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游览)
来源:人民网-原甘肃岭手稿
三危山脚下,敦煌莫高窟壁画上,姬乐天的飘衣不断凝固着中国古代人的“飞天梦” ;弱水河畔,中华民族“聚星”的夙愿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发射塔升起,实现梦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两次视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在这片承载着中华民族光荣和梦想的土地上,秘书长勉励大家继承“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东风精神” ”。”,并以民族复兴为己任,追求卓越,扎根大漠,服务祖国和人民。
2013年6月1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在酒泉中心发射卫星期间见证载人飞船神舟十号发射 习近平在此向未来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致意 新华社摄本社记者李学仁
敢上九天吻月,打造“中国高度”绝美天空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又名东风航天城1958年10月成立,建立了第一个、最大的综合航天发射中心,也是我国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
2月2日2013年,秘书长在甘肃考察期间,参观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向长眠东风革命烈士陵园的聂荣臻元帅和英雄敬献花篮。他们为我国的航天科技事业奉献了一生。向共和国英雄致敬。
2013年6月11日,秘书长出访刚回国,就前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见证“深圳十号”发射。
习近平指出,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对航天梦想的不懈追求。希望同志们总结经验,再接再厉,做好后续各项工作,确保任务全面胜利,谱写新的篇章。实现太空梦想之旅中的伟大使徒。
载人航天事业跨越式发展、卫星发射不断成功、商业航天事业稳步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完成任务、创新发展”主线,在建设过程中牢固树立组织、思想、技术支柱。以空间站建设为龙头开展各项任务,中心建设发展取得重大进展。
特别是近年来,中心承担了20余次航天发射任务年复一年,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展现出旺盛的生机和强大的生命力,多次为国内航天事业做出了新的贡献。 。
每一次都是创新,每一次都是飞跃,每一次都充满挑战——中国航天“问天”的勇气和“扶摇直上”的脚步无数次惊叹天空,而这些荣誉的每一步背后,都是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辛勤、汗水、奋斗和坚持。
国家生活空间工程着陆场系统副总设计师边韩成在中心工作了34年,在沙漠里多年的坚守,不变的是初心。回忆往事,他在太空搜救领域辛勤耕耘了20多年。(左)与他洽谈业务科学研究人员。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供图
从这里飞向太空,打造最可靠的航天港
60年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已发射近300颗卫星神舟14号、两艘“天宫号”飞船还进行了数千次其他火箭发射试验。现在所有的宇航员都是从这里飞入太空的。
自2021年我国空间站进入建设阶段以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一直承担载人航天器发射与返回、应急救援应急、应急搜救等任务,已成为航天港供宇航员进入和离开太空。
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着陆场成功着陆来自东风。新华社记者彭远摄
“牢记秘书长指示,为中国航天员进出太空建设最可靠、最安全、最温暖的航天港是人民的梦想“我们一直在追。”卞汉成说。
空间站任务发射后,卞汉成和任务团队针对东风公司技术基础薄弱的问题,组织了20余项技术改造。东风着陆场作为气象救援着陆场多年。”为了设计出最理想的研究方案和救援,我们围绕“如何在天上飞、如何控制地面、如何救援”来设计方案。 '。”
神舟十二号、十三号航天员搜救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已全部完成,实现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党委提出的“舱着陆、安全出境、健康返回北京”的任务目标。
今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飞船返回舱与航天员完美降落在东风着陆场,胜利旗帜在东风跑道上再次高高飘扬。
如今,我国已进入载人空间站阶段,载人航天发射回收和搜救任务已成为常态。未来,更多的航天员将在东风这片神奇的飞天之地实现梦想。
吴华担任神舟十三号飞船零次发射指挥员。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供图
传承“东风精神”,走上正轨扎根戈壁不断前行
“大家注意,我是0号,准备进入30分钟。”神舟十三号飞船起火,账号距离发射开始倒计时30分钟首次负责飞船发射任务的0号指挥员吴华担任整个发射区的“指挥员”,口令的声音响彻任务室。
平静指挥的背后,是最年轻的0号指挥员扎根沙漠、常年孜孜不倦的工作成果。
“秘书长来视察时,我有幸以满足秘书长作为科技人员代表的决心。 ”吴华说,“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将永远指引我、鼓励我、激励我继续克服困难。并在我的岗位上继续前进。 ”
从助理工程师到专业组长,从技术室经理到任务组组长,每一次岗位、行业、领域的跨越对吴华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面对困难,他总是一个信念: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
“我们要用心做好每一件事,仰望星空,郁闷地球,做事”一切顺利,只有让自己放心,才能让组织放心。”吴华说。
神舟飞船垂直转运带塔。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供图
神舟十三号吊运船组转移到发射场后,吴华就生活并登上了这个位置,日日夜夜,我们将前往发射的不同地点网站到ins对千余套设施设备进行巡查检查,确保塔楼封闭区域内各类设施设备不存在安全隐患。
“任何一个小小的疏忽或考虑不周,都可以对整个任务造成极其负面的影响,作为0号指挥官,不仅要掌控局势,还要照顾双方,把握细节。”
这是吴华的要求,要达到每项工作都走上巅峰,身边的一切都像他一样充满了航天情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打仗,最重要的是能够面对关键问题,特别能够为航天员做出贡献:”每一个航天员都值得值得学习,去过现场的人都会被他们认真的工作态度和责任感以及对航天事业的奉献精神所震撼祖国艾尔啤酒。
6月5日,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耀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新华社记者蔡阳
p>
牢记报国初心,让红色基因的血液代代相传
知道发生了什么,想想发射中心有一座山是什么被称为青山头,“死在戈壁滩,葬在青山头”这是东风航天人最悲壮、最英雄的誓言。
东风革命烈士陵园安葬着760多名航天英雄,他们的平均年龄不到30岁。在这个年轻的方阵中,每个房间的石坟后面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每个故事都让人热泪盈眶。
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年东风航天城这里是发射中心门口迎接新人的第一声问候。完成后,重要使命、决战的庄严宣誓将在此宣读,过往车辆必须鸣喇叭。新时代航天人以这一具有中国航天特色的传统,致敬和继承“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和“东风精神”,时时激励、时时防范。
5月2022年5月2日,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回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空间站建设青年队时表示,向航天战线全体青年致以节日的祝贺!表达殷切的期望。
秘书长强调,建设航天强国靠的是航天强国。ute 代代相传。希望广大航天青年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勇于创新、突破,在追求的征程中闪耀出青春的光彩
刘彦群工程师认为,对于使命和责任:“我是对于秘书长对航空航天领域大量年轻人的反应感到非常兴奋。党中央为我们成长、成才准备了广阔的舞台。作为新时代的航天人,我们唯有不辜负秘书长的殷切期望和沉甸甸的厚重,艰苦奋斗、奋力拼搏,创造荣誉和辉煌属于我们的,托付给我们的,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的。 “
铭记是最好的安慰,也是前进的动力。近年来,中心先后对历史陈列馆、东方红卫星发射场遗址和” “两弹结合”试验场,扎实推进东风革命烈士陵园名人墙和电子档案建设,努力建设培育航天事业的精神家园,让宝贵的精神财富在这里传承、传承。永远闪耀。
天空无边,星星闪烁不息。每次火箭发射,雄伟的发射塔上都会刻上一枚纪念章。这是一枚属于发射塔的纪念章,它还记录了每位东风航天员都曾使用过以无悔的青春推动祖国航天事业不断发展。书面宣誓。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