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健对巴基斯坦合作伙伴能够参加7月25日至30日在海口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感到惊喜。海南作为中国自由贸易港,受到世界瞩目。

2020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四个月后,在北京工作生活了20年的赵健来到海南创业。他表示,“我对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未来持乐观态度。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 2018年以来,海南岛已有180多项自由贸易港政策落地,筹备工作r 海关关闭行动已全面部署。新增本土市场主体年均增长40%,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80%,引进外资企业年均增长近120%。

10年来特别是自贸港建设以来,海南以改革推动开放,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发展实力增强。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新的增长极。

海南自由贸易港彰显国家重大战略配置

赵健所在公司位于海南省复兴区互联网信息产业园(以下简称“复兴镇”)海口市龙华:海南自由贸易港11个重点园区之一。

位于市中心的复兴镇,占地78.6亩,赵健在这里受益于港口具有竞争力的减税、免税等自由贸易政策。新冠肺炎疫情下,其在巴基斯坦的合作伙伴得以参加消费展,这是复兴市政公园解决的。

在海南生活工作30多年的迟福林是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长期致力于海南发展战略研究。 。他表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是重大国家战略,效益十分显着。

迟福林表示,封岛后,贸易、投资、投资等方面的政策和制度海南的金融、人事、财税、海关等方面将进一步完善,“零关税”清单将由“正面+负面”向“负面清单”过渡,投资制度将由“负面清单”转变为“负面清单”。 “简化审批”向“标准制+承诺制”转变,服务贸易制度由减少限制性措施向“准入与经营并重”转变,税收以“免征”为主。差别化政策的主要形式已成为以“简税制、低税率”为特征的普遍优惠制度。

海南奥斯卡国际粮油有限公司开始享受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区位优势和政治优势。该公司董事长张辉表示,奥斯卡粮油是保税港区引进的第一家大型企业。《海南自贸区建设总体方案》发布后,位于海南岛西部的洋浦。从签约到投产仅用了六个月时间,成为海南第一家享受增值改造关税特许经营政策的企业。

作为海南自由贸易港,洋浦保税港区现行“一线放行、二线管控”体系由2.2平方公里扩大到114平方公里,在浦东经济开发区推广,超过20亿元货物受益“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免征关税近2亿元。

营商环境快速改善

过去,需要两个时间x年建成像奥斯卡一样产能百万吨的粮油加工厂。张辉感慨:“如果没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保姆式服务,项目不可能这么快建成投产。

刘,36岁。卢先生是海口市龙华区行政审批办公室党组成员。区政务服务中心书记、主任她认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加快了服务型政府建设。并得到了结果。

行政审批工作是营商环境的核心。海南自由贸易港龙华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以来,采取了“审批印章”等改革措施。让龙华区居民和企业享受到“良好营商环境”带来的红利。今年一季度,龙华区政务服务中心新登记市场主体数量同比增长600%。

刘露说,龙华区政务中心43个服务柜台的工作人员都是90后,每个人都有责任、有担当。她嘱咐政务中心​​的同事:多说是,少说。

海南省把建设服务型政府、改善营商环境作为“重中之重”。近年来,海南推进“放管服”改革,主动探索实施文件为“将多个计划整合为一个”并简化审批。治疗率达90%以上。与两年前相比,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减少约70%,缩短50%左右;建立“机器管理规划”、“土地超市”等系统,推出一系列特色金融服务;出台《海南自由贸易港优化营营商环境条例》等涉及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的多项规定。

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海南自由贸易港吸引力不断增强。据海南省市场监管局统计,2019年底,全省登记注册市场主体约42万户。2012年,截至今年6月底,这一数字已增至198万。海南新增市场主体增速连续28个月保持全国第一。

海南自贸港磁力吸纳“新闯海者”

自贸港建设新动能,海南正成为年轻人创新创业的新热土。并创业。 2018年以来,海南自贸港共引进人才40万人,比前四年同口径增长近10倍,成为吸引人才的新热点。

周波,海口人,复兴城运营副总经理。大学毕业后,他在上海工作了6年。互联网创新创业基地创建2015年,复兴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此前,复兴城只是一个商业地产项目,主要经营餐饮娱乐。周波用一系列数字证实了他看到的“大爆炸”:复兴市工业规模2016年只有2亿元,2018年达到83亿元,2020年增加到530亿元,突破千元。 2021年1亿元,5年增长超过50亿0倍。

海南省团委组织部部长黄满红喜爱众多创新人才。他介绍说,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汇聚了高端青年人才。目前已组建院士团队20个,千余名学者在院开展研究。新的海口江东区是海南自由贸易港11个重点园区之一。其政府审批中心成立于2020年6月,23名团队成员中,19名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大多数会员可以提供双语服务。提供中文和英文服务。

陈默,35岁,三亚商务区中心管理局副局长,荣获第28届“海南青年五四奖章”。他协助组织了三亚自贸港首届金融展,带领招商团队展示了1000多家企业。

“陈默,博士后,与海南自贸港一起成长的青春榜样。”黄曼红说。

近年来,海南自由贸易港实施“百万人才引进”战略。海南”,强调人才引进、培养、使用一体化。在人才招收、子女登记、医疗安全等方面,海南出台了一系列服务保障政策,努力让各类人才能够心无旁骛地创新创业。自贸港人才集聚效应不断加速。

李正彦、中国青年报、中青报记者、任明超

责任编辑:李丽红、惠英、焦敏龙