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重创旅游业(旅游业重创)
图片来源@直播中国
文字 |财报看公司
3月19日,携程公布了截至12月31日的201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务报告。财报显示,携程2019年第四季度营业利润83亿元,符合华尔街分析师82.5亿元的预期,净利润82.5亿元,同比20亿元。损失。由于“百度出售携程三分之一股权,携程二次出售股权”,导致可供出售权益类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和可供出售权益类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归属于携程集团股东的净利润为12亿元人民币,对比5月份2018年同期为1300万元。上一季度为23亿元。
受疫情持续蔓延和全球化影响,携程预计2020年第一季度业绩将受到重创。剔除股权激励费用,预计2020年第一季度营业亏损在1.75至18.5亿元之间,营业净收入同比下降45%至50%。
或许正因如此,本季度财报的发布被推迟,携程正在遭遇寒冬。
美团、飞猪搅局,营收增速持续放缓携程作为“传统OTA”的老牌代表,近年来受到阿里旗下美团、飞猪的强烈挑战,尤其是美团的逻辑。 “高频与低频”发展发展新兴酒旅业务,攻克传统OTA市场。虽然在营收上还没有赶上携程,但美团的酒店订单和过夜住宿已经对携程构成了威胁。
携程网也不甘落后。未饱和的沉船和海外市场是财报中提到的战略重点。此外,受新冠疫情爆发的影响,2020年OTA行业的日子将更加艰难。美团和携程作为在线酒店行业的“两巨头”,未来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图表:看公司财报
旅游业受季节性影响明显。 2019年也不例外,第四季度收入较第三季度下降20%。此外,携程四季度营收增长2019年压力分别为21%、19%、12%和10%,连续四个季度下降。而本季度,携程的营业利润率跌至7%,为2019年四个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
从收入构成来看,携程的收入主要来自五个板块,分别是住宿预订、交通票务、旅游度假、商旅管理等活动。其中,住宿预订和交通票务是携程的核心业务,贡献了近80%的收入。 2015年收购去哪儿后,携程的交通票务业务超越住宿预订业务,成为携程最大的收入来源。
携程交通票务业务在2016年增速达到峰值98.2%,随后增速年复一年放缓。 2019年交通票务收入140亿元,同比增速回落至8%。即使在2019年第三季度,携程的住宿预订收入也呈现追赶交通票务的趋势。
机票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是,随着流量红利的消失,携程的行业渗透率和增速已经达到天花板。整个机票代理行业面临挑战; 12306铁路经理也在逐步完善系统服务,推出候车购票功能等。这些变化进一步压缩了市场上主要OTA票务公司的利润率。
进入主要活动后增长缓慢的道路上,公司开始寻求新的增长点。过去,携程主要瞄准中高端旅游市场。海外城市和市场成为携程眼中更大的蛋糕。
携程2019年第四季度住宿预订收入为30亿元,同比增长12%。增长主要得益于品牌的全球延伸以及多元化住宿的发展。在中高端酒店市场,携程始终保持着竞争力。携程集团首席执行官孙杰表示,2019年携程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二三线市场贡献了超过60%的新用户;其中,星级酒店和交通产品是新的高效产品。用户导流产品及主机这么小的星星。第四季度过夜住宿量同比增长50%。
需要注意的是,近年来,美团也对酒店业发起了狙击。美团以本地生活服务为基础,瞄准相对低端的酒店市场。来自美团、飞猪等各方的竞争无疑将影响携程的业务增速。 2018年底以来,携程住宿业务同比增速逐渐放缓,从2018年第四季度的22%降至2019年第三季度的14.%,增速进一步回落至上季度增长 11%。
控制成本,“减温减衣”过冬2019年伊始,王兴称今年是“近十年来最困难的一年”。不少巨头企业已开始布局落实节约成本措施,做好过冬准备。携程2019年一季度也开始“节衣缩食”来控制运营支出。财报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产品开发、销售和营销费用率逐步下降,但出乎意料。 ,2019年第四季度,再次开始增长。
图:看公司财报
目前,携程毛利率基本稳定在79%左右,国外市场下沉和扩张对携程的影响毛利率尚未出现。
由于第四季度无法控制费用,携程本季度营业利润率跌至7%,为近八个季度以来的最低点。2018年第四季度接待情况。上季度,携程营业利润率为25%,为近六年同期最高。这变化实在是太快了。
行业竞争趋于激烈自1999年成立以来,经过21年的发展,携程已成长为全球OTA行业巨头,并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先后参与或收购了市场上大部分OTA,如途牛、同程、艺龙、去哪儿等。携程孵化的行业人才,也覆盖了整个中国酒店旅游行业。目前,携程市值约为132亿美元,巅峰时期曾接近300亿美元。
