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巩固支部建设,做强特色产业,皋兰县缺党建引领“加速”乡村振兴)
“路变得更宽了,村庄变得更干净了。”近日,高兰县黑石镇大横村村民张永才如是说。大横村通过土地流转、项目红利分配,让村民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产业红利。
今年以来,皋兰县深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赋能,巩固党支部建设,发挥党员作用,做强特色产业。村里富人强强联手,让皋兰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支部带领干部,村庄充满生机
走进高兰县石洞镇文山村,处处可见绿色生活,朝气蓬勃。可能的。看。 “淡季的时候,我和老伴在村里的专业合作社打工,收入可观。”谈起现在的美好生活,67岁的村民魏海民笑道。
“党支部做强特色产业,让村民致富”。文山村党总支书记魏烈峰信心十足。
高兰县注重组织建设,夯实乡村振兴党建基础,按照“补缺、帮扶、共同引领”、“帮扶”的原则,任命了25名助理领导干部。以“尽可能多”为导师,继续推动村党组织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深化拓展“四个插座、四个插座”措施。“两个整顿”进一步巩固整顿成果,全县村党组织充满活力。同时,该县持续开展“两强、两争、一针对性”活动,不断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党员带头加快振兴
盛夏时节,在高兰县石洞镇杨瓦窑村,随处可见碧绿的菜田和忙碌采摘的村民。的喜悦。
“我们把产业扶持资金投入到村里的专业合作社,新建高架大棚,每年保证分红1500元。现在我们在蔬菜产业园工作,有一个每月工资3000元”说杨瓦窑村生产辣椒的村民卞玉祥说。
杨瓦窑村党总支书记魏正佳表示,“通过党员的领导和群众的参与,特色蔬菜产业一定会做大做强。截至目前,已累计招收60名村民到工业园就业。增加收入144万元。同时,村党支部从党员中选拔16名种植能手组成产业党小组,其中包括16座日光温室,鼓励农民学习先进种植技术。
近年来,皋兰县大力实施“优秀人才回流培育”工程。优秀的年轻高管储备了一批有能力的优秀人才特殊的实体。
产业兴旺,村民富裕
漫步高兰县什川镇上车村,“天下第一古梨园”的美景令人心旷神怡。
上车村党总支坚持“党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禀赋优势,发展壮大乡村旅游特色产业。同时,还推出精品红色旅游线路,带领沿线38户农民开办农场,全力打造上车小吃街,扶持当地个体工商户。
近年来,依托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农业文化等旅游资源优势高兰县鼓励村党支部办旅游股份合作社,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软儿梨”、“和尚头小麦”等特色品牌优势,提炼细化“软经济”;依托退役军人、新型经营主体、“土壤能手”、“田秀才”、先进农业技术合作社等各类人力资源,激活村民“大脑”,充实集体“家底”,为乡村振兴。
支部有事,集体有优势,群众有优势。高兰县广泛推广“村党支部领导合作社”模式,持续增加村社区收入。 2022年末经济收入县合作社领导的村党组织平均集体收入达到12.35万元,为党的建设、带动集体经济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开辟了新路子。
程珊珊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