(2)验收评分及检查项目说明材料;< /p>

p>

(三)申请受理单位创作申报表、创作计划、专题报告文字材料(3000字以内)、全球旅游产业运营状况、创作作品视频(10分钟以内)及其他需要补充的材料。

除视频(必须为MP4格式)外,上述材料必须提供纸质版(一式两份)和电子版(图片必须为JPG格式,文字材料必须为PDF格式,并且视频必须存储在同一U盘),请于2019年5月1日前一并寄至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区域协调办公室(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北大街10号)。

4.认证审核。文化和旅游部以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提交的材料作为认定依据,组织专家评审会进行会议评审,并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创始单位进行现场检查已通过会议审查。根据会议审查和现场检查结果,确定批准候选人名单。

5.认证公告。文化和旅游部将对审核通过的设立单位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公示期间若无重大异议或重大投诉ge,公示将获得批准;如有重大异议或重大投诉,文化和旅游部将调查核实并作出相应处理。

6.识别名称。文化和旅游部将通过公示的创建单位认定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对通过公示的地级创始单位所辖区县,将其结果作为地级创始单位认定的依据。辖区内70%的县级单位通过验收认证后,命名地级创始单位。

8.中国省级一体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配合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战略布局,统筹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部署全域旅游,不断深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切实加强国家全区域旅游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管理,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关于全域旅游发展的通知》(国办发[2018]15号),“根据《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示范区,是指一定行政区划作为完整的旅游目的地,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统一规划布局,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公共服务,推动一体化发展,提升服务质量,实施整体营销,示范效应强,发展经验具有复制推广价值,文化和旅游部认可的领域。

第三个示范区聚焦旅游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以全域旅游发展、优质旅游供给、旅游治理规范化和旅游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坚持改革创新,强化统筹推进,突出创作特色,充分发挥旅游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独特优势,不断提升旅游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

第四条 示范区的验收、认定和管理应当遵循“注重实效、突出示范、严格标准、统一认定、统一准入、动态管理”的原则,坚持以公开、公平、公正的方式,通过竞争选拔、择优选拔的方式确定。

第二章职责与分工

第五条文化和旅游部统筹协调国家全区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受理、审核、认定、审核工作单位(以下简称创始单位)核与监督管理。

第六条 省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牵头负责县级、地级设立单位的受理和监督管理工作。ts 在该地区。

第七条 各级创建单位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创作、申请受理、及时总结、整改等相关工作。

第三章验收

第八条文化和旅游部制定《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 )。 《标准》基础项总分1000分,创新项加200分,总分1200分。通过省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初审验收的最低分数为1000分。

第九条文化和旅游部根据各地创作工作进展情况,启动创建单位的验收工作。省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制定制定辖区内验收实施方案,报文化和旅游部备案,组织验收工作。验收的基本单位是县级编制单位。

第十条县级创办单位成立一年后,可以向省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提出受理申请。地级编制单位,辖区内70%以上的县级编制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向省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提出验收申请。对于省级设立单位,辖区内地级设立单位验收合格率达到70%以上后,省人民政府可以向文化和旅游部申请认定。

第十一条省文化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依据《标准》组织县、地级两级设立单位进行预验收,根据评分结果确定申请认定单位,并形成预验收报告。

第十二条 验收检查包括暗访、公开检查、会议审查三种方式。检查组自行安排飞行检查行程和路线,重点检查创始单位的产业一体化、产品体系、公共服务体系、旅游环境等《标准》要求的内容。检查和会议审查由验收组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观摩、提问、谈话等方式进行,重点关注建设单位的体制机制、政策措施、旅游规划等。续《标准》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