但“老大哥”携程仍面临两面夹击的严峻局面s。美团、飞猪利用“高频+低频”策略向携程发出跨境挑战。美团的策略是通过外卖等高频场景来拉动整体使用频率和用户忠诚度,从而吸引更多商家进驻,并提振美团的产品,频率相对较低但利润较高,例如酒游。
转折点出现在2018年,美团酒店单月入住晚数首次超过携程的总和。 。
虽然外卖行业是美团的主营业务和收入来源,但其毛利率一直较低。但也正是外卖等本地生活服务的高开通率,也带动了订单量的增长。毛利率较高的酒店的NDES。美团未来盈利的希望还在于“店、酒店、旅游”业务。 2019年第三季度,该业务的毛利率可占美团总毛利率近60%,毛利率也高达88.6%。
互联网大数据监测平台Trustdata发布《2019年上半年中国在线酒店预订行业发展分析报告》显示,上半年,美团酒店订单量占全国在线酒店预订量的50.6%。行业订单总量,携程占21.3%;上半年过夜住宿量方面,美团酒店占行业47.3%,超过携程、去哪儿、同程艺龙的总和。 。
虽然携程的托管业务收入仍远高于美团,美团始终保持高速增长。 2019年第三季度最新业绩显示,美团店及酒店旅游业务板块营收达620亿,年增长率达39.3%,远超携程同期14%的增速。增速是资本市场最令人担忧的指标之一,也代表着公司未来的潜力。
此外,携程第三季度毛利率为79%,而美团“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毛利率同期仍维持在88.6%的高位。在高频产品的推动下,也意味着美团的获客成本和营销费用较低,而携程在此过程中要付出更多的运营成本。ns酒店商务合作及促销。
竞争加剧,但全国OTA市场仍有足够的发展空间。中国酒店渗透率维持在35.0%,而英美在40%以上,日本、德国在50%以上,中国在线旅游市场渗透率也有一定的增长潜力。
全球化受疫情冲击,一季度经营亏损预计达17.5亿。“三年内成为亚洲最大的国际旅游公司,五年内成为全球最大的国际旅游公司、“最有价值、最受尊敬的在线旅行社”——进军国际市场是携程未来十年的目标。
第四次整理财报中2019年中,数据显示,携程国际业务大幅增长,其中国际酒店收入(不含大中华区目的地)同比增长51%。携程品牌国际机票业务连续13个季度保持三位数增长; 2019年底,携程品牌进入27个市场,支持20种语言。
在庆祝携程集团成立20周年暨全球合作伙伴峰会上,携程董事会主席梁建章董事局正式宣布集团英文名称变更为“Trip.com Group Limited”。提出的G2战略,即Great Quality(高质量)和Globalization(全球化)。
第一个不仅意味着高质量的终端产品,还意味着更好的服务质量,例如提供多语言服务, 达到服务和技术高度可靠,以达到覆盖全球、品质最好的目标,在全球化(全球化)方面,携程的4亿用户中,有超过1亿的海外用户。在红海市场,全球化的领域意味着更多的机遇。
但全球化仍面临文化差异、管理、供应链等多重问题。孩子的游戏仍然未知。美团和飞猪等竞争对手也加强了国际影响力; Booking和Expedia等外国竞争对手已经站稳了脚跟。如果他们想获得进一步的收益,他们未来携程会做什么还有待观察。
内部和外部问题混合并流入携程。 2020年新年伊始,新的“黑天鹅”新冠疫情出现,国内旅游业几乎陷入停滞,携程首当其冲。
4亿会员用户量直接形成巨大的退改潮,“百万退改”改单同时涌入,来电数量一下子增加了10倍,客户需求不计其数,航空公司跟进政策也很多,大家可想而知他们有多着急。”孙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说道。
携程也面临着一场激烈的战斗。由于没有旅游收入,携程还将与合作伙伴分担流失损失。携程在2020年一季度业绩预告中表示,如果不计入股权激励费用,2020年一季度经营亏损为将为1.75至18.5亿。净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5-50%。 21岁的携程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幸存下来,有一定的抵御风险的能力。据2003年数据核实,6月份非典疫情风暴结束后,旅游业出现报复性增长,8月份数据恢复至上述水平。第一个“十一”黄金周后,旅游业各项指标创历史新高。
孙杰对行业也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她认为,全球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不一样了,这意味着更多的机会和反弹潜力。不过,与非典不同的是,疫情在国外也广泛传播,预计也会对出行造成影响。在国外。
2003年,经历非典之后,携程浴火重生,业务量出现反弹。同年12月,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十七年后,再次遭遇疫情黑天鹅,希望携程能够经受住冬天的磨练,再次组织“绝地反击”。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